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国学正义
8127500000004

第4章 国学之概论(4)

仔细想一想,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传统。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就是对回忆能力的保有,死亡就是失去过去的时间,处于永恒的“现在”。试想一个人只知道“现在”,完全不知道过去的事情,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应该说那就是死亡。民族何尝不尔?所以,国学就是教人保存记忆的学问。这种学问表现在经书里、民俗里、信仰里、各种形态的文化传统里。

2 按照形式分

按照形式分,国学包括文字与非文字两部分。

国学的经典数量并不多,除去资料书与工具书,可以概括为《诸子集成》、《十三经》、《黄帝内经》、《春秋繁露》、《楚辞》、《文心雕龙》、《唐诗三百首》、《昌黎先生集》、《欧阳文忠公文集》、《苏东坡集》、《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中国历代诗话》等。所以如果听到有人说“我已经把国学经典读尽”,并不一定是诳语。

国学中的非文字部分不容忽视,也更难掌握,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信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信仰是心中事,难于言表。礼仪也如此。礼仪出于形体,然而却关乎天人之际,关乎人伦亲亲……凡此种种皆非文字可以道尽其意。

3 按照学派分

按照学派分,国学囊括儒、释、道、杂四类。

儒家、道家以及其他各家都是土生土长的,可以略而不论。外来的释家(佛学)能够成为国学之一宗确实值得玩味。佛教起于汉明帝而盛于魏晋。主要原因是魏晋有探玄究理的清谈之风,儒家的学问逻辑性极弱,也没有喜欢玄学者所期待的那种难度,自然就会因为缺少谈资而感寂寞。佛学深奥庞杂,正好符合清谈的需要(特别是佛学中的因明学能够填补儒学之空白),佛学走红也就在所难免了。须要说明,即使在佛学最兴盛的时期,它也不可能取代儒学,更不能动摇国学。只能是国学改造与融化佛学,而不能相反。佛学成为国学之一宗,正好说明国学有强大的包容性,不惧怕外来文化的入侵。

4 按照对象分

按照对象分,国学研究包括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格物致理三大类。

天人关系体现在儒、释、道、杂各家的体系中。

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于儒家,天人合一则体现于诸家学说。孔子与老子都伟大,他们都敬天,但目的有所不同,老子为自己而敬天,孔子为人类而敬天,境界有所不同。

儒家与道家格物致理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一种直觉的、具象的、综合的、整体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其他方法论——比如逻辑分析——不可取代的。在某些场合,直觉的可靠性远远大于科学实验的结果。

5 按照功能分

按照功能分,国学包括敬天(信仰、宗教)、人际关系(人学或民俗)、情操文化(艺术)与国家治理(政治)。

其中信仰、宗教第一,人学或民俗次之,艺术再次,而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宾从于其他。

6 按照定型形态分

按照定型形态分,国学包括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大类。

古人创造的文化都属于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不一定都能定型为文化传统。真正支配中国人思想意识的大多是文化传统,对此后面将专门论述。

7 按照材质分

按照材质分,国学包括有形文化(器物文化)与无形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传统多表现为无形文化,比如忠君爱国之理念与舍生取义之精神。

四、 国学之属性

1 收敛性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先天智慧乃是其恶行之动力源泉。没有限制的智慧与没有安装刹车装置的机动车一样,缓行尚可,疾驰必覆。西方文明的要害在于没有给理性之车安装刹车装置,任其狂奔,难免险象环生。

国学之宝贵,首推它能自觉限制与控制产生于人性的恶,自觉地收敛野性,将其驯化为良知。这是万分艰巨的任务,让人惊叹的是,中国人竟然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荀子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杰出代表人物。

胡适曾经讥笑荀子反科学,说荀子只注重开发已成之物,却不耐烦作科学家思物而制之的工夫。或许有些人还认为胡适的话有道理,但现在来看,荀子的反科学是有道理的,因为地球资源极其有限,“新物”不可以无止境造下去,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还须回到荀子的正确道路上来。

《荀子》共三十二篇,为什么始于《劝学篇》,然后接着是《修身篇》?这是因为学习与修身是礼之基础。学习有利于做人,思考有利于知天(逻各斯)。只有好学的民族、把学习放置到思考之上的民族才可能实行礼制。正如荀子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ì,踮起脚)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修身乃是治气养心之术,不修身是接受不了礼的。荀子还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智虑深险,则使归于浅易平和)。”请注意: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知道限制自己的理性,使人平和,就知道“限制智慧的智慧”比自由发展的智慧价值更高,也更重要!荀子很担心他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被误解,于是用“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命题补充之,从而维护了自然为本、人从之的主导思想。

