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8689200000005

第5章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颇有影响的大讨论,其中的一次就是“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在这次讨论中,许多人对“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好课”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判断。其中,著名教育专家郑金洲教授讲的“课堂”的四个“不是……而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指出:“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郑金洲:《重构课堂》,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那么,究竟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什么是一节好课的核心评价指标呢?我想,必须回到“学生中心”来思考这一问题,在这里,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文喆先生的一段话也许能带给我们不少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则是不好的课,是失掉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课。”文喆:《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载《人民教育》,2003(3~4)。

教育专家们精辟的论述给了我很多启发,毫无疑问,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教师的教学才能真正取得良好效果。

20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批评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是“少慢差费”,因此,据我所知至今还有不少语文老师甚至语文教育专家在苦苦探索如何让语文教学“多快好省”。

我不是语文老师,不是语文教育的内行,但是在我看来:就教育工作而言,“少慢差费”固然要不得,“多快好省”也未必就是真理。所谓“多”,究竟是教师“讲”得多还是学生“学”得多?所谓“快”,究竟是进度“走”得快还是学生掌握得快?所谓“好”,究竟是课堂“效果”好还是学生学得好?所谓“省”,究竟是删除了“非考试”内容还是真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我看来,如果不能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多快好省”甚至比“少慢差费”更加有害。

新课程改革以来,非常强调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中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新”理念,而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再次强调。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以使学生获益为归宿。遵循这一规律,八中初中部的许多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自己的尝试。

让学习主动起来,合作起来,探究起来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在我看来,这几句话既是未来的目标,也是无数教育工作者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

数学组的王悦老师曾经告诉我她是如何改革“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这样一个十分传统的课程内容的教学的。

在传统的“列方程解应用问题”教学中,老师往往十分注意让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寻找题目中关键词,进一步寻找等量关系,为列式解题做准备。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等量关系的寻找。其间每个题目的分析都很仔细,再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审题时,只注重看关键词,甚至套用一些做题的模式,比如见“和”字就用加法,见到“差”字就用减法。王悦老师认为:“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仅通过一两次的审题,就过早地抽象成数学问题,显然对学生生活经验的估计过高。教学中过早地使用抽象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单调和枯燥的感觉。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她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使学生对新问题产生感性的认识;其次,通过反复讨论,反复体验,引发学生自己自主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对数学中所要研究等量关系产生深刻印象;最后,有意识地延迟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进程,使学生在不断转化、不断归纳、不断提炼中形成对数学的认识以及数学的思想。在一系列关于商品买卖的问题中,她这样设计了教学流程:

1.请你参与

例1:下面是甲商场电脑产品的进货单,其中进价一栏被墨迹污染,读了进货单后,请你告诉商家这台电脑的进价是多少元?

2.请你分析

例2: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赢利25%,另一件亏损25%。问: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赢利还是亏损,或是不赢不亏?

这个题目情境中,涉及生活用语赢利、亏损。

教师:什么叫赢利,亏损?

学生:赢利即利润大于零,亏损即利润小于零。

教师:你能否大胆猜测这个问题的结论?

学生:亏损。

教师:能否简单说明?

学生:一件衣服以60元卖出,赢利25%,说明它进价比售价低,一件衣服以60元卖出,亏损25%,说明它进价比售价高,则较小的量乘以25%小于较大的量乘以25%。因此总体为亏损。

教师:大家讨论,是否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

此时发现,多数学生赞同,但也有个别同学心存疑虑。

教师:能否用数学形式给予解释?

学生:可以。

解:设其中一件赢利衣服的进价为x元,另一件亏损衣服的进价为y元,

60——x=25%x

x=48

y-25%y=60

y=80

因为x+y=128>;120,所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亏损。

当式子列出后,所有的学生心服口服。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赢利的25%,亏损的25%是怎样得到的?

