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从初一(4)班随便叫了几个孩子出来,问:“你们谢老师怎么样?”
一句简单的问话引来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回答:“谢老师对我们太好了!”“谢老师很关心我们!”“谢老师工作非常负责!”……
一个女孩子问我:“您怎么想到要问我们这个问题呢?是不是谢老师犯了错误,您下来调查她啊?”
我笑了:“我准备写一篇你们谢老师的文章呢!我希望你们不要笼统地说谢老师好,而要具体地说谢老师好在什么地方。”
孩子们一听更加兴奋了,不停地给我讲谢老师的故事……
采访结束,我朝办公室走。后面追上来一个女孩:“李校长,我还想悄悄给你说一件事。这事和我一次犯错误有关,所以我刚才不想当着大家的面说。”她说,有一次她帮一个同学做作业,被谢老师发现了。谢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严厉批评,给她讲诚信的道理,还说你这样做并不是真正帮助同学,而是害同学。“谢老师当时很生气,但没有说一句伤我自尊心的话。我在惭愧的同时,感到了谢老师的爱。我觉得谢老师是真正爱我的。这件事我一直记着,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帮同学做过作业了。”
我一直有写谢老师的念头,但迟迟下不了笔,因为谢老师在学校太“悄然无声”了!我不知道如何从谢老师普普通通的言行中挖掘出“感人事迹”。今天,和一群孩子的聊天,让我意识到了,从来没有抽象而孤立的“感人事迹”,谢老师让学生感动,都在于她数不清的“普普通通”之中——
讲台上有粉笔灰,她就轻轻抹掉;学生的书本掉在地上,她弯腰捡起;对内向孤僻的学生不仅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更以言行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在精神上给予支持。那年她班上的邓颖同学,性格内向,在班里异常孤独。谢老师知道后就在开展班会活动时,鼓励邓颖同学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她任数学科代表,给她机会与班上的同学交流,渐渐地邓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逐渐融入到了学生集体当中……
其实,和一般老师比,她也有不普通的地方。比如说,明年就退休的她是我们学校最年长的在职女班主任;又比如说……写到这里,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是这样的——
那年春节,谢老师不小心摔断了大腿腿骨,右腿植入钢钉,双腿不能站立,医生一再嘱咐她在家里好好休养。可是想到那帮即将毕业的孩子的未来,谢老师哪里能安心养病呢!硬是拄着双拐每天一瘸一拐地准时出现在三楼,出现在她熟悉的教室。整整一个学期,她的爱人每天提前把她送到学校。靠着拐杖,靠着家人的支持,整整半年,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没有一次病假事假,把这群学生送上了中考的战场!直到现在,腿里的钢针还没取出来,行动还有一定困难。可她仍然坚持带着两个班的英语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有一段时间,她所带的班在五楼,每次她都以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走上五楼,走进教室。每次看到她那坚毅的背影,我都非常感动。
在学生眼里,谢老师也有“惊天动地”的时候。那年“5·12”大地震,在那地动山摇的一刻,谢老师正在上英语课,教室突然开始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当反应过来是地震后,谢老师马上叫同学们躲到桌子下面,并命令同学们千万不要乱动。由于初一的孩子年纪尚小,不少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尖叫大哭,不知所措。谢老师大声地安抚同学:“大家不要慌,镇定点!老师和你们在一起!就在桌子下面不要出来。”事后她班上一位学生对我说:“听到谢老师说‘老师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一下子觉得谢老师好伟大啊!本来很紧张的心便不那么紧张了。”接着谢老师赶紧到走廊查看情况,待剧烈震荡停止后。谢老师马上返回教室,一边高喊:“同学们不要慌,马上到操场上去!”一边有序地疏散学生,帮助学生撤离。在看到所有学生都离开教室之后,她才最后一个离开,跟在了学生的后面,把所有惊魂未定的学生安全地组织到操场中央集合。
当然,“5·12”不可能天天有。更多的时候,谢老师的确普普通通。难道谢老师就没有遇到过头疼的学生吗?难道谢老师就没有被学生气过吗?当然有。她的一篇题为《爱使我们坚强》的短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心中还爱着你的学生,我们就应有责任去把他们教育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他们面临怎样的困难,抑或我们遇到怎样的困苦,都应该努力去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有爱,所以我们有责任,因为有责任,所以我们变得很勇敢、很坚强。
虽然工作有时是枯燥的,心情有时是烦躁的,但是,我们的爱是不变的,我们要把孩子教育好,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的这份责任是不变的。爱,是一切事物的原动力,有爱,我们就会勇敢、坚强地去面对一切困难。
我在学校做校长已经五年了,除了专门请谢老师到办公室谈心,平时和她交谈不多。但几年前,我曾经看到她在网上的几篇教育随笔——
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
谢安琼(2007-06-26)
学生成不成才和学生的好与坏并无多大联系。学生年少,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踏入社会发展更大。
故事一: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知道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后来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故事二: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被退学,在申请进入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而他死后,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他的大脑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看到学生的长处,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该做有益的引导,而不是伤了他们的自尊。
允许学生犯错误
谢安琼(2007-06-27)
《一句话改变人生》一书中谈道:“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是允许犯错的人。很多时候,错误是学生成长的代价与荣誉。扬长补短,不避短不揭短,爱学生更爱学生的错误,爱有错误的学生。教育是一种行为艺术,老师,你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也要有容忍一切的胸怀;你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也要给学生的错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就像给错误打个‘活结’,让犯错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学生年幼无知,经常管不住自己,自制力差,经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时间、地点,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不便。但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他们犯错误时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放大学生的优点
谢安琼(2007-06-27)
