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一百句
8270000000029

第2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前几年有个热播的电视剧名叫《雍正王朝》,尽管其内容与历史事实多有不合,但由于剧情编排得比较紧凑,演员也演得相对认真,所以还可以一看。该剧的主题曲中有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流行歌手刘欢唱来荡气回肠,对此剧倒颇有点增色之功。但雍正其人是否真就“得民心”?还真不好说!那就不说也罢。但“得民心者得天下”倒是一条两千多年来的古训,差强与之匹配的大概也就推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句了。如果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就数孟子叫得响、讲得多,我以为“虽不中不远矣”。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行“王道”、“仁政”,而“民心”的向背与否,则是“王道”、“仁政”的一个重要指标。孟子认为,称王天下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得到民心,能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到天下。非唯如此,一个政权的存亡、兴替,也全系于民心之上。至于考察是否得到民心,孟子提出了“服”的标准。这个“服”当然决不是用武力、用暴政等手段的“压服”,否则就只能说是“口服”而不是“心服”。所以这个“服”,一定是天下老百姓的“心服”——“中心悦而诚服”、“无思不服”。

大家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孟子说过的千古名言。人们往往喜欢从军事上来考量这句话的意义。确实,孟子此话表面上是从战争方面展开的,但其所论的意义决不仅限于军事。孟子所论,实际还是民心的向背问题。所以必然会引出下一句千古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理论上讲是通行于各种事务的,尽管在事实上未必都是如此。孟子在此强调“道”的“得”与“失”,最后落脚点还在于“民”这个重点上,因为无论“天时”还是“地利”,终究不及“人和”来得重要。而“人和”关键无非是“民”,“民”又无非是其“心”之向背。

在孟子看来,要想得民心,就必须与百姓忧乐与共,想百姓所想,恶百姓所恶,而唯一正确的途径就在于能“行仁政”。这个“行”字至关重要,你即使懂得前代圣王治国的具体措施,也有仁爱的心思和声望,倘若不“行”,还是不行。如齐宣王并非不懂先王之道;也并非毫无“仁心仁闻”,他看到一条牛被拉去杀了祭钟时吓得发抖,还会生出怜悯之心,下令换只羊算了。但他就是不肯“行”仁政,所以孟子说他想称王天下只能如同爬到树上去抓鱼——“缘木求鱼”。

孟子认为,要想得民心,统治者施政用人就得重视百姓的意见、听从民意。如他提出:国君左右亲信、各位大夫都说此人贤能,不足凭信;全国的人都说此人贤能,然后对他进行考察,发现他确实贤能,再起用他。左右亲信、各位大夫都说此人不行,也别听信;全国的人都说此人不行,然后对他进行调查,发现他确实不行,再罢免他。左右亲信、各位大夫都说此人可杀,更别听信;全国的人都说此人可杀,然后对他进行调查,发现他确实可杀,再杀掉他。这样才可以真正做百姓的父母。

孟子还进一步指出,要想得民心,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民心也是需要“培养”的,它有待于平时的不断积累、蓄存。就如同病人需要陈放多年的药草治病,如平时不知蓄藏,临时急着想要,那属于临渊羡鱼之类,还是无济于事的。

原文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注释

尔:如此。今译

夏桀、商纣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百姓拥护;而失去百姓拥护,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心。得到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得到百姓拥护是有方法的:得到百姓的心,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得到百姓的心是有方法的:百姓想要的就替他们积聚起来,百姓讨厌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原文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今译

天下人不心服而能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原文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赡:足。:七十子:孔子门下七十二个优秀弟子,后也泛指孔门弟子。《诗》:《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今译

倚仗强力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他,而只是因为自己实力不足。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就会心悦诚服,就如孔子门下七十二个贤弟子拜服孔子一样。《诗经》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无不心悦诚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

畔:通叛。

今译

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好,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好……拥有正义的人其援助者就多,失去正义的人其援助者便少。援助者少到极点时,连自己的亲戚也会背叛他;援助者多到极点时,整个天下的人都顺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