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8457000000030

第30章 急流澄清(3)

辛辛苦苦赚回的老本,一夜间化为乌有,为此他不得不经历一段长时间反躬自省。经过如此的惨败,对许多人或许是一次“永无翻身”的打击,从此旧事不敢重提,杯弓蛇影,对“冒险”之类的商界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禁若寒蝉,意志消弥,难于成事。但陈玉书却是一个“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既没有消极怕事,也没有丧失理智和清醒,他很客观地评价这次失败,说“那次对台贸易,如果对方不骗我,我肯定能赚到可观的美金,可惜下注下错了。”可见其宝贵的冒险精神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完全是一个大将的胸怀和气魄。

正是如此的气魄,使陈玉书“敢”冒两次大险,而获得成功,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在友人牵线搭桥下,他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门挂上钧,第一次买了5万元港币的景泰蓝。结果这些景泰蓝在香港十分抢手,一下子销光了。第2年,他又乘胜追击,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订了30万港币的仿古景泰蓝。未料到行情逆转,货物滞销,尽气力也难于销出。但也没有气馁,更不像其他的景泰蓝老行尊那样知难而退,改弦易辙。

他深信,在形势不利,前进受阻时,“越是保守,越是死路一条”,与其坐等而殆,不如奋起搏。因此他决然“虚张声势”逆市而上,一连开了4间景泰蓝专卖店,还大卖广告,他回忆其实我当时的机构很虚弱,销售额每月只有40来万港币,费用却用去了20万,可以说,这是一次面临破产的赌博,但我希望能把“繁荣”招牌打响。在如此萧条的市道气氛中,却有此“繁荣”的景象,当然吸引大批顾客、行家的注意力,陈玉书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这大胆的一步还为他下一步更大的冒险成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982年景泰蓝市场越趋萧条,北京工艺品公司库存的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景泰蓝滞销。当时曾有几批港商想趁机低价进货,但一见数量如此庞大,都摇摇头走了。敢冒险的陈玉书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充裕的中国历史知识使他深信:景泰蓝绝不会长期滞销,不久将会解冻成为热门货。并且,如果买下这批货,等于把北京的仓库搬来香港,他将成为全世界的景泰蓝供应商,所获利润难于估计。

这个险值得冒!他订下了全部货。

果然,不久市道回转,陈玉书的景泰蓝连销店的营业扩大了10倍,他打响了存货最多、品种最全、货真价实的景泰蓝金字招牌。

此举大获全胜后,陈玉书的副业一路风顺水顺。他又倾资金在国内建厂开发景泰蓝新品种,要求产品要“日用化、实用化”,一批批别致新颖的景泰蓝作的灯罩、鸟兽等产品,一面市立即被抢购,井打入了国际市场,吸引了海外大批订单。

就这样,曾经做地盘工人的陈玉书成了闻名全港的“景泰蓝王”,成功的诀窍就在于运用了水道急流澄清的谋略。

急流澄清——夏王凿冰败南凉

公元407年10月,夏国君主赫连勃勃率精兵2万攻南凉,抢虏人口2万多,牛马羊数10万头,满载而归。南凉国君率兵追赶。

赫连勃勃心想必有一场恶战,就选择了背靠峡谷的“死地”,而且派人把峡谷的冰凿开,以示后退必死。夏军将士知道后退必死,不如一拼,个个奋勇杀敌,结果,南凉兵大败。

这是水道急流澄清应用的典型。没有阳武峡天险之害,夏兵带着丰盛的抢掠物品,根本不会卖命死战,水道急流澄清谋略运用得当,“患”和“利”在战争中可以彼此发生转化。

在商战中,企业也常常会面临不利条件和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经营者要掌握水道急流澄清的谋略思想,以患为利、以弱制强,善于化不利为有利,以弱的实力战胜较强的竞争对手。

美国燧石轮胎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曾一度处于逆境,业务呈饱和状态,产品销路不畅,被竞争强敌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他们并未被困难和强敌吓倒,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发新产品,巧渡难关,为了打破英国人在橡胶原料市场的垄断,他们主动到海外开辟自己的原料基地,并设立新工厂。最后燧石轮胎公司一低而成为世界橡胶制造业的“巨无霸”。

急流澄清——姜维背水破王经

此计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皆因出兵动作过于迟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兵淬不及防,必然全胜矣。”

