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一 历史概况和基督教
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末,奴隶制的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促发了奴隶以及其他贫苦人民多次起义,罗马帝国变得日益衰弱。北方的日耳曼“蛮族”不断越境侵扰,腐朽不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从这一年起,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史称“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历史。漫长的中世纪,又被史学家分为三个时期: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初期,11世纪至15世纪是它的中期,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是它的末期。在欧洲文学史上,中世纪文学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而后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侵入西罗马帝国的外族,亦习称“蛮族”,包括日耳曼人和匈奴人,但摧毁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原来是些氏族部落,正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这一过程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
在中世纪初期,各蛮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中世纪的最初几个世纪就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在日耳曼人建立的各王国中,以6世纪初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8世纪末和9世纪初,法兰克王查理(通称查理大帝,768—814年在位)通过多次征战和侵略,大大扩充了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查理死后,帝国迅速分裂。查理的三个孙子之间发生内战,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和意大利。欧洲大陆三个主要国家的疆域,随着外族的定居和封建化而初步定型。
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也是日耳曼族的族群,他们从欧陆西北角渡海侵入不列颠,原居民凯尔特人或被杀戮,或被驱赶到山区,或与入侵者融合成为英格兰的新主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又支撑了近千年,从7世纪起,长期的内忧外患使它逐渐衰弱下去。波斯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的不断入侵使它穷于应付。最后,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和基督教分不开的。基督教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的初期,最初它是奴隶和穷苦人的宗教。其基本教义是:上帝威力无边,他使救世主降临人间,指点人类走最终得救的道路。基督教提倡教徒之间互敬互爱、彼此互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还反对暴政压迫,鄙视富人,因而遭到帝国当局的残酷迫害。后来富有者和上层人士也加入进来,并取得了领导权。这些人不再宣传反抗压迫,而是突出宣扬忍耐顺从、爱仇敌、服从天命、希冀来世的思想。由此基督教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帝国政府也不再镇压而采取了扶植的政策,并于4世纪将其定为国教。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当外族侵入罗马帝国时,他们抢劫和捣毁了古代文化的集中地——城市,致使古代文化大受摧残。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基督教当时却以极大的努力进行传教,范围扩大至整个欧洲。日耳曼人以及东欧斯拉夫人所建立的大大小小的王国先后都接受了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基督教经过一番转型,成为适合封建社会的新的文化现象,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在中世纪早期,封建主热衷于征战,轻视文化,僧侣们取得了独占文化教育的地位,教会成了中世纪文化的代表。教会宗教宣传的主要内容是禁欲主义和出世主义,认为人应该放弃追求世俗欢乐的欲念,听从命运的安排,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教会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教会的教义维护着封建秩序,原来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基督教,到了中世纪很自然地变成了封建主统治的重要工具,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基督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文化领域。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欧洲中世纪文化包括文学的一大特点,其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欧洲文化有所复苏。在法国的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在东罗马帝国,由于古代文明尚有保存,文化发展的情况与西欧有所不同。在那里,基督教文化与古代文化、东方文化融合,出现了“拜占庭文明”。这些新的文化成果都对欧洲中世纪封建文化的建成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 四种主要文学类型
在中世纪的文学中,宗教文学占有突出的地位。此外,还存在着世俗的骑士文学、英雄史诗以及市民阶级的城市文学。
一是宗教文学。
