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8293300000005

第5章 父母教 须敬听

“译文”

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恭敬地听着并将父母的教诲记在心上,时刻提醒自己。

“注释”

教:教诲,教育。敬:恭敬,尊敬。

拓展故事

伯愈泣杖

韩伯俞,汉代梁州人,从小就非常孝顺,懂事。韩母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尽管对儿子也是疼爱有加,但是偶尔也会因儿子做错事而发火,用手杖打他。每当这时,韩伯俞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加分辩也不哭闹。直等到母亲打完了,气也渐渐消了,他才会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认错谢罪,母亲也就转怒为喜了。

韩伯俞后来长大了,对母亲也一样恭敬孝顺,母亲对伯俞依然要求严格。有一次,伯俞又因故犯了错误,惹母亲生气,韩母举起手杖又打他,伯俞也孝顺地躬下身子,等候母亲的训导。但是母亲年高体弱,手杖打在伯俞的身上一点也不重。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出声,也未曾哭泣。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吗?”伯愈哀伤地说:“不是的,母亲,以前您打我时,虽然我感到很疼,但是正是因为疼才觉得您老身体还很好,我心中暗自庆幸以后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今天母亲打我,儿子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已筋力衰迈,所以心里悲哀,才情不自禁地哭起来了。”韩母听了儿子的话,感叹地将手杖扔在地上,流下眼泪。

岳母刺字

岳飞,字鹏举,汉族,是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凭借其军事方面的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出征,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岳飞所带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对百姓秋毫不犯,令金军闻风丧胆。金军形象地评价岳飞所带的部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由于他卓越的才能和誓死爱国的忠肝义胆,被称为忠武大将军,武圣。

“评析”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人,是至亲至爱的亲人。父母有义务将孩子抚养长大,更有责任将孩子培养成人,所以父母也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师长。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如果养了孩子而不去教育他,那是父母的过失。

“父母教,须敬听”,这句话是说作为儿女,对于父母的教诲要有怎样的态度。

一个“敬”字道出了对于父母教诲应有的态度。“敬”有两层含义,一是恭敬。父母良言劝导,儿女要在父母身旁,恭敬侍候,听着父母说话;二是尊敬。儿女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的诚恳尊重就是尊敬。尊敬是内在的,恭敬是外在的。只有内外结合,神于内形于外,才是真正的“敬”。

“听”表现了对于父母教诲的做法。“听”有四层含义。一是听到耳朵之外。父母教育时,听着,不表态,不顶嘴。二是听到耳朵里。父母教育,听着,答应,敷衍。三是听到脑子里,听到了,记住了,记到了心里,当时的表扬记下了,当时的批评也记下了。四是听到心里,不但记住了,还能够在心里想着如何接受父母的教诲,落实在行动上。

以上四个层次表现于外,都是“听”,表现于内却大不相同,最终结果也会完全不同。如果是第一种,父母的教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冷漠,时间长了,徒增孩子的反感,甚至怨恨。第二种,孩子对父母表面上做到了恭敬,还能让父母接受,不再批评,但是对孩子教育的结果没有显现出来,孩子当时听着也就完了,过后就忘了。第三种,孩子是对父母尊重的,也是把父母的教诲放在很重要的程度尊重的,听到耳朵里,进到脑子里,但脑子是没有运转的,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没能让父母安心。第四种境界最高,孩子不仅外在表现做到了“敬”,内心里也做到了“诚”,是恭恭敬敬地听着,诚心诚意地记着,如影随形地想着,自然而然地做着。这种“听”才是真正听父母的教诲,听父母的话。把父母的教诲落实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是孝子的最高境界。否则,仅是听着,脑子不运转,行动不落实,是毫无意义的。

说到这里,我们仍然可以将“父母”换成“领导”、“老师”。

在单位,领导的教诲,员工要认真地听着,并考虑如何把领导的教诲变成自己工作的动力,指导自己的工作,让工作更加出色,让任务更加圆满,这里的“听”不仅有虚心接受的成分,更是对现有工作的一份担当和责任,只有认真听好工作任务,听清工作方法的人,在工作中才会少走弯路,顺利完成任务。

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诲,学生更要认真倾听。因为老师的良苦用心和父母是一样的,老师的教诲往往更有针对性,老师讲课的内容更加系统,学生一天至少八小时在学校,老师对学生个性、能力的了解有时比父母还要全面、客观,充分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接受老师的教诲,对于迅速增长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有绝对帮助的。

说到底,一分诚敬一分利益,以诚敬之心接纳父母、老师、领导的教诲,一定会迎来自己开阔的人生。

“思考”

父母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及个性发展或多或少受父母的影响。所以,能够尊重自己的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一般都会对人生之路有所裨益。但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来看,我们的父母不见得是圣人,也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错误的观点,传递给我们的也可能是偏颇的见解,他们的行为不见得能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这时候,我们是否也“须敬听”呢?

比如,有的孩子在外边受了委屈,回来告诉父母。父母就告诉孩子说,在外不能被欺负,有人打你,你就打他,有了事,爸爸妈妈给你顶着。在网络上就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一个父亲教唆自己年幼的女儿和同样年幼的外甥打架,而且一定要分出胜负。再比如,有的孩子在外边爱占小便宜,今天拿了同学的铅笔,明天要了别人的橡皮,有的孩子向别的孩子借钱,父母会说,这孩子真聪明。有的父母爱酗酒,有的父母不爱上班,爱打麻将赌博。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需要有很高的智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父母,引领父母对生活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果没有能力改变父母,也要洁身自好,努力寻求个人最积极的发展,再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父母,否则也许会带着父母的负面能量面对生活。

名言欣赏

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伊芒赞同

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