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8383800000056

第56章 择友谨慎,讲分寸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南怀瑾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话,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朋友。孔子将这三种人列为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

另外在朋友中,对自己有害处的三种,第一,“友便辟”,就是有怪脾气的人,有特别的嗜好,或者也可说软硬都不吃,使人对他觉得有动辄得咎之难的朋友。第二,“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你要打牌,他也好;你要下棋,也不错;你要犯法,他虽然感觉不对,也不反对,跟着照做不误。用现代语来说,等于是娇妻型的朋友,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也不足。第三,“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专门逢迎凑合的拍马屁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特别要当心。

南怀瑾说:朋友是什么?有急难相助才是朋友之道。他既是我的朋友,现在遭难,我当然要帮助他。至于人品如何,是另一回事;犯了什么法,自有法律制裁!对朋友,我自有分寸。

南怀瑾有位朋友叫覃勤,爱留长胡子,所以外号“覃胡子”,在当时很有一点名气。他创办了台中中医学院,但口碑并不太好。

一次,覃胡子不知犯了什么法,已被判决确定要坐牢。入狱之前他来见南怀瑾,希望先生能找法院的人说说情,坐牢时不要剃去他的漂亮胡子。

这个要求无疑是在胡闹,也是很难办到的事。因为监狱法令规定,每个犯人入狱时必须剃净须发,哪有在牢里还留胡子之理呢?然而,经不过他一再恳求,南怀瑾只好亲自出马,去找台北法院的院长。到了那里,包括最高检察长,一班大小法官主管统统在那里。他们见南怀瑾来了,都很客气,欢迎之至。等他说明来意,法院院长就表示为难,话语中多有责怪他多管闲事之意,因为覃某为人不佳。

南怀瑾一听此话,勃然变色,把眼睛一瞪,对那班法院大员说:“朋友是什么?有急难相助才是朋友之道。他既是我的朋友,现在遭难,我当然要帮助他。至于人品如何,是另一回事;犯了什么法,自有法律制裁!对朋友,我自有分寸。”大家听得目瞪口呆。

南怀瑾一吼,也有些影响力,覃胡子坐牢期间,不但可保留胡子,也没剃光头,并住单人房,还有其他优待。

南怀瑾先生善于交友,也能把握交朋友与帮朋友的分寸,不过其分寸不易为人所理解罢了。比如帮覃胡子讲情这件事,在常人看来确实是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有失分寸。其实,这恰恰正是他交友的分寸所在。南怀瑾先生何尝不知覃胡子的为人,只是他认为覃胡子能创办一所中医学院,还是为数不多几个把中医科学化的人,很不简单。在当时的台湾,能以私人之力,办成学院(大学)的只有三个人,覃胡子便是其中之一。南怀瑾先生正是看重他这一大贡献,所以才不惜亲自出马去帮他忙。这就是他交友所把持的分寸。

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情,与哪些性情的人交朋友有益,与哪些性情的人交朋友有害呢?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有益。正直的人,不取巧,做事应当怎样就怎样;不说假话,该批评就批评。唐初宰相魏征就是这样一个秉性耿直的人。他在唐太宗身边工作达17年,先后提了两百多条意见,言辞切峻,举发了很多弊端,甚至有些当面说出来的话,弄得唐太宗下不来台。但这一切对李氏江山、对治国治民有好处。所以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他失去了一面随时瞧见得失的镜子。

与讲信义的人交朋友有益。讲信义的人不会当面一套而背后另搞一套,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不会面上笑嘻嘻,心里恶狠狠。交这样的朋友,不会上当,不会学着搞阴谋、盘算人。

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益。一个人的学问见识总是有所限的,交知识广博的朋友,可以扩大眼界,提高自己,补充亲身闻见之不足。

