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国学正义
8127500000005

第5章 国学之概论(5)

熵是表明独立物质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决定这种传递过程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热量,二是温度,熵就是把热量与温度联系起来表示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和变化倾向的一个概念。假设一个系统中有温度为T1和T2两个物体,高温(T1)物体把热量ΔQ传递给温度为T2的低温物体使系统达到平衡,在这种传递过程中ΔQ/T1和ΔQ/T2的差别起了决定作用。这样就把这种热量与温度的比值定义为系统的熵。熵在本质上揭示了热力学系统的混乱程度,并从客观上反映了系统的发展趋势。通俗地说,熵的理论揭示:石油、煤炭一方面为人类提供能源,另一方面在促使熵的最大化,而熵到达临界点时人类末日也随之到来。

(3)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向我们揭示:石油、煤炭等石能源的形成周期很长,而开采速度极快,这是导致人类最近两百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人类之前两百万年中所创财富的总和的根本原因!有人为此欢欣鼓舞,以为是福音,他们不知道,人类致富是以能源耗散为代价的,也就是说,人类以怎样惊人的速度掠夺地球资源,就会以怎样的速度奔向死亡。

(4) 海德堡定理(测不准定理)

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标准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 h/4π (h是普朗克常数)。这是海森堡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共轭量为自变量的概率幅函数(波函数)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以及量子力学的基本关系(E=h/2π*ω,p=h/2π*k),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这个原理揭示:理性不能完全反映自然的原貌,《圣经·旧约》关于人是主格、自然是宾格的论断因此而不能成立。

(5) 哥德尔定理

定理一:任何一个相容的数学形式化理论中,只要它强到足以蕴含皮亚诺算术公理皮亚诺公理,也称皮亚诺公设,是数学家皮亚诺(皮阿罗)提出的关于自然数的五条公理系统。根据这五条公理可以建立起一阶算术系统,也称皮亚诺算术系统。

皮亚诺的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1) 1是自然数;

(2) 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a,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a , a 也是自然数(一个数的后继数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数,例如,1的后继数是2,2的后继数是3等等);

(3) 如果b、 c都是自然数a的后继数,那么b=c;

(4) 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5) 任意关于自然数的命题,如果证明了它对自然数1是对的,又假定它对自然数n为真时,可以证明它对n也真,那么,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真。(这条公理也叫归纳公设,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

定理二:

任何相容的形式体系都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

这两个定理宣告:作为逻辑实用典范的数学,并不揭示真理,数学是类似于艺术的一种智慧创造,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6 包容性

非理性文化都具有包容性,否则就不是非理性文化。包容是自然的本能,以自然为式的国学当然会沾濡上这一特性。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包容就是尊重自然的包容,不随意破坏自然的包容。竭泽而渔式的挖煤采矿、滥施化肥农药、滥砍盗伐、围湖造田、拦河筑坝、过度放牧、筑“巴别塔”巴别塔:出自《圣经》,指通天的高层建筑。等行为都是对自然包容性的破坏。国学的包容性主要就体现在对自然包容性的维护上。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大地的最高贵的品德,所以中国人以大地为榜样。

7 保守性

非理性文化都是保守的,否则就不是非理性文化。误解国学的人往往把对自然包容性的保护视为“保守”。

在贪欲尚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的时候,人的道德水平是很高的。相反,当有了工业革命之类的外界刺激,贪欲心迅速膨胀,道德则急剧地滑坡。所以,保守就成为挽救道德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把理性定义为“认知能力”的话,道德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发展路径恰恰相反:

今天人类道德沦丧的现实更加证明保守的可贵。

8 连续性

文化应该都是连续的,不连续的不是文化。对于非理性的文化来说,连续意味着存在,连续的中断则意味死亡。所以,文化应该与传统成双成对。人的死亡与人类的死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对于人来说,有气为生,气断为死;对于人类来说,民族的根在民族活,民族的根断民族死。之所以说国学是中国人的骄傲,就是因为它表征华夏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五、 国学之形成

1 发轫期——伏羲画八卦

国学起源于伏羲画八卦。

话说六千多年前的一天,伏羲巡察民情正在黄河边上行走,忽然河面上泛起五色的光芒,光束氤氤氲氲,升腾而起,接着一匹怪兽现身,只见它是龙的头颅、马的身体。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龙马。伏羲还没有缓过神来,只见龙马已经匍匐在伏羲眼前,使伏羲得以仔细观察。他发现龙马身负一张图,这张图是由圈与点组成的。圈圈点点呈矩形排列。更奇妙的是,圈是右旋的,点是左旋的。伏羲赶紧把者张图描摹了下来。后人把这张图命名为河图。这件事情被载于《尚书》。

