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公里的万丈盐桥,成为举世罕见的一座路桥。路面平整光滑,山色湖泽相映,玉带似的盐桥,旁无栏杆,下无桥墩,更无流水,呈现世间绝无仅有的奇观。两旁浩瀚的湖面好像一片刚被耕耘过的土地,又像一层层的鱼鳞,一浪接一浪,雄浑深沉。湖中色彩斑斓的盐花似雪片、似珍珠、似蘑菇、似钟乳、似玻璃花环,形态各异,妙趣横生。黄绿相间的盐池微波荡漾,如诗如画,站立盐湖上犹如进入梦幻世界。站在察尔汗盐桥遥望昆仑山,已觉得它并不高大,也称不上雄伟,更多的是给人一种静静地守望盐湖、恩泽盆地的那种朴实厚道,令人产生一种亲切的信赖感。站立盐桥目视左方,青藏铁路似一条巨龙静卧在大海的波涛之中,一列拖着轨枕的火车吞云吐雾轰鸣欢唱着从湖面上飞过。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今日成了举世无双的奇观,成了世人称赞的奇迹,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敬慕铁道兵7师的同志们,是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架起了这座举世无双的盐桥。
察尔汗盐湖,有“中国死海”之称,它地处戈壁瀚海,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夏天像蒸笼,隆冬似冰窖,干燥和咸涩拒绝一切绿色生命。刚刚在沙漠中见到的骆驼草这里一株难寻,就是在这样一个寸草不生的地带,铁道兵7师的指战员们架起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钢铁长虹”。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困难”,而这里桥下却不是水,是硬如钢铁的盐盖,而盐盖的两端又是松软如海绵、稍遇震动就变成小米粥一样稀糊糊的饱和粉细沙震动液化地段。在这些地段,铁道兵科技工作者和铁道兵7师的指战员们科学攻关,精心研制出适应这种地层的锋利桩尖打入地层深处,十个月内在五公里长的粉细沙震动液化地段打入挤密砂桩五万多根,灌沙近五万立方,钻孔总进尺达到十三万多米,相当于钻透了十五座珠穆朗玛峰……“铁道兵面前无困难”“钢铁长虹”就是一座铁道兵指战员克难攻坚、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当天晚上近8点,我们到达格尔木。走进铁道兵第一指挥部,有了到家的感觉,很亲切,很兴奋。
钢铁巨龙上高原、进柴达木、到昆仑山下,青海各族人民多少年多少代的梦想今日成真,企盼成为现实,全省欢庆。格尔木沸腾了!
9月的格尔木,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青藏铁路通车盛典,迎来了西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代表,迎来了党中央、国务院派出的大型参观团,也迎来了西王母为典礼送上的明媚阳光、和畅秋风。
格尔木车站彩旗飘飘,歌声飞扬。写有藏汉两种文字的大红标语挂满了车站大小建筑。广场正中搭起的摄影塔上站满了早已选准聚焦点的记者。舞台正上方“热烈庆祝青藏铁路通车至格尔木”的巨幅标语格外醒目。台下是盛装起舞的青海各族群众代表。铁道兵指战员代表列队坐在广场的正中间。腰鼓队、歌舞队鼓声阵阵,彩舞翩翩,格尔木车站广场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青藏铁路修到昆仑山下,官兵们笑了。只是没有笑多久,两口棺材抬上典礼现场,通车典礼没有留下领导们的笑容。
上午10点,是铁路彩车到达车站的时间。9点过后,人们的目光不时地向广场西北方向翘望,那里是让大家振奋欢呼的地方,那里是彩车停靠等待首长前往剪彩的位置。
9点半刚过,车站西北方向出现惊呼声,不少人站立起来涌向彩车应该到达的方向。这时,主席台上仅有调试音响摆放座位牌的服务人员,领导尚无出场,彩车不会来吧!?