中世纪文化的主体是基督教,在文学方面,宗教文学占有显要地位。教会把一切学术纳入神学的范畴,把哲学看做神学的婢女,把科学看做宗教的仆人。文学艺术也被用来为宗教服务。作诗是为了撰写圣歌、祈祷词,作曲是为圣歌谱曲。修辞学是为了传授说教和讲道的技术,散文是为了写圣徒传,戏剧则用于搬演圣经故事和圣徒行迹等。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是希伯来人古代典籍的总汇,其中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律法、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内容十分丰富,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新约》是基督教初期产生的关于耶稣及其使徒们的传说、言行录和书信。但僧侣们对《圣经》妄加解释,宣传人类负有原罪,在现世理应受苦,安贫守贱,顺从上帝的安排。这样,《圣经》就被封建统治者用来作为肯定现有秩序的理论根据。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圣经》对欧洲社会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会文学的体裁种类繁多,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这些作品有的宣扬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的歌颂基督的伟大,有的对圣徒大唱赞歌。那些为了基督教信仰而献身的殉道者,那些弃绝尘世生活遁世苦修的苦行者,以及那些长途跋涉去圣地朝圣的香客,都是歌颂的对象,他们的事迹被写成“行传”广为宣传。
但是,有一些下级教士或非僧侣界的人所写的作品,虽然采用了教会文学的某种体裁,其内容却更近于世俗的观念,表现了下层的要求。如14世纪英国穷教士朗格兰(1332—1377或1400)的长诗《农夫彼尔斯的幻象》,借用宗教文学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彼尔斯认为真理寓于劳动之中,他向“劳动者不得食,寄生者不劳而获”的社会提出抗议。作者反对剥削,肯定劳动,要求平等,揭露社会黑暗,揭露教会和僧侣的罪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情绪。
中世纪教会文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而精的发展过程。中世纪教会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一些独具特色的东西,诸如赞美诗、传记体、书信体等文学体裁,以及梦幻、隐喻、象征等手法,都具有创造性的价值,对中世纪的世俗文学和后世的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是骑士文学。
中世纪的骑士文学,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也是世俗的贵族阶级文学的主要成就。
西欧到了十一二世纪,封建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这种情况使他们要求在基督教文化之外,还要有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自己阶级意识的文化。这种封建主阶级的文化,在他们的文学——骑士文学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骑士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最初,骑士是为保护封建主的私有财产而建立的武装,成员主要来自中小地主,后来领主的家臣和富裕农民也可以成为骑士了。骑士自备坐骑和盔甲,每当战争发生时,他们上战场替大封建主打仗,得到大封建主赏赐的土地和财物,成为小封建主。骑士是封建主阶级最低一层的等级。在几次十字军东征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骑士的地位大大提高,并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12世纪时,出现了骑士团,从国王到拥有大小爵号的封建主都参加了骑士团的组织。封建主的子弟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以便长大当一名合格的骑士。当他们训练合格、具备骑士的条件时,还要举行庄严的仪式,然后才正式成为骑士。在十字军东征和骑士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各国的骑士,接触到了较高的东方文化,也感到提高自己文明程度的必要,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道德标准。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此外,还要求骑士“文雅知礼”,甚至学习音乐和作诗。骑士把自己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他不仅要忠实地为主人服务,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女主人在骑士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这一点后来发展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能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并取得胜利,博得贵妇人的欢心,在骑士看来是最大的荣誉。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骑士精神”。骑士的忠君、护教,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他们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也带有明显的矫揉造作的特点。不过由于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最下一层,他们中间有些人的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等道德信条,也有符合人民愿望的一面。他们向往世俗的爱情,要求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是对宗教教条的背离。但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战争活动的相对减少,以及火枪的使用和雇佣兵制度的兴起,骑士制度已失去其意义而逐渐衰落下去。骑士们生活在王宫和大贵族的宫廷里,一味追求“典雅”,其腐朽和寄生的本质日益暴露,而他们引为骄傲的尚武精神则逐渐消失。
