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打开艺术学之门
8126300000013

第13章 艺术也会“拉帮结派”(1)

大家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初学绘画的同学勇敢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画作,但由于水平有限,脸画得有点歪,手画长了,比例也不对,动作也不准确,看上去甚至有点变形。直肠子的人,肯定会直接叫出来:“你这画得不像嘛!”“真难看……”喜欢开玩笑的人会说:“哇,你这是印象派吧?”“把人画得像大猩猩,这是野兽派吧,真厉害!”

印象派呀、野兽派什么的,这些词,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似的,也从你嘴巴里蹦出来过吧?可是它们到底是什么?画得不好就真的是“印象派”吗?

想知道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能只看外表,我们总得去观察他,做什么工作的,干得怎么样;说话粗鲁的还是斯文的;对人怎么样,是有爱心还是冷漠的等。认识艺术也是这样的。我们想要更多地知道艺术到底是什么,光靠看几张画,听几首歌,读几篇文章,是不可能做到的。

想更多地了解艺术,我们得知道更多和艺术有关的事。比如说,在那么长的岁月中,世界各地有什么人,都发生了些什么事,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它们的影响是好还是坏。为什么有些人画得那么好,却没什么名气,有些人随便一幅看起来普通得不得了的画,却能拍卖出天价来?

了解艺术的途径很多,你可以去听个钢琴演奏会,感受下高雅的气氛;也可以参加个绘画培训班,动手画些画。用自己的身体来认知,是最直接的方式了。当然你也可以读读艺术的发展史,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认识艺术。在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艺术的流派。

为什么要认识艺术流派?知道了它们,就等于知道“艺术是什么”了?当然不是!我们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对艺术流派的认识就是这么个感觉。你懂得了,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如果你一点都不懂,也许只能永远在艺术的门外徘徊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拉帮结派,在艺术家和艺术当中自然也是家常便饭。我和你志同道合,然后一起画点画,再弄个展览,做点别人没做过,或不敢做的事,引领一下潮流,看到谁的作品不喜欢了,就又凑到一起对别人评头论足一番。

大家可能会问:“不是吧?这就是艺术流派?”当然这么解释似乎太随便了,绝大多数的艺术家对待艺术是很严肃,很认真的。但从某种程度看,这却是实实在在的标准流程。

艺术史上的流派繁多,其中包括美术、建筑、设计、服装、音乐、诗歌、文学、电影,等等。这里我们就以美术为例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和大家分享吧。

不要再用酱油来画画了!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

我们先说说前面提到过的“印象派”吧。这个名词大家比较熟悉,一定很感兴趣吧。印象派的绘画特点是抓住对象最有特点的瞬间或感受来作画,画家侧重营造整体的气氛而不是细节。用笔较为直白粗放,喜欢对自然和光影进行描绘。

想了解印象派还得从法国著名画家莫奈说起。莫奈的名气在中国人眼里也许比不上毕加索、达·芬奇、凡·高等艺术家,但只要是喜爱绘画并且比较关心艺术的人应该都知道莫奈不但是法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还是印象派的代表人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这一名称就是从他的风景画《日出·印象》而来。

19世纪下半叶,一群富有创新意识的画家经常聚集在一起,探讨对艺术问题的意见,他们大部分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开放。这群艺术家很善于吸收当时的新知识,特别是科学新知识。

我们都知道,科学和艺术从来都是不分家的。所以,科学前进一小步,艺术就会跟着前进一大步。19世纪科学家们对光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从17世纪中期牛顿的光的色散理论提出以后,色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终于在19世纪中期有专门的研究著作开始出现,如薛夫鲁尔的《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原则》、贝佐尔德的《色彩理论》等。