此时教师指出,这个百分率称作利润率。

引出第三个问题。

3.请大家讨论

例3:一种笔记本售价为2.3元/本,如果买100本以上(不含100本),售价为2.2元/本,列式表示买n本笔记本所需的钱数,请同学们讨论下面的问题:

(1)如果每本的进价是1.84元,商店的利润率是多少?(精确到0.01)

(2)按照这种售价规定,会不会出现多买比少买反而付钱少?

(3)如果需要100本笔记本,怎样购买最能省钱?

老实说,这样的问题对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由于整个课程是在学生的充分讨论中、反复体验生活的背景中形成的。因此王老师感到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中,王老师不断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一篇获奖论文中,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情境——问题’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以课本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合作探究的课堂引来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

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令中学生“头痛”的学习内容,不仅因为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刻,初中生往往还不容易理解;还因为作品写作年代较为久远,有比较复杂的时代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也与当代颇为不同。

就我所见,对这样的课文,一些语文老师延长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还有一些语文老师“蛮横”地“塞”给学生一些既定结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我想这都不是恰当的教学方式。八中初中部的刘艳老师在教学鲁迅的《风筝》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试图对文本进行探究性解读,力求让学生在生成中不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很好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重点、难点。

最初教这篇课文时,刘艳老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她围绕三个难点设计问题:兄长破坏风筝的背后是封建伦理和传统意识对于儿童美好天性的扼杀;“我”的心情感到沉重,除了内疚和自责,还有对于受虐者的麻木和全然不知的愤慨;文章结尾,作者感到的冷,既是环境的寒冷,也是现实社会的冷酷,更是作者心境的写照。

但等到真正上课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平日活跃的课堂沉闷了,提出的问题如石沉大海,学生们没有回应。刘老师事后反思道:

明明感觉备课充分了,但就是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师生之间一定是存在着认识上的隔膜,没有碰撞就没有火花,没有火花就难以开启学生的思维。我当时就意识到一定是教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哪儿呢。我暂停了原来的思路,问学生们:“怎么了,平时不是很踊跃吗,今天怎么不出声儿了?”连问了两遍,才有学生说:“老师,我没太看懂,比如什么是‘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呢?”在他的带动下,别的学生也敢于发问了:“是呀,老师,有些地方是不太懂,您看这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就不太明白。”我这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这儿了,也难怪学生,鲁迅的文章比较难懂,我只注意对文本的挖掘,忽略了学生认识上的障碍。

于是,我随即改变了教学的思路,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书上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待同学们把问题提好了,我并没有急于解答,而是先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中一些带有个体差异的问题很快便被其他同学解答了,那么剩下的问题便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了。其实,这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恰好都是在我在备课时准备重点突破的问题。

例如,学生们不能理解鲁迅先生讲的“精神的虐杀”这一说法。其实,这个问题是整个文章的基础和铺垫。于是,我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鲁迅先生所谓“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到底是指文章中的哪个情节?为什么鲁迅先生称这一幕是“精神的虐杀”?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大家纷纷找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准确地找出了“我”少年时代对小兄弟极其粗暴的做法以及对小兄弟造成的心灵伤害。有了这样的理解做基础,剩下的几个问题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又如,学生的问题还包括“为什么第六自然段鲁迅先生总强调自己的心一直堕着”。“二十年后弟弟忘记往事,我为什么不轻松,还沉重?”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对文章两个层次的理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鲁迅先生自从读了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有了先进的理论,就悔悟了自己少年时代的错事,但文章几次提到心情沉重,意味一样吗?请你试着去体会。”在不断的讨论、碰撞中,学生们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清晰了,而且,课前准备突破的三个难点问题也终于在层层云雾拨开之后呈现在了每个学生的面前。

刘老师观察到了学生在自主生成的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地进入了文本内部,质疑文章内容,也学会了用文章内容来解答。而这是一般教师主导的课堂上难得一见的。教学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具有生成性,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的情况下,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活动,可以比较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让学生学会自学