伏羲回到住处之后翻覆琢磨这张图,受到启发,发现用两个不同符号可表示复杂的思想,于是他利用阳爻(一个卦的基本图形为一个爻)与阴爻画出了八个卦形,这就是流传数千年的八卦。

八卦由三爻组成,用来表示万物的性质:—表示阳爻,--表示阴爻。八卦为:

乾(天)卦:三排阳爻。

坤(地)卦:三排阴爻。

震(雷)卦:下排阳爻,中与上阴爻。

巽(风)卦:下排阴爻,中排上排阳爻。

坎(水)卦:中排阳爻,上排下排阴爻。

离(火)卦:上下排阳爻,中间阴爻。

艮(gèn山)卦:上排阳爻,下排中排阴爻。

兑(泽)卦:上排阴爻,中排下排阳爻。

伏羲用的方法是“近取诸身(男女),远取诸物(雷、风、水、火等自然天象等)”。

八卦没有凶吉,排列组合成六十四卦就衍生出凶吉不同的意义了。古人用六十四卦卜筮,以问凶吉。其实,《易经》主要是哲学书,而非占卜书,所以我主要讲它的哲学意义与价值。

2 发展期——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

传说文王被囚羑里的时候经过潜心研究,演出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都由六个爻组成,卦有两个要素:第一是上下位次(由下至上,用“九”代表阳,最下为初九,然后九二、九三、九四、九五,最上为上九。用六代表阴,最下为初六,然后为六二、六三、六四、六五,最上为上六)。第二是阴阳(一、三、五为阳;二、四、六为阴)。如:从下往上数第一行为阳爻,叫初九;阳爻居二叫九二,以此类推到九五。第六位叫做上,如果上爻为阳爻就叫做上九。同理,第一位为阴爻叫初六,然后六二、六三、六四、六五,第六位为阴爻叫做上六。

卦是一种象,所以也把卦称作卦象。象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对世界万物的描述。通过“象”这个字的形成原理就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象字是个典型的象形字(一些文字学家否认中国存在象形文字,其实,不必否定,承认中国存在象形文字并不会削弱汉字的价值。当然汉字中纯粹的象形文字数量并不多,把象形定为汉字的主要特征有失偏颇)。追溯到甲骨文,象是一只站立的猪(豕)。远古有一种带有长长牙齿的猪,叫做剑齿猪。这种猪的牙齿很像象牙。所以象字的意思就是一个东西与另一个东西有共同特征,但二者并非同物。中国人把这种情况称作“象”。

了解了“象”的含义,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中国古人的直觉认知方式。所谓直觉认知,并不是较死理地非要搞清楚一个事物的详细情形,而是要真切了解一个事物与那些事物相像,从而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不去追究一个事物是什么,却总是追究它像什么。有些不可思议。奥秘在于:“象”与“相”谐音,“象”所揭示的道理与“相” 所揭示的道理是相通的。

相字从木从目。乍一看木与目风马牛不相及,认真分析会发现,木与目是有关系的,人体中的肝脏属木,肝脏有病,一定会在眼睛上有所反映——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看一看眼睛,就能知道肝脏是否健康,这就是直觉式思维,这种思维不求某物是什么,只是将某物与另外一物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其属性。事情到此还未结束,中国人的直觉式思维绝不只是为了给人看病,而是为了给人类看病!人间的祸福和天地宇宙存在某种关联,就像肝脏与眼睛存在某种关联。人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就可以决定正确或有效的生存方式,或者就可以发现人间所存在的重大缺失,然后加以改进。

六十四卦包罗万象,可以借助于卦象充分表达出中国人的价值观与认识世界(包括人类)的方法论。比如,第六十三卦“既济卦”代表圆满,然而作为尾卦的第六十四卦却以“未济”(未完成)命名,否定了“既济”的圆满,这就道出了世界的本质——趋向完成而又未完成。中国人这样理解世界是为了戒骄戒躁,从而与自然恒久地共舞。

3 初步形成期——孔子述而不作

孔子抢救出五部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孔子的抢救并非原封不动地复制,里面融入了孔子的许多心血,最突出的就是孔子为《易经》写了重要的《易传》。

《易》由四部分组成:①六十四卦,②卦辞,③爻辞,④易(大)传。相传六十四卦为周文王所演,卦辞也为周文王所作,爻辞为周武王所作,传辞为孔子所作。宋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怀疑十翼为孔子所作。传辞被称为十翼,包括:

(1) 彖传(上下):彖读tuàn,推断。彖的本意是“猪跑掉”。彖传就是解释卦义的辞。

(2) 象传(上下):象为形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

(3) 系辞传(上下):在卦或爻的下面系上的文辞。

(4) 文言传:专为解释乾坤卦辞或爻辞的。

(5) 说卦传(疑非为圣人所作):说明重卦之由。

(6) 序卦传(疑非为圣人所作):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

(7) 杂卦传(疑非为圣人所作):杂糅众卦,错综其意。追究十翼究竟是不是孔子所作没有任何意义。《易纬·乾凿度》曰:“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如果不能证明《易纬·乾凿度》为伪,讨论十翼是否为孔子所作就是没有必要的。

《十翼》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系辞》上下篇中,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优秀的纯哲学论文,至今仍是哲学论文之典范。

哪一部经典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如果只列举一部,那么非孔子的《系辞》(上下篇)莫属。原因是这篇论文解决了如下问题:

其一,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男女平等听起来动听,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平等”只能造成家庭无政府主义,引发没完没了的家庭战争。数千年来中国的家庭和谐稳定,与男尊女卑的方针密不可分。

其二,《系辞》阐释了设卦观象这一认识自然的方法论,事实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其三,秦朝的短命为孔子的抢救工作给予了有力的反证:中国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不继承先贤的文化成果而另起炉灶也是不行的。

4 争鸣期——春秋战国出现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中国人文文化最辉煌的时期,用一个“和”字可以基本概括这种辉煌。那时杨朱与墨子的学说处于强势,儒家处于弱势。唯因如此才造就了强大的儒家文化体系。儒家与百家和而不同的“和合”工作主要是荀子完成的。荀子批评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若君主毫无权威,与百姓齐一,那么政令就难以施行,国家必然陷于混乱。他还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导致“尚俭弥贫”。由于荀子所评字字铿锵,杨朱与墨子的后学不得不被迫交出学界之牛耳。

诸子百家除了留给后人各种学识思想之外,还留给后人融和与包容的传统。可以说没有百家争鸣,华夏就没有两千多年的优良文化传统。

5 定型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学术国策带有很深的误解,以为那是“百家争鸣”的反动,扼杀了中国文化学术的活力。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西汉初期,韩非子与荀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孔孟等其他诸子。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五蠹》)。荀子则主张“法后王”。在这种情况下,不采取有效对策很可能发生二次焚书。汉武帝宣布儒术的合法性,对经典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因为国学经典,儒家十占其九。

再说,“罢黜百家”并不是文化学术的禁令。罢是停止的意思,黜是摈弃的意思,合在一起还是中止、停止的意思。汉武帝是在宣布:现在停止大鸣大放的学术文化争鸣,要全力树立儒家的权威。这是因为汉武帝发现:

(1) 儒家是起自伏羲的中华文化传统之正统;

(2) 儒家可以包容百家;

(3) 儒家与齐家、治国的关系最紧密,因此最有用;

(4) 争鸣不是中国学术文化常态(西方人认为争论出真理,他们的科学理性文明争论了数百年,最后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洛伦兹得出“科学不代表真理”的结论。现在很少有科学家怀疑洛伦兹的结论,因为他确实道出了“科学不是真理”的真理);

(5) 儒学是士(大夫)之学。

汉武帝时代中国就停止了无止无休毫无意义的学术争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超前。究其原因,国学不是一般的人之学,而是士之学(或士大夫之学,按照今人习惯可以称其为“贵族之学”)。先秦的士是由乡的学校——庠与遂的学校——序中选拔出来的,分为:

造士:学而有成者为造士。《礼记·王制》:“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俊士:西周称选取入学者为俊士《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也统称才智出众的人为俊士。

秀士:由庠选拔,经过乡一级考核合格者为秀士,秀士官可以封至司徒,甚至封侯。《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

进士:进士原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官可以升至司马。《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二升诸司马,曰进士。”隋兴科举制,以进士为取士科目,唐沿袭之。

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士皆出自贵族”,一部分士出自贵族,而且有的未经过考核,但大部分士不论出身,只要经过考试就可以成为士。

追溯士的发展史,士的人数是不断扩大的。至齐桓公时,成为一个阶层,首次有了“士、农、工、商”的说法。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就是专门培养士的学府。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齐王建六代君王,历时约150年。培养出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彭蒙、宋钘、尹文,法家的慎到、田骈,名家的田巴等名士。稷下学宫促进了中国的养士之风,但自由辩论也给国学带来负面作用,孟子的“民贵君轻”就是在稷下学宫的辩论中提出的,成为儒家士大夫专政的一种反动。试想如果真的实现了“民贵君轻”,中国与西方合轨,世界也就没有了国学这朵奇葩。

宣布完“罢黜百家”之后,汉武帝对道家仍然私心爱之,以至于迷恋李少君骗人的道术,贻笑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