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8128000000072

第72章 青海有个鲍鹏山

几年前的夏天,我从东海之滨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爬上青藏高原,只为着看一眼鲍鹏山,为着一个许下了十二年的诺言。

走出西宁火车站,迎面一带远山,慈眉善目;回头一列群山,巍峨耸立,金刚怒目。跨过浩浩的湟水,半天泣血的残阳挡住了西行的道路。街市喧哗中,我心寂然,我心震撼!我仿佛从心底里一下子理解了: 为什么鲍鹏山既恨着这方土地,又爱着这方土地,十几年来一直厮守着这方土地。

鲍鹏山本来不属于这方土地。他是大别山的儿子,是中原西壁的大别山赋予了他生命血性,是长江之滨的赭山校园唤醒了他多情善感的心。198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他在江边中山塔下,烧掉了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招考的准考证。将近一年后,他和另外十二名同学冲破重重阻碍,志愿到西北工作。十三只装有小轱辘的旅行包碾出校门,像阵雷滚过七月的大街。

从此,青海湖上多了几只飘零的孤雁。

鲍鹏山和其他三位同学在一个单位工作。四条汉子,用共同的乡音维系着乡情,任凭豪情血性在一起过着买酒卖泪、相濡以沫的生活。因为他们越紧凑,与周围的环境便越隔膜。待到单立户籍、分灶吃饭的时候,汉子们已由当初的一腔豪情、满怀抱负、偶然的乡土出生和同样偶然的西行相伴,长成了曲干虬枝、疤痂累累的四棵大树。唯有鲍子驷马难追,刻骨铭心地迷恋着江南,痴恋着南方。多少个漫漫长夜,他对酒当歌,对月长吟;多少次他走出校园,爬上海拔几千米的南山,望断山那边还是山,只有星星一丝无邪的冷笑给予他心灵的感悟;多少回他踽踽独行,沿着川流不息的湟水,寻觅着逝者如斯的人生情缘。好在天地不欺,万物可亲。爱山山有情,恋水水益智。《山》、《水》篇等近百篇散文诗,留下了这段在心灵尽头的天国里盛开着雪莲的日子。你说孤独是无所倾诉。可我即使在无所倾诉时仍不觉得孤独,只有在无所倾诉时又不能向你哀告,才感到孤独啊。

你说绝望是失去一切。可我失去一切时并不绝望,只有在失去一切时又向往着你,才感到绝望啊。

你说悲凉是满心荒芜。可我心灵全部荒芜时并不感到悲凉,只是在一切都已凋零荒芜时,你独自婷婷开放,这时我才觉得悲凉啊。鲍鹏山: 《悲凉》,未刊稿。

痴迷使人不群,思恋让人孤独。孤独中鲍鹏山成为一往情深的歌者。歌之不足,更行之。那最初的四五年时间,他每年都探望曾经相思并永远相恋的江南校园。但黄鹤已去,梧桐凋落,只留下漫长旅途中临窗枯坐的身影。他存心太善,用心良苦。一张古典文秀的樱桃小嘴,生在哪个女人身上都卖俏,阴差阳错地摊到这位自称“矮友”的爷们脸上,配一副仁慈脆弱的肝肠,他鲍鹏山根本就不是行凶作恶的料,也没那份享受贪污腐败的命。曾经,我惊叹之乎者也在他的小嘴里那么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神同己出,现在我理解只有他这张小嘴才能把文章中的哩嘛呀啊安排得那么熨帖得体,那么神情自现。

鲍子注定是文人的命!他的文章会传世,他的秀嘴将流入野史笔记。

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初四条汉子一口锅,声嘶力竭,酒酣耳热之际,这张秀嘴夹杂其间,会是怎样的热闹与孤寂、和气与无奈。果然,一场政治风暴过后,需要有人去收拾狼藉。推拉搡挤中,鲍子被请君入瓮,以此而保全了爷儿们“档案上清白如东家处女”。鲍鹏山: 《智者与愚者》,《绿洲》(新疆)1998年第3期。一时间他不能容身,决计他行。辗转奔波后又铩羽而归,回到了青海西宁这歌哭生死之地。