叶圣陶先生有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学,只有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有效的。爱因斯坦曾说:“会说俏皮话的人下列说法大致不错,他把教育定义为,‘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有什么会留下来呢?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表达能力、集体意识等都有可能,但其中极其重要的,必定是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组的陈然老师尝试着用这样一些办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让学生演讲。

我在假期中给学生布置了读书任务:阅读“鲁、郭、茅、巴、老、曹”中任意一人的作品,并把这项读书活动持续三年,尽量读尽一家作品。我想,与其让学生浅尝辄止,不如深入研究,哪怕只是一家的作品。而且,我认为,从大家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汲取的养分是无穷无尽的。开学以后,我们每节课交流同学们所阅读的一篇作品。规定时间是三分钟,但从没有学生是在三分钟之内结束的。他们往往用时超过五分钟,甚至十分钟。我欣喜,因为,我要他们脱稿讲解,大屏幕上显示的只能是需要讲解的文本。他们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并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语言为同学讲出来,他们既然能理解,能讲出,教育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第二轮演讲图文并茂,我们全班同学随着每一位演讲者,阅读了近40部经典作品的经典片段,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可以看到,现在班里的学生基本上每天都会用20~30分钟阅读课外书籍,而中外名著,出现在了几乎所有同学的自选阅读书目中。

接着,我们开始进行第三轮演讲。我采用了计时演讲的方法,让学生在三分钟内任意演讲,要求是不超过五个口头语,讲的内容要让同学们明白,不能借用任何辅助手段,同样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效果也很好。

(二)让学生讲课

依据学生演讲与学习的情况,我选了几位小老师,让他们给同学们讲课。本学期的《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都是学生讲的。看着小老师在讲台上有板有眼地讲解,同学们在底下热情高涨地配合,甚至上我的课都不举手的同学也积极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我感到十分欣喜。课堂就应该是他们的,由同学讲课,更容易交流,也更容易深刻地理解——这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才有的默契。而这样的教学也会让学生更主动,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不断地拓宽思维,越说越兴奋,理解也越深……课下,许多同学都提出了讲课的申请,甚至自己选好了课文。我愿意把讲台让给我的学生,也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小老师,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三)让学生演戏

对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我让学生去演。上学期的《风筝》、《羚羊木雕》和《皇帝的新装》都是我的学生演出来的。在演之前,我先布置每个组的“编剧”编剧本,这是要学生老老实实地琢磨文章中的人物与语言。演出结束后,我要学生点评每个人物,哪里处理得好,为什么?哪里又处理得不好,原因又是什么?仍是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最后,让“导演”说说为什么这样编排,把文章脉络和人物性格做了总结。演出结束后,还要让每个学生写演戏之感、观戏之感或编戏之感,以检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演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也感到很欣喜,因为这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充分阅读了文本,收效是双重的。从学生的随笔中,我了解到:演课本剧,已成为他们最爱上的一种类型课。

应该说这些方法本身并不新奇,但难能可贵的是陈老师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陈老师没有让这些教学法成为教师唱主角的语文课的附庸和点缀,而是自觉地将其作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工具,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我们经常说,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起到“导创”的作用,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仅仅是“授之以渔”还远远不够。刘颖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他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向他们传授捕鱼的技术,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网。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方法以外,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实践和总结方法、理解规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使学生拥有充分独立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如何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课堂的生命线,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今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激励学生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开始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中国最早的教学理论著作《学记》中提到“君子之教”,认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说明优秀的教师总是注重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得出结论。

因此,我觉得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方面,教师要做的有两点:

第一,“授之以渔”;

第二,“使其自渔”。

毛泽东同志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我认为,这段话至今还很值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仔细体会。

运用脑科学成果提升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曾这样描述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载《基础教育》,2004(7)。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只有引入科学的方法、贯彻科学的原则,才能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

