书城文化嘉典
8726500000038

第38章 大型活动(3)

除了举行各种形式的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的宣传活动而外,许多人还纷纷为申请承办2000年奥运会捐款。

早在1990年3月2日,国家体委就收到了广东省茂名石油工业公司麦国强同志寄来的第一笔捐款,他在附言中写道:“国家强大,人民健康,祝愿2000年奥运会在北京圆满成功。”

香港霍英东先生在亚运期间捐巨款建起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游泳馆,并预交2千万元作为承办奥运会的预定金,同时表示愿意承包奥运会主会场的全部费用。

“‘李宁牌’体育世界”在北京西单开业仪式上,李宁当场宣布,这家商店开业后一个月的利润,将全部捐献给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委员会。

这种全国规模的支持活动,必将引起国际奥委会的高度注意,为北京竞争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建设施

亚运会从开幕到闭幕,只有短短的16天,可为了这十几个日日夜夜,北京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了6年艰辛的努力,才将一个美丽、整洁、文明、具有东方古国风韵,又有现代化容貌的北京城呈现在亚洲和世界人民面前。亚运会后,这些许多的基础设施,为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仅依靠现在的条件,要想举办奥运会还是不够的。

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记者、官员等加起来才10000多人。举办奥运会,仅运动员就有15000人左右,再加上体育官员、教练员、记者、会议代表和技术官员20000人左右。除此之外,大量的宾客和众多的旅游参观者,预计将达到30万人左右。

亚运电视转播,只用了14个卫星频道,奥运会起码也需要40个卫星频道。

目前,我们已有训练和比赛场馆43个,要办奥运会,这些场馆还不够用,其主要体育设施,还需要增加一个10万人左右的主体体育场、一个室内自行车赛场、一个马术比赛场、一个水上运动场、一个大型多功能的综合体育和具有接待15000人左右运动员的奥运村。

目前北京已有140座较好的旅馆、饭店,其中四星级以上的饭店有十几个。要接待2000年来北京参观奥运会的游客和观光者,这还远远不够。

1992年1月23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2000年北京奥运会工程规划方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宏伟蓝图——在原有的亚运场馆的基础上,北京将新建一批高质量的场馆,新建场馆的布局与原建的场馆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北京体育场馆将分为4个体育中心:

北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郊21世纪体育中心,城东职工体育中心,城南木樨园体育中心。

新建的奥运场馆有: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南建一座能容纳十万人的奥运主体体育场;在西郊五棵松建一座占地1700亩的21世纪体育中心,该中心包括游泳馆、体育馆(排球)和有万人以上看台的网球场。此外,还将在昌平县建一所自行车赛场、在大兴县建一个马术中心,在顺义县建一个水上运动场。

新建的奥运场馆将全部按照国际奥委会及有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要求来设计、施工,并根据国际流行趋势和我国国情,把奥运场馆建成以体育为主,又能综合利用,方便群众的多功能场馆。

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侧,原亚运村西侧,将建造一个占地60公顷,有自身的交通服务,住房4000套,能容纳16000多名运动员的奥运村。

奥运会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将由3个建筑部分组成,一部分利用原亚运新闻中心设施,原有的与新建的加起来,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亚洲第一的电视塔将全面运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容量通讯卫星也将投入使用。

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将淘汰所有红绿灯,建起立交桥。到1995年5月1日,地铁将通至八王坟。由首都机场至市内将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到那时,奥运选手从机场到奥运村只需15分钟。此外,还将建设北京西火车站,扩修机场,加大运输能力。

近几年,将从新近发现的陕北天燃气田铺设一条长达900公里的天燃气管道至北京。这条管道年输送能力将达到10亿多立方米。届时,估计可减少北京70%的烟囱。还将兴建大面积绿化带,彻底解决北京粉尘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运动员和游客的购物问题,将把2万平方米的北京展览馆拓宽为8万平方米的奥运购物中心。

〔奥运会申办活动面面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沧桑,已发展成为人类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远远不再是单纯的世界体育盛会,而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领域的重大国际活动,在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奥运会的举办日益重视,都为能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而感到自豪。翻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人们看到,除美、英、法、德4个国家举办过3届或2届奥运会外,其他为数不多的国家都只争取到一次充当奥运会东道主的机会,而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更多的成员尚未获此殊荣。为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不少国家和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后,点石成金的尤伯罗斯创造了首次由民间承办奥运会并赢利上亿美元的奇迹,更使许多国家受到鼓舞,跃跃欲试。许多国家抱着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为人类的共同理想——奥林匹克运动做贡献的美好愿望,抱着开拓政治,振奋民族精神,发展经济,吸引游客,促进体育事业,改善城市面貌等种种动机,纷纷加入了奥运会竞办者的行列。为争取到奥运会主办权,各国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围绕争夺奥运会主办权的竞争日趋激烈。

激烈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一家欢乐几家愁”。投票决定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国际奥委会会议历来为世界所瞩目。投票结果一旦宣布,获得主办权的城市的人民欢喜若狂,涌上街头,庆祝自己的胜利,而落选者则颇有几分沮丧,或承认失败而放弃,或锲而不舍,寄希望于未来。竞办奥运会的过程,实际上已成为奥运会开幕前另一种真正高水平的“竞赛”。

〔申办奥运会的因素〕

尽管有人不太愿意承认体育运动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更不情愿用“金钱”去玷污圣洁的奥林匹克理想,但事实证明,政治和经济确实是影响奥运申办的重要因素。

