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
8649200000001

第1章

在明末清初的通俗读物之中,《菜根谭》是颇有影响的一本书。此书融通儒、道、释三家的人生哲理,化为人们均可实行的道德规范和善行,以激发人心向善。其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具有不可小视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历来皆奉此书为处世修身之宝典。

《菜根谭》的文字简练明隽,意境空灵淡泊,而所阐释的人生哲理更是能警世感人,使人们能够明心见性,彻悟人生。全书以天理道德为基础,反复阐述息妄以修真的办法,教人存天理、去人欲,说“天理路上甚宽,人欲路上甚窄”,要人摆脱俗情,以保住天性。

关于《菜根谭》的作者,一标洪自诚著,分前、后两集,前集有225章,后集有135章,共计360章;一标洪应明著,有乾隆三十三年三山病夫的序,分成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项。但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关于《仙佛奇踪》的一句记载:“明洪应明撰。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其里贯未详”,可知洪自诚就是洪应明。关于洪自诚其人,有关他的事迹并无正史可稽,只知他身处政治昏暗的明朝末年,在内忧方面,朝中有严嵩、魏忠贤等先后擅权,民间有流民暴动,并出现反对太监专权的东林党;在外患方面,鞑靼屡扰北方,东南沿海则时有倭寇骚扰。因此,他放怀于名利之外,将功名富贵看得很淡,而专心埋首于写作,著述颇多,可惜只有《菜根谭》一书传世,其余各书均已散佚。

《菜根谭》这个书名,据称取自宋儒汪信民所说“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洪应明以此寓意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表示能经受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伟大事业。要世人放弃倾轧之心,而在清苦历练之中敦品励行。书中字字珠玑,教诲世人不要为流俗所囿而能达观,将人生遭遇化为可以欣赏咀嚼的对象,以消弭无常的悲情。其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能为充满物质欲望的人们灌注一股透见人世的力量。

本书将这本智慧全集重新整理编排,并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相信这部人生哲学巨著,对生活步调匆匆、压力繁重的现代人仍深具教益,能为拥有多元化价值观的人们指引方向,不至于因为价值混淆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从郑板桥(1693-1765)、任伯年(1840-1896)、吴昌硕(1844-1927)、吴观岱(1862-1929)、程璋(1869-1938)、陈师曾(1876-1923)、徐悲鸿(1895-1953)、徐燕孙(1899-1961)、陈少梅(1909-1954)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中,精心选取了80余幅与《菜根谭》的精神旨趣相契合的作品作为插图,其中既有劲松、墨竹、寒梅、古柏等常见题材,也有《爱莲图》《长夏山居图》《竹下研诗图》《松下读易》《荷塘清趣》《烟水独钓图》《松下高士》等表达闲适淡泊和高远志趣的工笔之作。希望读者能够在文与画的熏染中细细品味,并从中发掘生活的乐趣,领略生命的意义,如此,你会发现,原来路可以无限宽广,境界也可以无限高远。

2014年7月

为学励志篇

净从秽生明从晦出

【原文】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译文】

在粪土中所蕴生的虫最脏,但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吸吮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不会发出光芒,但所孕育的萤火虫却能在夏夜里闪耀荧荧光亮。由此可知,洁净的东西往往从污秽中产生,而光明的事物常常从晦暗中孕育。

【人生智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逆境中成长,饱经磨难,甚至忍辱负重,最终功垂千古、德昭后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们坚忍不拔,不向环境低头,他们认真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发光发热;但也有人妄自菲薄,总是将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归咎于生活环境不好。

古有明训“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个人大可不必因为生活环境不如人就看轻自己,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成功人士造就于清苦的环境?艰苦的环境最容易激发人的斗志,而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最容易让人逸于安乐,不知不觉中变成“温室弱苗”,一旦被移出温暖的花房,就再也无法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驾驭得法终成良驹

【原文】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译文】

一匹凶悍的马,只要驾驭得法,仍然可以骑着它奔驰万里;溅出熔炉外面的金属,最后还是被人注入器模中塑成可用之物。只有贪图享受、游手好闲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成长进步。所以白沙先生说:“为人有很多缺点并不可耻,只有一生一点错都没有(不知反省)的人才最令人忧心。”确实是至理名言。

【人生智慧】

每个人都有其优缺点,如果个人的优点能被充分发挥,往往就能产生最大效益。而所谓的缺点,若能加以掌握与运用,也会变成一股助力。例如让喜欢讲话又好动顽皮的学生担任纪律委员,通常最能发挥实际的管理效益,那名原本顽皮多话的学生会摇身一变,变成最热心,且能严格督促其他同学用心听课的好学生。

由此可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只要能获得适性的发展,就能激发出个人的潜能而有所成就。现代企业讲求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且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员工适才适用而发挥最大潜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原文】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译文】

贫苦人家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家的女儿时常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虽然外表上算不上豪华艳丽,却有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君子即使处于失意潦倒的境遇中,也万不可颓废不振、自暴自弃!

【人生智慧】

当我们看见一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时候,直觉就会认定此人一定正逢失意。仪容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市面上教人职场礼仪的书籍里,每每强调仪容整洁的重要性。电视剧里对于剧中人穷困潦倒时的形象塑造,通常是烂醉如泥、满身污秽。而在现实生活里,正遭逢人生低潮期的人们又是如何呢?你会发现神情颓丧、自暴自弃者果真大有人在!