物理组的熊力老师是一个有心人,一次初三物理考试后,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一道有关中考热点的试题,两个平行的班级在这道题上的正确率分别为32%和64%。这两个数据的差距引起了他的注意,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学生程度基本相同,教师都认真投入去教,于是她想到了课堂效率问题。

我们都知道,老师讲过了绝对不等同于学生落实了,学生在保持信息的同时经常要打折扣。所以我们的希望能否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方法——怎么能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呢?熊老师在倡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的同时,也思考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运用了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试图通过高效利用人脑,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保持程度,优化学习效果。

在初步学习了国内外有关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后,我感觉对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很有启发。我认为首因—近因效应很显著、很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保持程度,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重视首因—近因效应,以便在恰当的时间段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

早在19世纪80年代,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就发表了有关这种现象的第一篇研究,它对我们安排课堂教学环节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首因—近因效应如何影响对学习的保持呢?

可以看到,在通常教学中我们常用的讲授的方法,产生的学习在24小时后保持率仅为5%。在这个形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直接把老师课堂呈现的东西变成笔记。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一节课,老师可能很投入,很享受,但学生的学习是以机械的复述为主,讲授引起的学生参与和心理复述极少,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师要求学生去教他人或立即应用所学内容,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最明显,数据表明24小时后记忆保持率达到90%,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当你能给别人讲解、解释某一问题时,你也就真的学会它了。

反之,如果我们不遵从科学规律,只考虑教学内容,而不考虑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就会事倍功半。比如:不加设计地将新知识安排在课堂过半的低沉期这个学生记忆保持最少的时候去讲,并且老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没有讨论、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尽管老师很努力,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懈怠的、被动的,掌握不好新知识是必然的,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忘记了老师曾经讲过什么。

熊老师引入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就该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尽管广受认同,但恐怕不能算是非常领先的,可是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似乎在提醒我们,教师对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的选择使用,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奇,而应当稳妥、扎实,实事求是。

更难能可贵的是,熊老师能够将科学研究成果有效地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我们经常说教学无捷径,但是教学有良法,需要教师去研究、开掘。我们也常说教无定法,但是教有定规,那就是遵从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学生优学、教师优教。

把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在新课程的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被作为必修课确定下来,摆脱了过去的“校内外活动”、“义务劳动”、“兴趣小组”零碎分散、时有时无的尴尬地位。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新课程的重要亮点之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我所知,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一批中学(如江苏的南京师大附中)开始尝试研究性学习,但是将其固定下来并纳入必修课体系中,这还是第一次。我认为,研究性学习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是一门“新课”,相反地,它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并不以获取某种知识为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所说的:“无论是学生与成人社会共享的生活,还是学生彼此之间的‘联合生活’(如学生社团生活),以及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独特生活,其共同特点是整体性。生活既不能还原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学科知识,也不能由各门学科知识简单地相加、组合而成。生活的整体性表现为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分割性。因此,有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以提供机会让儿童探究生活。‘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张华、杨明全:《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几个误区》,载《基础教育课程》,2008(5)。

八中初中部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建立了分管校长直接领导下的课程设计、管理、协调系统,制定了相关规范文件,形成了从选题开题、导师选定、具体研究到成果展示的成熟的活动流程。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在于‘学习’而不在于‘研究’”,强调学生的研究选题要“小切口”、“近取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成果,加强了对研究的过程管理,在课程评价中也最为重视过程评价。

下面是八中初中部某届初二年级(1)班和(2)班同学的部分研究性学习选题:

白炽灯与日光灯

北京市对于生活废水和雨洪水的再利用

公共汽车PK私家车

会变色的纸

关于鸡蛋在淡水、盐水和食醋中沉浮现象的实验与探究

论家用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和利用

论网络用语的利弊

手机链发光的秘密

电梯节能学问大

宋朝真的软弱吗?