如同法国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中心一样,法国也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发源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这里在查理大帝的帝国分裂以后,就处于独立的地位,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因而贵族文化也相当繁荣。恩格斯曾指出,南部法兰西“在新时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标准语言。它的诗当时对拉丁语系各民族甚至对德国人和英国人都是望尘莫及的范例”。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诗,就是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
骑士抒情诗的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但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在普罗旺斯,这种诗人被称为“特鲁巴杜尔”(Troubadour),意为吟咏诗人。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在艺术方面受到民间诗歌很大影响,但内容则是描写骑士们的所谓“风雅的爱情”,主要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骑士抒情诗数量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由于骑士抒情诗全都是歌颂所谓“风雅的爱情”,后来自然流于千篇一律了。不过它和宗教文学不同,写的是现世的生活,而且注重心理描写,语言也形象生动,诗律新颖多样,这些对后来欧洲诗歌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影响下,法国北部、德国和意大利的抒情诗也都流行起来。13世纪前期,由于法国北方封建主对南方的讨伐和破坏,南方的抒情诗人流落各地,极盛一时的普罗旺斯抒情诗也就衰落了。
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这种诗歌的诗人被称作“特鲁维尔”,亦即吟咏诗人之意。骑士叙事诗一般都比较长,内容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写他们为获得荣誉和博得贵妇人的青睐,除妖驱魔、降龙伏虎,进行各种冒险的事迹;有时也写他们为了护教而征讨异教徒。骑士叙事诗缺乏历史或现实上的根据,大多出自诗人的虚构。诗中的离奇情节和冒险精神,同十字军东征时的宗教狂热和阿拉伯传说的影响有关,但根本原因是由于骑士精神脱离实际。所以,骑士文学作品就只能在虚幻的故事中表现骑士精神。
骑士叙事诗中,描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作品数量很多,在法、英、德等国都产生了不少的作品。其中以12世纪时法国的克雷提安·德·特洛阿(1135?—1191?)写得最好。亚瑟原是不列颠凯尔特人传说中的一个不大的封建领主,但特洛阿把他写成一个封建大国的国王。他的宫里讲究最优美典雅的礼节,四面八方勇武的骑士都云集这里。他们对美丽的贵妇人表示爱慕和崇拜,并到各地去从事冒险。特洛阿对封建骑士的生活和精神作了理想化的描写,情节生动,色彩绚丽。
《特里斯丹和依瑟》是流传最广的骑士叙事诗之一。故事取自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说,法、德诗人都曾根据这个传说写成叙事诗,13世纪时还出现了散文体的传奇。作品叙述康瓦尔王马尔克派他的外甥特里斯丹为他到爱尔兰去向当地的公主依瑟求婚,求婚被接受了。依瑟的母亲给依瑟和马尔克准备了一种喝了便能彼此相爱的魔汤。特里斯丹和依瑟在归途中误饮了魔汤,由此二人产生了不可克制的爱情。依瑟虽同马尔克结了婚,但一心热爱特里斯丹。马尔克对他们进行种种迫害,终不能制止他们的爱情,最后两个情人都悲惨地死去。诗中歌颂了真诚的爱情,对封建的婚姻和礼教提出了抗议。
13世纪流传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是一部用散文和诗交错的形式写成的作品。贵族公子奥卡森违背父亲意志,置保家卫国的骑士职责于不顾,与一个女俘虏恋爱,经过斗争、逃亡、漂流而终成眷属。这类后期的骑士文学作品,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衰落,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近代反封建思想的萌芽。骑士叙事诗中的一些技巧为后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经验。
三是英雄史诗和民谣。
在整个中世纪,民间文学极其丰富多彩,有歌谣、故事、传说,甚至还有长篇叙事诗。这些人民集体的创作,主要是靠口头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些作品渗透着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战斗精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表现了大胆的异教精神。很多作品由于教会的摧残没有流传下来。那些由僧侣们记录下来的东西,既残缺不全也有失真之处。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只有个别国家的民谣还比较完整,从中可以部分地看出当时人民创作的内容之丰富。此外,从英雄史诗中也可以看到人民创作的一些痕迹。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歌颂杰出的英雄人物。从英雄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所反映的时代较早,属于民族大迁徙时期,即封建制度确立以前的氏族部落的生活。属于这一类的有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仅存68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这类作品的基本内容是歌颂部落的英雄,反映了氏族社会时期的生活。
《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史诗于公元七八世纪之间写成,诗中所反映的事件是在6世纪,即盎格鲁—撒克逊人尚在欧洲大陆时的生活。史诗叙述瑞典南部耶阿特族青年贝奥武夫率14名勇士渡海到丹麦,只身与巨怪搏斗,杀死了巨怪和它的母亲。50年后,贝奥武夫当国王时,又为本族杀死火龙,自己英勇牺牲。史诗通过歌颂一个入海斩妖、登山屠龙、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的氏族英雄,宣扬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的道德品质,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的理想。诗中对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比较鲜明,结构比较严整,层次分明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语言富于形象的比喻。但史诗在传抄过程中曾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带有宿命论的色彩。