来了!只见一大群人分别抬着两口硕大的原木棺材顺着新铺下的钢轨、顺着彩车将要通过的方向走了过来,后面还尾随着约有几百名中年男女,有的打着红旗、国旗,还有几个小横幅上面写着“我要吃饭”“我要生活”“我要生存”“我要活命”。会场顿时一片混乱。
据史书记载,集体上访事件从我国的唐朝就已经开始出现。不过那只是史书记载,真正见过的人肯定没有几个。而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很多人也没有怎么听说过。如当天这样盛典上的群体上访场面,在场的人可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时间,会议组织人员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首先一条原则是领导暂不到场,防止出现“意外”。
10点钟到了,上访群众情绪激动,不少人站在钢轨上高呼口号,要见中央领导,要面见谭启龙。“我们要生存!”“我们要活命!”呼喊声一阵高过一阵。10点半过了,上访群众喊声更猛,且已对劝阻的人员恶言相加,推搡谩骂。
会场上铁道兵和驻格尔木部队的代表列队整齐,他们在等待典礼的开始,没有劝阻群众的任务,也没有人敢宣布让部队出面维持秩序。他们按事先安排坐在会场的正中间,一直保持着平静、稳定的局面,而会场周围已乱了阵脚。腰鼓队被挤得被迫停止表演,穿着民族服装的舞蹈方队也被挤得七零八落,新落成的格尔木火车站迎来了让领导痛心的“开门红”。
事态一时无法平息,11点过后宣布庆祝大会暂缓举行。
格尔木的大型建筑是会议礼堂,而全市最多的大型建筑都在部队,也就是部队礼堂。当天晚上的庆祝大会在一个师级礼堂隐蔽进行。由于情况特殊,我们这些随行人员就无缘进入,仅在一周后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了远不是报社总编希望的一张“青藏铁路铺轨至格尔木庆祝大会”的照片,只用二十多个字记录了十万名官兵五年艰辛拼搏、心血付出的劳动成果。不管怎么看也看不出有创造世界奇迹的成功庆典盛世,让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官兵们无不为之扼腕,无不为之抱憾!
庆典被冲散,好事遇意外,不少人在疑惑,不少人在追寻:究竟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让那些人冲击通车庆典?这也是我这个身临其境的目击者更感到不解的。事后才得知一些不太准确的历史讯息:
我国的解放战争胜利之后,有大批战犯需要集中关押改造。当时就选择了靠近内地、地广人稀的青海高原。数十万国民党官兵被押赴青海后,柴达木盆地出现了“好人没有坏人多”的旷世景象,而且负责看押的解放军官兵安居劳改农场以后,这里又成了一个“男人的世界”,社会生态严重失衡,官兵安家遇到根本性难题。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经中央批准,在山东等地招收一批青年女学生配婚警卫官兵,在豫东、皖北等地招收男性青年补充劳改农垦管理队伍。20世纪50年代初的青年男女最大的特点就是听党的话,听政府的话,党叫去哪儿就去哪儿,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些青年男女是以“参军”为名离开家乡的。据说当时每人发一套黄军装,当月发津贴费。到青海戈壁滩以后,军装没有再发,津贴费也没有再变,青年女学生与南征北战的解放军官兵“有计划”地结了婚、成了家,“非军非工”“非工非农”,在柴达木盆地一干就是二十年。那年头儿,青年小伙子耐得住高原环境摧残的,就在劳改农场里安了家;耐不住的就偷逃。只是能活着逃回去的很少很少。不少人成了柴达木聚宝盆里的朽骨野鬼。
劳改农场的战犯一批批特赦、一批批刑满后成为农场工人,每月可以领到国家规定的工资,基本实现劳有所得,劳有所养。而这批坚守农场、看守战犯的热血男女一直干着农场工人的活,领着战士的津贴,养活着一家老小。艰难与困苦让他们慢慢地醒悟了、悔恨了,开始找、开始跑,跑着找领导,追着找有关部门。找了几年,有人同情,没有文件;有人答复,没人兑现。当年山东女孩“参军”时的省长是谭启龙,当今的青海省委书记还是谭启龙,他知根知底,了解情况。青藏铁路通车到格尔木这样的盛典他要来参加,他要上主席台亮相。听说国务院谷牧副总理也要来,有人能说明情况,有人能拍板出政策。好!这是个机会,是个最好的机会!是个难得的机会!
按这些可怜人的想法,就是要做出大的举动,让中央震惊,让高层重视,让领导可怜、同情、关心,而认为最能惊悸心情、触动眼球的是死人。死人早成了干骨头!那就抬着装殓死人的棺材上去吧!就是让当官的看一看,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没法活,就会亏死、冤死、饿死!