探究光污染的影响及严重性

探究利用高线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探究全等三角形与三线的判定

论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磨咖啡与速溶咖啡哪一种更实惠

液体与沸腾

硬币抛掷正反面估计问题

对蚊子生活习性和有效防蚊方法的研究

高考文理分科之我见

揭开水晶灵的神秘面纱

论买房选地砖的学问

论初中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论酒后驾车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眼睛的工作原理、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

这些选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不仅涉及了中学的各门学科,而且与学生生活、社会现象、时事热点扣得很紧。也许有人觉得其中的许多选题实在不像是“科研课题”,但就是这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摸索、尝试,学生普遍反映从研究性学习中获得了许多收益。我们并不指望从初中生的研究中收获什么极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当然这样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我们也并不认为所有的学生未来都要去做研究工作,我们只是希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想问题。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至少是部分地达到了。我随便选取了一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展示在这里:

论文

——高考文理分科之我见

初二(2)班王诗雨

研究问题:高考是否取消文理分科?

研究背景:

2008年11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深圳“国际人才高峰论坛”的演讲上,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其中之一就是“高中文理分科”,他认为: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2008年11月,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系列高端论坛上,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院士也提出,现代社会中,偏才、怪才越来越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学时的文理分科。

早在1948年,教育家梁思成就指出,当时的文理分科,使得搞文的不懂理,搞理的不懂文,只能培养出半个人来。可时至今日,文理分科不但没有变,而且分得更细,学工的不懂理,更不懂文,学机械的不懂电气,学制造的不懂汽车,当年所说的半个人,到现在已经是1/4个人,甚至是1/8个人。

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讲,虽然在学校大小考试的次数繁多,这次考不好,下次可以努力。但是这其中最最重要的考试——也就是高考却仅有一次机会。下棋常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高考是人生的头一次重大考验,它决定着我们今后的路是哪一条,所以这一步一定要走稳。既然高考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对于“高考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我就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一个不久后会经历高考的考生的态度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吧。

研究过程:

首先,我先将专家的观点整理如下:一致强调文理综合。

1.人物: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观点:同意取消文理分科

她认为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从而知识面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现在文理分科已经造成了孩子们严重偏科,不利于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2.人物: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

观点:文理分科不是好事

“做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科”,“中学里过早文理分科不是好事”,“科学家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饶子和认为,中学阶段打下的语文基础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影响很大。他举例说,科研方面有了新的想法、做出了成果都要善于表达出来,而写论文、申请经费等都要用到语文。“中学生一定要把文科基础打好。现在有的中学过早进行文理分科,不足取。”

3.人物: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观点:文理分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行的高中文理分科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接受通识教育时,普遍呈现出功底不够的情况,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4.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观点:高中文理分科弊病太多

“高中文理分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纪宝成表示,高中文理分科太早有很大的弊病,比如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等。

5.人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谢尔登·格拉肖

观点:过早分科不利人才培养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体制很好,不过早分科,这很重要。我不希望工科科学家只懂工科。我在日本时,一些物理学家只懂物理知识,连日本的历史都知道得很少。”对中国现行的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谢尔登·格拉肖认为不可取。

再者,是作为学生的态度:绝大部分反对取消分科

★代表意见(支持取消):我是太原市的一名高中生,我们是课改的第一批学生,我认为取消分文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学生如果选择文就只能固定学习政、史、地,但如果我很喜欢化学和地理,就很难抉择到底选文还是选理。

★代表意见(反对取消):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我认为高中应该分科。新课改口口声声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高考要考六门已经够难应付了。如果不分科,学九门,这不是与新课改相矛盾吗?

