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8158000000007

第7章 资本和权贵游戏

谷歌最早是租用别人的车库做办公室,随着不断成长,谷歌从那个车库办公室里走出来,走到纳斯达克上市,成就了大量的百万富翁。但是,置身荣华富贵后的谷歌也就不是当年的那个谷歌了。道理很简单,驾驶航母的跟划养鸭船的不是一个工种。而且,公司一旦有外来投资,大大小小的股东就成了董事会成员,有实际的投票决策权,因此公司也就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

2001年,在谷歌后台老板——也就是那些风险投资的作用下,谷歌聘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任谷歌的CEO,这位埃里克同学比布林和佩奇年长近20岁,之前在贝尔、Sun、施乐等大公司工作过,资历丰富、经验老到,显然比布林和佩奇更懂得如何管理一家大公司。谷歌之后又陆续聘请了其他高管,现在谷歌的高级管理层里面总裁(President)就有4个,副总裁(Vice President)有60多个,踢球都能凑好几个队。而布林和佩奇哥俩虽然都贵为总裁,但只是分别专心负责产品和技术,两个人持有谷歌普通股合计约为15%,这个时候的谷歌就不仅仅是这哥俩儿的了。

有人可能会问,谷歌的创始人为什么愿意拱手让出股份以及附加在股份之上的公司经营决策投票权?一旦自己失去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那么谷歌会变成谁的公司?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美国这个国家的企业培育制度说起。

美国没有我们的“国有企业”机制,因此政府无法出面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如果去数数全球500强的大公司,有小一半是老美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地有微软、谷歌这样的大企业横空出世。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可以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大企业,甚至能够在整个行业里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些公司都是从小公司起步的。美国的小公司,往往都是从一群年轻人的一些好的想法或者技术开始的。微软如此,谷歌也是如此。但是光有技术还不行,得把技术转化成产品,而且要进行市场推广,这中间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钱。因为有了钱,才可以高薪聘请资深的管理人员,为企业带来行业经验和各种资源,很多事情才有可行性。虽然老是谈钱十分庸俗,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地谈谈这个问题。

如何才能获得钱呢?问老爸老妈要,问三姑六婆们借,可行性是挺高,但是投胎也是技术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摊上一个有钱的爹。如果无法从身边的人搞到钱的话,接下来就得考虑向银行贷款。但是这个时候银行往往会很吝啬,因为初创期的小企业到最后通常是倒闭的多,存活的少。我们看到谷歌是成功了,但是可能另外还有50家类似的公司都没有机会出头,或者刚出头就被一脚踩死了。所以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房奴们,房奴们每月按时还贷,一分都不会拖欠,这叫优质贷款,即便还不上了,人跑路了,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房子还是能让银行收回来。当然银行也有风险,比如运气不好碰到金融危机,很多人还不起房贷,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自己倒是积压了一大堆房子。不过总体而言,银行给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还是要高出很多很多,所以银行把钱贷出去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资金的安全性。要是贷给一家3个人的初创企业几十万块钱,到时候企业倒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银行去喝西北风?

这个时候,美国就出现了风险投资。顾名思义,风险投资就是有风险的投资,大多都是针对创新型的小公司。前面说了,把钱贷给小企业风险极高,既然风险那么大,那些风投老板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是他们良心发现转行做慈善了吗?显然不是。虽然风险大,但是赚大钱的概率随之也高。那些叼着烟斗的资本家的天性就是在资本市场中不断下注。

现在我们来算一笔账,假如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投了10个企业,每个100万美元,共计1000万美元。当然不是白白给钱,我给你这个企业100万美元,我就要回报。但是小公司穷得叮当响,要啥没啥,拿什么回报?没关系!风投公司说:我看好你的前途,我只要你的股份,把你50%的股份给我。小企业马上答应,只要给现钱,再多给点也无所谓。这个风险投资公司就这样投资了10家小公司,获得了这10家公司的部分股份。两年后,该是期末收考卷的时候了。结果很不幸,当初的10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没有做起来,倒闭了,这900万美元就泡汤了。但是不要急,还有1家企业成功了,被别人收购或者上市了,变成了一个价值5000万美元的大公司。这个时候风投按照50%的股份可以获得2500万美元,除去最初1000万美元的投资,还是赚了1500万美元。还有什么买卖的投资回报率比这个高?

风险投资成功的概率取决于他们的经验。风投公司长期关注某个领域,一些资深的投资合伙人都是有几十年的从业经验,知道什么样的企业有前途,什么样的企业没前途。经验老到的风投公司的成功概率远远高于上面例子中的10%。以洛克菲勒旗下的凡洛克(Venrock)投资而言,在过去的50年里,他们总共向442家公司投资,其中124家企业上市,128家企业被并购,成功的概率在50%以上。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包括英特尔和苹果电脑这样的大牌企业,足以赚到被钱压死。凡洛克也因此成为美国最有钱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除了资金,风险投资公司还能为其所投资的企业带来广泛的资源和关系网络。试想,一家三五个人的小企业,一来没钱,二来上头没人,出去肯定不太好混。现在有个风险投资老大罩着,到处关照着你这个小弟,今天带你认识一个干爹,明天带你结拜一个道上的弟兄,很多事情做起来自然也就顺风顺水。中国的百度也是通过美国风险资本成长起来的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正是风险资本给拉郎配的。

这么一算计,其实也就不难发现,如果仅凭几个小年轻的想法,很多事情还是靠不上谱。几乎所有美国企业的从小到大,都离不开背后这样的资本运作体系。而这样一个资本运作体系的规矩,则是由一些美国的大财团共同制定的。所以美国梦也好,美国自由经济也好,不管叫什么名字,背后都离不开这些规矩。

再往远了说,企业做到一定的份上,就去上市。上市就是把公司的股份公开出售,张三能买,李四也能买,你们家楼下的卖烧饼的王翠花也能买。但是张三、李四、王翠花的股份是微不足道的,远远敌不过大财团旗下各种金融投资机构所持有的股份,因此这些财团又变相地拥有了大公司。

所以也就不奇怪,谷歌发展到今天,其背后也就有了美国大财团的影子。谷歌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是富达基金(Fidelity),持股比例为11.3%,该公司即是美国来头很大的约翰逊家族开的。

马克思曾教导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这些大财团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之后,必然会把目光投向政治舞台。所以谷歌这样的大企业也就不可避免地与白宫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虽然说不上是国有企业,也无须一切行动要听白宫指挥,但是大财团和大企业在美国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在政治、社会,甚至外交等领域都发挥着某种作用。在共同利益凸显的时候,企业和政府便穿上了一条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