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8121900000033

第33章 月成洞百米大会战(1977)(7)

下午2点多到德令哈时饭时已过,只能先到商店买几块点心打发肠胃,然后到驻扎在这里的师教导队,让叶排长找熟人了解一下去农场的情况。劳改农场是改造犯人的地方,很少与外界联系。教导队的同志对劳改农场的情况也不是太熟悉,找几个人问过以后,在几个大农场中推荐了德令哈农场。由于城区距农场还有几十公里的石子路,而且没有食宿条件,今天得住下,明天去才行。

住下就住下吧,兔子不拉屎的沙漠戈壁里,离开这里一步可能更不好办,住一晚上也好看看德令哈的模样。

德令哈其实只是乌兰县下辖的一个镇,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所在地,地位低,架子大。“德令哈”蒙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祁连山的雪水汇成的巴音河穿城区而过,清澈的河水给城市带来了不少灵气和生机。大街两行的杨树挺拔茁壮,被称作昆仑路的街道两旁有几幢两层小楼显示着它的中心地位,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大街上偶尔有一辆军车通过,稀疏的行人多是军人,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应该是州政府的工作人员。夕阳下,大街旁没有喧嚣,也没有嘈杂,却有着无法回避的孤寂和荒凉。几年后看到了一些有关德令哈市的美妙诗文,又让我回想起这次德令哈之行,增加了一些我对它的感悟。

人对美的欣赏、认知绝对是有条件的。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急于求生的时候,就不会看到美,也不会认知美;在忙于劳作、疲于应酬、难于进步、苦于无奈时人也不会去欣赏美,也不会赞赏美。当然那些以吃喝为乐、损人为己、无所事事的人也不会有羡美的意识和誉美的冲动。对美的欣赏和认同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那天在德令哈走了一圈后,我一直不理解这样一个在光秃秃的山峰之下,与沙尘荒漠为伴的小镇,蒙古族祖先怎么会把它昵称为“金色的世界”!想必绝对不会是四周的黄沙、常年的黄风所致吧!也就是在几年之后,当我看到著名诗人海子的诗,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愚昧、无知和无聊。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是一个缺少诗意细胞的粗人,对现代自由诗更是一无所知,视若天书。然而一看到海子的这首诗,我想到了我没有认识、没有欣赏到的德令哈。海子的诗尽管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美丽,荒凉的美、空空的美,一种神秘、一种诡异、一种向往的美丽。学海无涯,认识美丽更无止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位于德令哈西南部的德令哈农场。这是青海省创办最早的大型劳改农场,有二十多万亩耕地。当年从山东和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都关押在这里。当时有犯人两千多人,属于省第八劳改支队。曾有人说,在青海,好人没有坏人多。其实这话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是我们国家劳改犯人、劳改农场最多的省份。在德令哈,最大的村落是劳改农场,最大的人群是犯人。劳改经济是青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该是事实。虽然头天晚上师教导队的老乡给我们讲了一些农场的情况,但仍然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场部生产经营处。一位像领导一样的同志听说我们是铁道兵47团的,立马来了热情。他说,劳改农场北山上的煤矿在施工中,47团的技术人员给了很多无私的支援。只是现在农场还不到蔬菜生产旺季,所有蔬菜原则上都不外销,对你们可以破例给予照顾。我看时机挺好,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什么青菜都要,价格你们说了算,数量是多多益善,买一车最好。当他听说我还想了解一下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情况时,马上拿起电话,不知道通知一个什么单位的什么人:你先把人找到在那里等着,解放军同志马上过去。

在这些劳改农场里,解放军还挺有面子,我们几个也有了精神。这位负责同志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线路图,让我们去生产区看大棚,他马上组织蔬菜。

青海的农场还真大,刚才处领导说“不算远”的地方,我们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一位刑满释放的山东籍“伙计”(青海劳改农场关押的犯人,服刑期满后可以留在农场就业,享受正式职工待遇。当时不知道应该称他是“同志”还是“老乡”)给我们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情况。我记住了关键的两条:把大棚的土层下挖二尺埋上牛粪,以提高地温;用“营养钵”进行室内催芽、集中育苗、适时移栽。尤其是提高地温的土办法,一语道破天机,不亦乐乎!

