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上特种兵
我想去当兵的想法得到了石磙老师的支持,又获得了父亲的默许,接下来就是报名。
全公社的应征报名已开始三四天了,我们村已有本队的振玉哥,五队的李国义、赵付营三人报过名。
当天早上石磙老师帮我给父亲说过以后,就去公社征兵办给武装部领导打了招呼,答应可以报名。随后他特意来到我家,让我去见见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
支部书记是石磙老师的八大,我称呼他八哥。他是个很开明的人,每年征兵都积极给村里的青年小伙们争取机会,使我们村成了附近有名的“军官村”。当天晚上去家里找他,听说我要去当兵,开始还有些不相信,经反复说了以后,才很郑重地说:按理说当个代课老师教学也不赖,只是眼下没有民师指标,也不知道以后是个啥形势,去当当兵也中,这样会更有出路。
八哥的话对我也是很重要的鼓励。在我们那一批学生当中,他对我是非常器重的。村里有几次活动他都指名让我参加,表现出对我的关心和信任。这次应征村里已有三个人报了名。八哥说:最好先去找增叔把名报上,随后我再去公社给你说说。
他说的增叔姓赵,住在村西的第一生产队,一条腿有点儿残疾,走路不太方便,是村里的民兵营长(那年头的民兵营长只是一个职务,可能没有组织民兵训练这一说,不然就很难称职)。去找增叔,路过村中间的代销点,花一毛七分钱又专门买了一包公字牌香烟。
增叔正好在家里,听说我要报名当兵,他当即就笑了。因为两年前样兵时突发肚疼病,是他急急忙忙在附近找了一辆架子车把我拉到公社卫生院的。应该说他对我有恩,内心对这位长辈一直很尊敬。那年没有当成兵,后来我又当代课老师,现在又提出要当兵,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看我非常迫切,就答应第二天去公社补报一下名,争取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参加体检。增叔在村里当干部多年,处理问题很有经验,当时给我表了一个很有余地的态:你已经教学了,而且你说得又晚,丑话先说头里,如果指标少,你就得让给他仨。我说:“那肯定没有问题。”临走时,增叔又开玩笑说:“今年你可别再关键时候出洋相了!”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两天后我被通知去公社高中操场目测。这是个星期天,不用给学校请假。目测算是初检,只要五官不缺,胳膊腿齐全,没有侏儒像,都能过关。那天参加目测的人很多,半天就结束了。时隔两天,要进站体检了,不能不向学校请假,我为此有些犯愁。肖德河校长他们费尽心机,转着圈儿让我回学校教书,这对一个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已是天大的人情、地大的面子,我本应该好好教书,努力工作,现在却要去当兵,要离开这个学校,要“背叛”他们,觉得很不好开口,生怕肖德河校长不理解,真不想惹他生气。而且,现在只是请假参加体检,还不知道能不能走得了,如果体检不过关走不了,日后还不让别人耻笑!然而,不请假又不行。我怀着非常矛盾、非常惭愧的心情去见肖校长。肖校长的答复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对我八年军旅生涯影响至深。
他听说我要当兵,要去参加体检,爽快地说:军队是个大学校,比我们学校的天地大多了,到了部队机会更多,进步会更快,学校的事你不用担心,样上了我们都去送你,样不上还回来教学!听了他的话,当时我真的是热泪盈眶。
在柿园学校读书三年多,教书不到半年时间,让我终生难忘的就是这种真挚的情意。人间大爱,最无私的首先是父母之情。父母养育我们,希望我们长大成人、健康成长,为此他们忍辱负重、含辛茹苦而无怨无悔。而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净化、成熟,有所进取、有所成就的就是无私关爱的老师,就是那大海一样深厚、高山一样伟岸的师德和师生之情,他们为学生解困惑、指迷津,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无私无怨地让我们走出无知的迷茫、人生的困惑,走向生命的阳光。我当没齿不忘。
体检站设在长桥公社卫生院。我有了两年前“失败”的教训,参加体检前首先是调整好心态,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处处小心谨慎。赵增叔带着我们村四个人天不亮就出发,按要求上午9点前赶到体检站。体检很顺利,上午进行了一多半科目。中午吃饭时心里就想得多了,生怕再“出洋相”。那天,每个人的两个蒸馍我只吃了一个,另一个要让给他们吃的时候,增叔再次开玩笑说:“你是怕肚子再疼啊!”我说:“不照王寨会了(当地的一句俗话:王寨村的庙会常常要下雨,但也有不下雨的时候。即这次王寨会不会下雨了)。”
体检快结束时,院里进来三个接兵的,后面跟着的两个人像是公社干部。当他们走到我跟前时,其中一位穿四个兜的军人(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新兵排的排长徐友根)指着我问: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十八。”
“是初中,是高中?”