姜维于是引兵5万远征,兵至洮水,魏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得到前线战报。王经先率兵马步骑7万人迎战。姜维似已成竹在胸,对张翼、夏侯霸各授机宜,先使二人领兵去作准备,他自己乃引大军背依洮水列阵。王经见姜维此等阵势,回头对其牙将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人说:“蜀兵背水为阵,败则将全部投没于水中。姜维骁勇,你们四位可与交战,若其后退,便可追击。”王经企图恃众将姜维逼退,以使覆没于洮水之中。四将领令,分左右杀出,来战姜维。姜维似乎已知王经心意,略战几个回合,拨转马头,望本阵便走,若有难敌的样子。王经不知是计,大驱士众一齐赶上,想要追杀蜀军。姜维率军往洮西而退,待退到洮水岸边,对众将士大呼道:“形势如此急迫,诸将何不努力!”众将听姜维一呼,见后退无路,便掉头奋力杀向魏军。王经支持不住,被打得大败。此时,早已准备好的张翼、夏侯霸又率兵抄了王经的后路,分两路杀来,王经被围在当中。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直如入无人之境。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被逼无路,逃入洮水者不计其数,斩首万余,尸遗遍野,血流成河。王经只率百骑杀出重围,径往狄道(今甘肃临姚)败去。逃入城中,闭门不出。

背水列阵,按照兵法,乃是兵家大忌。一代名将韩信在破赵之际,依据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敌众我寡,毅然采取出奇制胜之谋,背水列阵,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使自己身处绝境,故当两军交接时,人人殊死而战,使弱寡变为强大,人人以一当十,最终以弱制强。姜维所用计谋正是背水一战的翻版。

美国的企业家梅考科继承了父亲的一笔遗产,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农机公司,专门生产收割机。开始,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一共才卖出7台收割机。于是他亏光了父亲的遗产,还欠下了沉重的债务。

梅考科们心自问:是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不是。是不是公司的收割机质量不好?不是。但问题在哪里呢?他觉得自己的营销策略不得法。他据此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措,实行“保证赔偿”的新的推销方法,并且使之制度化。

所谓“保证赔偿”,就是购买公司收割机的用户,在头两年中,如果不是人为的事故,机器出了毛病,公司不仅像其他厂家那样免费修理,而且赔偿由机器损坏而造成耽误的谷物收割的损失。

梅考科提出这种“赔偿制度”后,遭到了公司内部高级职员的一致反对。他们说:“收割机坏了,是人为造成的,还是机器质量造成的,很难搞清楚,如果要进行调查,将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梅考科说:“那就不必调查了,就算是机器质量造成的事故,我们按章负责赔偿就是了。”

反对的声浪越来越高:“这样的赔偿法,公司如何负担得起?”

我们应该对自己机器的质量有信心,对顾客也应有信心。难道他们愿意在繁忙的收割季节,无事生非、故意找机器的岔子吗?顾客的损失,也就是我们的损失,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更应该在保证机器的质量上下功夫。”

还是有人担心:“这种做法毕竟太冒险了!”

梅考科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我们逼上了这条路,这条路是冒险的,但赔的钱可以用赚的钱来补偿。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把产品质量进一步搞上去。”

公司的前途关系到职工的前途,他们把反对的言词变成了实干的行动,严格检验,把可能产生的问题,解决在产品出厂之前。

由于梅考科对顾客有信心,换来了顾客对公司产品产生信心。都愿意试一试梅考科的收割机。经过试用后,发现这些收割机质量果真上乘。于是,大家纷纷上门订购,梅考科的国际农机公司开始兴隆起来。没几年功夫,这家公司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大公司,产品远销许多国家。

急流澄清——鲁缅采夫绝处逢生

1769年,俄国杰出的军事家鲁缅采夫任前线总司令,带领俄军与土耳其人作战。1770年7月,鲁缅采夫取得了拉尔加河口大捷,以自己1倍的伤亡换取敌人10倍的损失。接着,他继续发动攻势。

但是情况突然发生了重大逆转。土耳其统帅哈利利亲自率领援军赶来,在卡古耳与原驻这里的土军主力会合,土耳其军队人数一下增至15万人,火炮达到150门。哈利利气势汹汹,准备以优势兵力一举全歼鲁缅采夫,以雪拉尔加河口战役之恨。同时,土耳其盟国克里木的8万大军正在鲁缅采夫军队的后面,威胁着他的后方交通线。而此时,鲁缅采夫部队的兵力只有3.7万人,是土军总数的五分之一,处于绝对劣势。更可怕的是,俄军所携的粮食已消耗殆尽,无法补充,而后援部队远在天边,无依无靠。鲁缅采夫进退维谷,似乎只能是死路一条,没有任何生的希望。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鲁缅采夫仍然十分镇定。他将1万兵力调守自己后方的交通线,准备一旦失利,不致没有后撤的退路。这样俄军能用于对敌进攻的兵力只剩下2.7万人。鲁缅采夫坚持认为,在自己目前这种处境下,只有抓住时机,主动、突然地发起进攻,才有可能绝处逢生;如果坐守或退逃,则无异于自杀。