相反,不能与虚伪的人交朋友,不能与谄媚的人交朋友,不能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虚伪谄媚之徒,对你好,也只是在应付你;奉承你,是想博你欢心,其实心里在打自己的算盘,想达到某种目的。因为要讨你欢心,所以就投其所好,灌迷魂药,引你离开正道,满足他的愿望。还有一些虚伪之人,貌似正直,实则狡猾,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常常会妨害你获得正确的认识,造成错误的判断。

沈约是南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文人,此人在文学史上地位颇高,不仅诗文好,还搞文学理论。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就是由这位先生最先从理论上总结出来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他的学问,而是要说说他的为人。

当时,南齐的大司马萧衍握有实权,他想让齐和帝把江山禅让给他。沈约是萧衍身边的人,跟着萧衍当然更有前途,对萧衍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有一天,沈约向萧衍进言说:“如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齐朝的国运不久了,您英明神武,应该挺身而出,接受天命啊。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失。”萧衍听了心里很舒服,说:“我正考虑这事呢。”

沈约走后,萧衍又召进范云,告诉他自己想让齐帝禅让的打算。范云的回答与沈约一样,萧衍高兴地说:“果然是智谋之士啊,见识如此相通!你明天上午带着沈约一起来!”

范云出门后,告诉了沈约,沈约眼珠子一转,叮嘱范云:“明天上午,您可一定得等着我,咱俩一起去。”范云当即答应了。

但到了第二天上午,沈约却提前去了。萧衍命令沈约起草接受禅让登基的诏书,沈约忙说:“我昨晚早就起草好了。”说着递了上去。萧衍很高兴,连连夸奖沈约会办事,说:“事成之后,这头功是你的。”

不久,范云从外面赶来,到了宫门,却无法进去,只好在寿光阁外焦急万分地走来走去,口里不停地发出“咄咄”的声音,看来急得不行。

等到沈约出门,范云赶忙上去问道:“怎样安排我?”沈约举起手来向左一指,暗示已安排范云为尚书左仆射一职,相当于副总理,范云这才如释重负地说道:“这还差不多。”

沈约可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伪之徒,为了个人私利,诳骗同僚,与这样的人交往必要多加小心。

五代时期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张颢,一个叫徐温,他们在一起密谋,准备杀死节度使杨渥,然后二人取而代之。

但是,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事,要是事情败露,那可是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牵连到九族的啊。怎么做才能既可以从事变中捞到好处,又不用担当失败的风险呢?狡猾的徐温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一天,两人在具体讨论事变事宜的时候,徐温对张颢说:“在行动的时候,如果我们两方面的兵马都参加的话,必然步调很难协调一致,不如全部用我的兵马,那样便于指挥,成功的几率也大得多。”张颢想到,徐温肯定想独占功劳,那可不能让他得逞。他便对徐温的提议表示反对。徐温于是顺水推舟说:“两方面的军队确实是不便于行动,你要是不同意全部用我的兵马,那就全部用您的手下吧!”张颢欣然同意了。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后来兵变果然失败了,朝廷开始彻底追查叛党,由于发现被捕的士兵全是张颢的手下,因此大家都认为徐温当时根本就未曾参与谋反的事。徐温就这样得以置身事外。

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既想得到利益,又不想冒风险,于是出卖朋友、以朋友为垫脚石的事便屡见不鲜。所以交朋友要特别注意。

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结果把坏人当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目前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把朋友分等级,不客气地说,因为你这时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你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权和钱时,那时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级不可了,“贫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时的朋友有很多是另有所图的!

俗话说:“见面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人交往要慎重。其实交友也一样需要慎重。好朋友之间,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恃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高明人的原则就是:真诚但不和盘托出,亲近但不过度亲密。如果太亲密了,就可能发生质变。过度的关系一旦破裂,好友势必变成冤家对头。这与“站得越高、跌得越重”是一样的道理。

国学话谋略

交友要有分寸,起码要让彼此保留个人的秘密。每个人都有秘密,给朋友一点私密的空间,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更大的空间。有时,朋友对你保守秘密并不是对你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