“初中。”我心里有点紧张,脸有点发烘。
增叔看见有接兵的问我话,马上从远处走过来,接着说了一句:“他还是民师。”
这句话,当时还是很有用的。走在这个军官前面的那位首长(事后知道是我们新兵连的丁继香连长)个子不太高,胖胖的,有点像国产电影里的日本丰田队长。他可能听说我是民师,马上折回来走到我跟前:
“你现在教书了还愿意去当兵?”
“愿意,解放军是大学校,去学习学习。”我说。
“你叫什么名字?”丁连长问。
“肖根胜。”
“哪个村的?”
“冢头李子曰庄,李庄。”
他对李子曰庄这个名字可能没有听懂,我重复了一句“李子曰庄”。
三个接兵的和两个公社干部面带笑意走了过去,走着还议论些什么,没有听见。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应该是对这些应征对象很满意。
体检以后,虽然还天天去学校上课,但心里一直平静不下来。备课开始应付,每天晚上吃过饭先跑到石磙老师家里打听消息。那几天最担心的是我们一个村有四个人参加体检,会不会有那么多指标。又想到在体检现场,介绍了我的民师身份,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一天晚饭后,母亲看我又要出门去找石磙老师,她随便说了一句话:“去不了在家替替您大做活(我们当地把干活叫做‘zou’活)也中!”这句话让我心里更加紧张,因为从这句话中听出母亲的态度似乎有了变化,而且把家里的困难又提了出来,这是我最担心、最不放心的。
足足等了有一个星期。有天下午快放学时,柿园“老八排”毕业的学生柴国停专门到我们教室前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咱俩都样上了!我去北京,你是特种兵,去青海。”他是我五姑家的一个远房孙子,排辈分应叫我表叔,他哥哥是柿园村的民兵连长,消息应该可靠。当天下午回到家里见到石磙老师,又证实了国停传达的消息。消息有了,喜讯到了,我倒找不到感觉了,不知道该咋办了!
首先让我无法安慰的是我的学生。当他们听说我样上兵的消息后,八九岁的孩子也不一定知道当兵是啥好事,只知道我要走了,要离开他们了。第二天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以后,全班四十多名学生没有一个人离开教室。我的思想很乱,当时没怎么在意,回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要出门时,班长孔繁玺和另一名班干部站在我跟前:“肖老师,我们都在等你。”
一句话让我清醒了,孩子们在等我!我什么也没有说,就哭了,哭得无法到教室去。稳定了一会儿情绪,我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擦去脸上的泪,忍住心中的感动:
“同学们,我对不起大家。事前没有给你们商量,我就去报名样兵,请大家原谅我!我爱你们,我不想离开你们,但我特别想出去再学习学习,只有我的水平提高了,才能给你们上好课,才能帮你们更好地进步……”我已无法说更多的话,还是孔繁重老师——我的表姐夫给我解了围。他在我和学生们讲话时已站到教室门口。
“肖老师到解放军大学校学习,学好了还会回来……”繁重老师讲话时,已有几个学生发出抽泣声。我不敢再抬头看他们。孩子们静静地排着队走了。有不少学生走很远了还在回头向我挥手致意。我回到办公桌前又哭了至少十分钟,在繁重老师的劝说下才慢慢稳定情绪,但内心仍然难受不已。这其中的复杂感情不仅仅包含着对我亲爱学生的难舍难离,还有对我热爱的柿园学校、敬爱的老师们的无限留恋。
这天下午,肖石磙老师亲自把我的《入伍通知书》送到柿园学校。当天晚上表姐夫孔繁重老师特意在他家里备了几个下酒菜。当时没有集体送行这一说,繁重老师把学校的几位领导请到他家,也算是给我举行了特别的“欢送酒会”。我不会喝酒,那天晚上我先举酒三杯,流着泪叩谢师恩。向肖校长敬酒时,我止泪誓言:我一定好好干,为学校争光,为您争气,干不好不回来见您!表达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酒席散后,我表姐特意嘱咐繁重哥送我回家,她知道她的舅和妗母肯定在家里等我回去,等我带着《入伍通知书》到家,以证明我真的要当兵了。我再三谢绝后,还是由繁重哥陪着回到学校的住室。我想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在柿园学校能再停一会儿、留一时,能多住一晚上也好。这时突然产生了“不想走”的想法:我实在不想离开我一往情深的柿园学校。