日本在1952年曾申请主办1960年的第17届奥运会,遭拒绝后又于1956年再度申办第18届奥运会,并于1964年在东京成功地举办了这届奥运会。日本申办奥运会完全是出于其自身政治以及经济上的需要,达到向全世界展示战后新日本形象的目的。政治上,日本力图通过主办奥运会抹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人留下的恶劣印象,同时向世界介绍日本战后实现的从天皇制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和推行的和平民主政策。经济上,日本经历战后十多年的恢复期,已经开始复苏,初具实力,面临高速发展和腾飞的重要关头。日本抓住举办奥运会这一重要契机,不惜耗费30多亿日元,在东京修建了一批体育场馆,并大力发展铁路、机场、港口、公路,修建了羽田机场和著名的铁路新干线。这些设施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与外部的交流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这届奥运会,刺激了日本本国产品的生产开发和竞争,为日本经济的飞跃起了催化剂作用。日本申办奥运会的初衷主要是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考虑,向世界展示新日本形象,达到振奋国民精神的目的。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不但达到了上述目的,而且还为日本60年代的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基础。事实证明,日本人为这届奥运会所耗的巨资是完全值得的。

南朝鲜的汉城申办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实现“开拓政治,繁荣经济,振兴体育”的三大目标,为其打开走向世界之路。60年代初,南朝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很快。80年代初,南朝鲜的出口总额已突破200亿美元,成为亚洲经济的“四小龙”之一。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南朝鲜的政治影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则很有限。为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承认,南朝鲜仿效一水之隔的日本,决心申办1988年的第24届奥运会。在申办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后,南朝鲜人喜出望外,雄心勃勃,抱定“无论如何要使大会成功”的决心,立志要把第24届奥运会办成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组织最好的体育盛会。为此,南朝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耗资30多亿美元,克服了国内外政治上的不利因素,进行了精心筹备。这届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也确实使南朝鲜实现了其最初的目的,在政治和经济上受益匪浅。正如国际奥委会委员、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金云龙所说的那样:“奥运会引起了全世界对我们的注意,使我们扩大了同许多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出现了新的体育、文化和外交联系,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加强了经济关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正是在汉城奥运会后陆续与南朝鲜建立外交和商务交往的。

有人说,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始了奥运会的豪华时代,这确实不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耗资10亿多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耗资30多亿美元,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共支出90多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费用令许多国家望而生畏。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第21届奥运会,由于计划和管理失误,基建脱离实际需要,造成了10多亿美元的亏空,给蒙特利尔市的市民留下了不堪承受的经济负担。一朝欢娱,负债数载,蒙特利尔市的纳税人至今还在为当年的奥运支出还债,造成了所谓的“蒙特利尔陷阱”。在巨额费用和可能造成难以收拾的财政亏空“陷阱”面前,一些申办国家退却了。

1976年至1977年,美国的亚特兰大就曾打算申办1984年奥运会,而且已经签署了申请书,但“蒙特利尔陷阱”的阴影终于使亚特兰大最后放弃了申请。1980年的第22届奥运会,只有莫斯科和洛杉矶两家申办,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家敢于申办,1988年的第24届奥运会也只有汉城和名古屋两城市申办,奥运会申办一时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不能不承认是“蒙特利尔陷阱”的负效应。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人创造了一个体育领域之外的奇迹,奥运会破天荒地有了经济收益,赢到1.5亿美元。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也以赢利5亿美元载入奥运史册。而且,美国和南朝鲜通过这两届奥运会所得到的好处非这两个表面数字所能反映。有人认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刺激了美国的经济活力,1988年汉城奥运会则为南朝鲜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条件,这样说并不为过。从洛杉矶到汉城两届奥运会的现实现象中,国际体育界的领导人、各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清楚地看到了奥运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成功地举办奥运会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申请主办奥运会的城市已不再单纯从政治和外交角度考虑问题,而变为更多的从经济角度考虑得失,开始刻意追求奥运会的经济效益了。

汉城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在经济上的成功,刺激了申办奥运会的竞争。1992年第25届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申办城市陡然增至6个,竞争变得十分激烈。原来对奥运会巨额费用望而生畏的国家,也因电视转播权售价以惊人速度增长而不再顾虑重重。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仅为3400万美元,8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已增加到3亿多美元,囊括了整个预算的60%。汉城奥运会电视转播收费又增至5.71亿美元,估计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超过6亿美元。巨额的电视转播收入为各申办城市的财政垫了底,正如萨马兰奇主席所说的那样:“随着电视对奥运会的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将来不再会有组织奥运会的财政困难了。”与奥运会紧密相联的经济因素的变化,无疑会对今后奥运会的申办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韩国

第24届奥运会的申办依然受到“蒙特利尔陷阱”的影响,只有南朝鲜的汉城和日本的名古屋两个城市提出申请。

为争夺主办权,南朝鲜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1979年6月,南朝鲜开始实施争办第24届夏季奥运会计划。1981年1月6日,南朝鲜成立了申办机构,开始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合作。

1981年2月26日南朝鲜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正式书面申请及有关文件,其中包括总统全斗焕的亲笔信件。在正式申请提出后,南朝鲜立即成立了汉城奥运会筹备委员会,由南朝鲜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郑周永担任主席,开始了拉票活动。1981年一年中,南朝鲜先后接待了来自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联的调查团。为争取支持,南朝鲜甚至向一些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各国体育界人士免费提供飞机票,请他们去南朝鲜观光。同时,南朝鲜力争一些国际会议和国际体育比赛在汉城举行,以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