在印象派之前的绘画艺术里,艺术家们对色彩并不是特别重视,他们更看重素描关系和对象的固有色。古典主义就是如此。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思潮,它推崇用古代的艺术理想来约束现实的道德观念。古典主义绘画受到这个规范的影响,一般都用典雅崇高的事件作为题材,画面构图追求均衡完整,非常强调严谨的素描关系,不重视色彩的表现。具体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来说吧。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古典油画大多是暗褐色的调子,《蒙娜丽莎》也是这样,整个画面笼罩在这暗褐色的调子中,蒙娜丽莎皮肤的颜色,从额头到胸口,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在血管丰富的地方微微看到有一点浅绿色,这就是典型的古典绘画描绘的技法。有人开玩笑称这种色调为“酱油色”。这个比喻很形象,这就好像画家用酱油来当颜料,蘸着酱油来画画一样。印象派的画家们就非常看不惯这样的绘画风格,想通过新的手法来突破这个现状。印象派认为,任何对象,它的颜色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会因照射在它身上的光线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人类的眼睛能看到色彩,全赖有光线的存在,色彩的变化是由于光的照射而造成的。就这样,印象派的描绘对象也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从单一的人物写生转向了更瞬息万变的风景写生。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这种室外写生,主要追求光色变化,捕捉自然界瞬间的印象,从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对西方绘画技法的革新和之后的艺术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在它们刚刚出现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不买账。人们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新事物。这总是难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远见,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智慧。所以,印象派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被大多数人质疑着,特别是还受到了顽固派的谩骂和嘲笑。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他们的作品,当然也不会被权威机构看好了。因为当时的权威机构,就是由这一部分顽固的人组成的。

想要参加官方沙龙是不可能的了。1874年,这些艺术家终于以“无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展览会”的名义展出了他们的探索性的作品。观众们都无法接受这些新奇的画法,不但前往讥笑,更有的粗鲁地向画布吐口水。在众多的画作中,就有莫奈的《日出·印象》,这是莫奈画的一小幅哈佛港的早晨海景,描绘了海边日出时生动的光线和波光粼粼的海面。这幅画受到的讥讽最多,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此画名嘲讽画展:“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更有艺术批评家用“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的言语进行攻击。但是,展览会的艺术家们却利用了这些批评跟他们唱反调,你不是说这是印象派画家的画展吗?我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不断变化的光线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那我们就是印象派!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吗?印象派可不是因为画不好才叫印象派的。为什么印象派在我们国家,知名度比其他流派高呢?其实,从20世纪开始,就有学者将印象派介绍到中国来,可能是我们传统中国画本来就是很重视意境的画种,两者有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印象派艺术在中国倒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印象派对光线的捕捉,对户外写生的重视以及它的绘画手法都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油画,影响了众多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另外,还影响了中国的美术教育。在学习色彩绘画的过程中,老师会跟我们强调,要用色块去表现对象,要注意色彩的冷暖,注意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等等。可以说,没有前印象派画家所做的创新尝试,我们的绘画世界说不定还泡在“酱油”里呢。

在这里顺便给大家提一个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小窍门,印象派绘画通常会为了达到鲜明生动的真实气氛,不会很深入地刻画细节,而且笔触大胆,颜色奔放,因此,如果观看时离得太近,只会看到支离破碎的颜色和笔触。但是当退后一段距离再看时,画面的真实和生动却能让人大吃一惊。所以,大家在观看这种印象派的画作时,记得退后一些,找到合适的距离再来欣赏。

达达主义——我们什么都不是

在深入了解达达主义之前,我必须得再提一提《蒙娜丽莎》,这幅名作因为名声太大,成了“猎人”的目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可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你们见过吗?中国摇滚歌手崔健有一首歌这么唱道:“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是听说过没见过,可是这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估计大多数人是连听也没听说过的吧。

其实,这是法国艺术家杜尚在1919年创作的一件作品,名叫《L.H.O.O.Q》。这件作品的蒙娜丽莎并不是杜尚画的,杜尚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一幅《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用笔给这个微笑的女人添加了两撇山羊胡,接着写上自己的名字,成了一件作品。然而就是这样看起来像恶作剧般不经意的两笔,却成了一件震惊整个西方艺术体系的作品。

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今天,大家肯定不屑一顾吧,因为见得太多了,一点也不奇怪。再不然,就是分享到网上,让大伙都乐一乐。就像“杜甫很忙”的系列涂鸦,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大家都觉得好玩,于是就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

再说了,在名人脸上画胡子的事,谁没干过啊?打开咱以前的语文教科书,上面小人的脸上十有八九不是胡子就是眼镜,要么就是个打交叉的大伤疤。所以大家可能会说,杜尚这么做也能叫艺术?肯定就是在炒作,想出名呗。

事实上,艺术体系尤其是西方的艺术体系远远不像诸位想象的那么单纯,并不是画画得好,技术了得才叫艺术,也不全是美好的事物才叫艺术,怪诞的,丑陋的,不严肃的,挑衅的也能跟艺术沾上边,甚至能引起一两场艺术的革命。只是,要达成这样的结果,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它必须满足这些条件: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能震撼人的形式;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L.H.O.O.Q》则完全具备了以上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