离校前关系很好的本村同学照一张合影。前排左起:肖国斌、张继光、田汉章;后排左起:肖振玉、肖国贞、边怀欣、我。肖振玉半年后一起当兵,而且又在一个连队。
第二天早上,早自习提前下课,肖校长要组织全校老师和学生为我送行。事前没有集合讲话,由他带领各位老师扛着我的行李,后面由初中到小学各年级依次排队送我离开学校,我由石磙老师和魏老师陪着走在最后。送行的队伍到达柿园村与我们村交界的河塘前,学生们在小路两边列了两队,我们班的学生走在最后。走到我的学生跟前时,几个班干部上前有的抱住我的胳膊、有的抱住我的腿哭了起来。我的腿再也迈不动了。魏老师走上前向学生们说:“肖老师去当兵是咱学校的光荣,大家应当高兴,来来来,大家鼓掌欢送肖老师……”
掌声响起来了,我从两队中间走着与大家告别。这时我不知道应该迈左腿还是右腿,不知道是该拍手或是挥手。眼泪遮住了我的视线,看不到同学们的表情,只看到凛冽的寒风中从同学们嘴里哈出的热气像一缕缕洁白、隽秀的云流汇成一道一道深情美丽的希望之光,让我激动,让我感动,让我热血沸腾。当时我很想再说几句话,想说几句感谢的话,说几句衷情的话,说几句让大家放心、高兴的话,然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十几位老师在肖德河校长的带领下,扛着我的背包,迈着很自豪的步伐把我送到家,那阵势好像不是送一个青年入伍,而是送一个怀有必胜信念的将军走向为民族创造辉煌的战场。当时我想:如果干不好,咋能对得起老师们的这番心意!
我家的房子地方太小,多数老师都站在院子里。我父母看到这么多老师来为我送行,也不知道说啥才好。肖德河校长的口才一直让我们赞赏。那天他虽言语不多,却让在场的人都挺兴奋。
“根胜在学校里是好学生,当兵也会是好军人,相信他能干出一番成绩,这是您二老的希望,这是全校师生的愿望!”
肖德河校长的话,表达了我苦苦追寻的人生目标,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肖老师和全校师生的心情也使我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身处何种位置,都以“我是柿园学校的学生”而自豪。
2.回望父亲的眼泪
我样上兵的消息传出以后,亲戚朋友都热心关注,纷纷到家看望。大家关心的是,到哪里去?当的什么兵?我只听说是“特种兵”,是技术兵,地点是青海,究竟什么是“特种兵”?什么是技术兵?具体要干啥?真的一点也不知道。感觉上认为一定是不错的兵种,内心有不少宽慰,甚至还有些庆幸。
第二天中午,村里通知接兵的要来家访。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要见见接兵的领导,问一问我究竟是去干啥的,但又害怕人家不定会找出啥毛病。我和八哥、增叔等几个村干部在村东边的路口接住接兵干部,他和公社武装部的一名同志每人骑一辆自行车,走到生产队保管屋那地方开始问这问那。我父亲在保管屋检烟(烤烟存放的房子称保管屋,烟叶分级称检烟),听说接兵干部来了,马上出来见面、问候。父亲不善言谈,八哥介绍这是肖根胜的父亲。接兵干部(徐排长)握住我父亲的手说:你儿子不错,我要带他去青海,完成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不知道老父亲是否真的听懂了,就说:“中!中!”徐排长又问:“你同意不同意?”老父亲只管点头:“同意,同意嘛!”
徐排长听说这里正在检烟,提出要去看看。进保管屋后,他看到满满一屋子全是金黄金黄的烟叶时,有点惊呆了。
“我们四川也有烟叶,晒的烟是黑烟,没有你们这里的烟这么黄、这么香。”说话时徐排长拿住烟叶在鼻子前闻着,露出来的右手食指中指呈黑黄色。这领导一定是个抽烟能手!
八哥很有经验,当即听出了门道。便说:“俺这儿的烟不光好看,还很好吸,老百姓不吸洋烟卷,都自己卷烟吸。给你包一点尝尝,要是中了,走的时候带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