如何限制智慧呢?接下来是《不苟篇》与《荣辱篇》。行不苟与知荣辱是修身的进一步深化。关于“不苟”(不随便),荀子是这样说的:“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意思是战胜困难的本领、舌辩的技巧与争得的名誉均不为贵,真正的贵是凡事做得恰当(与孔子的过犹不及相似)。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先人不搞科学技术是故意为之的,因为那样做不正当,不算高贵的行为,故敬而远之。

人为什么要追求正当呢?荀子又在《荣辱篇》中告诉我们:“桥(古代“桥”同“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偋”同“屏”)五兵也。”意思是过分骄傲是人的祸殃,恭敬谦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要戒骄必须克服人性的弱点,所以荀子在《非相》中说明人长得高低或美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必须克制自己的弱点。人的普遍弱点是:“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

接着,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解答了为什么人有三个弱点:“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欺惑愚众……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意思是说假学问横行,真学问就被掩盖了,人民就被愚弄了。

说到拨乱反正的问题,不能不提及孔子。荀子在《仲尼篇》中,荀子回答了一个普遍的疑问:

为什么孔子门下的五尺少年羞谈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就是因为齐桓公(1)杀兄夺权;(2)以姑姊妹为妾;(3)王宫要耗费国家财力的一半,以供奢侈的生活;(4)侵略与兼并了三十五个小国。当代的美国的消费主义多么像齐桓公的奢侈啊!

在《儒效篇》中秦昭王问荀子:儒家对国家有没有益处?

荀子说:儒家效法先王,弘扬礼义,虽然穷困冻饿,却不走邪路,贪图私利。为礼义大声疾呼的人寥寥可数,礼义却为社会确立了万物抚养百姓的法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环保的、可循环作业的小农经济与人与人友好相处避免过度竞争)。

具体到国家政治,必须先确立原则。荀子在《王制篇》中说,人乘坐一匹容易受惊的马拉的车不舒服,必须设法让马安静驯服。人何尝不如此?让人民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照顾孤老贫弱,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2 具象性

如果说西方的逻辑显示出来的是“真理”的话,东方的具象显示出来的则是事实。客观的事实当然高于主观得来的“真理”。

具象是国学最常用的方法。自然与宇宙用各种象昭示自己的存在。人们能够感觉这些象,而且其可靠性大于西方的理性。具象比理性更忠实于认知对象,这就是国学最大的优越性。西方也有人偶用此法,大获成功,哥白尼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他怀疑托勒密的地心说完全出于直觉,认为托勒密的太阳系行星运行图过于复杂,不符合宇宙简单的原则,然后根据直觉画了一张简单的运行图,成就了日后让其名声大噪的日心说。西方像哥白尼这样做的科学家凤毛麟角,而中国普遍使用这样的思维方法。

美国华盛顿州罗斯福水库是世界著名大坝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发电和灌溉两用水坝。位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斯波坎西北的大古力城。“大古力”英语意为巨大的石槽,它横在哥伦比亚河上,坝高168米,顶长1272米,蓄水量117.95亿立方米。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座十分成功的水坝,几乎无懈可击。但从具象的角度看就不同了。大面积的水域高悬在空中,这是一种危象,一定潜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危险。现在,这座大坝安在,而且仍在发挥效益。但是美国人深知危象可怕,所以已经炸毁一些水坝。现在没有炸毁罗斯福水坝完全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道理上,罗斯福水坝在美国人心中已经不是什么吉利的象征。

3 整体性

整体性是具象式思维的产物。西方的物理学、化学、医学等学科都是进行分析的,缺乏整体的视角。国学研究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在不同子系统的互相联系中寻求规律与对策,正好补其不足。中医是整体性思维的代表。按照西方人的理解,医学为的是治病,所以他们的医学总是针对各种具体的疾病,中医则完全不同,中医并不单纯以治病为目的,中医追求的是身体整体上的平衡与协调,中医以提高生命活力为己任。春秋时代,有患者赞扬扁鹊是郎中之翘楚,扁鹊说:我的两个哥哥的医术比我高明得多。患者很奇怪,问他:那为什么他们的名气不如您大?扁鹊是这样回答的:我二哥是在患者得了小病时给他看病,我大哥是让人不得病,我是在患者病很重的时候看病,所以我的名气大。其实,我的两个哥哥比我高明。

在评价人的场合,东西方存在根本性对立。西方以智慧、能力、生命力评价人,所以年轻人最受尊重。正因为如此,古代西方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

远古的时候,忒拜城附近一座山的悬崖上有一个人面怪兽,名叫斯芬克斯,每逢有人路过他的面前,他都会让路人猜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无数人因为答不上来而被怪兽吞噬。只有俄狄浦斯猜中了——人!

