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烽火岁月
8613300000002

第2章 黄氏发家2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军事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该机构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

制造局最高领导人是督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均曾担任,但大多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由李鸿章担任,督办以下为行政主管。黄恒生一直想开办自己的兵工厂,资金和设备技术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熟练的中国技术工人却是十分难寻。目前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就是江南制造局和汉阳兵工厂,所以这两家就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技术工程人才了。

汉阳兵工厂黄恒生不敢想,那是北洋宿敌张之洞的地盘,黄恒生这个身上带有明显北洋标记的人根本插不上手。黄恒生只好把目光盯紧江南制造局,希望利用江南制造局为自己培养出优秀的熟练工人,为自己日后的兵工厂储备人才,积累经验。之前黄恒生在南京上海开办的数家技术培训学校的学员已经被安排进由黄家控制多年的制造局枪炮厂和炼钢厂实习。

当初黄恒生的曾祖父能搭上淮军系统是很有政治头脑的投机行为,可惜早期的淮军是个极度排外的乡党组织,淮军大佬们十分看重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一切。而作为旁系的黄家自然就成了打压消耗的目标,随着黄家两任族长都血洒疆场,黄家军全军覆没后,黄家自此与军权无缘。黄恒生的父亲在上海接触学习西洋文化后果断的把家族发展方向转变到西洋模式的商业家族模式上,在西洋基督教会帮助下在黄家族学里开办西学,派遣优秀子弟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黄家日后的发展,到了黄恒生这代终于为黄家积蓄了一批新式人才。

黄恒生是个具有政治头脑的商人,在德国留学工作的时期里,他受到欧洲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前途产生了忧虑。此后在克虏伯公司工作的经历更让黄恒生知道钢铁和武器等重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要想国家民族强大起来,靠清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在孙中山等早期革命党人的感召下,黄恒生秘密的参加了革命党,而革命党知道黄家掌握了江南制造局枪炮部和炼钢部的情况后,交给黄恒生的任务就是尽快掌握江南制造局,变江南制造局为革命党的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