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8128000000066

第66章 新上海人的生存之道(1)

新上海人,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移民到上海、生活在上海、参与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精神性格和文化价值认同,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上海人群体。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征,是新上海人诞生的胞衣。苦涩的身份认同,时刻待命的机遇意识,中产阶层的生活理想,艰难起步的自主创新道路,是新上海人的性格和使命。

一、 身份,苦涩的文化认同

时代创造了新上海人。

新上海人,如同老上海人,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上出生在上海的人,而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聚集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具有某种共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心理的人。“阿拉上海人”,以复数同位语形态出现的口头禅,代表着的是一种作为上海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这种文化身份认同的社会基础,是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单位制、户籍制、档案制管理带来的社会利益格局和资源机遇配置。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改革发展过程。改革开放,社会在转型,生活在变迁,知识技能需要更新,工作岗位不断调整,新上海人实际诞生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必须面对苦涩的文化认同,实现中产阶层的生活理想。

新上海人,包括新时代上海人和新移民上海者。他们都面临这种文化身份认同。

出生在上海者已经是上海人,遇到改革开放新时代,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进行市民身份的改变和精神心理的调适。很多原先住居在所谓“下只角”者努力搬迁到“上只角”,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较低的市民身份。这在20世纪80—9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旧区整体动迁改造建设出现之前,是很普遍的现象。经商获利,出国镀金,高考及第,是最常见的几种改变身份的途径。其中,选择出国再海归的方式,是最为艰难的。

普通市民家庭出身,仅能维持温饱的经济状况,接受平常普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就只能找到一份平凡普通的工作,拿到一份微薄的薪金,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难改变自己秉承父辈而来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穷则思变,第一步必须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女生往往比男生更有可能。她们中有些人初中毕业后,一般只能考取普通高中或中等技术学校,有一份工作,但薪金往往不够自己消费,社会交往范围有限,如果恋爱婚姻也只能是在已有的社会阶层范围内作选择。青春年华,只有青春是挑战命运的资本。她们与外来妹一起勇敢地进入茶房或歌舞厅,过着日夜颠倒的“小姐”生活。但是,与外来妹不同,她们通常以“不出台”为自己的行为底线,仅以客人小费为收入来源,大抵每个夜晚在500—1000元。这样,经过两三年的积累,有了30—40万元作资本,就可以通过中介公司办理申请出国自费留学。出国方向以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中小国家为主。“留学”云者,学习是其次,主要是能住居下来,将花去的30—40万元人民币再以外币的形式挣回来。经过两三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有了折合人民币30—50万元的新资本,就可以荣归故里。

再回上海,她们有了漂洋过海的“留学”身份,赶上潮流,多多少少也沾上那么一点“海归”派的光彩。更重要的是,有了重新兑换成的30—50万元生活资本,就可以在上海的中高档社区购置房产,将户口迁移到“上只角”,以新的中产阶层的身份,去谈婚论嫁,去打拼经营。因为有了骨子里的坚强韧性,有了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她们在改变身份的过程中,也磨炼出一种新上海人的精神心理。

所谓“上只角”、“下只角”,是整个20世纪上海人以经济条件、住居环境为标准划分的社会街区概念。原来的公共租界在南京路一带,法租界在淮海路一带,形成“地倾西南”的“上只角”。而东北部的杨浦、闸北、宝山都是工厂区。这样,大体以苏州河为界,城市的西南角为“上只角”,东北角为“下只角”。长期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上只角”住居条件比较宽敞,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市民身份以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而“下只角”的棚户区和工人住居区,住居空间比较拥挤狭窄,环境条件落后,成为老上海人心目中比较深刻的住居身份观念。随着苏州河边“两湾一宅”(潘家湾、潭子湾、王家宅)地区的整体搬迁改造,从1992年到2000年底,上海累计完成365万平方米危房、棚户房、简易房动迁改造,让64万户市民改善了基本住居条件,“下只角”的概念逐渐淡化。

一身挺括的衣装,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是老上海人的标志。住有房,行有车,说普通话,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孩子都要送到国外读书,则是新上海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移民上海者的标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放开了进城人口户籍限制。当时的上海市领导到广东深圳学习考察,在一家民营电子企业,发现竟然囤积了该专业全国三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还有更多的硕士毕业生。上海的领导层着急了,回来后赶紧制订政策,对一定年龄段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放开其本人及其家属的进城户籍指标限制。随后,又扩大至硕士学位,甚至一度放宽到学士学位者。加之投资移民进城户籍指标,一度施行的鼓励购房“蓝印户”政策,凡购买一定面积住宅商品房者,就可以申请办理分阶段准入的上海户籍。这样,高学历、高资本、高体力的“三高”人群,成了新上海人中新移民上海者的主体。

据2001年4月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1673.77万人,与1990年相比,十年间增长339.58万人,增长率为25.5%,新移民约占总人口的1/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此外还有外来流动人口387.11万人,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

另据2005年11月上海人口1%抽样调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177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学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

