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送文化”的误区本文是2012年5月29日作者应邀参加上海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研讨会时的发言整理稿。
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活跃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促进基层社区文化发展,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观念上走出“送文化”的认识误区。文化指导员不能以“送文化”自居,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精神,发现社区感动人心的人和事,用艺术审美的方式提炼社区精神,增进社区文化认同,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是摆在社区文化指导员面前的新任务,也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新要求。
一、 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实质,是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思想的高度与厚度。文化指导员深入社区,不是简单地传播关于文化的一些知识常识,而是为了发现生活,培植文化,帮助市民群众发现身边感动人心的人和事,用艺术审美的方式歌之舞之,传之颂之,借以增进社区文化认同,提高社区生活品质,提升市民人文素养。
社区生活的主体是市民群众,社区文化的本质内容是社区居民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这绝非抽象的、概念的存在,而是鲜活的、生动的日常生活状态,属于一种草根文化现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呵护,去推广。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河道保洁工吴金根,其貌不扬,其言不张,八年如一日,在做好河道保洁工作之余,义务捡拾砖石材料,在黄浦江支流北竹港河道一侧,修筑一条800多米长的河岸景观道路,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深深感动了远近市民群众。此举被《闵行报》率先发现报道后,引来市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和热情报道,在江川路街道社区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社区企业、学校组织员工和学生自觉参加义务劳动。社区市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吴金根劳动成果。更有市民群众将这条路命名为“吴金根尊重路”,在路旁墙壁上题诗称颂吴金根的道义精神。
吴金根年轻时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两度服刑劳教,重新回到社会,为了感谢家人和街道社区对自己的关爱,发誓用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回报这份关爱。所以,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是一直隐藏着的,大爱无声,大美无言,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从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去发掘。
河道保洁工作是分段承担的,当吴金根在自己分工的河段义务筑路,就意味着其他河段保洁工作的相形见绌。为此,他白天搬运来堆放在河岸的砖石,一夜之间不见了,经查找才知道是被人扔到河底去了。做好事善事,也是要冒风险的。所以,社区居民们主动站出来,组成护卫队,保护吴金根及其劳动成果。
当社区出现了吴金根这样的善行义举,当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支持拥戴吴金根的善行义举,《闵行报》作为社区新闻媒体就要积极承担推广善行义举,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让好人好事闻名遐迩,发扬光大,让个案光辉转化为社区居民的群体价值认同,共有的精神财富。
这种善行义举、星光满天的精神现象,是社区文化精神实质之所在。弘扬这种社区文化精神,建设这种社区人文家园,与学习掌握多少文化知识常识无关,甚至与识字不识字都无关紧要。不识字不等于没文化,高学历不等于高文化。正如关于文学的知识常识不等于文学作品、文学艺术感染力,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到社区,其主要工作不是去传授关于文化的知识常识,而是帮助发现、提升、推广社区文化精神。
二、 从“新秧歌”到“闵行组歌”的启示
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的基本职责,是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周到的文化民生服务。抗战时期延安革命队伍里的“新秧歌”运动,以及深度城市化进程中“闵行组歌”创作传唱,都是值得借鉴的文化服务比较成功的典型经验。
抗日战争后期,延安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坚持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并改造“新秧歌”,创造了影响一个时代的红色革命文化。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提出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怎么为工农兵服务好”的问题。同年7月,鲁迅艺术文学院(以下简称“鲁艺”)为纪念抗战五周年,贯彻文艺座谈会精神,抽调部分政治上比较可靠的师生开赴茶坊镇兵工厂开展“七月宣传”活动,为工人和附近农民“送文化”。孰料用心良好,结果惨淡。这次“送文化”所有演出节目全是西洋音乐和外国话剧,和当前抗战没有多大关系,和当地陕北农村生活也毫无关联。由于生活习惯、语言、动作以及生活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是当时当地群众所不熟悉、不了解的,一点儿也没有得到群众的欢迎。去时热热闹闹,归时冷冷清清。没有群众反响和政治影响的文艺演出,使得准备走为工农兵服务道路的鲁艺师生们反省——群众为什么不欢迎我们的演出呢?
