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多次组织锅庄舞比赛,还在课外活动时间推广学习,使我终于有机会学会锅庄舞了。然而看似简单的锅庄,对于我这个外行来讲刚学之初也是洋相百出,不是同手同脚,就是节拍跟不上,好在大家并不在意。坚持了一个月左右,我也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
我也曾在桑科草原围着篝火跳过锅庄舞。音乐是用扬声器播放的藏族民歌,热情得像荷兰街头那些蓬松着头发的女郎,涂着血红的双唇,用放荡的眼神追随着你,如果你看她一眼,她便笑得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此时此刻,所有的劳累、烦恼都随歌而去,所有的兴奋、喜悦都消融在这奔放、疯狂的热舞里。
我也曾在当周草原被蔚为壮观的千人锅庄舞震撼过。一千多名干部、学生、工人和农牧民组成的队伍,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随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了下来,鞋子已经被水浸透,裤子上都是泥水,但舞者丝毫不以为意,他们踩着草丛中的一汪汪积水,手拉手围成10个左右的圆圈,雨下得越大,他们的劲头更足。这真是舞的海洋。
后来,我在兰州多次与锅庄舞不期而遇。不论是广场上的群众还是校园里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他们都是那么投入。从草原来到城市,锅庄舞仍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舞蹈,欢快的舞蹈对于一个人的灵魂影响是很深的。我喜欢上了这个舞蹈:锅庄。人不是随意的,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了生活中的生存定律,在西装革履领带皮鞋的包装下失去了自己。而只有这样的舞蹈才给每一个人恢复自然之人性快乐的可能。
锅庄,我是你的恋人,也是你的情人,你的奴隶。
作者简介:田进,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讲师。
支部书记二三事
苏相君
那年,我跟同窗好友A一起来到合作师专任教。
七月一日报到,拿着从财务处领出来的一千块钱,连同喜悦一起揣到口袋里,与A到合作市里转了转,买了点旅游纪念品。匆匆地将行李暂时放在系党支部书记办公室里,就乘车回家了。
八月二十七日,我们早早来了。
先取行李。学校还没有正式上班,于是我们想办法问到支部书记的电话号码,还听说他叫扎西。电话打通了,是我打的。
“喂,请问您是扎书记吗”
“哦,我就是。”
于是我把情况说了。
几分钟后,从楼道那边来了一个人。楼道里比较黑,远远看见他穿着一件浅绿色的休闲西服。渐渐近了,看清楚他中等身材,大概三十六七岁模样,头发短短的,是分头。脸上白白净净的,不像是我想象中的藏族风格。眼睛不是很大,嘴巴不大不小,不说话时很安静地抿着。突然,一种亲切感传遍于全身。再一想,他的脸长得像我外祖母。
扎书记话不多。
很快,我们取上了行李。
开学后,慢慢才听到系上老师都管他叫桑书记,再一问,原来他的名字叫桑吉扎西。于是,我跟A很尴尬,叫了好长时间的扎书记原来应该叫桑书记。改口时很难为情,书记说,藏族人没有姓,叫桑吉也行,扎西也行。于是我们才释然。
后来,发现桑书记的话少得出奇,而且说话时总是慢腾腾的,慈祥而又清净。每次跟书记在一起时,如果没有事,书记就不说话,只是很慈祥地坐着。我们就没话找话说,我们说一句,书记说一句,再不多一句。他从来不发脾气,一直都是那样微笑着,不说话。他工作起来定力很强,坐在电脑前一声不吭地,很快就能把该做的材料做出来。
大家熟了之后就经常拿书记开玩笑。有一次,系主任在团学会议上给学生干部讲话时,要求我们的男生不留长发,主任很风趣地说:“大家要向书记学习,书记的头是标准头”。惹得在场师生都笑了。
因为书记的头发是短分头,很干净。
书记有个小嗜好,他爱喝酒。酒量很大,喝酒也诚实,偶尔醉了便很可爱。他不耍酒疯,只是笑嘻嘻的。这时候就会唱起他那首《阿妈的羊皮袄》,很深情。还会跳新疆舞,跳起来总会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后来,我从系上调出来了,跟书记接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耳畔还时时响着书记那首《阿妈的羊皮袄》,深情而又婉转。
作者简介:苏相君,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干部,讲师。
以甘肃民族师院的名义
杨花
她属于中国高校版图上的“第三世界”,虽然年轻,但却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梦想甚至未来。