曾经有个年轻人,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主管问他是否会数学、历史、地理……青年只是低下头,表示否定的回答。此时,青年无地自容,转身想走。主管却叫住他,请他留下自己的地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后转身就走。主管再一次叫住了他:“你的字写得真好,一定能胜任一份好的工作。”此时的青年全身热血沸腾,他发誓要把字甚至文章写得好看。最终这位青年成功了,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这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放大一个人的优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我们教师要带着放大镜去观察学生,找出他们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优点,带给他们自信,促进他们的成功。
引导掉队学生
谢安琼(2007-06-26)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厌学?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都只是为一定范围内的个体提出某种程度的要求,但学生个体有很大差异,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道: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以致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水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水。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身体,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他还会躺到医院里去。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一些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不久,而且不牢固。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能否在教学设计中多多注意学生这种记忆知识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降低劳动,循序渐进,不做无效劳动。分层布置家庭作业,使他们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克服厌学情绪,逐渐跟上同学的步伐。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
谢安琼(2007-06-27)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一个例子:“我曾经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一点也不管束自己的男孩罗曼。他会无缘无故地一会儿打了这个同学,一会儿又把另一个女孩子的连衫裙故意弄脏。有一天早晨上课前,小女孩廖霞哭着来找我,罗曼把她扎小辫子的丝带扯下来了。我把罗曼找来,对他说:‘你听着,罗曼,你的自由是一种野蛮人的行为,它会使你在生活中摔跤的。要是成年人干出这种事,人们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关进监牢。我们对你将采取另一种办法。把你的右手伸出来……’他伸出了右手。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绷带,把他的手掌和手腕缠住,然后把他的手牢牢地困在衣袋里,使他不能用这右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体会一下给他人造成伤害所要付出的代价,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的言行务必受到社会的制约。学生终究要踏入社会,在学校就要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让他们吃一下苦头,让他们更能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打造班主任的威信
谢安琼(2007-06-22)
班主任的威信从何处来?《一句话改变人生》这本书中说道:“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感情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要使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就要看你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与同事和睦相处,引导学生与他人沟通,能与老师和他人融洽相处。当他们有错的时候,及时指出、指正。他们有缺点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及时指出并纠正才是我们应做的。学生能看到、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能体会到班主任老师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班上的工作,并不是要他做什么而是他要做什么,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并在管理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班主任及时出点子,同学主动执行。班主任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至关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班主任在任何场合都应该首先做到。学校布置的工作,尽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学生也会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去完成他们的工作。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书中说道:“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呵护这种愿望,让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赶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多把工作交给平时行为规范差的同学去做,让他感觉班主任老师并不是只看到他的缺点。他会干劲十足,非常想把工作干好,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毛病。人人都想当好学生,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当时,我读了这些文字,非常感动,还专门写过推荐文章《请读谢安琼》,号召全校老师都读读谢老师的文字。我这样写道——
到现在为止,谢老师和我说过的话可能不超过三句。她为人朴实踏实,每次看到她,我心中都充满敬意,因为看见她就看到了一个纯正的老师,一个真实的人!
今天我不说谢老师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迈着不那么硬朗的脚步坚毅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感人事迹(其实这些事迹也很普通,因为普通,所以感人),我只想说谢老师最近几天在网上发的帖子。
这些帖子同样朴实无华,如果从语文的角度看,可能也谈不上“优秀作文”,字数都不太多,但我相信这些帖子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从谢老师心里流淌出来的。
从这些帖子中,我看到了谢老师在认认真真地读书,更看到她认认真真地反思,这种“认认真真”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说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而是普普通通的小道理,这些小道理表明了谢老师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展示了谢老师的一种胸襟!
谢老师的身躯并不伟岸,甚至有时候有点孱弱,但她无疑是我们学校的脊梁!许许多多像谢老师一样的老师,正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更是我们学校的希望所在。
读着这几篇普通的帖子,我忍不住想,面对同样令人头疼的学生,为什么谢老师会那么从容、那么宽容呢?当然,谢老师肯定也被学生气过,但让我感动的是,她不仅仅是“气”,而是在气过之后如此认真地反思。
这仅仅是因为谢老师的性格好吗?
2011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