还有,就是关于教师的看法:高中老师反对,大学教师支持

★代表意见(反对取消):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高中阶段的学生太累了,社会上没有哪个行业的从业者比高中学生,比高中老师的工作时间长。因为学生要想改变自己命运,必须在三年内达到高考的要求,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如果不分科的话,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要改的话必须改革目前的高考制度。

★代表意见(支持取消):取消好!我是一所大学的教务处长,我认为高中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常识教育,并非大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因此没有必要进行文理分科。高校招生可采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各占比例合成总分的方法录取。

接下来,我从两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方面——文理综合,提倡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在高中分科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是因为自己理科不行,无奈之下,才选择了文科的课程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只会让他们的成绩更为下降——理科的课程听不懂,因为不考也就不认真听了,而文科的内容他们又觉得枯燥无味,记不住,也就丧失了听课的兴趣,这样一来,最后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但是这样的学生,可不在少数。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文理综合自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一个提倡全面发展的社会,作为一名学生,偏科是极为可怕的,而文理分科则大大助长了这种现象,使它更为普遍。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学习政治、历史、地理,可以让我们视野开阔、以古为鉴、纵观世界;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可以让我们了解生活、崇尚科学、亲近自然;文理综合性的学习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许多专家和大学的教师都是支持文理综合的,我想他们是从一个长远的、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文理是分不开的。文化是要由科学的成就来推动其发展的,而科学上的研究也要由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才能见到成果。所以说文理是相辅相成的,顾此失彼是绝没有好效果的。况且,还有不少学生对文理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若非要二者选其一,岂不是勉为其难?

第二方面——文理分科,主张扬长避短,注重个人兴趣

在当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最累的人是学生,压力最大的也是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此话倒也不假,高考在每个学生心中都占据着足够的分量,大家都拼足了劲儿想考个好大学。对于文理综合的问题,许多学生就要发话了:现在高考考的是六门,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文科还要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现在这六门就够难应付的了,这要是再加上三门,岂不是难上加难?新课改口口声声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样做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的确,现在这个社会做学生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够将所有事情做到完美的地步,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物,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事情,勉为其难只会事倍功半,扬长避短方可事半功倍。也就是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从而更好地取其长而补其短。从这个观点仔细想想,文理分科又像是一个人性化的政策了。然而,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光也不够长远。

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可能“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大家听一下倒也无妨:在高中设立一个综合科目,同时保存文理分科,对于高考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后,渐渐过渡、完善,最后取消文理分科。这样等到学生上了大学再选修自己喜欢的科目,既做到了全面发展,又注重了个人兴趣,应该可以算是两全其美了吧。

研究总结:

其实,说来说去,二者各有利弊。只是在我看来,文理分科是弊大于利,文理综合是利大于弊,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我还是较为支持文理综合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个人对于文理皆有兴趣),不过做学生和做老师的可要更辛苦了。

看得出来,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成果的写作,这份研究报告都还比较稚嫩。但是,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其中包含着一些非常可贵的东西。

例如,这名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知道研究一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其背景,厘清其价值,还要从他人观点中寻找思考问题的资源,然后再进行个人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就能保证自己的研究与思考更加稳妥、深入、扎实。

又如,这名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兼听并蓄的辩证思维。不仅在参考他人观点时能做到兼容并包,在自己思考问题时也能做到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这样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进一步固化和深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而这一切正是研究性学习带给他的宝贵财富。

注意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八中是一所非常重视德育的学校,我们一再强调:“先做人,再做学问”;“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八中人,意味着做老师的要德才兼备,做学生的要品学兼优”。但是,德育工作不能只是靠专职的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也要承担起德育的责任来,这样才能形成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同时将对学生的教育化于无形,从“介入”转为“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语文学科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一直被视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之一。语文组的叶青老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在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的《邓稼先》一文时,叶老师注意到邓稼先这位八中杰出校友的身上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内涵,她用一张表展示了杨振宁和邓稼先这两位同窗好友不同的人生轨迹:

他们两人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与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两人都曾同在北平崇德中学就读;在西南联大又是校友;新中国成立前夕,邓稼先和杨氏兄弟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邓稼先就与他们分开……

1.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毅然回国,以后的8年间进行中国原子核理论研究。

1.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2.1958年,从34岁起应邀秘密研制中国的“大炮仗”工程——原子弹工程,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卫森严的深院和大漠戈壁。2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

2.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Rumford Prize)。

3.1986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4.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5.1994年获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3.去世后13年,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追授金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6.中国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的3421号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接下来,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并以“感悟杨振宁与邓稼先……”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1.如果邓稼先当初获得博士学位后,依然留在美国,那么,杨振宁今天的辉煌业绩,就是邓稼先在美国的一面镜子;如果以邓稼先28年隐姓埋名,于大漠戈壁为国造核弹的人生为一面旗帜插在杨振宁璀璨的物理学建树之旁,又作何想?你如何看待邓稼先和杨振宁的人生?

