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8359200000088

第88章 全程教育——着眼于长远

现实例子

5岁的牛牛喜欢骂人,经常说粗话,父母为此大伤脑筋。经过了解,原来父母工作很忙,从小,牛牛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喜欢到邻居家、朋友家串门、打牌,每次都带牛牛一起去。和爷爷奶奶一起游戏的老人经常拿牛牛寻开心,教牛牛说粗话(许多成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他们虽无恶意,但却不懂这么做对孩子的恶劣影响),牛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些话。

显然,年幼的牛牛并不知道这些粗话的意思,他只是在模仿。而且成人拿孩子寻开心的样子,会让孩子会误以为说这些话是好事,是令人开心的事。

两三岁是孩子学习口头语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正通过模仿成人学习说话,因此孩子身处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许多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对此缺乏认识,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甚至有意给孩子起外号,教孩子说难听的话逗孩子玩,或经常无意将孩子带到素质不高的成人中,导致孩子不文明语言的产生。

当孩子学会不文明语言后,有些父母或老人不但没有及时教育,及时将孩子与不文明成人隔离开,反觉得幼小的孩子说粗话很好玩。孩子由于对语言含义认识不深,是非观又尚未建立,判断是非的标准往往是成人的态度和反应。当孩子有不文明言行时,成人不但不反对,反而表现得很欢快,孩子会误以为这些话是讨人喜欢的。

久而久之,不良言行发展为习惯,如果父母没能进行正面引导,寄希望打骂解决问题,反而是对孩子不良言行的负面强化。

不仅如此,对孩子的问题,许多父母往往只在听见、看见时打骂,缺乏耐心教导和长期规范,这样做不论对改变孩子不良习惯,还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都起不到好作用。

反省

孩子的种种问题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致使问题产生、发展的原因在于,父母忽视了好习惯的培养,又放纵了小问题、小毛病。孩子的问题便在父母疏忽时渐渐萌发、慢慢滋长,最终错过了预防和最佳治疗的时机。

不教以及不会教,是导致孩子产生大问题的根源。而当孩子的大问题暴露时,我们不但不反省,还纳闷孩子为什么“变坏了”。

父母不了解不同时期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因此既不懂孩子产生变化的原因,也不会根据这些不同特点调整教育方法。

关于孩子们问题产生及滋长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显现,一目了然:

问题根源

父母放任自流、粗暴对待 导致问题产生

问题潜藏

父母缺少沟通、疏于教导 问题渐渐滋长

问题暴露

父母无措 打骂无效 绝望 听天由命 问题逐渐恶化

提高认识

家庭教育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随意之事,而是长期一贯的事,应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全程教育。

全程教育包括:预防教育、首次教育、追踪教育、跟踪教育。我们将以开篇案例为例,加以说明。

预防教育

预防教育,即防患于未然,指有意识地给予孩子事先教导和培养。比如,从小培养孩子各种习惯、能力等。

预防教育要求父母有危机意识,有事先教育意识。预防教育做得好,许多问题都能得以杜绝!

举例说明

以开篇案例来说,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1)从孩子幼年期,用简单的言语教育孩子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灌以正确观念。

2)从孩子年幼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父母自身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营造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

4)避免让孩子接触素质不高的成人,特别是在语言敏感期。作为监护人,父母不仅要监护孩子身体安全健康,也要监护孩子心灵的健康。

首次教育

首次教育,指的是孩子首次犯错时,父母切忌不关心、无所谓,要及时纠正、及时教导。

如果预防教育不到位,孩子首次犯错,父母要做的不是责骂孩子,而是及时正面教育,通过对话沟通让孩子对问题有所认识,懂得该怎样、不该怎样。

举例说明

以开篇案例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文明言行时,不仅要及时制止,而且要告之为什么,让孩子深刻认识其危害,并以坚决的态度要求孩子必须改正。

如果父母只是打骂孩子,不和孩子讲清道理,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如果父母只是在孩子骂人时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孩子不明就里,只会不以为然。

有的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说:“这孩子喜欢骂人!”。父母原以为这样可以教育孩子,却不知,这不仅给了孩子一种不良暗示——自己是个喜欢骂人的人,而且还加强了孩子对不良言语的印象。在此,告诫父母们,千万别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或模仿孩子的不良言行。

追踪教育

追踪教育,是指父母应长期关注孩子问题的改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帮助孩子真正改变。

许多问题,只教育一次是不能根治的,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已成了习惯,改正起来更需要一个过程,父母必须密切关注。不仅如此,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父母耐心指导。

举例说明

以开发篇案例来说,父母如果发现虽多次教导孩子“不能骂人”却成效不佳。这时,父母不要灰心泄气,也不必恼羞成怒,一方面要积极反思教育方式是否合理,是科学施教还是粗暴对待;另一方面要想想教育是否主动,是事先规范、积极培养,还是一味事后制止、消极对待。

1.父母必须懂得循序渐进

教育孩子,不要指望立竿见影,需要循序渐进。教育不是一时之事,而是要长期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以开篇案例来说,改正孩子不文明言行,需要父母长期关注,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领悟文明礼貌的意义,并通过正面具体指导培养孩子的文明言行。

也可以通过与老师的合作,请老师多进行正面教育(最好是进行集体教育,辅助个别指导。千万不要找老师教训或指责孩子)。老师的力量和班集体对文明礼貌的认同,能够更加有效地增进孩子的文明意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2.父母必须主动教育

事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必要的,但无论培养好习惯,还是纠正坏习惯都需要父母主动教育。

不要总是看到,或听到孩子不良言行时才知道“教训一顿”,看不到、听不到就什么都不管了。积极、正面地影响才能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教导。

以开篇案例来说,面对孩子不文明举动,父母应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方法有很多,比如讲相关故事、树立现实榜样、设立情境学说礼貌用语等。

少用负面指责教训孩子,多用正面指导帮助孩子。负面指责只能告诫孩子“不能怎样”,无法让孩子了解“应该怎样”和“具体如何做”。教育孩子,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做什么、如何做”,而不是一味禁止。

跟踪教育

跟踪教育,指的是通过长期的教导和规范,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内化成为孩子的品质。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时段的事,需要连续不断地学习和持之以恒地巩固。不论是知识技术的学习、各项能力的培养,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内化,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跟踪教育。

以开篇案例来说,即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已经有所改善,父母们仍需要不断地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强化孩子的好习惯,减少并最终完结不良习惯的反弹。

提出全程教育,为的是让父母们认识到:有效教育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需要预见性、持续性和科学性。

教育孩子不可随心所欲、随随便便,需要有目标、有计划、分步骤,需要高瞻远瞩和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