存在就意味着希望、承诺和张力。24个春秋的砥砺与耕耘,硕果初现,桃李焕然,她已经赫然在世人面前树起子一座丰碑。“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志气”,为振兴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呕心沥血、终身无悔就是她的承诺与追求。
老一代奠基人已被载人了学校发展的史册,新一代学院人正手握接力棒奋力前进。在青藏东缘这个被称作“羚羊出没的地方”,合作师专带着露珠与花草混合的气息对世人说:“来吧,朋友,你的壮美人生将在这里启航”。我看见鲜艳夺目的民族之花在这里盛开,那是二十多个民族的莘莘学子团结友爱、好学上进的圣洁群像;我看见挺拔明亮的灯盏在这里无私普照,那是德高学重的人师在这里谆谆教诲、辛勤耕耘的高大背影。
我有幸加入了这个团队,从此和她同呼吸共命运。虽仅短短五年的从教历程,但却有了不俗的收获:教学基础在此奠定,从教理念在此形成。尤其是我深切感受了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性格气质,操着质感不一的方言土语和民族母语,淳朴、本色、原生态中蕴含着一种乐观上进的新锐气息,在让我深深体味了色彩斑斓的文化拼图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难度,一种集中所有学生情智统一施教的难度。可是我更感到这是一种最可宝贵的财富,需要全力去开掘,去提炼,以期从中发现甚至创造出一种东西。有难度才有高度。我想,这正是我们的特色,更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这个神圣的殿堂和甘南草原这块沃土已经滋育成就了不少贤达学长,相信现在以及今后,必将成就更多的后来者。
三尺讲坛写春秋,四寸粉笔绘人生。三尺讲坛意味着平凡,也意味着需要默默坚守。我坚信,无数的平凡孕育着伟大,长期的坚守也将是一种成功。2008年9月,在合作师专又收获了一个金秋的日子里,我不禁怦然心动:,你的根已深深扎在青藏高原的沃土里,你的叶子已开始繁茂,世人已向你投来了油然的信赖和期待。这就是我们的力量。在此,我要大声说:民族学院,正昂然向你们走来;传奇的故事,必将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名义。
作者简介:杨花,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教师。
仰望母校
包文文
那年山花烂漫,一个忧伤的男孩手捧着两片画满高中时学习结晶的录取通知册,矗立在师专的大门前,一个委屈的孩子无助地站在母亲的面前……
那年以前的收获,没有沉甸甸的果实,可通知册好似两片精美的、火红的枫叶,摇曳而下,美好地绽开在他的手心。
拂开满目的油菜花,一个稚嫩、青涩的面孔静静地仰望着蓝墨水泼过一样的天空,几片云朵,映衬着奇妙的蓝。学姐学长们飞一般地在校门口来回穿梭,丰富多彩的表情,两张微笑的面孔从蓝色的幻想中走了出来,“新同学你好,我们帮你拿包”,瞬间,母校微笑着向男孩颔首致意。他拎着高中时的书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人生的另一个梦想。
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对于一个来自山里的孩子是那样的新颖,行走在校园的每一幅生动而斑斓的画面中,脚步轻盈。
青春的音符在操场的上空开始飘散,军歌嘹亮,同学们整齐的步伐如麦浪般一波一波地从这里走过,随后便是如期而至飞扬的尘土,可是同学们俏皮地眨了眨眼,精神抖擞。后来的一天,我和舍友们突然在学校新落成体育馆内的地板球场上活蹦乱跳地拍着篮球时,突然有些感动,鼻子一酸,眼眶有些湿润,我想尘土飞扬的时代似乎已画上了一个句号,有点怀念,有些庆幸,猛的灌了一口“可乐”,开始打球。
冬天的记忆总是那样的悠长而美丽,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有学姐学弟们刻苦晨读的身影,哈出的冷气在书的上空形成了一层薄薄的五彩的炫色,洁白的雪地里,用树枝勾勒出勤奋的线条。
教室里,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此起彼伏,谈知识,论人生,师生间心灵的交融,撞击出一阵阵精彩的掌声。
宿舍楼前的空地上不知何时有一个俏皮的雪人,旁边是同学们相互追逐打雪仗的热闹片段,不时有人蜷缩成奇怪的形状,冲进宿舍,冰冷的雪球与滚烫的皮肤紧紧地粘在了一起。
重金属的敲击声中,一群超男酷女舞动着他们时髦的枝节,雪地里的街舞,那样的热烈……
回忆就是这样,像在微风中漫山遍野轻舞的丁香,圣洁中流露着哀伤,摇曳却略显静谧。在记忆里,有许多可以触动你心灵的,而又难以言喻的感觉,就好比初恋,单纯而神圣。母校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如此。虽然扉页上有过烦恼与忧伤,但结语上却写满了欣喜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