我们往回走去装菜就没那么顺利了。途中遇到一阵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司机正在狠狠地大骂老天不作美,嘎吱一声,汽车熄火了。又蹬了几脚,马达发动不着,司机报告了一个早上就担心的消息——没油啦!

早上从德令哈出发时,司机就说油不多了。部队油库在河东很远的地方,为了免走回头路,打算装了菜往回走时再加油,没想到青海的语言距离与实地距离相差这么大,原来说“不太远”的地方一走却是几十公里。风停了,车却开不动了。前后没有居民点,路上活人没一个。艳阳高照,空旷无边,我们都傻了眼。叶排长指挥若定:我在这里守着车,司机你们仨提着小油桶到场部找那位领导,想法搞点油回来。

三个人迈开大步向刚才来的方向走。走了有近一个小时,看见前面有一处干打垒房子。正在兴奋时,看见一辆吉普车开过来了。相遇后车子突然停下,车上下来的正是那位负责同志,说话有点慌:生产区那边说你们早就出来了,这么长时间到哪儿去了?我还怕你们出事哩!

在这些好人少、坏人多的劳改农场里,这些劳改管理人员可能啥时候都多一根“安全”的弦。他听说我们长时间没有返回,就打电话到生产区,那里说我们早就返回了。他一听不对劲,可能是怕那些国民党老兵把我们这几个不知路径的解放军杀了,立马叫上两个狱警就赶了过来。

听说汽车没油了,嘱咐我们原地等待,他上车带着我们的油桶一溜烟地跑了。我很感激。

这次德令哈之行,不仅买了两千多斤蔬菜,关键是学到了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诀窍。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连的两个塑料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曾上过营首长家里的饭桌,还受到师、团后勤首长的赞扬。指导员还说,事儿不大意义重大。真可谓不虚此行!

6.吃鲜肉饺子不容易

1977年8月,关角隧道通车以后,施工转入以道砟生产为主,连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常。8月下旬,指导员钟传兴爱人第一次来到部队。我们的家属房在连队大院北侧简易会堂的后面,小院门正对着炊事班和伙房。

记得是钟指导员家属来队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饭前,他回家属房时我们正好走了个迎面,他说:“小肖,到我家里吃饺子!”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又说:“走吧!你去还得下手包呢!”知道四川人不大善于做面食,又是指导员的热情邀请,我就跟了过去。

吃饺子对我们河南人来说就是改善生活。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最好的招待就是包饺子吃。春节过得好不好,能吃几顿麦子面肉馅饺子是最直观的评价标准。在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我八十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坐在床上不能走动,每逢家里包饺子吃时,母亲总是让我把捞出锅的第一碗饺子先端给奶奶吃。奶奶接到饺子的第一句话会先问:给老祖宗们“愿仪”(河南农村敬神、敬鬼、敬上天的一种简单祭告方式)了没有?当听说“愿仪”过了才会再问:你吃了没有?当听我谎说吃过了后,她才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当我稍懂事时,就记住了“年三十包扁食”的谚语。每年除夕晚上的最后一顿饭必定是吃饺子。父亲端着刚煮熟的饺子在神龛前、门神灶神前要“愿仪”祭拜一遍。大年初一太阳出来之前又一遍,只是多了“刀头”(猪肉)和佛香、黄表纸(比烧纸好一些的黄色草纸,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一般的草纸到阴间是钱,黄表纸在阴间为金)之类。家里平时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最好的改善就是包饺子,但每次包饺子煮熟后第一碗一定是由父亲端到堂屋正位前“愿仪”一遍我爷爷、奶奶,让他们“先吃了”以后才由活着的人再吃。如果父亲不在家,母亲就让我端上饺子完成这个仪式。1976年我从上海出差路过河南老家,一听说在家里停两天就要走,第二天早上老母亲就让父亲到镇上买羊肉给我包饺子吃。那天去看看老师、看看朋友,没有回去吃午饭晚饭,晚上快10点到家后,母亲又把包好的饺子下锅煮熟让父亲端去“愿仪”了以后特意告诉我:“今儿的羊肉馅饺子没放多少菜。”我当时就掉了泪。这饺子不能不吃!

钟指导员让我到他家吃饺子,我有受宠若惊、不胜感激的心态。没到他家时心里想着要下手包饺子、干点活儿,好好表现一下,结果进屋后看到钟大嫂已把饺子包好了。以前总认为四川女人只会做菜,没想到这位看似笨拙的嫂子手还挺巧呢!

