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疑案
8114500000022

第22章 国外历史悬案(6)

阿提拉之死

当时并无任何一支武装力量,能够孤军阻挡阿提拉在欧洲北部横冲直撞。至于面临瓦解的罗马帝国,士无斗志,当然更难撄其锋。直到罗马与另一个强大野蛮民族西哥德人携手合作,在公元451年于莫里加(现在法国东北部马恩河沙隆附近)进行一场浴血决战,才将阿提拉麾下矫捷的骑兵和箭无虚发的神射手打败。

根据传说,阿提拉当时想,与其束手就擒,不如葬身烈火熊熊的马鞍堆中。匈奴人南遁,向意大利进军,有一个时期且曾威胁罗马城,不过那时他们已成强弩之末。至公元453年,这个军事奇才死,匈奴人在欧洲所作的旋风式进军也迅速结束了。

阿提拉死时47岁。他的死,犹如一生的其他事迹,富于神秘传奇色彩。那时他还在意大利,决定再娶绮年玉貌的少女依丽迪-科做新娘(他原已有几个妻子)。觥筹交错的喜筵过后,一对新人进入洞房,以后就无声无息了。到第二天晌午,左右疑心出了事故,便破门进入新房,看见依丽迪科处于休克状态,而阿提拉则仰卧在血泊之中,显然是因鼻出血不止而死的。

是不是年轻新娘谋害他?有些记载说她曾受到指控,不过匈奴人好像从不认为她有罪。按照传统仪式,阿提拉由一批选出来的骑士安葬,这些骑士随即被处死殉葬。据说骑士是一个个缚于马鞍上,割断喉咙,所骑的马则在坟墓周围被绑牢,成为一队可怖的殉葬仪仗。

“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约500年得到一个流传最广的诨号,也可以说是声名最坏的诨号——“上帝之鞭”。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0世纪摩德那主教用拉丁文写的匈奴侵欧史里。

毫无疑问,欧洲基督教徒看到亚洲大军来临,吓得要死;也毋庸置疑,匈奴人于阿提拉在位19年间(公元434~453年),曾经劫掠不少教堂。但我们不要忘记,有关匈奴人的种种史实,都出自罗马历史学家和教会学家的记载。忠贞爱国的罗马人和虔诚的基督教徒,将阿提拉描绘成上帝的大敌,当然有其动机。罗马人需要一个几乎万恶不赦的坏东西,才能解释他们“永恒”的帝国何以覆亡;阿提拉的一生,包括他血腥的结局,正好给教会借用,作为一个上好的教训,警惕罪人。

事实上,匈奴人原是中亚细亚北部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名字也许出自2500年前中国史书中提到的匈奴。西迁之前的几世纪内,匈奴人在大草原上过着打猎和采集食物的艰苦生活,没有时间织布,用未经鞣制的兽皮蔽体,一直穿到破烂为止。匈奴人善于养马,精于骑射,差不多一生在马鞍上度过。据说匈奴人将肉塞在马鞍下面使肉软化,然后生吃。匈奴战士和坐骑息息相关。据说阿提拉于公元451年战败后恐被生擒,曾想跳入烈火熊熊的马鞍堆牺牲。这象征一个伟大骑士极其壮烈的举动。

早期匈奴社会由极多部落组成,各有一位酋长。酋长虽是世袭,也得有作战才能。匈奴部落在4世纪西迁,寻觅比较丰腴的土地,先后和别的种族接触,也发生冲突,最后更和罗马帝国交战起来。匈奴各部落在5世纪初期大致已经统一,而统一各族后的兴旺局面由阿提拉于434~453年缔造。阿提拉看到族人过去虽然贫穷,工艺也十分落后,但具有极大的军事潜力。于是,在他的独裁统治下,匈奴人不仅成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成为善于经商的民族。

匈奴人迅速建立强大的帝国,全盛时期横跨欧洲,从高卢北今人对古代中原地区诸部落的杂居、征战、互相吞并的大致情况,有个清晰的轮廓,也是难得的宝贵材料。

相关链接——中国的匈奴人

匈奴人——来自蒙古大草原一带所有游牧民族的总称,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兴起,秦汉时期被称作雄塞北,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将之击溃,于是匈奴内服(南匈奴)或是西迁到西域(北匈奴)。

匈奴人很善于在马背上作战,还善于使用长矛、弓箭。在战斗中,他们剽悍精练,全民皆兵。他们发动一波连一波的西迁浪潮,是因为他们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攻击和赶离。这种骨牌效应使得大量的人口向西涌进,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甚至到了多瑙河、莱茵河那里,形成了很难解决的问题。最后,公元476年,匈奴终于推翻了西罗马帝国。

司马迁说,匈奴人有名无姓;《汉书》上说他们有姓氏,单于姓挛提氏。《汉书》成书比《史记》晚,对匈奴了解可能的更深入些。司马迁《史记》记载,早晨单于走出营地,去拜刚升起的太阳,傍晚,去拜月亮。在现代的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匈奴人激动时会咧着大嘴喊一声:昆仑神!不知是何方神圣。

公元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了匈奴。第二年,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匈奴时,30余万骑兵被匈奴冒顿单于在白登围困了七昼夜,最后施计才逃脱了,之后,西汉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转为战略进攻,进行了长期的攻打。公元前73年,西汉与乌孙联合,兵20万兵攻击匈奴。同时远交近攻,在匈奴周边的部族实行策反,以便瓦解其内部。于是匈奴势力渐渐衰败。

