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疑案
81145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历史疑案(10)

到底孰是孰非?就《李秀成自述》而言,其真实性有可疑之处。

天京事变的孰是孰非

“天京事变”发生之时,随秦日纲赴江苏镇江解围,李秀成并没有在京城,所以他的消息来源是间接的,未必准确。况且当时李秀成官职不大,清楚事变的内幕的可能不大,李秀成很可能是根据当时已掌握大权的韦昌辉一伙发布的消息来记述的。而韦昌辉一伙为了使自己的行动明正言顺,把杀杨说成是受洪秀全默许,石达开支持的是有可能的;再者,《李秀成自述》是他在囚笼中写的,为保性命,他向曾国藩提出例了“招降十要”,说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曾国藩、曾国荃“中堂、大承大人恩德巍峨”。如此自述,他很有可能极力夸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矛盾,目的是来迎合清统治者,同时又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无尚业绩。

但《石达开自述》提到回金陵的目的是“与他们排解”,包不包含为个人行为辨护之意?天京事变后,洪秀全鉴于北王韦昌辉民愤极大,下令处斩,贬其封号为“北孽”。这时,在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之中,只剩下天王洪秀全和翼王石达开两个幸存者。天京事变使洪秀全威望大大的下降了,急需一个能力挽狂澜、重振危局、重拾人心的人,出来安抚民心,辅理政务,统帅军队。石达开恰恰有才能又有威望,是最理想的人选。尽管洪秀全对石达开不无猜忌之心,为解燃眉之急,也不得不召他回京辅政。

那年11月,从宁国带兵经芜湖到天京的石达开受到军民门的热烈欢迎,“合理同举翼王提理政务”,洪秀全也将他加封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

石达开的改革措施

回到天京辅政后,石达开确实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挽危局。他重用人才,并制定了“南守北攻”的正确决策。他起用19岁的陈玉成主持江北军事。在西线坚守九江、瑞州、临江、抚州、吉安等战略要地,巩固江西;在东线,固守东南门户句容、溧水和镇江。在皖北,则命陈玉成、李秀成主动向清军出击,收复皖北、淮南许多地方,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南守北攻决策的实施,扼制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军事形势,鼓舞士气,安定人心,使太平天国形势有所好转。

或许是杨秀清大权独揽、逼封万岁的事件给洪秀全太深的刺激,对石达开,他也渐渐心生疑忌。做为首义之王,石达开威望极高,加上他年轻而有才干,辅理政务多有建树,使得洪秀全深为不安。为了维护洪氏集团统治,他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干预国政,以牵制石达开,破坏了自己原本制订的非金田首义、建有殊勋者不得封王爵的规定。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他还夺取他的兵权,“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后来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

在“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处处以大局为重,洪秀全的表现却是令人失望的。在石达开一家被韦昌辉所杀时,洪秀全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石达开的驻军宁国要求洪秀全处置韦昌辉,他从被提要求到杀韦昌辉拖延了一个月。外国人麦高文说,洪见全最后见全体军心都归顺翼王,“不得不屈从其主张”。

天京事变之后,“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悦,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这又是一个“不乐”,他的意图在于“挟制翼王”。在这种“疑多将图害,百啄难分清”的情况下,石达开出走是缓解矛盾、避免大规模火并的良策,其中当然也含有保全性命的一层意思。可是谁又能保证,即使天王不杀石达开,安福二王会不会为了一己之利而对石达开下毒手呢?因此,石达开出走的责任应该完全在洪秀全等人,而石达开本人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出走始末

石达开被逼走前,有几条路摆在他面前:取而代之、叛变投敌、束手待毙、率军远征或是解甲归田。在当时的社会局面,敌我斗争处于殊死搏斗时刻,解甲归田、退隐山林不过是空想想;叛变投敌很不符合石达开自己嫉恶如仇的个性特点,他不肯背叛自己的信仰的;石达开“惟知效忠天王,守其巨节”, 取而代之对他来讲也行不通。可是对天王的愚忠,也换不来洪秀全的信任,石达开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在此情况下,别无选择,也只有率军远征一了。

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离开天京去安庆,一路张贴布告,表明“吾当远征报国,待异日功成归林,以表愚忠耳”的原因,从此一去不返。随之出走的将士达20万人,都是太平天国精锐不对。洪秀全感到十分的惊慌,曾经多次派人请石达开回京,可是石达开不为他所动。

也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石达开率军出走时决定远征西南呢?

因为战略意义上看,西南的成都有“天府之国“之称,夺取了成都,再与清军夺长江上游,使得长江上、中、下游连成一线,既能切断南北清军的联系,起到了保护天朝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天府之国”这一有利自然条件,扩充太平天国的势力。即使形势有变,可以东西两路联合北上,合攻北京,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看来,远征西南,也正表明了石达开在战略上的的远见卓识。

1863年5月,石达开率领的大军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失败,同年的6月,他为了换取数万将士的性命,自投清营,不幸壮烈牺牲。

相关链接——天平天国

太平天国(1851~1864年),它的“国”原作“囯”,“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是中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政权。它的前身是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1851年太平天国成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经占领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天京1864年被攻陷,标明太平天国灭亡,它共存在14年。