饺子煮好了,第一碗端到餐桌前递给钟指导员。当时想的是他是一家之主,吃饺子前他应该先“愿仪”一下,结果他接住满碗饺子之后原地不动等着我们几个。待每人一碗上齐了,他很兴奋地说:“小肖,今天是鲜肉饺子,应该很好吃,你吃吧,多吃点儿。”这时我立马想到,四川人可能没有吃饺子之前先敬先人的习惯。十里不同俗,何况千百里。更多的是为这般厚待而激动。

鲜肉饺子吃得心快意爽,当时我纳闷:在这个季节,钟指导员从哪里弄来的新鲜猪肉?只是身份悬殊没敢贸然叩问。临离开时钟指导员说:“小肖,我们也得想办法把猪养好,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我听得清清楚楚,却一时没法答言,只好随声答道:“中!中!”怀着沉重的心情出了指导员的家属房。

钟指导员家里的鲜肉饺子真的好吃。再好吃的饭食吃过也就过去了,不可能有更多的记忆,而那一段时间让我一直不能忘却的是钟指导员的那句话:“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

高原部队享受的特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特殊环境的局限,肉食供应夏秋季节以罐头为主,冬天春天以冻肉为主。猪肉罐头炒菜、包肉包子可以,包饺子一定是“牛羊拉犁不配套”。而冬季冻得失去本性的猪肉,用温水解冻之后,包饺子既没鲜味,也不太香。这两种饺子我都曾经吃过,指导员可能吃过不止一次,共同印象是:吃的没有想的好,吃了一次不想第二次。指导员希望让干部战士每年吃几次鲜肉饺子,本意是要求连队每年多养几头猪,多宰几头猪,不然吃一次鲜肉饺子也困难!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存栏正常年份保持在两千万头(只)左右,藏系绵羊、牦牛全国数一数二,另外还有河曲马、玉树马、骆驼、黄牛都很有名,唯有生猪不多,牧区则更少。部队进入青海前,先头设防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当即通知后续部队,移防高原时务必把老母猪一并带上。

我们3连上高原时带了三头母猪,其中一头带孕,另有五头小猪崽。到关角后,有两头小猪崽不适应高原生活相继死亡,带孕母猪产崽时也因气候原因母崽一同殒命。在青藏高原上养猪太难啦!

师后勤部发出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号召以后,连队更重视了养猪、种菜,由于自然条件,一时难以改变现状。天峻县以前没有养猪这回事儿,全县没有一头公猪,各连的母猪很长时间配不上种。团后勤处从青海海东的农业区紧急出高价买了两头公猪。刚开始,可能是高原反应吧,那两头公猪见到母猪后没有任何“情绪”,全团几十头母猪养得肥胖肥胖,没有一头能“幸孕”。

我们连的母猪来到高原半年后怀孕了,大家为之高兴。1975年4月临产前,老连长给炊事班提出要求,千方百计让老母猪顺利生产,确保母猪和猪崽安全。医院的产科大夫有时还不能保证产妇顺产,高原上如何让老母猪顺利生产?鬼才知道!

命令坚决服从,任务必须完成。母猪临产的前一天,炊事班总动员,连长、副连长几次到猪圈布置、检查准备工作。晚上天气冷,猪窝门口挂上门帘;空间小不能生炉子,接上电线安装两个五百瓦的大灯泡。当时我刚刚到炊事班,看着班长、班副和几个老兵的紧张劲儿还真有些纳闷:老母猪下几个崽儿,还够得上像上战场一样?

班长和几个有养猪经验的老兵一晚上没睡觉。一大早报告喜讯:母猪下崽六头,两头死亡,四头幸存。高原上没有什么更多的好事儿、喜事儿、快活事儿。排下同志们听说连里的老母猪生了小猪娃,有不少爱操心的战士跑到猪圈看稀奇,其他同志也都高兴了一阵子。

营领导从3连母猪下崽的实践中得出经验:今后各连的母猪下崽必须拉到条件较好的天峻县城去。

连里的母猪下崽以后,领导看到后继有“猪”了,“八一”那天把从陕西带到青海的最后一头肥猪给宰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那几只小猪身上。有道是“惯出来的孩子不孝”,而我们连的猪是“娇养的猪崽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