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一部):晋商风骨
8150900000061

第61章 万里茶路话常家

18世纪左右,一股强烈而持久的“中国风”席卷了整个欧洲,古老的中华茶文明在欧洲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一时间,欧洲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急速膨胀,贩运茶叶成为了当时商人们获取暴利的重要途径。面对茶叶贸易的丰厚利润,晋商们更渴望打开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茶叶贸易通道。

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同意在中俄两国交界处展开零星贸易,过境买卖,定于恰克图、尼布楚二处。中俄贸易的开放,为常氏家族开辟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此后,常威雄心勃勃,带着儿子常万玘北上恰克图,开始了最初的对俄贸易。但此时的恰克图市场还不是很规范,中俄贸易规模也很小。因为新开辟的商路要穿越茫茫的戈壁大沙漠,沿途还不时有蒙古和俄国盗匪出没,所以很多商家都不敢经营下去。

乾隆初年,常威去世,老成持重的常万玘选择了比较平稳的国内贸易,而血气方刚的常万达则怀着鸿鹄之志选择了对外贸易。兄弟分家后,各自打理着自己的事业。常万达一心扑在了对俄贸易上。为找到好的茶源,他曾走南闯北,南下武夷山,找到了茶叶的主产地,并想方设法疏通了户部的关系,拿到了“双龙红帖”贩运茶叶的官商凭证。此后每年初春,常万达都会不远万里、不辞劳苦地去收购茶叶。

乾隆二十年,常万达千里迢迢地从山西来到了武夷山脚下,走到下梅村的时候,看到这里有着大片未被开垦的荒山,一条连通东西水路的梅溪环村而过。常万达觉得这里交通便利,是块种茶的好地方,于是他花巨资买下了下梅村附近的所有荒山,作为种植茶叶的基地。尽管这只是万里茶路的一个小小的源头,但当时常万达所拥有的魄力和敏锐的眼光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在这片市场上最初是孤立无援的。几经波折,常万达意识到,要想在武夷山立足,必须与本地一个庞大可靠的家族合作经营,在下梅村的诸多家族中,几经考量,常万达最终选择了“景隆号”茶庄的主人邹氏。

邹家脚踏实地的品质和经商品德的修养给常万达留下很深的印象,常家的雄厚资金也吸引了想要扩大经营规模的邹家。于是,两家联手合作。不久之后,常氏和邹氏联合经营的“素兰号”成为了武夷山最大的茶庄。到了乾隆年间,下梅村发展成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市场,每天早上,三百多艘船只,浩浩荡荡来到梅溪。成吨的茶叶经过精心包装之后,被搬运到这些船只上,开始了它们遥远的行程。

茶叶从下梅村出发,过江西河口,然后改为水运到达汉口,再经由襄樊、唐河,北上至社旗镇。之后换骆驼驮运,途经洛阳、晋城、长治,到达祁县境内。再经过太原、大同、张家口等地,到达归化城。在那里,换驼队经过库伦之后,才能抵达边界城市恰克图。至此,行走万里的茶叶就会被分送到欧洲大陆的各大城市。这条茶路全程近五千公里,被后人称为“万里茶路”。

运茶的商队经过这条万里茶路从武夷山到恰克图,一趟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贩运途中不仅要应付变幻莫测的天气,还要躲避强盗土匪的突然袭击。野兽遍及的大草原和一望无垠的沙漠随时都可能使人葬身其中。这不仅是条考验着商队的毅力和决心的荆棘之路,同时也是激励着所有人通向一个梦寐以求的财富之路。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一个春天,常万达的骆驼队在前往库伦的途中,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沙尘暴。狂风过后,沙丘移位,驼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就在大家身陷绝境、一筹莫展的时候,领队的骆驼突然挣脱了缰绳,一路往西狂奔。常万达急忙追赶,一直追了三四里路,那骆驼突然停了下来,用鼻子不停地嗅着沙土,然后用前蹄刨起坑来。凭着多年的经验,常万达断定这个地方一定有水源。于是他拿来铁锹,和大伙拼命挖起来,突然一股清泉水涌了出来,很快就聚拢成了一个小水池,形状就像一弯新月,常万达就给这池水起名为“月牙泉”。常万达还发现这次走了一条离库伦最近的线路,最少可以节省5天的路程。后来,这条路线就成了常家从张家口到库伦的贩茶之路。十几年后,发现“月牙泉”的那头骆驼死了,常万达就将它埋葬在月牙泉边,并尊称它为“驼神”。

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常万达不仅在恰克图站稳了脚跟,而且还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晋商中的后起之秀。此后,常家的外贸事业在其子孙手中不断续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