北欧是基督教影响传播较晚的地方,当地流传的异教神话和史传故事没有受到基督教的破坏。在冰岛流行的“埃达”和“萨迦”(意为故事,并非篇名)中保存着日耳曼人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这就使它们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埃达”共含诗歌35篇。神话诗《女法师的预言》记录了关于世界的诞生、毁灭和再生的故事。《洛基的吵骂》写被压迫的洛基对诸神的堕落与罪恶的责骂。“萨迦”包括英雄传说和历史传说共150余篇,著名的《佛尔松萨迦》写主神奥丁后裔的故事,包括血亲复仇、财物与权力之争的内容。总之,它们极其生动、丰富地反映了氏族社会晚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另一类即后期的英雄史诗则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诗中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已超出部落的狭隘范围,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战斗。这些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诗中的英雄勇敢善战,忠于祖国,忠于君主,体现了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中的爱国英雄形象。某些史诗中还出现了强大英明、能够统一国家、制伏封建叛乱的理想君主的形象。这类英雄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民间歌手们的传唱而辗转流传开来。这中间又经过各种加工,大约在十二三世纪时才被一些有文化的诗人记录下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以及在最后被记录时,往往发生一些被歪曲和篡改的情况,掺入了一些贵族的、基督教的思想,因而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约1080)、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约1140)、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等。
法国的《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全诗共4002行,用罗曼方言写成。诗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征讨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历时7年,只剩下萨拉哥撒还没有征服。萨拉哥撒王马尔西勒遣使求和。查理决定派人前去谈判,但大家知道马尔西勒阴险狡诈,去谈判是冒险的事。查理大帝接受其侄儿罗兰的建议,决定让罗兰的继父即查理的妹夫加奈隆前往。加奈隆由此对罗兰怀恨在心,决意报复。在谈判时他和敌人勾结,定下毒计:在查理归国途中袭击他的后队。加奈隆回报查理大帝,说萨拉哥撒的臣服是实情,于是查理决定班师回国,并接受加奈隆的建议由罗兰率领后队。当罗兰的军队行至荆棘谷,突然遭到10万摩尔兵的伏击。罗兰率军英勇迎战,但因众寡悬殊,终于全军覆灭,罗兰英勇战死。罗兰好友奥里维曾三次劝他吹起号角,呼唤查理回兵来救,都被罗兰拒绝。直至最后才吹起号角,但为时已晚。查理大帝赶到,看到的只是遍野横陈的法兰克人的尸体。查理率军追击,大败敌人。回国以后,将卖国贼加奈隆处死,而且惩罚了30个为加奈隆辩护的贵族。
史诗取材于法兰克历史。公元778年,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因国内发生叛乱而返回,途中遭到巴斯克人的袭击。《罗兰之歌》的情节以这一历史事实为依据。但史诗中把一场只有几天的战争写成历时7年的征伐异教徒的大战,又把36岁的查理写成须发皆白的200岁老人。加奈隆这个人物也纯属虚构。这些虚构有力地渲染了史诗的气势,强化了史诗的英雄主义主题。
《罗兰之歌》是一部爱国主义诗篇。史诗热情歌颂了查理大帝,歌颂了罗兰和奥里维等赤胆忠心保卫祖国的英雄。同时,也严厉谴责了加奈隆为了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变行为。加奈隆不仅是一个叛徒,同时也是封建主桀骜不驯的体现者。在中世纪,封建主们不断发动争权夺利的混战,完全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罗兰之歌》对叛徒和封建主的谴责,反映了当时广大群众的要求。史诗中的查理大帝英明勇武。他的威武和名声甚至使敌人也表示敬畏。这样一个贤明、强大,能保卫祖国,又能制伏封建主叛乱的国王,正是当时人民所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历史进步的要求。
罗兰是史诗中最动人的英雄形象。他体格魁伟、勇敢刚毅,面对10万敌军毫不畏惧。他在临终前的眩晕中,发现一个勇敢精壮的阿拉伯人来夺他身边的宝剑,竟能“对那人的金盔奋力一击,将钢盔和头骨一齐砸碎”,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英雄气概。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把保卫“可爱的法兰克”看做自己的天职。他忠于查理,这无疑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臣观念,但是罗兰之忠于查理是和他忠于祖国不可分的。史诗的事件被写成征伐异教徒、保卫基督教的战争,以及罗兰死后被天使引入天堂等等,都显然是后人加工的结果。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比较完美。情节集中在一个事件上,只写战争的最后一年。诗中惯用重叠和对比的手法,风格粗犷朴素。这些都是民间创作艺术特色的表现。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歌颂了西班牙人民反抗阿拉伯人入侵斗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史诗的主人公罗德利戈·德比瓦尔在国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的情况下,仍然忠于君主,他为民族独立而屡立战功,连阿拉伯人都表示敬畏,称他为“熙德”(阿拉伯语“首领”的意思)。在这个人物身上,爱国、忠君、为保卫基督教信仰而战的观念是结合在一起的,这部史诗的特点是没有中古文学中常见的神秘色彩和奇思幻想,一切都采用写实的手法。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比较长,有9516行,这部史诗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不同,缺乏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主要写封建主之间的亲情与复仇。史诗肯定了急功好义、心怀坦荡的理想英雄西格夫里,谴责了阴险、残暴的封建朝臣的代表哈根。
