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厨女当家
8421000000130

第130章 做个合格的大户人家

让吉祥如意帮自己把东西收拾了一下,就把二人打发到凌小柔的院子里侍候着,至于李氏,她宁愿自己亲自服侍,也不愿让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整日在凌成面前晃悠,真被凌成看上眼了,她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凌睿溪还有书房里听刘先生讲课,不到午时不会放他出来,过了午时吃过饭后,还是要继续上课。

即使是没有课的时候刘先生也会背着手在庄子里到处转,若是被他撞见凌睿溪野孩子一般疯跑,一顿手板是少不了。

被他教育了一个多月,凌睿溪整个人都变了样,举止坐卧都有型有样,还真像世家出来的小公子了。

只是凌小柔瞧了有点心疼,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快乐无忧的时候,这样严格要求,会不会矫枉过正了?

可刘先生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儒,若不是有宁远王府的面子在,又兼之他上了年纪想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养老,他也不会来这么个小庄子。

凌小柔也知道刘先生是为了凌睿溪好,而且,那孩子到庄子后也确实变的有点野,不好好教着,等将来长大了还指不定歪成什么样,即使心疼也都忍着了。

虎儿和青妞跟李氏在河边用石头打了会儿鸭子,忍不住问起凌睿溪,李氏朝庄子东面单独辟出的座小院道:“小溪儿在那里跟先生念书,将来是要做大官的。”

虎儿听了直拍手,“小溪儿做大官,我就给他当管家。”

李氏一巴掌拍在孙子后脑勺上,“你能有点出息不?明儿我跟你大姑姑说说,让你也跟着小溪儿一起念书去。”

虎儿被打的一张脸皱成一团,“奶奶,我不要念书,我要跟爹爹一样做管事。”

李氏也知道自己的孙子不是念书的料,可一想到凭啥人家就是当官的,自家的孙子就是给人家当管事的?

凌成那是从小家里就穷,借了凌小柔的光才算是翻了身,家里也有了钱,可瞧着目前这家境,就是现在她开始攒钱,将来孙子大了也不怕受穷,咋给人当管事呢?

当管事瞧着挺风光的,可那活在大户人家就是奴才干的,她家里都有了钱干吗还要让孙子给人奴才一样地使?

反正不管将来凌睿溪当不当官,可不能让虎儿也跟他爹一样给凌睿溪当管事。

李氏心里打着小九九,当看到凌成得了她回来的信赶过来时,就上上下下地将他打量了几遍,瞧那一身粗布的衣裳,那一腿一脚的泥,哪里像个管事了?整个就是乡下的泥腿子嘛,就是她下田干了一天的活,也没他这么脏的,这是挖臭水沟去了?

果然,这从小没教好的,就是给人当了管事也没个管事的样,真被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不得当他是凌家的的佃农?

不行,儿子她是管不了了,孙子可得好好教,就算将来给凌睿溪当管事,也得比他爹当的强才行,至少不能跟他爹一样泥里滚、河里蹦的。

凌成被李氏看的直发毛,问道:“娘,你看啥呢?”

李氏撇撇嘴,“凌大管事这能耐长了,脾气也见长,看你两眼咋了?还怕看?”

原本就不是能说会道的人,被李氏一句话噎的没声了。

虎儿又有半个多月没见着爹了,又被方氏说了许多爹不要他和青妞的话,一见凌成沉着脸,怯生生不敢靠前,和青妞一同直往李氏身后躲。

被李氏揪出来,“躲啥呢?那是你们爹,还不快去叫人?”

凌成见孩子怕他,心里也怪不是滋味,勉强挤了个笑脸,“虎儿,妞,来让爹看看。”

俩孩子迟疑着,最后还是抵不过对爹的思念,挪到凌成身边,叫了声“爹”,凌成乐的呵呵直笑,“咋了?几日没见着爹就认生了?”

俩孩子见凌成对他们笑,也不像娘说的不要他们,也跟着凌成傻笑。

笑了一气,凌成带着俩孩子回去看他们住的地方,如果有什么没准备好,也赶紧的准备着。

一进院子就看到在院子里坐的直直的方氏,故意忽略了她眼里的惊喜,带两个孩子就进屋。

这座院子虽然比不得福荣楼的后院大,可这里只住着凌成一家五口,倒是显得宽敞了不少,连俩个孩子每人都有一间房,只是孩子小,暂时先住在一起。

方氏的房间吉祥如意也已经帮她把东西摆放好,房间也收拾的整洁,只等着主人入住了。

方氏也不计较凌成对她无视,去了院子里的小厨房准备起午饭。

在她看来凌成就是还没消气,只要住在一起,她再多说几句软话,凌成那么木讷的一个人肯定是要心软的。

吃饭的时候方氏还想跟凌成多说几句话,李氏一个眼神过去,方氏才记得她还要跟在李氏身后立规矩。

怕凌成再对她不满,即使不愿意,也得乖乖地站到李氏身后,随着李氏的一个个眼神,她手上的筷子就得夹到李氏相中的菜上。

好好一顿饭,方氏憋着一肚子话,偏偏李氏下了决心立规矩,吃饭的时候谁也不许说一句话,就是虎儿和青妞看了奶奶阴阴的脸色,也吓的没敢说话。

整顿饭就听到筷子勺子敲在碗边的声音,还有嚼东西时的“吧嗒吧嗒”声,吃的急了打个嗝都得被李氏瞪上好几眼。

终于一顿饭吃完了,凌成把碗一撂,“娘,我去忙了,有事你就让人去喊我。”

李氏挥挥手,凌成下去,盯着凌成的背影看了好久才想起来,吃饭之前他们都忘了净手,不说她和孙儿孙女在河边抓了半天石头打鸭子,就是凌成那一裤角的泥,这手能干净得了吗?