土耳其军队仗其绝对优势,并不把鲁缅采夫放在眼里。统帅哈利利对驻扎的营地选择毫不在意。他选的营地,背靠特拉场壁障,这是一处古罗马帝国工事遗址;营地西边是卡古耳河,东边是一个谷地。卡古耳河与谷地之间最宽处约8公里,南面最窄段为1公里。15万大军杂乱无章地拥挤在如此狭窄不便机动的地域内扎营,实在是兵家的大忌。然而哈利利则认为反正俄军已临绝境,自己如何扎寨都无关大局。

一直时刻注视着土军情况的鲁缅采夫看到这一状况,知道死里求生的机会来到了。他非常明白,这是惟一的一个机会,如果错过那就再无希望了。就在这时他又得知了哈利利预定8月1日进攻俄军的情报。他1秒钟没有迟疑,当机立断:立即主动突袭、抢先下手。俄军在7月31日夜间秘密出动,8月1日凌晨5时开始翻越壁障,然后突如其来地杀入土耳其阵地。土耳其军队莫名其妙,丝毫没有料到奄奄待毙的俄军会抢先杀来,只好仓促应战。糟糕的地形使土军完全陷于被动,俄军以炮火尽情轰击,杀伤密密地挤在一起的土军部队。上午10时,土军队丢弃阵地狼狈溃逃,这一仗,土耳其军队死伤2万人,扔下138门火炮和大批辎重。而俄军却仅仅损失l000人。

鲁缅采夫在生死关头把握住了机会,暗合了水的急流澄清之道的谋略,化压力为动力,于是死里求生.

急流澄清——滚下山去的将领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进攻战,俄军著名将领米洛拉多维奇的军队远征瑞士,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咬住了瑞士军队的尾巴,士兵们求战心切,想一口吃掉这支敌军。

然而,又一座山峰矗立在前进的路上。俄军费尽力气爬上了山顶,这时已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再往下一看,山的被侧悬崖峭壁,简直无路可走,而瑞士兵正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安营扎寨,严阵以待。他们幸灾乐祸地望着山顶的俄军,看他们如何下得山来。

俄军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进攻无路,后退则前功尽弃,他们拥挤在狭窄的山顶,惶恐不安地望着陡峭的山坡和村边的敌军阵地,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倒抽冷气的份儿。

米洛拉多维奇心里很清楚,在山顶多逗留一分钟,部队的士气就会降低一分,战士们的恐慌厌战情绪就会增长一分,战斗力也会减少一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部队下了山坡,也会吃败仗,如果自己下死命令让部队下山,战士是被迫的,因而必将斗志消沉,无法迎敌,这该如何是好?

这时,在米洛拉多维奇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壮烈的战斗场景:那是在若干年前,他作为一个年轻的将领跟随彼得大帝出征瑞典,俄军的阵脚在瑞典军队猛烈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了,士兵们开始溃退,将军们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就在这时,只见彼得大帝跳上战马,抽出宝剑,大喊一声,面对蜂拥而上的瑞典军队杀去。正在纷纷溃逃的俄军像是突然服了一帖清醒剂,在惊愕之余,奋不顾身地跟随皇帝勇猛拼杀,瑞士军队终于抵挡不住锐利的攻势,败下阵来。

想到这些,米洛拉多维奇对士兵大叫一声:“看吧!看敌人怎样来俘虏你们的将军吧!”

话音未落,他一个翻身,从山峰的悬崖上滚了下去。

俄军见此情景,将胆怯、惊恐、动摇的念头一扫而光,他们学着统帅的模样一起滚下山坡,顿时杀声四起,震撼山谷。

瑞士军队做梦也没想到俄军会不顾死活滚下山来,现在轮到他们动摇、惊恐和胆怯了。此长彼落,士气影响了战斗的进程,俄军如饿虎扑入了羊群,很快打败了敌人。

米洛拉多维奇能够身先士卒,鼓舞了绝望中士兵的士气,正是运用了水道的急流澄清的技巧。

【关键词】急流澄清,水激则旱,背水一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