同英雄史诗相比,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歌谣,特别是俄国的英雄歌谣和英国的谣曲,更多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和他们对自己的英雄人物的赞颂。
俄罗斯的英雄歌谣产生于俄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即基辅罗斯时代至蒙古人入侵的时期。这些英雄歌谣实际上是一些不太长的歌谣体叙事诗。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一些农民出身的“勇士”,其中最著名、最动人并且被讲述得最多的人物是穆罗姆人伊里亚。他出身农民,是著名的三勇士的首领。他大公无私、力大无比,且正直善良、性情平和,但他对于贵族和王公们的无礼决不容忍。他有极强的自尊心,这对于一个在封建时代备受屈辱与压迫的农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德。然而最主要的,是他热爱祖国,是一个自觉地保卫祖国和人民的英勇战士。俄国的英雄歌谣歌颂了人民自己的英雄人物,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西欧和北欧,民间歌谣也很盛行,特别是在14世纪以后。这和中世纪后期农民运动的高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西欧,民谣中最著名、也是最好的一组是英国的“罗宾汉谣曲”。歌谣中的罗宾汉是一个自由农民,善射箭,因不堪地主压迫逃往绿林,结交一批“法外之民”,形成一支由绿林好汉组成的武装队伍。他们为社会正义而斗争,反对地主、僧侣、官吏,但不反对国王。他们抢劫贵族、僧侣,救济贫苦农民。哪里有封建主压迫人民,哪里就有罗宾汉兄弟出现。谣曲里还歌颂了罗宾汉的伙伴们,如细长个子“小约翰”、快乐的僧人大力士吐克、歌手阿兰等。他们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的事迹传颂于一时。谣曲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在斗争中所表现的机智、勇敢等品质。谣曲故事性强,又富于抒情性,在当时非常流行,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四是城市文学。
10世纪至11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商业的兴起,欧洲各国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这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它的全盛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封建剥削的加重,市民阶级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自治而开始与封建主展开斗争。通过长期的斗争,许多城市取得了自治权。同时由于城市内部的分化,市民阶级上下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它反映了市民阶级的反封建精神和市民的文化要求。城市中还出现了非教会的学校和反教会的“异端”运动。这种新的城市文化的产生,打破了教会在思想文化上的垄断,形成了非教会的世俗文化。城市文学也就应运而生。
城市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不同,它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因此最富于现实性,语言也极其生动,深受群众欢迎。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像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都是新的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城市文学的内容一般都是讽刺性的,讽刺的对象是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特别是教士经常成为嘲笑的对象。也有的城市文学作品以赞扬市民和农民的机智为内容。
关于列那狐的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大约在9世纪至10世纪时,法国广泛流传着动物故事。12世纪后,形成一批以狐狸为中心形象的故事诗。14世纪中叶,它们又被连缀成三万多行的长篇巨著,在西欧各国广泛流传。
《列那狐故事》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形象描绘,反映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每一种动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狮子象征专横而昏庸的国王,骆驼象征教皇,熊和狼则是残暴贪婪的封建领主和骑士的象征;狐狸象征市民,其他小动物则是下层人民的象征。许多诗篇写到列那和猛兽的冲突,如列那经常暗算依桑格兰(狼),使它大吃苦头。列那也害了许多小动物。动物们纷纷向狮王告状。狮王开庭审判,列那却利用对手之间的矛盾,逃脱了惩罚。列那与猛兽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市民与贵族、僧侣之间的矛盾。诗中歌颂了市民的机智,对封建统治者进行讽刺和嘲弄。列那对小动物的欺侮,则反映了市民内部上下层之间的矛盾。这类故事谴责了列那的丑行,肯定小动物的胜利。这种寓意和讽刺的风格,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中另一部重要作品。长诗分上下两部,分属两个不同的作者,也表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上部是骑士文学的仿作,用隐喻的手法写一个爱情故事:“玫瑰”代表少女,“情人”追求“玫瑰”而不可得。作品并未完成,几十年后,由一个市民诗人让·德莫恩续写,完成下部。德莫恩虽然继续采用隐喻手法写爱情故事,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思想。如果说,上部写的是骑士式的典雅爱情,那么下部完全突破了这一框架。不但写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对教会和贵族进行了尖锐的指责,而且在许多方面表现了新兴市民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因而成为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13世纪以后,市民抒情诗也出现了,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吕特勃夫(?—1280)和维庸(1431—1480?)。他们的诗歌反映了城市下层人民的思想情绪。