不行,下次吃饭前一定要记得净手,吃完饭还要漱口,这才像个大户人家的样子。

瞧瞧身后站着直晃的儿媳妇,李氏还是早点找个机会跟儿子提提纳妾的事,瞧人家屈家那一大家子儿女,她看着都羡慕的紧。

吃过饭,虎儿和青妞去午睡。

方氏在厨房里刷锅洗碗,李氏道:“这活你放着吧,让吉祥如意过来做就是了。”

方氏怕吉祥如意过来再入了凌成的眼,忙道:“不用不用,我自个儿就能做了,用不着麻烦她俩。”

李氏这段日子被服侍的习惯了,总觉得买来的丫鬟就是要让她们做事,不做事买她们干嘛?方氏这小家子气,什么时候才能改呢?

凌小柔从昨日就开始想着什么时候去趟海边,看看有什么被这里的人漏掉的好东西寻磨回来点,就将这事与凌小敏说了,凌小敏也是好热闹的,尤其是知道方氏也来庄子里住,心里烦她,就想跟着凌小柔一起去海边。

房伍两位管家在蓟城住的久了,又一直在替宁远王府管事,肯定是见多识广,凌小柔就去二位管事住的院子寻他们,问下去海边的事。

当听说凌小柔问起海边的事,房管事笑道:“大小姐可是问对人了,小的当初在宁远王府时管的就做过一段府里采办,当时铺子里卖的很多海外物件都是小的采买的,当年更是随着老王爷出过一次海,到过海对岸的几个国家,跟他们的一些商船上的人也都认得。”

凌小柔听的大喜,“这再好不过,房管事明日就带上几个人随我去趟海边,到时有什么不懂之处也好向房管事请教。”

房管事谦虚道:“不敢,不敢,大小姐尽管吩咐就是。”

伍管事手上正拿了一个帐本,见凌小柔和房管事说完去海边的事,便将帐本递过来,“大小姐,这里面记的都是近两个月来庄子里的支出和收入,之前种下的蒜苗割了两茬,都送到福荣楼里,除了一些留着在酒楼里做成菜,多半都卖掉,只是这几日,也有几个庄子跟风种了蒜苗,以至于蒜苗销量大不如前了……”

“我知道了!”凌小柔点头,“往后除了留出一块供应福荣楼的蒜苗地,剩下的蒜苗地就不要再割了,我往后还有安排。”

凌小柔从没想独揽蒜苗生意,早晚别人也会跟着种起蒜苗,这时候蒜苗也就卖不上价,甚至种的人多了,还会烂在手里。

只等着这回蒜苗再卖一卖,等别人家的蒜都长起来就不再卖蒜苗,除了供应自家酒楼用的量之外,剩下的都留着抽蒜薹,虽然她不知道蒜到最后会不会长蒜薹,但不妨试试。

反正她的地也多,光是卖这两茬蒜苗的钱就已经比别人家种几年地赚到的还多,本钱都赚回来了,还不随着她可劲的折腾?

与贺楼远给他的那千顷良田都租给别人种不同,庄子里留下的这些地可都是她用心在打理,自然是想要做到最好。

伍管事又说起前些日子有人想要上山游玩,当得知山已被人买下还叹惜了一阵子,问凌小柔山上已修好了几座亭子,可否租给蓟城有钱人用来避暑。

还有山下河上也修起了精致的九曲桥,河里更是让人打造了几座画舫,这些是否也要对蓟城的富人开放?

还有在河的下游也修了几座封闭的池子,引来山水,虽然山水太凉,这里又没有温泉,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温泉,我们可以烧水嘛,要凉就凉要热就热,比温泉还要贴心,到时还可以鸳鸯共浴啥的,绝对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庄子都已准备就绪,只等着游人上门,问大小姐,何时开始宣传!

凌小柔听了当时就来了兴头,她对于定价一直就很热衷。

租一间山间小屋多少银子,自带烧水的浴室多少银子,浴室里用什么花瓣又要多少银子,一艘画舫多少银子,采一朵荷花又要多少银子,吃一桌什么标准和酒席又是多少银子,一只果盘多少银子,甚至钓一条鱼多少银子,钓来了鱼请人烧熟又要多少银子,一条条一件件都写的明明白白,到时就制成价目表挂在庄外小路边,也免得被人说宰客。

她这里玩的就是高消费,嫌贵的人干脆就别来。

当然,只要不在她的一亩三分地上,下游还有很多没主的河沟,随便你们玩,那些都是不要钱的,若是想到她的地盘,还想要享受贵宾的待遇,那就只能乖乖地往外掏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