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8128000000030

第30章 放大“城市最佳实践区”的社会效应(2)

案例五: 由于地区交通体系调整,德国卡塞尔市中心的火车站成了一座闲置建筑。当地政府为让这片区域重新变得有吸引力,让老火车站承载起新的城市活动,主要引入新媒体、文化(包括电影、展览和大型会议等)和教育内容,将老火车站变成具有强烈文化特征的活动场所,从而成功避免了社区衰落,发掘出闲置站场空间的利用新模式。

我国第一座生态示范办公楼“沪上生态家”,是上海市唯一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该建筑真实存在于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内,由一幢集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十大新技术的生态办公示范楼和两幢住宅示范楼组成。生态办公示范楼通过生态技术体系的建筑一体化整合设计,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水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体系。两幢生态住宅楼开发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动态调节室内环境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生态楼内外遮阳、自然通风、空调、照明和室内环境等的综合调控。

综观这些城市最佳实践案例,最主要的特色是重新调整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过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现代城市,一方面对高效益生产和物质消费欲望无止境追求,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钟情于到大自然怀抱里去野餐、宿营、探险、遨游,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相对于西方这种精神分裂症式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土地的敬畏态度和道德伦理,更值得我们追寻回味。“完整的土地意义是丰满而多重的。一是土地本身就是美。哈尼族村寨的梯田是按照土地的肌理去设计的,自然就形成了美的景观。西藏的青稞地也是美的,哪怕是收割完的稻田也很美。二是土地是人的栖息地,是人的家园。人总想离开土地,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土地。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那些人却世世代代地住在那里不肯离开;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三峡移民要哭着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有土地是一个活的系统,它不是一头死猪。我们现在对土地的利用,恰恰是用分肉的方式来分块切割这块有机的土地,而没有考虑它是有血脉的,需要用一个系统的方法和生命的伦理来对待它。再有土地是符号,是一部历史与人文的巨著,是世世代代人留下的遗产。最后土地是神,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寄托的对象。”俞孔坚: 《回到土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246页。土地是有生命呼吸、喜怒哀乐的。从生土到熟土,再到可以耕种的沃壤,需要经过几十万年的自然进化。最近十几年、二三十年,我们所谓工业化、城市化了的土地,绝大多数属于可以耕种的良田沃壤,是祖先们经过几千年的精耕细作,洒下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流传下来的“息壤”。我们有什么足够充分的理由,三下五除二就将其变成“死地”呢?

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将我们身边的田地分块切割,轰轰烈烈地铺上钢筋混凝土或花岗岩石块,外加水泥勾边。同时,将所有流过城市的河道,硬化、固化、直线化,将几乎所有的河流变脏、变黑、变臭,甚至断流、干涸。不接地气,不渗雨水,毫无生机,挺直僵硬,冬天冷死人,夏天热死人的水泥地,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死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十年过后,我们将这些死地留给子孙。他们在如此没有生机、没有弹性、没有自然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会以什么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现代城市是科学技术、财富欲望与罪恶拯救的人类集中居住地。到2010年左右,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当今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话题。现代城市也是人类一项最不自然的伟大创造,它完全改变了那块土地的生态系统,地形地貌无复旧观,植物动物系统彻底重构。“其实,城市化不仅改变了造物主的物种布局,连人自身都被都市生活改造得面目不清。”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在拥挤的城市街道行走十分钟,大脑的记忆力会减退,注意力会涣散,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会下降。”因为人的大脑是精巧脆弱的机器,容量有限,能量有限,它的使用有限度,超越限度以后不会迅速恢复,复杂混乱的城市生活超负荷地耗尽人脑的容量和能量。“注意力耗空之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步下降,各种诱惑乘虚而入,将你击败。你在商业街区行走,注意力耗尽,你就没有能力抗拒打折手袋和花衬衫的吸引,你的大脑计算机已经短路,结果你会买回一堆根本不需要的垃圾。”小宝: 《城市让人心焦》,《东方早报》(沪),2009年2月22日。

关心城市,反省现代城市,实际上就是在反省我们自己——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所作所为。

三、 生态城市的景观与功能效应

天然植被是大地的皮肤。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灼伤了大地的肌肤。城市最佳实践区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为大地疗伤,帮助恢复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按照这个目标,世博园区除了世博会围栏区的浦西E片区,占地面积约15.08公顷,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之外,浦东的世博园主景区后滩公园,是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延伸放大城市最佳实践区社会效应的项目。

这个被称之为世博园后滩公园的景观规划项目,位于卢浦大桥往西的黄浦江沿岸浦东地区,长约2公里、宽约100米的滩头地段,占地面积约18公顷。该场地原为一家钢铁厂和船舶修理厂,经过两年的规划整修,休养生息,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原有的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宜于江滩环境的乡土物种,芦荻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实现了“滩”的回归、水的净化。

承担该项目设计的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及其“土人设计”团队,积极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妥善呈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 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长、物种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为了实现穿越城市的黄浦江保存天然江岸滩头的理想,设计者极其珍惜原有的江滩湿地,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在两年施工过程后,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 黄浦江里的小乌龟,越过江滩,爬进湿地净水区域;随着本地物种的茭白、荞麦、水稻、茨菰等生长成熟,白鹭、野鸭等季节性候鸟纷纷光顾,一派生机重现。

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设计者选用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度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朵朵,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土地的生产功能得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关系。

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设计改造成生态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

作为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天然生物、植物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千米的流程,转而成为优三类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净化后的优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除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外,设计充分利用旧材料、节约造价、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用,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竹材世博会期间用来大面积铺地,以满足世博会时和会后的人流需要。

在上述场地的四层含义之上,是人的休闲、娱乐、审美和启智。设计者在公园布置了一个狭长的幽谷空间,在巧妙地解决了防洪问题的同时,启承开合,委婉流动,长约2公里,其间设计了一系列亲水栈桥、平台和穿梭于植被中的步道网络。始于西端的跌瀑水墙和层层梯田,而止于彩色翻涌的金属帷幔,游走其间,或潜谷底探水,蒹葭苍苍,青蛙绕足;或登高台临渊,芦荻茫茫,彩蝶翻飞;或入山中探路,丛林夹道,竹巷幽深,洞府围合;或上坦荡田野,荷叶田田,稻花飘香……(参见土人景观设计公司《上海世博后滩公园》,http:∥www.turenscape.com/project/project.php?id=443)。

所以,后滩公园展示了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探索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条具体途径;同时,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此外,后滩公园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恢复了土地自我循环净化,让河流自然生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愈工业时代产生的污染;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后滩公园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这是将生态城市的景观与功能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具有普遍推广放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决定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的,不是所谓标志性建筑,而是对于普通人生命的关怀程度,对于土地自然生态的尊敬和呵护程度。“将来城市的任务是充分发展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各个人的多样性和他们各自的特性。”[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 1895—1991): 现代城市化进程,需要我们深刻反省,重新认识,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本届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设立最佳城市实践区,汇集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聪明智慧,尤其值得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学习之,借鉴之,交流对话,探索创新。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5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