猜中又如何?在西方至今仍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墓地!

中国从整体上评价人,认为老年人最值得尊敬,因为老年人经历人生的大部分过程,经验最丰富,见识最广。所以《周礼》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杖于、乡:人到六十岁,就有资格拄拐杖,有这条拐杖可以走遍乡里都受到尊敬。、七十杖于国杖于、国:人到七十岁,可以在全国拄拐杖,走到哪里都受到尊重。、八十杖于朝杖于、朝:人到八十岁,可以在朝廷当着皇帝的面拄拐杖,当然也要受到满朝文武官员的尊重。的敬老措施。杖代表德性与资历,很具权威性,有了这个权威,老人的三条腿由贬义转变为褒义。

唐朝,白居易等集资建立“病坊”,收容看不起病的或无家可归的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福利收容所。——这也是传统文化。即便这些做法不适合今天,其敬老的原则也完全适用。

敬老是中国人整体观的一个绝好例证。

4 综合性

综合性是整体性的延伸。理性所辖的学科大多泾渭分明,数学就是数学,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化学就是化学,医学就是医学,这种明确分工有利于对某一问题做精细深入的研究,然而却十分不易于在宏观上全面整合,不利于让人的认识与丰富多彩而又神秘莫测的自然完全对应起来。可以说,只用理性,不用综合的方法是难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如西方古老的神话所说的那样: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之后,主神宙斯图谋报复,命火神用粘土做成美女,起名潘多拉,并把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盒子里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一起飞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从此,人间充满各种灾祸。

中国的综合思维就是为了防止恶魔飞到人间的。

5 非理性

就本质而言世界是非理性的,理性仅仅表现为作为自为的静态的物质体系自身,而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是非理性的,考察任何事物,一旦把各种复杂因素混杂在一起,理性就会失效。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理性是智慧的发动机,而非理性则是欲望的制动器。

中国人将人性完善与社会进步的重点放在非理性方面乃是一种主动选择。中国也出现过类似耶和华的神,那就是盘古与女娲。盘古开天地之后死去,他的尸体化生为自然万物;女娲则用黄土抟成最初的人——这些与耶和华创世的事迹逼肖之至。如果当初中国人选择盘古为创世之神,就会像西方那样,人成为主格,自然成为宾格从属于人。中国人之所以放弃这种选择,是因为他们宁愿宾从自然,而不愿把自然当成人类奴役的对象,中国人宁愿以保护自然为乐,而不愿以占有财富为荣(像荀子在《儒效篇》所说“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指导中国人进行这种选择的是和(亦称“中庸之道”)。理性文明总是在打破“和”,而非理性文化则总是在维护“和”。按照孔子的理解,“和”就是在承认对立与差别的基础上让双方和谐相处。天人之和是世间最大的和,而天人之和的基本保证就是有粮食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人选择农耕生产方式就是选择了“和”的生存策略,选择了非理性的发展之路。相对于工业,农业简单得多,没有太多专业技术方面的条件,需要的主要是天人关系这一整体问题,组成天人关系的子系统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因此天人关系基本上是非理性的。也许是一种巧合,中国古人的选择完全符合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这些规律包括:

(1)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揭示热量运动方向的热力学基本定律。这个定律认为,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做相反的传递而不带有其他的变化。就像水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流,如果想从低处流到高处就必须消耗其他能量一样。该定律还说明,摩擦过程机械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可能回过头来全部转化为功。这条定律的确立,宣告了那种试图不提供高温热源,从海水、空气这样的大物质系统中聚集热量制造第二类永动机的幻想的破灭。这说明理性文明是有限的,从工业革命算起,充其量只有数百年的寿命。而中国的非理性文化其寿命近乎无限。

(2) 熵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