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8293300000004

第4章 父母命 行勿懒

“译文”

父母交待给我们的命令,我们要积极努力去做,不要拖沓懒惰。

“注释”

命:命令。行:行动,行为。

拓展故事

孝感动天

中国古代,有三位非常贤明的君王:尧、舜、禹。他们三位品德高尚,受大众的推荐当上君王。在这三位当中,舜孝顺不喜欢甚至憎恨自己的父母,友爱不明事理的弟弟,而感动天下人,因此被尧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后世子孙历代传诵。

舜的国号是“虞”,所以在历史上也称舜帝为“虞舜”。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亲叫瞽叟

在舜很小的时候,舜的母亲就过世了。瞽叟又娶了一位妻子,叫壬女。后母和父亲又生了一个孩子,叫“象”。父母偏爱象,视舜为眼中钉,想方设法除掉舜,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舜对父母却非常孝顺。即便是父亲、后母和弟弟都欺负他,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舜经常受到父亲和后母无故的责罚和刁难,但他从来不记恨他们,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想方设法让父母欢喜。舜的弟弟傲慢无理,经常给舜出难题,让舜难堪,但是舜不仅不因此恼怒,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据史书上记载,他经常深切地自责,甚至像孩子般地号啕哭泣,就像可怜的穷苦的人没了归处一样。路过的人们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深切的至诚孝心,没有不为之动容感伤的。

时间长了,全国各地都知道有舜这么一位大孝子。那时候尧帝正想选择一位贤良的人接替他的位置。听了各地大臣的举荐,感到舜是一个淳朴宽厚、谦虚谨慎的人。但是,要接替自己治理天下,除了应具有孝顺的品德外,还应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和德行。为了考察舜是否胜任,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让他的九个儿子辅助舜处理一些简单的国事。尧帝希望通过两个女儿观察、考验舜对内的行持;由九个儿子来考验他对外立身处事的能力。娥皇和女英是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对父母一片至诚的孝心。

有一次,父亲瞽叟让舜修补粮仓的屋顶。舜登着梯子爬上粮仓后,瞽叟夫妻俩就把梯子拿开了,并且在下面放起了火,希望以此烧死舜。当熊熊大火向上燃烧,就在房倒屋塌之时,只见舜两手各撑着一个巨大的竹笠,像大鹏鸟一样从房上从容不迫地跳了下来。原来聪慧的娥皇和女英早已事先为他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又有一次,舜的父母想把舜灌醉后,用其他的方法杀害舜。但是舜的两个妻子事前就给他服用了特殊的药物,让舜即使终日饮酒也不能醉倒。

还有一次,瞽叟命令舜凿一口井,等舜凿到井的深处,瞽叟和象就从上面往井里拼命倒土,想把舜埋在井下,以为这样舜就永远回不来了。没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在井的半腰已经凿好了一个通道,当瞽叟和象往井里倒土的时候,舜从半腰的通道中安全地回了家。当瞽叟和象得意地以为舜的财产都归他们所有时,猛然见舜走了进来,大吃一惊,慌忙加以掩饰,但是舜明知父母和兄弟的做法,也没露出愤怒的脸色,仍旧装作若无其事。此后舜夫妻侍奉父母、对待弟弟,反而越加谨慎了。

舜初到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的农夫经常为了田地互相争夺。舜便率先礼让他人,尊老爱幼,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众人。果然,一年后,这些农夫都大受感动,再也不互相争田争地了。舜一片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在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鸟儿,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帮他除草。人们为之惊讶、敬佩,目睹舜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样恭顺和谦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和传颂。

舜曾到雷泽这个地方打鱼。在这儿,年轻力壮的人经常占据下游深水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只好到上游浅滩去打鱼。舜看到这种情形,以身作则,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给老人家,自己则到上游浅滩去打鱼。他的一片真诚,没有丝毫勉强,令众人大为惭愧和感动,所以短短的一年内,大家都互相礼让于老人。

舜还曾经到过陶河这个地方,这里出产陶器,但由于这里土壤质量不好,生产的陶器粗糙低劣。不可思议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了一年后,连陶土的质量都变好了,做出来的器皿相当优良。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结果。后来,只要他所居之处,来亲近他并在此安家的人特别多,往往在一年的时间里这里就聚成了村落,二年便成为县邑,三年就成为大城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来历。历史故事很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舜,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他以自己正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自己所管辖的地区,让人们不仅身服、口服,还会心服。人们都愿意亲近仁德的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居住在他所在的辖区。

尧帝通过对舜的德行考察后,对他更加欣赏。尧帝又让舜处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摄政八年,以此考察他治理天下的能力,二十八年后正式把王位传给舜。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帝王对于王位的继承,真是非常谨慎,对于继承人的培养也是用心良苦,这样选出来的贤者治理天下,才会以仁治世,以德治国,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当然,舜继承王位后,仍然和从前一样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是他的父母仍然不喜欢他。舜帝因此而伤感地说:“现在虽然我有了地位和荣耀,我仍然不能让父母高兴,这又有什么用呢?”

