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走进向彬老师的教室听他的物理课。
这是初三的第一节物理课,向老师给学生讲“分子动理论”。虽说是理论,但在向老师嘴里,却是那么生动形象而且妙趣横生。比如,他给学生讲“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就说白水中加糖,糖分子进入水分子;说招蜂引蝶,空气中的香味;“又比如,教室里有人偷偷放屁了,为什么大家能够闻着,因为‘彼此进入对方’。”话音刚落,同学们笑了起来。
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向老师的课有多么生动。他的课堂感染力不仅仅是这些,而更在于他说这些时候的表情和手势。我不止一次听他的课,每次都能够被他感染。是的,他的课的确有感染力,感染力来自他灵动的眼神,来自他百变的表情,来自他的眉飞色舞,来自他的“张牙舞爪”。
其实,生活中的向彬是比较内向的,话不多,甚至有时还显得木讷。“但我只要一走进讲台,我的话就多起来了。只要一说到我的专业、我的教育,我就滔滔不绝。”他曾这样对我说。
木讷而健谈,正是向彬的特点。
课后,我把向老师请到我办公室聊天。我充分肯定了他这堂课的两个可取之处:第一,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第二,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但是,我接着问他——准确地说,是质问:“为什么要一讲到底,而不让学生讲呢?”
他说:“我本来也设计好了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包括五步三查,我都准备做的。但今天一来是因为我上课前进行了十来分钟的学前教育,时间很紧了;二来因为多媒体暂时不能用,本来想给学生放的一些影像也没法放,学生讨论就没有了依据,所以干脆我就自己讲了。”
我说:“这都不是理由!课堂上出现了新情况,教师就应该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想,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让学生讲。比如,你举了那么多生活中的‘扩散现象’,这些例子全部都可以让学生说,而且会比你说得更多更生动。”
他承认在放手让学生讲的方面做得不好,表示一定改进。
我们继续聊,话题转到了班主任。向彬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细致,特别是学生的行为常规,他非常落实。我问他:“你最近有没有最得意的教育成功的案例?”
他不假思索地说:“有啊,就是我让两个本来纪律特别差的学生担任纪律委员,结果他俩干得非常好,班上纪律也好转了。”他说着,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你怎么想到让两个调皮学生管纪律呢?”我问。
他说:“嗨,这两个学生就想管人,我就让他俩管嘛!而且他们去管别人,自己就得守纪律,这不一举两得吗?”
我问:“做班主任,你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
“感动的时候太多了!我就给你说一件小事。”他又开始眉飞色舞起来,“前年学校艺术节,我班不是有个小品节目吗?就是两个男生演双簧,你还记得吗?”
“嗯,对对对,我印象很深的。”
“排练的时候,其中有个孩子需要一个道具,需要有一撮头发。这时候,一个男生,注意,他并不是表演这个小品的人,他便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做道具。要知道,这个男孩头发是比较稀少的。但他毫不犹豫就贡献出了自己不多的头发。这让我非常感动!”
其实,我知道,这些让向老师感动的孩子,都是平时向老师教育的结果。他的班上,孩子们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都把集体荣誉看成是自己的光荣。所以,大家都愿意为集体做出牺牲或奉献。
“我再给你讲一个黑板擦的故事。”一说起班上的事,向彬果然健谈起来,话果然多了起来,“我刚接班的时候,发现讲台上的黑板擦边缘松了,每次一擦,中间的毛总要散落。我就对一个男生说,你能不能想办法修修这个黑板擦?他马上抹下手腕上的一个橡皮带,将黑板擦拦腰捆扎起来,但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他动脑筋,用橡皮带环绕着黑板擦的边缘缠了一圈,问题就解决了。我在班上表扬这个男生,教育大家要勤俭节约。结果这个旧黑板擦一直用到毕业。平时大家一看到老师上课用这个黑板擦,就有一种自豪。这个黑板擦成了我班某种精神的象征。”
向老师工作已经22年,我问他:“你有没有倦怠的时候,甚至想过改行的时候?”
他说:“从来没有想过改行,但的确有倦怠的时候,每当这时候,我就多想想我的幸福,那就是毕了业的学生来看我的时候。哎呀,特别是过去的调皮学生、气过我的学生给我打电话:‘向老师,我想来看你哦!’嗨,那一刻,我简直感到幸福!”
不知不觉,我和向老师聊了一节课,我再次鼓励向老师:“一定要改进课堂教学,尽量少讲,让学生多讲,这样,你才能延续你自己的幸福!”
他说:“虽然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但其实参加工作后,我思想上变化最大还是现在学校的课堂改革。我会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的。放心吧,李校长!”
“我当然放心啦!你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管说。我不会做校长,但是我很真诚。我希望你以后遇到困难了,或者有什么困惑了,甚至没有什么困难,就想找个人倾诉,第一个想到我。好吗?”
他握着我的手说:“好的!谢谢!”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