城市戏剧在14世纪发展起来。城市戏剧是在中世纪的人民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剧种有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道德剧的内容是劝善惩恶,人物是寓意性的,把抽象的观念拟人化。傻子剧是通过人物装傻来讽刺贵族和教士,指摘时弊。笑剧是城市戏剧中现实意义最强的一种。它最初作为穿插于宗教剧中的“幕间剧”而演出,后来独立出来,十四五世纪在法、德等国广泛流行。其特点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充满戏谑和嘲弄,生气勃勃,内容丰富,深受群众欢迎。最著名的笑剧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写巴特兰与羊倌捉弄布商,最后律师又被羊倌所捉弄的故事。作者赞扬了巴特兰的狡猾和羊倌的智慧。剧中把狡猾和诈术作为好品质加以赞扬,反映了笑剧作者的市民阶级意识。
中世纪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繁荣起来,对文艺复兴和17世纪欧洲戏剧的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
第二节 但丁
一 生平与创作
生活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创作标志着从封建主义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过渡。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曾经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段话准确地指出了但丁的历史地位。
意大利地处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十字军东征开始以后,东西方贸易迅速发展,意大利的工商业日益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因素出现最早的地方。到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摆脱了封建统治,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建立了共和国。但从整个意大利来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政治上四分五裂。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统治意大利和掠夺财富,彼此进行长期的争斗。各城市内部的各阶级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些复杂的矛盾往往表现为党派间的斗争。所有这些情况都严重地影响了意大利国家的统一。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形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政党:基白林党和贵尔夫党。基白林党是封建贵族的政党,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贵尔夫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支持罗马教皇。1293年,贵族政权被摧毁,基白林党亦被粉碎。贵尔夫党执政后不久,又分裂成黑白二党,彼此进行残酷的斗争。
但丁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小贵族家庭。但丁的父亲长期经商,属贵尔夫党。但丁早年拜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为师,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并研究古典文学。他对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极为崇拜,称之为导师。但丁在其他文化领域如绘画、音乐、哲学等,也颇有造诣,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但丁少年时曾对邻家少女贝阿特丽采产生爱情。这是一种近乎骑士式的精神之爱,对但丁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290年贝阿特丽采夭逝,但丁把自己1283年以来所写的献给贝阿特丽采的31首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1292),以纪念自己所爱的女子。诗人在这些诗里抒发了对贝阿特丽采的纯洁热烈的爱情,也谈到由于她的早亡所引起的深切悲哀。《新生》写的是爱情主题,并且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色彩,但其中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具有自然清新的风格。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但丁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贵尔夫党,积极投入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他曾经参加粉碎基白林党的冈巴地战役。贵尔夫党得胜后,但丁曾于1300年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在贵尔夫党分裂为黑白两党后,但丁属于白党,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1302年,黑党在教皇卜尼法八世和法国军队支持下掌握了政权。但丁全部家产被没收,后又被判处终身流放。政治活动和流放生活,对但丁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走出了狭隘的个人生活的圈子,接触到现实的重要问题。流亡使他看到城邦之间的内争的危害,更增加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流放初期,他写了《飨宴》和《论俗语》两部著作。《论俗语》(约1305)研讨的是语言问题。但论述的中心是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必要性问题。但丁认为民间俗语对于建立统一的标准语和文学语言是极其重要的。