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8319500000001

第1章 风俗与饮食风俗

中国先秦时期已有 “风俗 ”一词。《诗 ·周南 ·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汉书 ·地理志》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是’解风俗之事也。风与俗,对则小别,散则义通。”按疏意谓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 “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 “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英国功能主义学者马林诺夫斯基认为,风俗是传统加于社会成员的一种标准化的行为方式。美国学者萨皮尔认为,风俗是由传统负载而活在群体中的全部的行为模式,与个人任意的活动显然有别。这两种解释表明,风俗具有历史传承和社会一致性的性质。另一些学者则强调风俗的规范力,认为风俗是带有规范性质的一种社会习惯,其规范性质是被纵向的 (历史的 )或横向的 (现实的 )传统裁定的。风俗在社会中形成,从社会中习得,由社会所传授。虽然风俗属于一种非制度性文化,但对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违反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风俗是一种社会传承,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 “移风易俗 ”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是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制定法律的重要参考。

二、饮食风俗

饮食风俗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社会性规定和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正如所有与生理及身体有关的必需品和行为一样,食物和进食也有其社会性规则,规定在某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什么可吃和什么不可吃。这些规定和禁忌,有些是宗教性的,有些是世俗性的。总之,饮食风俗为惯常行为,且与社会关系上的种种结构是分不开的。对饮食风俗的调查研究有各种理论。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风俗,其中饮食风俗是一种主要风俗,可使人的群体保持其特色,并使其成员产生认同感。

饮食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积极评价,饮食风俗日益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