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8098900000003

第3章 之三

“原文”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译文”

如果要运用开启之术,贵在周详完备,如果要运用闭合之术,贵在隐藏保密。周详保密中最重要的在于微妙而与道相追随。让对方开启,是为了判断对方的实情,让对方闭合不言,是为了结交对方的诚意。这样做的方法,都是为了能使对方显露实情,以权衡比较谋略的得失程度,圣人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考虑的。如果是不合适的谋略,圣人也只能自行考虑谋划了。所谓开启,就是或者开启而展示使用,或者开启而收纳闭藏;所谓闭合,就是或者闭合而采纳使用,或者闭合而屏弃不用。开启和闭合,是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开启和闭合,也是阴气和阳气的变化运动,四时节令的开始和终止变化也如同开启和闭合一样,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的离返与复归都是由开启与闭合的变化来实现的。

“事典”

息壤盟誓

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使秦国的车能通到韩国的三川,与周室接壤。我死后才可永垂不朽吧?”

甘茂说:“请让我出使魏国,联合共同伐韩。”武王就让向寿作为甘茂副手一同出使。

甘茂到魏国后,对向寿说:“您回去向大王报告,就说:‘魏国已经同意,但大王暂时不要进攻韩国。只要事情能成功,功劳就全部归您。”

向寿回国向武王汇报后,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到后,武王询问其中的缘故,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两处的税赋积蓄在这里很长时间了;名义上是县级,实际上相当于郡城。这次大王背靠几处险要,行军千里去攻击它,相当困难。我听说张仪向西吞并了巴、蜀,往北攻占了黄河以西地区,向南夺取了上庸,各诸侯国并不认为是张仪能干,全都归功于先王。魏文侯派乐羊率领魏军进攻中山,三年时间才攻克。乐羊回国后汇报自己的战功,魏文侯向他出示了整整一箱子诬告信。乐羊大礼参拜文侯,并说:‘这件事不是我的功劳,全是主君的功绩。’如今我是一个寄居的外乡人,樗里疾、公孙两个人,如果怀着对韩国的偏爱向大王提出建议,大王一定会听信。这样一来。大王就欺骗了魏国,而我会遭到公仲明的怨恨。“从前,曾参住在费邑,费邑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和以往一样,继续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继续织布。一会,一个人又告诉她:‘曾参杀了人。’他母亲害怕了,丢下织布梭,翻墙逃走了。像曾参那样贤能的人,他母亲又那样相信他,但是听到三个人同样的说法,慈母也难于信任到底。

“如今,我不如曾参那样贤能,大王对我的信任程度远不如曾参母亲对儿子的信任,怀疑我的人也不会仅仅是三个人,我担心大王会因为我丢下织布梭呀!”武王说:“我不会听信谗言的,可以和您盟誓。”于是,就和甘茂在息壤盟誓。到甘茂真正率军围攻宜阳时,战斗五个月还没有攻兄。樗里疾、公孙二人与甘茂不和,便去劝说秦武王。武王准备采纳,便召见甘茂,把他们的意见告诉了他。甘茂只回答说:“息壤之盟还在吗?”武王恍然大悟,马上改了主意,他调动全部军队,交由甘茂率领围攻宜阳,终于攻占了宜阳城。

淳于髡亡鹄请罪

以博学著称的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谋士,被齐威王任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齐国立下大功。

有一次,齐王得到了一只珍贵的鹄鸟,命令淳于髡将这只鹄鸟献给楚王,以利两国邦交。从齐国的都城到楚国的都城,路途十分遥远,要长途跋涉一个月,不但异常辛苦,而且鹄鸟非常娇贵,万一途中死了或是逃跑了可是要被治罪的。这是一桩不简单的事情,但他还是承担了这项任务。

谁知淳于髡刚一走出齐国都城,就不小心把鹄放跑了,他的几个随从都惊惶失措,以为这次一定活不成了。可是淳于髡却没有慌乱,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继续提着空鸟笼往楚国去。他来到楚国都城,晋见楚王,将空鸟笼献上后恭敬地说道:“我奉齐王之命前来献鹄,可是途中过一条河,我看鹄口渴想要喝水,便打开笼子把它放出饮水,没想到它却一去不再回头。这是我的失职,我愿意以死谢罪。不过,我担心人家说您为了一只鸟而使一位士人自杀,害您背负不仁的恶名,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又想再买一只相似之鸟来代替,但这样既欺骗了我国的齐王,又侮辱了您楚王,这样做也不妥。我更想逃往他国,可是这样虽然能保全自身,但会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为此,我心甘情愿地前来接受任何惩罚。”

楚王听完了他的话,对他的诚实非常感动,赞赏他有胆有识,不但没有责难他,反而对他给以重赏。

六百里变成六里

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占领了秦国的曲沃。此后,秦国准备伐齐,可齐、楚两国的交情好,秦惠王很忧虑。他对张仪说:“我想讨伐齐国,可齐、楚交情正好,您替我想个主意,该怎么办?”

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好车辆与钱财,让我去试试吧。”

张仪南行到了楚国,他对楚怀王说:“敝国君主最喜欢的人莫过于大王,即使是我张仪,也最愿意做您的臣子;敝国君主所憎恶的莫过于齐王,即使是我最讨厌的也是齐王。现在齐王业已深深地得罪了敝国,敝国准备讨伐齐国,可贵国却与齐国关系甚好,所以敝国君主无法遵从大王的号令,我也就不能够替大王服务了。大王如若能够关闭边塞,与齐国绝交,我会请秦王把商於方圆六百里的土地奉献给大王。这样一来,齐国就肯定会被削弱;齐弱了,一定会听任大王驱使。若在北边削弱了齐国,西边又对秦国有好处,还可获得商於地区这一利益。这对楚国可是一举三得的好计策。”

楚王十分高兴,在朝廷上宣布说:“我取得了商於六百里的土地。”

群臣听到后都向楚王表示祝贺。陈轸来得迟,仅仅他不表示祝贺。楚王就问:“我不动用一兵,不伤亡一人,就取得商於之地六百里,我自认为十分明智。大臣们都向我表示祝贺,只有你不祝贺,是什么缘故?”

陈轸回答说:“依我看,不但得不到商於之地,而且一定会有祸端,所以不敢随便祝贺。”

楚正不解地问他:“为什么?”

陈轸回答说:“那秦国之所以抬举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这一盟友。现在土地尚未得到,就先与齐国绝交,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又为什么要尊重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如果是先割地,后与齐国绝交,秦国一定不肯干。如果先与开国绝交再去索要土地,必将上张仪的当。一旦证实被张仪欺诈,大王一定会十分悔恨。这样一来,西边有了秦国这一祸患,北方又与齐国绝交,秦齐两国的军队肯定会打过来的。”

楚王并不听劝告,说:“我的这件事非常稳妥,你闭住嘴巴别再说了,等着看我办的这件事吧。”

楚王就派人去与齐国断绝关系,第一个使者还没有回来,他又派人去与齐国绝交。

张仪回到秦国后,秦国派人出使齐国,与齐国暗中结为联盟。楚国派一名将军前往秦国接收土地,可张仪回秦国口一直声称有病不上朝。

楚王得报后,对大臣们说:“张先生认为我还未与开国绝交吗?”就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