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8520500000059

第59章 韩愈谏迎佛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在中唐的历史上,韩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有文人的铮铮风骨,又有武将的智勇谋略—佞佛成风,劳民伤财,他敢犯言直谏;匪盗横行,民生多艰,他敢深入虎穴。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美誉。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穆宗五位皇帝的执政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已基本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朝廷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政治比较腐败。

皇帝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作《谏迎佛骨表》。文中措辞严厉,直言无隐,惹恼了皇帝。于是在这次儒佛的交锋中,韩愈最终沦为失败者,被贬到潮州做刺史。

潮州有一条江,江里有很多吃人的鳄鱼,成为当地一害,许多过江的人都被它们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韩愈忧心忡忡:鳄鱼不除,必定后患无穷。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决定亲自去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水大声喊道:“鳄鱼!鳄鱼!韩某来这里做官,为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们却在这里兴风作浪,现在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还不走,绝对严处。”

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了。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

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能官,韩愈在民间流传的为民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潮州,就还有“韩文公过马牵山”、“叩齿庵”等传说。

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不太重视儒家思想的发展,这便从思想上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韩愈从维护国家统一出发,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大力倡导儒学,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韩愈所倡儒家思想的一个中心词是“道统”,即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他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贯穿始终又不同于佛家和老子的“道”。“道”,也就是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

千百年来,儒家“仁义道德”的传承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没有人能将思想传承下来。

韩愈首次明确了儒家具体的传授谱系,起到了“正名分、反僭乱、明纪纲”的作用,对于维护中央集权的安定和统一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看到了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面,于是他提倡用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来对抗佛道。而这一时期,提出“反佛”的观点,正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韩愈的思想价值还体现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如强调英才教育、尊师重道、因材施教等主张,都非常有新意,对今后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