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疑案
8114500000025

第25章 国外历史悬案(9)

7个月后,凯瑟琳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了。一年后,凯瑟琳又生了个男孩。而正当亨利八世为都铎王族后继有人感到高兴时,孩子又不幸夭折了。接下来,在1513~1514年凯瑟琳又生了两个男孩,却都同样夭折了。这让亨利八世感到了绝望,于是就产生离婚的念头。

离婚闹剧

1516年,凯瑟琳又生了一个女孩,也就是后来的玛丽女王。1518年,凯瑟琳又生了一个死胎。这样一来,不单是亨利八世,就连全英国的民众也开始担忧。因为年仅两岁的玛丽当时已许配给法国皇太子,如果亨利八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玛丽将来就会成为英国女皇,而她的丈夫则成为法国国王,这样英国就成了法国的一个行省。

亨利八世“离婚”闹剧和其他皇帝一样,亨利八世也希望通过军事冒险完成霸业。当时,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意大利在欧洲大陆进行激战,亨利八世于1512年参战,支持他的岳父阿拉贡的斐迪南。但在实际战争中,他并没有展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亨利八世特别信任沃尔西,让沃尔西一人兼任约克郡大主教、枢机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沃尔西觊觎教皇之位,亨利八世也表示支持。但是沃尔西的内外政策均遭破产,使亨利八世的名声也受到影响。

于是,亨利八世企图以自己的无嗣问题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因此从1527年起,他不断提出与凯瑟琳离婚,称与寡嫂结婚违反上帝的旨意,儿子夭折就是上帝的惩罚,只有离婚上帝才能宽恕他。因为这桩婚姻原是教廷批准的,亨利八世只好向罗马教皇提出离婚申请。当时的教皇完全听命于法国的查理,而凯瑟琳是查理的姑母,教皇自然不会同意离婚。

后来,亨利八世又再次把自己的离婚案提交给教皇裁决。1529年6月21日,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全部出庭。凯瑟琳见到亨利八世便俯身下拜,苦苦哀求亨利八世不要离婚,请求亨利八世顾念多年的夫妻情分。最后她问亨利八世,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亨利八世把她扶起来对她说,他不否认这是一桩美满婚姻,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完全是为了皇室与国家。当时主持裁判的费希尔主教,出面为凯瑟琳进行了辩护,使得离婚又一次没有实现。

事实上,亨利八世坚持与凯瑟琳离婚并非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是他喜欢上了凯瑟琳宫中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子。由于对教廷的裁决极为不满,亨利八世索性开始和安妮公开交往。恋爱中的亨利八世为安妮写下了脍炙人口的17封恋爱信,这些“情书”至今仍珍藏在梵蒂冈图书馆。安妮为了能够得到合法地位,也希望亨利八世尽快离婚。亨利八世见罗马教廷不肯同意自己的离婚申请,于是请英国国教会裁决,但也未得到受理。这时亨利八世便迁怒于主教沃尔西,把为他效命15年之久的沃尔西视为异己势力。沃尔西虽未被处死,却被剥夺了一切财产和权力。

经过几次离婚请求的失败,亨利八世便有了脱离罗马教会的念头。1539年克伦威尔上台,主张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教会。英国国会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确定国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圣公会的首脑,这提高了王室在教会中的地位。至此,亨利八世终于如愿以偿地离婚了。离婚后的亨利八世与安妮结婚,但安妮也没能生下皇子,亨利八世后来又罗列各种罪名将她处死。

1540年7月,亨利八世又将扶他登上至尊地位的克伦威尔送上了断头台。在1530年以后,亨利八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540~1542年间亨利八世先与年轻美貌的卡瑟琳·霍华德住到一起,后来又和温柔的卡瑟琳·帕尔结婚。但亨利八世因疾病缠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

相关链接——苏格兰女王为何谋杀亲夫

1565年7月,年轻漂亮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嫁给了亨利。亨利年轻帅气,而且是伊丽莎白的堂弟,而这最后一点也使亨利成了玛丽获取英格兰王位的同盟者,玛丽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桩婚事将为她成为伊丽莎白的继承人增加份量。

1568年2月9日,玛丽离家,到城中参加一个仆人的婚礼。但是,柯克欧菲尔德行宫燃起了大火。后来,亨利的尸体在花园中发现了,显然,他已经从火海中逃出来了,却在外面被人掐死了。

许多人都猜测,亨利的死对头博思书尔伯爵詹姆斯·赫伯思是暗杀活动幕后的主谋。4月,他被控告犯有谋杀罪。可是,玛丽是否参与了这次谋杀活动是争议最多的问题?