如果说鲍鹏山此前的文章是对爱与恋的歌吟,那么,此后的文章则是对生与死的啸哦。他寻找着先哲们对死的回答——

庄子说,“死生亦大矣”;

司马迁说,要“死得其所”;

蒙田说,“哲学就是学会死”;

苏格拉底说,“我去死,你们活着,谁的去处好,只有天知道”。鲍鹏山: 《生死·高矮》,《美文》(西安)1998年第4期。

棚顶塌下来,高个子们都趴下了,只留下矮个子的他作担当。四顾苍茫,生死迴惶,他与谁作理论,去商量?只有古人,那些沉睡在千年方块字里的圣贤英灵们!

早在中小学的时候,唐诗宋词就濡染了他的少年意气和浪漫情怀。大学时代,他由盛唐雅宋上溯到3至4世纪魏晋南北朝的诗文,识得忧患与狷狂。人生三十始信命。大学毕业后,经历过人世浮沉,感受到了冥冥之中命运这个劳什子,他开始读懂了先秦诸子的智慧文章。好在此间他作为青年访问学者,能到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续补上明清文学和中西方文化比较,亲炙章培恒等诸多名师指点,更打开了天眼。鲍鹏山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站在两个世纪之交,就有了三个十年的风云阅历,就能纵览一个世纪的历史形迹。他带着一颗泣血无告的心,执著地追寻在如此这般世道里个人生死、生存、浮沉、荣辱的玄机法门,生命的伪证就足以勘破种种包围圣贤,操持古人的学术文化立法者设置的陷阱与皮条客们使用的伎俩。圣贤也是人,圣贤本来就是人。他要问答那些死后圣贤们生而为人时,是怎样生死,如何歌哭。从此出发,他读出了圣贤的微笑与叹息,他触摸到了经典史籍背后的精神与血脉。

在先秦诸子中,鲍鹏山觉得最可亲切,最具魅力,也是他最初神交心往的是庄子。其他诸子都是对诸侯谈“治人”之道,唯有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激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混乱浑浊中保持心灵的安静与清净,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内心的自尊与自爱……以及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以尽天年”。这样的庄子“专在破执”,破除几十年来,近百年来,几千年来重重叠叠结集在文字里、观念中和我们心灵上的业障枷锁,我们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以生命的本性活出人生的真情、兴味与意境。“我寻求庄子魅力的秘密已有多年,”鲍子说,“我们可以对孔子的行踪了如指掌,孟子、韩子也一样,我们知道他们在哪里求学,然后又在哪里求用,我们知道在什么地方找他们或等他们。但对庄子,我们只有张皇四顾,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从江湖上传来的他的消息总是云遮雾障,且他是一个充满去意的人,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像老子一样一去渺然呢……” 他魂牵梦绕、苦苦追寻的是这样一位前贤,漫漫长夜鲍鹏山已不再痛哭流涕,孤独旅途车窗中望着河南商丘那一片近乎贫瘠的土地,他讶然是否这一片土地贡献出庄周后便已倾尽地力。他由叩问生死,应对英灵,到审度人生命运,清理民族文化,鞭挞时代社会,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归宿。