这时延安文艺界纷纷筹备开展通俗文艺活动。“街头画报”、“街头诗”、“街头小说”相继以大型壁报的形式竖立在延安街头。鉴于“七月宣传”的教训,鲁艺要求自己的文艺团队不但要让老百姓懂得所宣传的内容,而且还要让他们爱看。于是找出一批课堂正规教学之外的小能人,他们对民间的艺术形式比较熟悉,就创新编排出一整套节目来,有花鼓,有小车,有旱船,有挑花篮,还有大秧歌。排练期间就邀请附近老乡观看,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接受并叫好了。
1943年元旦,鲁艺将这些新编的与当前大生产运动息息相关的文艺节目送到学校附近的农村演出,得到老乡们的交口称赞。他们说,你们鲁艺“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呼爹喊妈(指西洋唱法练声),美术系不知画啥,文学系写的一满解不下(意为“完全理解不了”——引者注)”,只有这回才“一满解得下(意为“完全理解了”——引者注)”,都能看得懂了。随后,在1943年春节文艺演出中,鲁艺突击创作排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连续在延安中央机关拜年演出,毛泽东看过后满意地说: 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
新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等,是延安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生活,尤其是深入陕甘宁边区农村采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传播时代生活中的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艺术审美升华人生,净化人心,提供此前没有过的人生经验和艺术形式,从而走出了“送文化”的新路。
闵行区是上海近郊急速城市化地区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勃兴,大量导入人口亟须文化认同,形成新的“熟人社区”。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门邀请著名词作者郑南和国家“五个一”文艺奖获得者易凤林到闵行深入采风,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生活体验,通力合作,创作出九首脍炙人口的“闵行组歌”: 《闵行故事多》、《七月七宝街》、《香樟路啊香樟树》、《菁菁紫竹园》、《让梦站起来》等。他们用音乐艺术的形式,发现并提炼了闵行城市化进程中值得骄傲的闪光点,让闵行人在美好歌声反复传唱中,增进在闵行生活的幸福感、对居住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延安“新秧歌”,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闵行组歌”,作为一种文化服务,其共通的成功经验都是没有简单地一厢情愿地去“送文化”,而是以服务对象为主体,悉心捕捉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提供为服务对象所渴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 增进文化认同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之所急
最近二三十年来,急速城市化进程,造成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陌生人社区。原有的熟人社会关系解体后,在主要以商品房买卖交易为手段,以单元成套住宅为物理结构导致邻里空间阻隔,以人口大面积迁移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待组织化”心理,人们期待着能够重新回到熟人社区,彼此之间熟悉起来,组织起来,邻里相闻,守望相助。在此过程中,社区文化最迫切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文化融合,实现家园重建,生命绽放。
仍以闵行区为例。1992年9月,由原上海县与老闵行区“撤二建一”,合并组建成新的闵行区。当时人口统计为51万人,主要是本地人口,城市化率只有48%。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1995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拉动闵行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带来大量导入人口,城市化率迅速增长到92%。到2011年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闵行区人口已经达到243万人,主要是迁移导入人口,相当于建区之初的五倍。问题是,从一个人到五个人,原先的一个人生活在“熟人社区”,而现在的五个人基本上全部生活在“陌生人社会”。遗憾的是,从“陌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我们的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良,政府也始终没有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这样,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生活在城市陌生人社会现象就一直蔓延着。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在我们每个成人的手机里,存储着千百个电话号码中,很难找到邻里的电话。人与人之间,同住一个小区,大多数形同路人,有的甚至连点头问候都没有。
人在“熟人社区”与“陌生人社会”的生活体验是有本质差异的。据上海市公安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上海犯罪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为70%至80%,远远高出本地人口。究其原因,除了那些临时打工者、流窜作案者之外,大量导入人口中,重新组织化工作滞后,熟人社区建设迟缓,处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将长时间生活在陌生人社会,其安全感长期缺失,进而导致信任感缺失与归宿感匮乏,人生成就感与生活幸福感就大打折扣。所以,从农村城市化到深度城市化,社区居民群众最需要的是社区家园建设。这有利于促进“熟人社区”形成,增进社区文化认同,就是现阶段社区文化民生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的历史使命。
社区家园建设主体,是市民群众;社区家园维系纽带,是文化认同;社区文化核心,是发展文化民生,用文化亲民、文化惠民,关注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激励每个人的生命精彩绽放。这样的社区文化,绝对不是什么人可以派送来的,而是有赖于自我生长,依靠生活在社区里的每个居民的自觉参与。
所以,现阶段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最需要的不是“送文化”,也不是一般的“种文化”,而是“发现文化”,发现各自社区生活中的真善美,培育之,呵护之,传颂之,推广之。与此相适应,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文化资源,应该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农村倾斜,从硬件设施建设向软件内容建设转移。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工作,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文化产品(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而是文化服务,为市民群众改善文化民生服务,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提升社区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增进社区文化认同,创造社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