但丁坚定地主张建立统一的民族语言是和他统一全意大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的。《飨宴》(1307—1308)按作者的构思应是一部涉及面很广的学术著作。原计划是给自己的14首诗都写出诠释,再加上一篇引言,共15篇。这15篇中既涉及哲学、神学、道德问题,也有其他各种知识,将作为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故称之为《飨宴》。这部具有“百科”性质的著作,因动手写《神曲》而未能写下去,只写成了4篇。虽然但丁阐述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中世纪的,但也表达出一些新思想,如他提出一个人的高贵不在于他的出身,不在于财富和头衔,而在于他个人的品格。这种观念,以及其中所表现的理性能使人变得高贵等观点,都是后来兴起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这部著作是用意大利俗语写成的。
表达但丁晚年政治思想的政论《帝制论》(1310—1313)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但丁认为,祸乱之源在于贪欲,政治权威不立酿成纷争,只有建立起皇帝的最高权威才能消除动乱。他认为教皇集教权与政权于一身,造成放纵贪欲,引发祸乱。因此,他主张政教分离,教皇与皇帝各司其职,教皇不得干涉世俗政治。皇帝依据哲学的道理,引导世人走现世幸福之路;教皇则依据宗教的启示引导世人走向天国幸福之途。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提出政教分离,否定神权高于君权,无疑是对教会和教皇的挑战,具有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但丁也美化了王权的作用。在实践上,但丁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身上,反映了诗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漫长的流亡生活中,但丁一直同教皇作斗争,拒绝向教皇在佛罗伦萨所支持的反动势力屈服。直至1321年但丁客死于拉文那,都没有再回过故乡。所幸,但丁在死前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神曲》,由于这部作品,但丁成为不朽的诗人。佛罗伦萨人曾多次要求归还但丁的骨灰,但都遭到拉文那的拒绝。
二《神曲》
《神曲》(1307—1321)是但丁在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诗人的代表作。《神曲》分为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又译《净界篇》)、《天堂篇》。诗人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诗人在诗中自叙他在人生的中途(35岁),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正想往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然出现了三只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拦住去路。在这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阿特丽采之托前来援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向光明。于是,他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由贝阿特丽采引导游历了天堂。
《神曲》中的地狱共分九层,如漏斗形,越往下越小。凡生前犯有各种罪孽的人,死后被罚在这里受刑。罪人的灵魂依照生前罪孽的轻重,分别被放在不同的圈层中受苦刑惩罚,罪行愈大者愈居于下层。但丁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把贪色、贪吃、易怒和信奉异教看做是严重的罪犯,让他们在地狱中受苦。他更把那些社会上各种作恶的人放在地狱的下层,如第八层里受罪的有阿谀者、贪官污吏、买卖圣职者、占卜者、高利贷者、伪君子、盗贼、诱人作恶者、挑拨离间者、诬告害人者、伪造者以及罗马教皇。在第九层受罪的则是叛国卖主的人,他们是但丁最痛恨的人。
游完地狱,维吉尔带着但丁通过地心,顺着盘旋曲折的岩洞小径,走出地球,到了净界山下。这座高山矗立在海面上,是炼狱所在。由海滨到炼狱山门,是炼狱的外部,忏悔太晚者和被逐出教会者在这里等待。山内的炼狱分为七层,分别住着犯有骄、妒、怒、惰、贪、食、色七种罪过的亡魂。离开第七层到了山顶,即是地上乐园。住在炼狱中的亡魂生前所犯罪孽较地狱中的罪人为轻。他们在炼狱中修炼,待断除孽根后,便可升入天堂。但丁在维吉尔带领下,游完炼狱后来到山顶。这时,维吉尔突然不见,圣女贝阿特丽采出现,她带领但丁进入天堂。天堂分为九重,生前为善者死后来到这里。九重天之上便是天府,为上帝和幸福灵魂所居。但丁看见了上帝,但只是电光般一闪。
《神曲》带有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诗中包含着不少神学和烦琐哲学的知识,有很多难解的象征和隐喻,神秘色彩浓厚。梦幻性、奇迹性、象征性和抽象性,都代表中世纪艺术的风格。作品中幻游三界的构思,就是宗教观点的直接表现。然而,作品的整体,特别是《地狱篇》却有着很强的现实性。但丁写这个幻游三界的故事,目的是给人类指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诗中写的虽然是一个宗教故事,但是作者大量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描写了历史上的或同时代的各种人物,并且从自己的鲜明政治立场出发,对这些人物作出明确的评价。因此,《神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倾向性。《地狱篇》通过但丁和各种人物的对话,鲜明地表现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接触到了一系列迫切的现实问题。诗中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在批判封建社会的罪恶时,必然把他的矛头对准教会,因为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正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地狱篇》里,但丁集中地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对僧侣阶级的贪婪和腐败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罗马教皇为了便于自己统治,宁愿保持意大利的城邦分裂状态。意大利各地祸乱的根源是和教皇的罪恶分不开的。但丁在诗中对他所痛恨的教皇进行了猛烈的鞭挞,愤怒地揭露教皇对世俗政权的野心以及买卖圣职等罪恶。他怒斥教皇尼古拉三世说:“因为你的贪心,使世界变为悲惨,把善良的踏在脚下,把凶恶的捧在头上。”这位教皇被头朝下倒栽在石洞中,露着的双脚被火烧得颤抖不已。当时,教皇卜尼法八世还没有死,但是由于他罪恶太大,但丁已预先在地狱里为他安排好了位置,以表示对这个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破坏意大利统一的罪魁的无比愤恨。