“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寻着圣贤的踪迹,找到圣贤游卧的家园,在智慧的井泉边他洗涤了浮躁的风尘,澡雪了芜杂的精神,用他那典雅的文辞秀口,说动了前贤英灵们,每当夜深人静、天远地荒之际,都降临他鲍子恨不够又离不去的黄河源头,在两山一水之间,徘徊漫步,倾诉交流,雄辩滔滔。他逐渐地变得宽容大度、心灵丰厚。瞧他笔下的老子,“满头风霜,一脸慈悲”,是多么和蔼可亲,千古不灭的智慧中包裹着被颠倒与被扭曲的灵魂,一层层地打开给你看。文章因此而更加温婉多情、风姿绰约。 艰辛备尝,火候已到。贾平凹先生主持的《美文》杂志为鲍鹏山特辟“再读圣贤”专栏,持续一年多时间。随后,他将这组文章的原稿结集为《天纵圣贤》一书。这些文章有鲁迅笔法,尖锐犀利,一针见血,尤其是旁及现实的文字,还难免纵笔不羁,牢骚太盛。其中也能见出闻一多的套路,字里行间充盈着诗情与人性,化合古今,文采斐然。在行文章法上,又明显地运用概念演绎、逻辑推理的力量,构筑文章内里结构。但鲍鹏山这批文章别具特色的是才情充沛与鲜活的文气。他写庄子: 我们看到他对这个世界像对待一个已失去昔日风采的恋人,那种既恼又怜且遮掩的丰富神情,简直使我无所适从。

这是写庄子吗?这是写他自己。他将自己的生命情怀,融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日渐月进,甘美醇厚,秀口一吹,文光四射,才情丰沛。

他写墨子: 孔子后,孟子前,面目黧黑的墨子及他的一帮刑徒一般蓬头垢面的门徒们,在诸侯之间穿梭来往,以完全不同于孔门的学术及为人风格,开始影响天下。 这是将圣贤的精神与历史的往事演化成心灵的戏剧,字里行间播演着的都是他鲍子的情怀世界和生命境界。

他不喜欢,甚至极其厌恶那个宣讲仁义道德的孔子,视之为根苗不正的畸形异人留下的阴险怪影。那么,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孔子?他凭什么不喜欢这个孔子呢?因为仁义道德不仅不能对付现世的流氓强盗,而且还粉饰了太平,设下了陷阱,吞噬着正直善良的生命。因为他自己曾经血泪交迸,没齿难忘的经验教训。他凭借的理论依据倒是很单薄,就是人性的合理性与事实判断的公正性。但这并不妨碍鲍子文章的审美价值。充沛的才情,是文学创作的血性生命。秉此才情血性,鲍子文章才有血脉肌理,光彩文气;才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文,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代学人散文中的翘楚之作。

虽然鲍子这类散文中不乏吉光片羽的思想亮点,如《孟子: 王者师与大丈夫》中,“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必然是专制政治,而专制政治也必以道德为基础”;《韩非子: 折断的双刃剑》中,“剥夺人的经济独立性,是培养奴才的最好方法!……现代的计划经济供给制比一切古老的封建手段都更有效地剥夺人的自由、尊严与思想!”这种感性顿悟的思想火花,与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的理论学说可谓殊途同归。但判断鲍子文章的价值标准,显然不是其思想深度,而是其生命内涵。从这类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趣味、批判精神、胸怀境界,以及由此而透视出的这个时代社会的精神想象力与生命创造力。

90年代初,鲍子就尝试着撰写这类学术散文。但地处偏僻,难于货殖。我虽为之联络多端,但坊间认可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可能是天时未到,需要鲍子再受煎熬,待到血气充足、珠光玉润之际,方才走出青海,俏立古城西安这大西北的门户,借《美文》杂志一方宝地,去承担开创“学术散文”新品类和“学人散文”新意境的文学使命。

鲍子写给我的信上说,这些文章“写得很苦,因为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我知道他自来便是一个处事认真、为人不苟的人。为人为文,其道一矣。当初他为相思爱恋而痛哭长夜,尔后又为生死去留而枯坐旅途,如今是为天下文章而升天入地,长歌当哭。鲍子呀,鲍子,今生今世,没有哭过漫漫长夜的人,何以知人生?没有哭过漫漫长夜的人,又何以为天下文章?!你爱过,恨过,歌过,哭过,从死亡的边缘上生着回来,艰难生死,玉汝于成,你鲍鹏山只有脱落成鲍子,才得以与寂寞圣贤、百家诸子们叨陪鲤对,问苍生,亦问鬼神。

千年遗梦青海湖。见过鲍子,我相信海可枯,石可烂,生命的梦和梦里缀露的花朵是不败的。

2001年12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