因为天灾、人祸以及汉军的打击,匈奴发生过两次分裂。第一次:公元前57年,五单于并立的局面使得呼韩邪单于归于汉,帅众南迁到阴山的附近。后来,郅支单于也退到了中亚的康居,呼韩邪部落占据了漠北。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公元前36年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杀了与汉作对的郅支单于,这样就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把宫人王嫱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又与匈奴恢复了和亲。第二次: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壮大。但是,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匈奴的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作了南单于,他袭用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想汉请求内附,并且得到了东汉的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为南北二部。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个部分,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投汉,称为南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后来被同化吸收;留居漠北的部分称为北匈奴,89~91年,南匈奴与东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原来的地域被鲜卑占了,鲜卑是东胡的后裔,先祖被匈奴打败后,其中的一支就居在鲜卑山。于是就以鲜卑作了部落名。那些未西迁的匈奴人也自称是鲜卑人,融入鲜卑部落。西迁的北匈奴,后来就从中国史书里消失了,不知所终。

“遣唐使”入唐目的只是为了学习吗?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规模庞大的“遣唐使团”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此后,日本人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始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程度。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那一年,以犬上御田秋为首的日本第一次遣唐使便到达长安。从此,日本连续不断地派遣遣唐使。从公元630~894年的200余年间,日本政府共向唐朝派出19次遣唐使,其中有两次受阻而未成行,有一次是为了迎接前次遣唐使回国,有三次为护送唐朝使节回国。所以,实际算来日本正式委派并到达唐朝的遣唐使应为13次。但即使这样,也可看出日本遣唐使的频繁。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派遣这些人员呢?

“遣唐”究竟为何?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唐朝发展到了空前鼎盛时期,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廷、阿拉伯各地大小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经营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各种工艺产品。

相比之下,更有地理优势和进取精神的日本人更不会落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才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在日本史书上遣唐使又称“西海使”或“入唐使”。

遣唐使团初期规模较小,通常每次仅有一两艘航船,每艘航船大约载120人左右。后来,使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每次使用4艘航船,团员多达500余人。因为遣唐使团通常都是4艘航船一起拔锚起航,又一起扬帆归来,所以日本的文学作品往往把遣唐使称为“四舶”。遣唐使团由政府使官、学习访问人员和航海工作人员组成。

日本政府对派遣遣唐使极为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由精挑细选而出,凡入选使团者一概予以晋级,并赏赐衣物。政府还对留学生给予优厚待遇,一般的船员免除徭役,使团官员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希望他们学有成就,回国效力。

在使团起航前夕,还要举行隆重的“拜朝”典礼谒拜天皇,天皇向正副使节赐予“使节刀”,接下来举行饯别宴会,甚至有时会专门准备唐朝筵席。

日本遣唐使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当时经济文化主要是唐朝流向日本。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都陆续传到了日本,近几年来还曾在日本发现数万枚“开元通宝”。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至今,日本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为经济文化交流和“学习”吗?日本对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日本对中国窥探就是从遣唐使时开始的;还有人认为,遣唐使与元、明时期的倭冠有联系,因为当时限于本国实力和惧怕唐朝国力而由“寇”转为“使”,冠冕堂皇地出入中国,也许这个原因是空穴来风,但也许真的是有意而为之,想想不寒而栗。

延伸阅读——遣唐废止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当时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因为日本经过200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了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再那么迫切了。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们视为畏途。而此时,唐朝的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弥补了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此,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19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海明威选择自杀是受父亲的影响吗

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受到过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可怖、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

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细致的琢磨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也许这就是贯穿他一生的死亡情结。

惨烈的自杀方式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辉煌的文学成就,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生活经历,尤其是他自己选择的惨烈死亡方式,使他成为一个挥不去的话题。

1961年7月2日清晨大约7点左右,海明威的妻子玛丽突然被“两声用力关抽屉似的声音”惊醒了。她迷迷糊糊地下了楼,眼前的可怕场景一下子使她清醒过来:只见海明威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半个脑袋被炸飞了,只剩下下巴、嘴和两颊的下半部。天花板上、墙上和地上更溅满了他的头发、牙齿、碎骨和模糊的血肉。在他身边,除了一件皱巴巴的浴衣以外,还有一把沾满肉泥的双筒猎枪。当地警方根据现场勘测得出结论:海明威是自杀身亡。很显然,他自己把猎枪枪头塞进嘴巴,然后扣动扳机;威力巨大的枪弹将他的半个头颅轰碎。

自杀受父亲感召?

根据玛丽当时的说法,海明威根本不是自杀;他是在擦枪时因走火而不幸把自己打死的。虽然人们大多理解海明威妻子当时的心情,可并没有多少人认可这种牵强的解释。海明威确系自杀身亡。剩下的问题是:海明威为什么要自杀?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惨不忍睹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搞清其中原委,许多人展开了调查。由此,五花八门的猜测纷纷出炉。其中有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看法是:海明威的自杀主要出于个人心理原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指出,海明威在幼年时候曾被母亲扮作女孩来教育,而他长大后对这种做法十分厌恶;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他就在许多作品中都塑造出“硬汉”形象;而为了欣赏男子汉死亡的悲剧美,他选择了惨烈的自杀。

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他们发现海明威的父亲当年(1928年)也死于自杀。更为凑巧的是,海明威自杀时所用的猎枪,正是当年他父亲自杀时所用的那一把,其自杀的方式也与他父亲相同。由此他们认为:海明威的自杀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