在《神曲》中,但丁出于对意大利严重分裂的不满,对佛罗伦萨黑白两党的分裂与斗争给予了严厉的谴责。党争使这个城邦“充满了嫉妒和怨恨”。诗人谴责两党“为着自己的党派利益”,忘记了祖国的前途,因而把当时参与两党斗争的主教和各党首领都放进地狱中受罚。同时,他又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天堂上留下了位置,充分反映出他的思想倾向。
在《神曲》里,但丁对那些横行霸道的豪强贵族、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伙世俗的压迫者和剥削者,同僧侣阶级一起,是造成国家灾难的罪人。此外,但丁也没有放过新兴资产阶级的罪恶,他特别对贪婪成性、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者进行了揭露。
《神曲》的进步性还表现在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和对文化知识及人的才能智慧的歌颂上。诗中对古希腊罗马的诗人、学者表示了很大的敬意。他称荷马是“诗人之王”,称亚里士多德为“智者们的大师”,由于他们生在基督教之前,因此无法上天堂,只能被安排在地狱第一圈,在一片叫“林勃”(又译“灵泊”)的地方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这些“伟大的灵魂”中还有苏格拉底、柏拉图、贺拉斯、奥维德等许多古希腊罗马的著名哲学家和诗人。但丁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为导师,称他是“智慧的海洋”,并让他引导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诗中尤利西斯(即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的形象,集中地反映了要求理智解放的思想。他为了追求知识,抛开个人的幸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向西航行,在困难中百折不挠。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但丁不但要求理智的解放,他还要求感情的自由。比如在对因相爱而被惨杀的情侣弗兰采斯卡和保罗的描写中,就明显地违反了宗教的观点。这一对情侣因淫行罪而在地狱里受苦,但诗人对他们争取恋爱自由的精神,表现了深切的同情。他在听完他们悲惨的故事以后,大为感动,竟至“因怜悯而昏晕”,“像死尸一样倒在地上”。
但是,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的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但丁虽然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做是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其出发点却是维护宗教的纯洁和神圣;对神学他是看重的。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不得不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放进地狱。这种安排表现了但丁思想的巨大矛盾和局限。另外,尤利西斯被当做使用阴谋诡计者,弗兰采斯卡和保罗因淫行,全被放进地狱中受苦;与此同时,却把一些“虔诚的”教士、苦行者、殉道者和为基督教信仰而牺牲的十字军战士放在天堂。这些都表现了但丁作为中世纪诗人所具有的神学世界观与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之间的矛盾。不过,诗中的旧观点虽然相当明显,重要的是,这些旧时代的旧观点已被新时代的新观点所压倒。诗人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使他在中世纪文学中最先创造出广泛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伟大诗篇。《神曲》是欧洲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神曲》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地狱篇》里的形象,并不是虚幻的幽灵,而是一些丰富多姿、有血有肉的人,如贪婪并有野心的教皇、专横残暴的君主、刚强高傲的法利那太、温柔多情的弗兰采斯卡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神曲》的结构巧妙而严整。全诗分为三部,三行分节,奇偶连韵,而且每部33篇,加上序诗共100篇。各部的诗行大致相等,看起来匀称、工整,一直为文学史家所称道。
《神曲》用意大利语写成。在当时,正统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语写作,但丁首次采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文学作品,对于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几百年来,《神曲》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但丁为自己的作品取名时,只叫《喜剧》,后人为表示对它的敬意而加上“神圣”一词,变成《神圣的喜剧》,中文意译为《神曲》。
“本章思考题”
1.如何全面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后期英雄史诗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世俗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神曲》如何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伟大诗人的成就和矛盾?
我女郎的眸子里荡漾着爱情
我女郎的眸子里荡漾着爱情,
流盼时使一切都显得高洁温文,
她经过时,男士们无不凝目眸出神,
她向谁致意,谁的心就跳个不停,
以致他低垂着脸儿,心神不宁,
并为自己的种种缺陷叹息不已,
在她面前,骄傲愤恨无藏身之地,
帮助我同声赞美,女士们。
凡是听见她说话的人,心里
就充满温情,且显得很谦虚,
谁见她一面,谁真幸福无比;
她嫣然一笑,真是千娇百媚,
无法形容,也难以记在心头,
为人们展现新的动人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