谋杀亨利的事情,本来就使玛丽的统治危机四伏,她又嫁给了博思丰尔伯爵,这就更是加速了她统治的终结。

马里伯爵1568年12月亲自赶往西敏寺,对玛丽进行了指控。他带来的证据让人们无比震惊:玛丽写给博思韦尔的许多信以及她给他做的十四行诗(在此之前,关于这些东西还只是传说而已),在这些信和诗中,她吐露了自己对博思韦尔的炽热的爱,还有对亨利强烈的憎恨。

这些信件,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因为它们不仅表明玛丽参与了谋杀案,还表明她曾与人通奸。但是,玛丽否认这些信和诗是她写的。

对于玛丽在亨利的死亡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历史学家们已有了较成熟的看法。很多证据表明,玛丽和这场谋杀案联系。因为,虽然亨利曾经参与杀害里齐奥而且还得了梅毒,而她不计前嫌,敦促他回爱丁堡。在火灾发生之前几小时,她才离开现场。亨利死后几个月,她就匆忙嫁给博思韦尔…所有这些都说明玛丽似乎已有某种预感。

伊丽莎白在世时,人们对她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在新教作家眼里,她被看做是信仰天主教的阴谋分子;在天主教徒眼里,她有被看做是无辜的殉难者。等她去世之后,玛丽的儿子詹姆士继承了王位,这时候人们的看法开始趋于一致:认为她是一个命运不济、爱情不幸浪漫的女英雄。这样的评价一直保留到现在。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薄命关。玛丽到底有没有谋杀亲夭?谋杀亲夫又是所为何事?移情别恋抑或妒火中烧?如果果真是她所为,那么她仅仅只是计谋的策划者还是整个行动的参与者?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拿破仑惨败滑铁卢之谜

比利时的滑铁卢镇,像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小镇一样古朴、宁静,本身没有多少特色,但是它的名字能却响彻世界。原因很简单,因为说起滑铁卢,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场失败的战争和一位欧洲战争史的巨人拿破仑,以至于这个小镇成了很多人不能忘记的词汇。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拿破仑为何会在滑铁卢失败?已经有充分准备的统帅为何会不期然地失败呢?拿破仑生命里的最后一场战争让奉其为神明的法国人为之不甘,也让崇拜他的人久久不能释怀,所向披靡的法军为什么会失败,成了他们心中难解的谜。

天时?

1815年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的回到了巴黎,准备东山再起。很快,他就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的政权。欧洲各国君主闻讯后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新一轮较量重新开始。

根据原定战略部署,拿破仑打算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向发展。

滑铁卢失败最大的客观原因就像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进攻炮无奈只能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的客观原因,进攻炮一定会提前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写法?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和政治生命,也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人和?

战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

激战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戴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侧后方开进,和主力部队一起对普军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错误地向法军后方的弗勒台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2个小时。而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元帅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不但如此还留下了炮攻的实力,让法军骑兵无法施展优势。

另外,也许是上帝不再青睐“战神”。拿破仑培养的一批将才,阴差阳错地在关键时刻不能为其所用,他身边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全都不在,达乌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没能够及时从那不勒斯赶回来,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

这些微妙因素让惊心动魄的滑铁卢战役极具戏剧性,让胜利即将到手的法军形势急转直下。

个人原因?