太平军在全盛时期时,兵力超过100万人,其中包括女兵10余万人。据估计,太平天国运动约有2000万人丧生。推算,1850年的我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太平天国、捻军及回族等起事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

尽管太平天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但是它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特例:是一次以西方宗教名义组织势力的农民起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中国农民起义”、是“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的农民起义。而于清朝初年剃发留辫后,太平军因拒绝此俗,亦被清廷称作“长毛”、“长毛贼”、“发贼”、“发逆”;因为太平军起自广西,以两广人为主,故清廷称其为“粤匪”(如《钦定剿平粤匪方略》)。

皇太极的继位之谜

后金天命十一年即1626年的8月21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王(努尔哈赤)临死曾表示过:“‘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所以看来,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遗命的。

但是,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却有许多不同的争论,因为当时皇太极在诸贝勒中无论是年龄、功绩、外援势力上都没有明显优势,他能不通过政变而顺利登基继承大统,一直是清代的不解之谜。

篡位说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明清史的专家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从他的幼弟多尔衮手里篡夺而来的。

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二月己亥诏内记载,多尔衮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也就是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经立多尔衮为嗣子了,但是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除篡位隐患,他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

这种说法受到一些人的怀疑,认为大妃殉葬确实出自努尔哈赤的本意。努尔哈赤因为痛恨多尔衮的生母不忠,所以在去世前特命她殉葬。当时多尔衮才15岁,既无功业,也无威望,因此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即位后,皇太极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他,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也是万分感激,尽心力辅佐皇兄,他勋劳卓著,成了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象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争斗说

也有研究者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经过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

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皇太极与贝勒们争夺汗位,斗争日趋白热化,最后皇太极打败对手,自立为汗。这期间,皇太极与代善之间的争是最激烈的。大贝勒代善有声望,有勋绩,也很有势力,一直以来是汗位的竞争者。皇太极则抓住一切机会来打击代善,曾经利用代善与大妃阿巴亥的暖昧关系,借舆论推波助澜,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的威望也因此遭受了损害。努尔哈赤死后,他逼大妃殉葬,以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自己夺取了汗位。

推举说

还有人认为,皇太极汗位不是夺的,而是诸贝勒们推举的。

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没有立嗣子,为汗者须要贝勒们推举产生。努尔哈赤共有儿子16个,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是当时的四大贝勒,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也就是这4个人。

大贝勒代善年纪长、军功多,为人也厚道。只有一点,代善后妻和前妻的儿子硕迁跟关系不好,代善要杀了他这个儿子。经努尔哈赤的反复地凋查,发现是他的后妻在其中挑拨离间,因此很不高兴。代善为了讨好父亲,杀了后妻。努尔哈赤反而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可以做国君的。

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即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有了问题,努尔哈赤把他关起来,后来他忧愤而死。其实这件事情和阿敏也有关系。可是努尔哈赤没有关阿敏,但是他也没有资格来争夺大位了。

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母亲犯了罪,莽古尔泰亲手把她杀了,同样失去了做国君的可能。这样四个大的贝勒就剩下皇太极了。

皇太极下面还有弟弟多尔衮和多铎。当时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不过皇太极和其他得几个贝勒商量后,趁着努尔哈赤刚死,就说先父有遗言,要大妃殉葬,使得多尔衮和多铎失去母亲的支持,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汗位了。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死时,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同意了。第二天日,在贝勒们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诸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

这样一场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被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的程序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这与贯穿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皇太极的足智多谋。综上各方面的分析,皇太极继位的各种说法各有驳立,难以确认历史真相。

相关链接——孝庄太后是否下嫁了多尔衮

纵观清朝300年,尤其清初时期是最混乱的,疑案不断,其中最著名的是清宫三大案,它们就接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以及雍正即位。而在这三大案中,太后下嫁是争议最多的。

有说法是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是当时最敏感的问题。其中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

但也有人认为这其中还有一个不能告人的秘密,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过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好色,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为喜欢,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皇后意识到这一点,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她使出了杀手锏,最后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继承了皇位。

也有野史认为是前明降臣钱谦益向多尔衮提出此意的。多尔衮与顺治帝的一直关系不好,摄政王多尔衮一直感觉像是骨鲠在喉。而此时多尔衮的元妃去世,他很郁郁寡欢。钱谦益就此向多尔衮进言:“无非再娶,以慰悼亡”。就是请皇太后下嫁多尔衮,这就使得传言变了现实,这样多尔衮也好控制顺治帝。此提议很快就得到大臣们的支持,顺治帝也碍于多尔衮的权势不得不勉强同意。于是太后就正式下嫁给了多尔衮为妻。孝庄太后死后,康熙等后代子孙因觉得她丢了爱新觉罗家的脸面,把她葬在清东陵陵区外。

其实,“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即1648年,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此奇怪的称呼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人们猜测因为皇帝的母降贵屈尊下嫁给多尔衮,才使他有了这样的尊称;也有人认为,顺治帝是因为孝顺,考虑到母亲的孤寂,再加上她与多尔衮有多年的情意,还有对多尔衮拥立自己为帝的恩情,大臣的提议,他也就同意多尔衮与母亲结合了。但不管怎样,“太后下嫁”的故事,也折射出了顺治帝和孝庄皇后这对孤儿寡母当时尴尬险恶的政治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