就是这样,大体是这样的情况,不见得完全真实。而真的是这样的情况,搅了与他们不相干的好事。
5.姜培敏师长的风范
1981年上半年,身居高原的铁道兵官兵们从报纸上看到不少国家的大事。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标志着我们党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意义十分重大;中央举行建党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万象崭新。胡耀邦总书记讲话中号召全体党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不顾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愧是共青团出身的领袖,一个“奋不顾身”让我们高原铁道兵战士感到亲切亲近有感触。另外,还有两件事也很让我们关注,一个是春节前四川甘孜自治州发生六点九级地震,死亡一百五十人,受伤三百多人,紧接着是台湾宜兰地区发生了六点九级地震,强烈地震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从中能看出宝岛台湾物质文明发展的质量很高;8月初又报道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驾机起义回到大陆,事情不算多大,让人能感觉出大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对祖国统一的积极影响。身在高原,只能从这些消息中认知举国大事,感知国家的发展。
正在大家热议黄植诚英勇义举的时候,又传来了陕西洪灾的消息。联想到1月四川、台湾连续发生地震,3月份台湾再次发生地震,觉得1981年可能是个不平常的年份。部队里陕西兵又多,陕南水灾让干部战士开始热议起来。
据报道,从8月14日起,陕南和关中地区连续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暴雨,总雨量达四百至六百毫米,阳平关达到一千多毫米,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四到六倍。8月21日这一天,宝鸡、凤县、略阳、阳平关的降雨量均在一百毫米以上,阳平关接近二百毫米。8月19日,宝成铁路略阳至阳平关段首先出现险情,中断行车。8月21日,陇海铁路宝天段、宝成铁路宝广段、阳安铁路相继发生严重水灾,分别于当日11时到12时全部封闭,三条铁路中断通行。在全长八百五十公里的线路上有七百五十公里遭受洪水严重袭击。一时间,通往我国西北、西南的大动脉陷于瘫痪。截至9月上旬统计,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已造成一百二十多万人受灾,二十万人无家可归,七百多人死亡,五千多人受伤,两百三十个村庄被冲走,一百五十多万亩农田被冲毁被淹没。
消息传出,国人无不震惊!
大半个中国铁路运输亮出红灯,十万火急!
9月11日21时,铁道兵10师值班室接到铁道兵司令部参加抢险预先号令。
12日凌晨2点,师党委召开紧急党委会传达铁道兵部指令。
12日早晨8点,师长姜培敏、总工程师陶学慈、后勤部长李本信率领司政后先遣组乘车冲出乌兰师机关,冲过日月山,火速赶往陕南灾区……
14日上午,姜培敏师长率领的先遣组冒雨绕过宝天段的堵塞,翻越六盘山的天险到达宝鸡市,比预计时间提前八个小时,跨进“铁道部宝成铁路抢修指挥部”接受李克非副部长的指令。铁道部领导没想到铁道兵这么神速,也没有想到是师长姜培敏亲自带队来接受任务。
任务下达后,也让姜培敏师长有了一个“没想到”。没想到灾情是如此的严重,抢修任务的艰巨程度是如此的非同寻常。
宝成铁路宝(鸡)广(元)段共发生水害七百五十处,三十七个区间水害中断行车三十二个。冲毁桥梁十七座,有七孔梁体坠入江中。嘉陵江十一号大桥,三个桥墩折断,四孔钢梁被洪水推入江中,有一孔冲离桥台四百多米,两孔不知去向。十三座隧道全部成了“泄洪道”,洪水高出轨面三四米,泥石流漫道五十三处,仅红花铺一个站内流泥漫道近五万立方米,堆积厚度四五米。桥涵淤积堵塞一百九十二处,山体堑坡塌方三百四十多处,仅三一三公里界碑内一百米至三百米处塌方,砸死职工十三人,路堤滑塌下沉四十五处。全段总计土石方量近两百万立方米……
铁道兵10师的抢修地点中心位置在甘肃省两当县,那里铁道、公路、供电、通信“四不通”……
宝成铁路通车以来最严重的水害,也是中国铁路史上所罕见,一家外国通讯社预言,修通宝(鸡)广(元)段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铁道部领导想听听姜师长的意见。他没有多想,只按他的习惯、按他的经历说了一句简单的话: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铁道兵克服不了的困难!
每分每秒的时间都与生命一样宝贵。现在不需要表决心,只需要立即投入战斗!
铁10师负责宝成线西坡车站嘉陵江一二九号桥至八四号隧道十六点五公里的抢险任务。共有水害点五十二处,占宝鸡至广元段的百分之十八,冲毁、淤积土石方二十万立方米,需搬填土石方五十五万立方米,工程量占全线抢修工程量的百分之三十。任务特点:依山傍水,地形复杂。
姜师长带领指挥部人员冒着倾盆大雨,步行四十余华里进入抢险区域,钻隧道、涉泥流、走悬轨,踏勘地形,查看灾情。按照抢险指挥部提出的“保证安全、争取时间、先通后固、照顾今后”的原则,迅速制订出“中间分向,南北进攻,突击一二二,会战一三一,提前抢通宝成线”的抢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