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8319500000017

第17章 夏季节日饮食风俗

夏季食物种类丰富。属于夏季的岁时节日主要有立夏、端午、夏至、伏日等,现在只有端午节是重要的节日。

一、立夏饮食风俗

立夏是一个重要节候,虽没有像立春那样受古人的关注,没有特别的仪典,但节令食物却并不少。在南方的广大地区,立夏是一个尝鲜尝新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物,如李子、樱桃、梅子、蚕豆、新茶、春笋、苋菜等。

立夏食李见《元池说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 ‘李会 ’。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 ‘驻色酒 ’。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苏州一带有 “立夏尝三新 ”的习俗。“三新 ”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 “三新 ”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州立夏还要吃螺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 “馈节 ”。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 “七家粥 ”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 ”,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 “立夏吃七家茶 ”。

浙江民间立夏饮食风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螺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有甜、咸两种,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饼则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 (意支撑 )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 “立夏羹 ”,民谚云 “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 ”,“立夏吃个团 (音tuo),一脚跨过河 ”,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 “麦蚕 ”,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 (草莓)、虾、竹笋,谓之 “吃泡亮眼、吃虾力气大、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闽东人立夏以吃光饼为主。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 “立夏糊 ”,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 “七家粥 ”风俗有点相似。

二、端午节饮食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为开始,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日称为 “端五 ”。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称 “重五 ”。又因我国习惯把农历五月称作 “午月 ”,所以又把端五称为 “端午 ”。

最早出现的端午应时食品,应属西汉的 “枭羹 ”。《史记 ·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魏晋《风土记》载:“仲夏端五,烹骛进筒粽,一名角黍。”至唐代,食粽之风已很盛行。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有 “庚家粽子,白莹如玉 ”之句,可见唐代长安城内粽子的制作、销售已很普遍,而且品种繁多,有锥粽、菱粽、简粽、七巧粽等多种花样。到了宋代,粽子制作愈发精巧,花色品种蔚为大观。《西湖老人繁胜录》上说:天“下惟有都城将粽子组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采缕碧云粽,香粳白玉团 ”,指的是白粽子。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淋上蜂蜜。有时还在粽子里加入果料、果仁。“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苏轼的这首诗说的就是果脯粽子。陆放翁的 “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 ”,“青菰粽 ”指的即是艾香粽子。明代开始出现肉制粽子,有牛肉粽、猪肉粽、火腿粽等等。

端午食粽的来由,有多种说法。但民间最普遍的说法还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悲愤而死,楚人得知后甚是悲哀。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端午这一天,楚国人便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然后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就这样,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到了东汉刘秀建武年间,有一天,长沙人区回曾遇见一位自称三阎大夫屈原的人,对区回说:你“们每年对我的祭祖是很好的,但是我却常常苦于筒粽被江中的蛟龙所窃食。希望你们以后祭祀我的时候,可以用花叶把竹筒塞上,再缚上彩丝,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后”来人们遂改用花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凸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方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 “黄金裹玛瑙 ”。

南方的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 ”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硷粽、肉粽和豆粽。硷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硷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端午节除吃粽子之外,各地应节食品种类颇多。江西萍乡一带,端午节必吃包子和蒸蒜;山东泰安一带要吃薄饼卷鸡蛋;河南汲县一带吃粽子和油果;东北一些地方节日早晨由长者将煮熟热鸡蛋放在小孩肚皮上滚一滚,而后去壳给小孩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日后肚疼。

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有端午节食 “五黄 ”的习俗。这 “五黄 ”是指:雄黄酒、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 (有的地方也指黄豆)。雄黄,其色橙红,有解毒杀虫之功,可治痈疮肿毒,虫蛇咬伤。俗称端午节时有 “五毒 ”之说,所谓 “五毒 ”,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杀 “五毒 ”。《白蛇传》里写到端阳惊变的故事,许仙误信法海谗言,端午时强使白娘娘饮雄黄酒,致使白蛇显露原形。因此,民间广泛传信饮雄黄酒后能够解毒。但是,雄黄如果和烧酒同饮,稍不留意也会引起中毒。难怪清人梁章矩在《浪迹丛谈》中说:“吾乡每过端午节,家家必饮雄黄烧酒,近始知其非宜也。”现代饮雄黄酒之俗逐渐消亡。

在扬州地区端午这天要吃 “十二红 ”,“十二红 ”食品如下:四冷菜为拌黄瓜、糖醋小红萝卜、咸鸭蛋、拌凉粉皮;四热菜为刀豆烧肉、烧黄鱼、炒河虾、炒苋菜;二水果为枇杷、杏子;点心为火腿粽子;汤菜为烧鸭汤。

每逢端午佳节,江南水乡的孩子们胸前都要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关于此俗,民间流传着一段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的时候,总要下界播疫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直至死亡。一些做妈妈的对此十分担心,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小孩。女娲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说:

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比,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到了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着煮熟的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不敢动手。就这样,端午吃蛋之俗逐渐流传开来。

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有 “煎堆补天 ”的风俗。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面团,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端午节正逢当地梅雨季节,常常淫雨不断。传说远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缝,所以才阴雨连绵,必须用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这一饮食风俗,反映了老百姓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农作物收成的心理。

三、夏至饮食风俗

我国民间有 “冬至饺子夏至面 ”的习俗,并相沿至今。

农历五月间 (阳历 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此日民间行面食,有“冬至馄饨夏至面 ”的说法。

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各地夏至饮食风俗虽有差异,但 “吃面 ”却是共同的。例如北京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山东的 “过水面”、广东 “冬至馄饨夏至面 ”、湖北的 “包面 ”等等,各有特色。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称人以验胖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有些地区,夏至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