舜至诚的孝心感天动地,丹心沥血,让听到的人为之动容。传说后来舜的后母得了一种怪病,有一位仙人来到这里说可以为她医治,但是需要有一味药引,那就是亲生儿子的心脏,象不肯为母亲献出心脏,这时舜自愿用自己的心脏为母亲做药引,他说:“虽然我不是壬女所生,但是多年来,我是壬女所养,形同亲生,与情理上相通。”舜的至诚感动了仙人,也感动了顽劣的父母和傲慢的弟弟,从此,壬女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壬女也因此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和做法,对舜的态度转变过来,一家人和睦相处。有一首诗这样传诵舜的故事: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编者:舜帝没有因为父母的不爱而减少对他们的孝顺,父母让自己做的事,仍然尽心尽力,并且他把这种孝顺升华为对社会大众博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成就了一代贤王的美名。

“评析”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的命令,儿女要马上行动,不要懒惰。《弟子规》又一次用生活中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来考量儿女的孝心。

民间有句俗语,经常被老百姓开玩笑地说出来,“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说的是自己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可爱的孩子,孩子已经长到可以听父母的召唤,可以帮助父母做点零活了。这是令父母非常欣慰的一件事。可是事实上,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可以听到父母的命令就马上去执行,并帮助父母做点事呢?不见得。

儿女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还能够听父母的训导,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什么,一定不去做。随着儿女年龄的增长,儿女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这时,在儿女的眼中,父母的意见可能就成了束缚儿女做事的手脚。这个时候,父母的命令,变成了儿女眼里的唠叨,儿女就可能不听了,或是听了也会在行动上磨磨蹭蹭,或者是干脆不听,甚至会不仅不听,还做出相反的事来。这在古代中国,是大不孝的。

父母告诉子女要做的事,作为儿女,要尽自己所能努力做到,而且要尽快完成,不能因为任何原因懒惰迟缓,让父母伤心。做儿女的,在心里时刻想着父母,行动上时刻顾及父母的感受,才是尽心孝顺的表现。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将全部的爱给了孩子,孩子为什么不能把父母的命令当成自己做事的动力呢?

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将这句话中的“父母”换成“领导”或“老师”。在单位,“领导命,行勿懒”,如果我们能够把领导的命令放在心上,努力工作,不拖沓,认真尽快完成,我们一定可以成为领导眼中合格的员工。在学校,“老师命,行勿懒”,如果我们能够把老师的教诲放在心上,刻苦学习,积极思考,锲而不舍钻研,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

一句“父母命,行勿懒”,蕴含着丰富的做事经验。如果说“父母呼,应勿缓”是老实做人,那么“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踏实做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成功就在于自己做事的态度。

“思考”

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儿女下达的命令都是儿女可以做到的,或是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那么,如果父母对儿女所下达的命令是儿女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做到的,或是下达的命令本来就是违背伦理道德或法律的事,做儿女的也要坚决地执行吗?

当然,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如果真的遇到上述情况,我们也不能走这个极端。

在小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全部。父母灌输给小孩子的思想,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可能全部会被小孩子接受,因为小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孩子长大了,能分辨是非善恶的时候,父母再让他做违背天理良心,伦理道德的事,做儿女的就可以善意地提醒,规劝或不接受。说到这里不禁想到一个寓言,说古代有一个人,认为父母没用了,就拿了扁担,把父母放在两个大筐中,用扁担担了,打算扔到山里去,他的儿子跟着他一起去。到了山里,他放下担子就准备回家。儿子拉着他说:“爸爸,爸爸,把扁担和筐拿回去吧。”他不解地问儿子为什么。儿子说:“等你老了,我好用这个筐和扁担挑着你,把你送到山里来啊!”父亲听到儿子这么说,顿时恍然大悟,忙把自己的老父母挑回家好好孝养。

这个小寓言让我们很佩服儿子的智慧,用特别的方式劝阻了父亲的不当行为,维护了家庭的和谐和父亲的名誉。

如果父母亲让我们做的事,是一个目标,一个期望,比如是一项成就,但这却是我们通过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我们也要量力而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即使达不到父母期望的目标,也能让父母倍感欣慰。

但如果父母要让我们达到的目标不是我们的强项,甚至是我们非常反感的事,比如我们喜爱绘画,父母却非让我们弹钢琴,而且一定要弹出成绩,甚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们也可以和父母好好谈谈,把自身条件和意愿向父母表达清楚,相信以诚恳的态度一定能和父母达成共识,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的“父母命”,也让儿女的“行”做起来更加从容而有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名言欣赏

1.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