2.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将来都有可能入清华、进北大,继而到欧美留学深造,如果有一天,你也面临个人前途与祖国需要的两难选择,你将何去何从呢?

这个班的43位同学中,41位同学认为比之于杨振宁,邓稼先的人品更加动人心扉,其精神、气魄更令人荡气回肠;26位同学明确地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向邓稼先学习,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两位同学认为邓、杨二人的人生同样精彩,邓稼先固然崇高伟大,而杨振宁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毕竟科学无国界,他也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两弹”元勋,八中杰出校友邓稼先

郭惠同学写道:

杨振宁,邓稼先,这两个人曾是同乡、同学与室友,命运却大相径庭:

——获得博士学位后,前者留在了先进的美国;而后者,毅然决然地返回了中国。

——前者为发达的美国锦上添花;后者则为贫弱的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杨振宁与邓稼先的选择;这就是杨振宁与邓稼先一生最大的差别。

也许只要邓稼先留在美国,他就能成为第二个杨振宁;也许只要邓稼先不选择回国,他就能获得比杨振宁更高的成就。但他回来了,在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面前,他放弃了前者。他回来了,用自己的朝气与才华开拓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领域,用自己光明的前程换回了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与骨气,让中国人挺起了铁的脊梁。

周元恺同学则认为:

邓稼先和杨振宁拥有50年的友谊,这两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华人科学家。那么,这两个人的一生谁更有意义呢?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是为国效力的中共党员,一个是蜚声世界的大科学家。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生观的选择。我的答案是——邓稼先。杨振宁获的奖再多,也只不过是个很有名气的学者,他的成就顶多算是功绩;而可以称得上是功勋的,却是伟大的默默无闻的邓稼先,以及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奉献终身的无名英雄们。

尽管这样的认识并不等于学生们三五年后乃至成年后的认识,但叶老师仍然感到很激动,因为这些孩子们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曾经被邓稼先——这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深深震撼过心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种认识,对学科德育持一种“不凉不热”的态度。以语文为例,一些人觉得语文课就是要教语文,在语文课上渗透德育是不务正业,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教学中的学科特性,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但是,语文课天生就具备德育潜质,许多课文的主体本身就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难道我们能把“语文味”和“思想性”对立起来吗?难道我们能为了“语文味”而对课文本身所有的“思想性”视而不见吗?像叶老师这样,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渗透了德育,这样的学科德育无疑是非常可取的。

钱学森先生晚年曾亲笔写下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北师大附中的老师就占了7位。他这样回忆自己的语文老师董鲁安先生:“我们班上,给同学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的董鲁安老师。董老师实际上把这个课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就从那个时候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要感谢董老师。”我想,钱老的这段话,是很值得那些一概否定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的人认真思考的。

这里没有所谓的“副科”

我经常听到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强调“副科”,特别是音、体、美“三小科”和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价值,反复指出不能忽视“副科”。这样的认识,比起那种根本不重视非中考学科,甚至“克扣”这些学科课时的做法,当然要先进得多。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些遗憾的就是:这些学科都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来就不存在什么“主科”、“副科”之分。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已经正式颁布,应试教育时代的残余观念、残余做法,应该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彻底消失了。