然而贫穷潦倒不是罪过,更非耻辱。即使贫穷,依然可以舒适,依然可以气质高雅,只要你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事业的挫折,人生的失意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人绝对不能被一时的困顿击倒,如果遇到挫折就屈服丧志、怨天尤人,将永远受困于恶劣的环境中。只有保持一份不失优雅的气度,才能在困中超越环境,超越自我。

厚德以积福修道以解困

【原文】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

上天不给我很多的福分,我就多做善事来面对这种命运;上天用劳苦使我疲乏,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身体;上天用厄运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如果做到上述各点,上天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人生智慧】

古人常说“天助自助者”,如果能勇敢地面对与接受现实,就不会畏惧命运的摆布。换言之,对一个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人来说,他只相信事在人为,所以当置身困境之际,便不会自暴自弃,也不自叹命运多舛,而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有希望。厄运与困境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困境,在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命运对人的安排既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不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处境,都应该能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处世的态度去对待它。

为人处世如果能具备这样的韧性,不畏艰难险阻,把逆境和灾难当作磨炼,又有什么事能击倒自己呢?

练极福久勘极知真

【原文】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译文】

人生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与乐的交替磨砺中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求知也是如此,既要相信也要具备怀疑精神,因为只有在反复考证及互相比较中得到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学问。

【人生智慧】

人们对于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通常不太珍惜。所以,不是经历万般磨难而获得的幸福,也就不懂得珍惜。同样,在安定的环境里也很难造就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具备极佳的应变力与适应力。做学问也是如此,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一个人学识肤浅时疑问也少,学问越是高深,疑问也就越多。多少精深的学理,都是经过学者反复考证与推敲才得以问世,而这些先人智慧的结晶,都给予后人很多的启示。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有不怕重来的勇气,否则一遇到问题就敷衍了事,又如何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改善的参考呢?

总而言之,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砺出坚毅的心性,也唯有坚定不移的人才能参悟真理。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原文】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则身边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治自身毛病的良药,会在不知不觉中磨炼节操和品行。反之,一个人如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面前摆满了消磨精神意志的刀枪,心灵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而走向堕落。

【人生智慧】

就像食物如果不冷藏容易腐败一样,人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也很容易腐败堕落,而在清苦的环境中就较容易奋发上进。换言之,富裕家庭出身的人,往往游手好闲,而在艰困环境中成长的人,通常充满斗志。由此来看,处在逆境并不足以为忧,反而可以磨炼出坚毅的性格与愈挫愈勇的斗志。可怕的反而是处在顺境而不思奋斗的人,一旦失意落魄就会一蹶不振,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待,逆境不足为忧,正可以磨炼志节,而顺境不足为喜,它很有可能腐蚀人生。若能有此心胸,就能做到既可以在顺境中扬帆远航,又能在困境中超越自我。

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原文】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译文】

所有的逆境和穷困都是锤炼英雄豪杰心性的熔炉,只要能禁得起这种锻炼,身心就会得到好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磨炼,则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伤害。

【人生智慧】

古人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勉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要轻易向环境低头,必须克服困境,才可以成为人中龙凤。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只是真正遭逢不如意的时候,能泰然处之的又有几人?大部分人在遭逢不如意的时候,很难不发出时运不济的喟叹,但如果就此溺陷在自怨自艾的悲叹中,又怎么会有转机呢!正所谓危机即是转机,在很多时候,逆境比起顺境更能给人带来机遇,更能激励人奋发向上。

换言之,逆境是助力抑或阻力,这就要看身临其境者如何看待了。如果能将它视为一种自我磨炼,即使改变不了现状,但至少能让自己随遇而安,不去怨天尤人,那么困难也就无所谓困难了。

节义经纶磨炼有道

【原文】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处操出。

【译文】

像白日青天般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寒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缜密的行事态度中磨炼出来的。

【人生智慧】

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的凌冬傲霜,向来被用于比喻君子的坚贞高洁,以及形容人禁得起恶劣环境的磨炼,而从中得到深刻领悟。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大功立大业的人,无不是从困逆的环境中力争上游,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不平凡的人生。

不过,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能经得起环境考验之外,还必须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诚如作者所说“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处操出”,这说明成功绝非偶然,一个开创伟大事业的人绝不会粗心草率地行事,必定是战战兢兢、稳扎稳打地跨出每一步。

所以,一个人立身做事,如果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炼,就能锻炼出坚定不移的节操,而如果行事谨慎小心,就能使犯错的概率降至最低。胸怀宽广,光明磊落,细节上点滴积累,大事上眼光长远加上坚强的意志、完善的人格,才能为成功的事业奠定厚实的基石。

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原文】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译文】

磨炼自己的意志应当像炼钢般反复冶炼,如果急于成功就不会有高深的修养;做事要像拉开千钧大弓般努力,如果随便发射就无法建立宏大的功业。

【人生智慧】

有句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在教育人们:为人处世须有恒心毅力,只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才能磨炼出精深的修养,做出伟大的事业。

每个人都知道,许多事往往必须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与反省才能成功,如果妄想一蹴可及而投机取巧,都只能收一时之效,绝不能成大功立大业,正是“欲速则不达”。而前人早有明训:从来疾行无善步,缓一着,再加一层深思,所成就的自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