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亲友帮助了我们,我们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是我的亲戚,血浓于水”、“他是我的朋友,朋友应该帮助朋友”;而当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们没有及时地给予帮助,我们也会找各种理由将之合理化,如“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我的能力有限,不给他添麻烦就很不错了”等。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分的合理化的理由。很多时候这样做并不好,但我们却按照个人心理本能下意识地这样做了。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理由效应”。那么,过度理由效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呢?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有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的心理本能,因此人们总是在为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直到找到的原因足以解释行为,人们才会停止寻找。并且,在寻找过程中,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已经很充分,那么人们往往就不会再去寻找内部原因。只有在外在的、浅层次的原因不足以解释行为的情况下,人们才会继续寻找内部的、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
显然,过度理由效应的客观存在,对我们认识自我、他人、外界来说是一种障碍。比如,当我们迟到时,我们首先找到的原因是“路上交通堵塞太严重了”、“电梯坏了,而公司竟然在十八层”等外在的、浅层次的原因,而不会发掘到“我没有超前意识”、“我时间观念欠缺”等内部的、深层次的原因。其实,那些外在的、浅层次的原因与其说是原因,不如说是借口。这些借口让我们的“迟到”合理化,而我们的自省也止于此,我们如何能认识到自己“没有超前意识”、“缺乏时间观念”的不足呢?
再比如,亲友关爱我们、帮助我们,我们为其寻找的理由是“血浓于水”、“朋友就该帮助朋友”等这些肤浅的原因,而没有意识到那是因为“爱”这种深层的原因,因此我们就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亲友对我们的情谊,也会造成我们的幸福感、感恩等积极心理丧失。
由此可见,为各种行为、事情找到合理的理由固然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但如果仅止于外在的、浅层次的原因,往往会让我们陷入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的认知中。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深入发掘外在理由背后的原因,不仅要从外部找原因,更要从内部找原因,并且要多层次地找原因,然后将各种原因进行比较,进而否定那些肤浅、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而肯定那些有深度、能给我们以积极影响的原因。
然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内部原因,连充分的外在的原因我们也找不到的时候,又会如何呢?心理学家指出,对某一行为,如果无法找到充分的外部原因,人们往往就会停止这一行为。
一个小乡村中,一位老人习惯在午饭后睡午觉,养精神,然而,有一群顽皮的孩子每天都在老人的屋子附近追逐打闹,吵闹声让老人根本无法入睡。老人也曾对孩子们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但那一点用也没有。
后来,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孩子们再在他休息的时候吵闹时,他便给声音最大的孩子一美元作为奖励。这种奖励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突然间老人就终止了这种奖励。令人想不到的是,随着奖励的终止,孩子们再也不吵闹了。
老人是颇具心理学修养的,他巧妙地运用了过度理由效应。一开始,虽然老人批评孩子们,但孩子们总能找到充分的外部理由,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如“不是我们吵,是老人太挑剔,其他人并没有说我们吵,不是吗”、“谁中午睡觉呢,白天不正是工作和玩耍的时间么”等。然而,老人通过给孩子们奖励,将孩子们吵闹的充分的外部原因变成了“奖励”,因为“奖励”显然是比“老人挑剔”、“中午是玩耍的时间”等原因更加外在与浅层次的原因。后来奖励没有了,外部理由不充分了,孩子们便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吵闹的行为。
从中,我们也能获得一点启示:其实,那些有助于我们的行为最好不要建立在外在原因的基础上,因为外在原因是不稳定的;相反,如果能以内部原因为基础,那些有助于我们的行为才能有效地持续下去。比如,纠正自己的认知,不要只为了钱而工作,要为了兴趣、爱好、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