八中初中部一直坚持“按每个学科的特点对待这门学科”,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我们并不奢谈“同样重视”、“同等对待”,但是,按照应有的规律办事是我们应该可以做到的。以艺术教育为例。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八中初中部每学期利用周二的教职工集体学习时间,专门对全校教师进行艺术方面的培训和讲座,还请八中高中部著名音乐特级教师李存老师为教师们上艺术欣赏课。此外,学校还邀请到倪萍女士就艺术修养话题做相关报告,邀请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就文化艺术这一主题与教师们进行深度沟通。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与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艺术修养,在教师中广泛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全校教师认真领会了素质教育的有关精神,提高了教师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们的艺术素养有所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一点对八中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意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八中在老校长陶祖伟的主持下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三大节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之所以称之为“节”,是因为当时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八中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以2009年的艺术节为例,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开幕式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聚焦芭蕾”艺术专场演出,让学生们走进芭蕾、了解芭蕾、欣赏芭蕾;学校交响乐团和初高中合唱团联袂推出我校特级教师、音乐教育家“李存老师原创校园歌曲音乐会”,奏响青春记忆中的校园歌曲;校合唱团为家长朋友献上“宝岛之旅汇报演出”,共同回顾去台湾地区参加“第二届中华文化快车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活动”的点点滴滴;美术组还举办了展现同学们艺术才华的“美术作品展”,为广大师生呈现学生们的优秀作品;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分别举行“动漫卡通”讲座、《聆听红旗颂》交响乐讲座,为学生普及美术和音乐知识。可以说,在此次艺术节中既有大型专场演出,又有精品艺术讲座;既有名人名家展示,又有师生同台献艺。充分体现了八中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与雄厚实力。

就我所知,有相当一部分中学,进入初三之后就不再开设音乐、美术这两门课了,但八中初中部始终坚持按照课标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美术组的王文凌老师曾经就提高初三年级美术欣赏课的实效性做过深入的研究和认真的实践。她首先对初三年级13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学生学习紧张、升学考试压力大,每天都承受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美术学科尽管是非考试科目,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是正确的、积极的。据问卷Ⅰ数据统计:有98人(占回收问卷的73%)喜欢上美术课,认为是有意思的。有97人(占回收问卷的72%)认为在初三年级开设美术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益。

但是,由于“美术学习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因此,相当多的学生是来美术课堂放松的!在美术课上学生求“学”欲不强。回答问卷Ⅱ第8题(问答题:你对当代艺术有何见解?喜欢抽象画创作吗?)的仅59人(占回收问卷的43%)。问答题要思考,要动笔书写答案,57%的人就没答此题。另外,问卷表明,约有10%的“个别生”,对什么都抱有“无所谓”、“不理睬”的态度,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重视和关心。

在这里,其实就出现了一个中学教育中常见的悖论,那就是学生的理性认识其实是到位的(这恐怕也就是老师的“大道理”不受欢迎的原因),但是一落到具体行为上就会打折扣、出问题。要解决这个悖论,关键就是要找到出现悖论的根本原因。王老师认为: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方式,以及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你就会看到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或做各科作业,或说话聊天,或伏案睡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美术老师要通过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吸引每一个学生,打动每一个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美的殿堂。

我觉得这个原因找得是比较准确的。在实践中,王老师采取了“1+1(欣赏与实践)”教学模式,事后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2人(占回收问卷的53%)喜欢在美术课上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制作”;有51人(占回收问卷的86%)喜欢抽象画创作。说明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好动,有创作意识,愿意动手,教师恰当的教法选择,让处于“非常时期”的初三学生不仅在认识上真正重视美术课,而且在学习的实践中认真起来,而且有所收获。王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初三年级美术欣赏课实效性的三条主要经验:

第一,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用“问题串”将知识点环环相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用真诚的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享受欣赏艺术与艺术创作的过程,获得心灵的释放和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这里面的关键就是真正落实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人曾经对我说,初三时开齐、开足音乐课与美术课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即使开课,学生也不好好学。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恐怕是对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所致。事实证明,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学生,谨慎选择教法,开好初三的音乐课与美术课(初一、初二更不用说)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