后来也有研究者把拿破仑的失败归结为他个人的主观原因。一种说法称拿破仑这位“战神”绝无仅有地在那次战争中对胜利缺乏信心。也许是拿破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代即将过去,后来在对人谈起滑铁卢战役时,他说:“我已经没有从前的自信心了。”

还有人说,拿破仑在战前就有严重的智力和体力衰竭迹象,他“两眼失神,闪烁不定,步履踟蹰,举止茫然”。与缺乏自信心观点恰恰相反的说法是拿破仑视上帝如仆人,坚信君权神授,胜利不可质疑地在他手里。这一点可以从1804年拿破仑加冕盛典时看到,当教皇庇护七世拿起皇冠准备戴在拿破仑头上时,他突然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又将另一顶皇冠戴在约瑟芬头上。拿破仑这—举动震惊了所有的王公大臣。

与此雷同的还有拿破仑在1812年6月率60万大军御驾亲征俄国,他坚信战争会在年内结束,结果却大大出乎拿破仑的意料——他的60万大军被俄军瓦解,只率2.7万名残兵败将退回巴黎。征战俄国大败而归,就是丧钟敲响的开始。

究竟是主观失误,还是客观不可逆转,或者是各种因素的天然巧合,都戏剧性地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典故,这其中的不解之谜也许连拿破仑自己也说不清。

点击谜团——华盛顿死因难明

在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之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于1798年初冬,悄悄回到离别了16年的家乡弗农山庄,他已经66岁,准备在那里安度自己的晚年。然而,1年后,死神竟奇迹般夺去了他的生命。对他的死因,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说法,这个谜团2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史学家。

1799年12月12日这天好像要有一场大雪,天空很阴沉。华盛顿对于这天的天气早有预见,可还是骑马开始巡视:上午10点钟出去,下午3点钟回家。

翌日早晨,感到嗓子痛,他不能再出去巡视。那天下午,他的嗓子开始嘶哑。到晚上,他的嗓子哑得更严重了。那天夜里,他冷得浑身发抖、呼吸不畅。第三天凌晨两三点钟,他叫醒夫人,但是又怕她着凉,就没有让她起床。清晨,女仆进来生火,把利尔先生叫来了。那时候,华盛顿已经呼吸困难、连话都说不清。他让人去把克雷克大夫请来,医生没来,他就让罗森斯给他放血。约4点30分,他让夫人从写字台中,取出他早已经写好的2份遗嘱。看了一下遗嘱后,他让夫人把其中的一份烧掉了,另一份保留到她的密室中。当夫人从密室回来,华盛顿握着她的手说:“这场病可能马上让我离开这个世界,如果真是这样,你要清理一下账目,把款项结清,另外你还要把我那些关于军事的书信文件仔细整理一下。”

克雷克大夫大约5点钟来到他的房间里。华盛顿说:“医生,我现在很痛苦,从一得病我就知道死神这次是不会放过我的。不过,死对我来说并不可怕。”他还说:“谢谢你们的照顾,不用替我操心,我很快就要去了。”

接着,他又躺了下来,大家也都走出了房间。克雷克大夫一人照看他。晚上,医生采取了其它的治疗方法,但是都收效很小。仅仅10分钟后,华盛顿就停止了呼吸。

可是他的死因却一直没有被查实: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诊断的结果又是什么?医生给他吃的药,对他的病有没有作用?他生前为什么给自己准备两份遗嘱?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其中还另有隐情呢…这些都没有人能搞清楚,

小知识——拿破仑为何钟爱香槟酒

酩悦香槟如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一代代经营者已经将它打造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香槟品牌。据说,如今每一秒钟就有一个人打开一瓶香槟酒,每两瓶酒中就有一瓶是酩悦香槟。而且,酩悦自创办以来,总是与一些历史名人、大家有着不解之缘。

据说,曾经叱咤历史风云的拿破仑就尤其钟爱香槟酒。在每一次重大征战之前,他都要到酩悦酒窖中痛饮美酒,然后就可以酝酿出高超的作战方案。

在酩悦香槟的地下酒窖中,有一条宽阔的通道,名字就叫拿破仑大道。据说拿破仑当年十分喜欢在这里的香槟酒林中漫步思考。

既然香槟酒就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那么拿破仑为何还会兵败滑铁卢呢?

对此,一些领着客人参观古迹的导游坦然地说,这也正是历史的遗憾。因为在滑铁卢战役出征之前,拿破仑因故没能够到酩悦酒窖来饮酒。

这种说法也可能只是传说,无从考证。但是,香槟酒的确见证了欧洲的历史和贵族的奢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