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鲇鱼效应”可以为企业相对封闭的环境推开一扇窗,为企业吹入一阵变革的清风,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重新精神抖擞起来。
挪威人喜欢吃味美的沙丁鱼,因此鱼的死活便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每逢挪威人的渔船返回港湾,鱼贩子们都挤上来买鱼,但是渔民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渔民中有一位名叫汉斯的精明的挪威船长,每次上岸时他捕来的沙丁鱼仍然是活蹦乱跳的。
其他渔民都觉得非常奇怪,就跑去问汉斯:“路程那么远,你用什么办法使沙丁鱼活下来呢?”汉斯说:“你们去看看我的鱼槽吧!”原来,汉斯的鱼槽里有一条活泼的鲇鱼到处乱窜,这使沙丁鱼们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因而它们才存活下来。鲇鱼放进鱼槽后,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扰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分,如此这般,就能保证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运进港湾。
鲇鱼如一方投水之石,击破了平静而死寂的水面,激起了圈圈扩展的涟漪,为疲倦的沙丁鱼群注入了蓬勃向上的动力;鲇鱼就如同一针兴奋剂,调动了沙丁鱼群的潜能,获得了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奇效,可以说是一剂整饬懒散、激励后进的灵丹妙药。捕鱼如此,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
在企业界和社会组织中,“鲇鱼效应”是应用极为普遍的一条管理原理。它常常被用于企业管理,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组织内的竞争机制,在根治组织活力缺失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鲇鱼效应”对保持组织体制活力也很有借鉴作用。人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一个公司的管理体制不及时引入新的刺激,就会产生疲劳现象。就拿公司职位设计来说,如果一个公司的组织机构是一个长期处于静态的人才结构,一名员工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那么这很容易使员工产生惰性,使人才的潜能被封闭,创造性被禁锢,因而影响组织活力。企业可以用“鲇鱼效应”来引入一种“动态管理”机制。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鲇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鲇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国内某医院各病区护理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差别较大。为了提高全院护理水平,该医院把“鲇鱼效应”试用于护理人员管理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院所采用的方法是:护理部拟订可行性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法;护理部根据全院护士以往的工作能力、学习热情、上进心在全员中排查“鲇鱼”,并进行排队;以工作需要为由,调整部分能力强的“鲇鱼”取代不称职或工作热情低的护士长,其他的“鲇鱼”根据各个专业工作性质、工作量、现有的护理人员情况等,分别调配到各病区,使每个病区除护士长外,至少有一条“鲇鱼”。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出现了可喜的效果。
所以,管理人员在建立团队时,要把“鲇鱼效应”考虑进来,让团队中多条“鲇鱼”,这样,每个成员的潜力才可能被更好地挖掘出来。
人一旦没有压力,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这是人性中的弱点。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只有合理地开发引导,才能将之逐渐释放出来。因此,不妨在团队中放几条“鲇鱼”,提高员工的生存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