大量涌进的新移民,给上海带来了新的生机。在高新技术领域,在民营企业当中,在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中高档楼盘购房者当中,都是以这些新移民上海者为主体。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三高”优势,率先进入住有房、行有车的行列。他们所要接受磨合的,是以老上海人为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认同。

新移民上海者最不能忍受的,是老上海人的身份歧视。20世纪90年代初,能够进入上海的新移民都是绝对的高学历者或高额投资者,无论他们是来自国内或国外,在政府管理部门层面上都能很顺利地办理各项上海落户手续,按照法律法规意义上应当是名正言顺的上海人了。但是,当他们到居委会、物业公司、百货商店、行业协会等机构办事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前倨后恭的礼遇,甚至得到的夸奖是:“某某真能干,瞧你一个外地人能这样,真不简单!”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这句看似写实的话,褒奖中夹杂着对外地人身份的提醒,是吃不上葡萄却告诉你葡萄的酸味。新移民上海者却对比颇为感冒: 我已经是上海户籍了,为什么还区分出我是外地人,你是上海人呢?越是生活失落者,越是看重自己上海人的身份。有些老上海人总觉得是新移民挤压了自己,抢夺了自己的饭碗。所以,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对新移民的冷眼。而这一代新移民则绝对不会巴结讨好这些保守倨傲的老上海人。

“告诉你,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外来户移民上海,你们连喝稀饭都不知道能不能喝得上。”

“别拿上海话跟我打岔!如果你只会讲上海话,不会讲普通话,那你肯定只有初中文化。找个地方进修吧,然后再跟我谈事体!”

“回去问你爷爷,你祖宗在哪里?他当初闯上海,是一副什么穷德行!”

遇到一个煞一个,逮到一个灭一个。很多新移民上海者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迎击老上海人中浅薄者的挑衅。只有等到老上海人心态平和了,认清时势了;新移民上海者心情舒缓了,了解老上海人长期狭隘局促的生存环境,每个人只有几平方米的住居空间,举手投足都必须瞻前顾后,每个月的水、电、煤、米、酱、醋、盐、卫生纸……都必须严格算计好,依章办事,才不至于月底日子亏空的悠悠岁月,才会增加理解,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和谐相处,形成新上海人的现代意识。

二、 机遇,时刻待命的意识

上海是一个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人口由不间断的移民累积构成,居民只有先来后到之分,没有主客之别。上海人,其实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移民群体。

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数百年中,上海人口大体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随上海陆地形成,从太湖流域顺势东迁者,为最早居民;二是北宋与南宋更替时代,随南宋政权迁都杭州,从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而迁移定居者;三是元末明初,为躲避战乱,从江北、江南地区迁移上海者;四是明清时期,随着海上贸易发达,从广东、福建、宁波等地来上海经商者。

上海开埠后,凭借条约口岸城市所拥有的租界特殊地位,近代上海人口急剧增长:

1843年,上海县城人口不足20万人;

1853年,上海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万人;

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

1915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200万人;

193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人;

1947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400万人;

1949年初,上海城市人口达到546万人。

在大约一百年时间里,上海人口增长近30倍。上海,从一个三等县城,迅速生长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六大城市。进入上海的国内移民中,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山西等18个省区。国际移民中有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等40个国家,最多时达1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上海是个“海”,海纳百川,五方杂处,是上海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对上海人身份的文化认同,是近代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49年后的三十余年里,国际封锁与“冷战”格局,国内极“左”思想影响,一个曾经高度开放的上海,变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上海;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上海,变成一个彻底计划化的上海;一个世界的上海,变成一个中国的上海、上海人的上海。与之相对应,原来进进出出的上海人失去进出上海的自由,特别是1958年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迁出容易迁入难,上海人口日趋固定化,有无上海户籍成了辨识上海人的法定依据,以及人生的神圣筹码。以此为背景,上海逐渐变成一个人口迁移负增长的城市。1950—1983年间,年均迁移率为-2.4%。上海人口的固定化,导致上海城市生活的封闭性,逐渐养成上海人排外、保守、小气、耍小聪明、占小便宜、安于现状的心态。与北京人相比,北京人是只知天下,不识京城;上海人是只知上海,不识天下,一切都是上海好,上海之外的所有中国人都被称之为“乡下人”,甚至台湾同胞也捞得个“台巴子”的“美名”。20世纪80年代,上海人精明而不高明,男人娘娘腔,女人嗲声嗲气,两面三刀,成为文艺作品中备受嘲讽的对象。

重新打开城门,有限度有选择地接受新移民,上海逐步地部分恢复了移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仅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共吸收投资6000亿元。目前,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300余家进入上海,投资项目近千个,另有100多家在上海成立跨国研发中心,70多家在上海设立地区或中国总部。这样庞大的经济发展规模,带给个人的发展机遇是空前的。

机遇,发财的机遇,发展的机遇,无数可供选择的机遇,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新移民,携带着知识、技术、资本和智慧,从国内外聚集上海,也为出生在上海,赶上这个新时代的上海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主要通过市场分配资源的今天,机遇不是均等地分配给每个人。机遇,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