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8066200000010

第10章 巫风烈烈(3)

孟涂,是早期巴人中一位重要的巫师。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即到巴地掌管诉讼事务。《山海经》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说孟涂是夏朝开国之君孟涂判案“其衣有血者乃执之”。《山海经》还明确指出,孟涂居住在丹山(就是巫山)。

著名民族史专家杨明认为,孟涂本不叫孟涂,实际上是“盂涂”的误写。盂涂,与“于菟(t俨)”同读一音。楚国除称呼老虎为“李耳”外,也称其为“于菟”。由此透露出孟涂很可能是当时巴人对以虎图腾神面目出现的巫师的称呼。

孟涂的断案方法让现代人感到惊讶。无论是什么案子,什么类型的案子,他只要根据衣服上有无血迹就判定了,而且让人都相信他的判断。

其实,孟涂是一名巫师,他所实行的是“神判”。晋代大儒郭璞解释“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时说,孟涂认为凡是“不直者则血见于衣”,近代研究《山海经》的学者袁珂先生说:“孟涂之所为,盖巫术之神判也。”

像孟涂一样断案的事例在现代的一些偏远山区还能见到。人们之间发生了冲突,需要判断是非曲直时,就以杀动物的方式来决定谁对谁错,血溅到谁的身上,就表示谁是错的。孟涂的断案方式大概也差不多吧。

4.占卜、祭祀与人牲

杜甫像

“瓦卜传神话,畲(sh佶)田费火耕。”

公元765年,诗圣杜甫离开成都,次年暮春来到夔州(今奉节),寓居在白帝城下,迎来了创作的高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杜甫写诗481首,几乎占他一生创作诗歌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大唐的兴盛犹历历在目,但交通不便的峡江地区还显得很落后,杜甫的目光并不仅仅驻留于壮美的三峡风光,他也把同情的笔触伸向穷苦的广大百姓,为我们后人研究峡江的古代文化提供了资料。上面的诗文,就是杜甫对峡江农业和占卜的描写。

瓦卜,是唐代峡江地区下层民众占卜的一种方式。人们将瓦放于炽热的火上,烧红后,待其急遽冷却直至炸裂,巫觋们由此审视瓦的裂纹。那些曲曲弯弯的线条,被解释为神对于所占卜之事的回答。宋代的王洙解释说“巫俗击瓦,观其文理分晰,定吉凶,谓之瓦卜”。

畲田,则是古代峡江地区山地农业的一种。人们在春季放火烧山,利用草木灰做肥料,挖坑点种。经过一年的耕种后,地力耗尽,人们放弃这块地方,来春又去烧新的畲田。畲田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耕作方式。

畲田烧山时,最好是在雷雨来临前一天,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俟雨下种,种子可以在暖灰中迅速发芽生长,提高收成。这种时候,巫师们正好发挥其长处,瓦卜问神以确定上天何时普降甘霖。

明月坝遗址发掘场景

明月坝出土卜甲正、反面差不多与杜甫创作这首诗的同时,在邻近奉节的云阳县小江河畔,有一座繁华的小镇,该镇以食盐转运而十分兴盛。镇上的宗教活动很活跃,寺庙就有两三座。但是在寺庙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名巫师手中握着一片褐色的龟甲,口中念念有词,眼神则专注而虔诚地看着上面的兆纹,回答着占卜者所卜的结果。这片龟甲刚刚经过他细心地钻凿,然后在跳跃的火焰下开出灿烂的花纹,神的意旨就沿着那些缝隙传递而来,解释普通大众的困惑!

那时候,活跃在镇上的巫师并不止此一个。他们是沾染了巴人巫风气息的人,是巴人的后裔。

1200多年过去了。一支考古队来到这个早已湮没的小镇。现在,这里只是一个叫做“明月坝”的小地方,当地的村民都已不记得曾经辉煌的过去。考古队雇佣村民揭去田园上的耕土,赫然一座唐代集镇暴露在眼前。佛寺、官署都一一得到揭露,而且他们还发掘出了3件龟的腹甲!

这是那位巫师临死前滑落的么?

是的。这些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最晚的龟甲占卜者,为我们留下了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年代最近的卜甲。

三件龟甲上均施有圆形的钻孔,有的经过灼烧,有的还未经占卜就埋入土里了。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是描写三峡人为求得播种的最佳时机,占卜求雨的情景。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歌中的一句,当时他正在夔州任职。明月坝的唐代龟甲,应该与烧畲卜雨相关。

龟卜在当时大概比较费钱,于是三峡人就用瓦来占卜,这就是杜甫所见的瓦卜。

唐代的龟甲占卜应该和早期巴人有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人的原生态宗教活动。近年来,在三峡考古工作中,相继发现了一些先秦时期巴人用于占卜、祭祀等活动的甲骨。

明月坝唐代建筑

一带。沿着井河两岸直到走进长江,到处是他们留下的足迹。他们分工合作,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叫做瓦渣地的地方,人们专门从事陶器生产;在叫做中坝的地方,则有一大批人从事制盐。陶器用以满足盐业生产的需要,盐则是当时巴人最大宗、最商业化的产品。

就在井沟内的中坝,1997年发现了有特殊纹饰的牛骨。这些牛骨上面布满未钻透的方孔,孔内有十字形的窄槽。这无疑是巴人占卜用的牛骨!它跟制盐业有关吗?或许这里因制盐业太过兴盛,为巴国提供了巨大的财富,一度成为巴国最为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未可知。

那些占卜的传统来自哪里?根据这一想法,考古工作者们在顺江而下的万州长江边再次发现了卜骨。它的年代虽然也是东周时期,但比中坝遗址的要稍微早一些,或许是后者占卜习俗的一个来源。

万州的卜骨出土在一个叫做麻柳沱的小地方。1998年以来,来自复旦大学考古队的师生们一直在此发掘。仅仅经过两个年度,就在这里出土了两批甲骨,而且数量较多。

麻柳沱遗址的卜骨,钻、凿、灼、兆都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用材方面则比较独特,除选用通常所见的龟甲外,也使用鱼腮骨那是巴人独有的风俗和清江香炉石遗址发现的商代卜骨颇相似,暗示了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巴文化原始宗教文化发展的延续特征。

如果麻柳沱遗址的东周卜骨果真是从鄂西清江香炉石的廪君巴人传来的,那么就其传播路线而言,很可能是沿着长江行进。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的文化通道和走廊。如果能够发现传播路线上的中继站,并且在时间上刚好衔接的话,那么这一推论将会被验证。

明月坝发现的唐代佛教造像

麻柳沱遗址出土的鱼卜骨

堰塘遗址。该遗址在长江支流的大宁河腹地的大昌盆地,盆地内地势平坦开阔,非常适宜人居住。该遗址发现了丰富的商周时期遗存,曾一度被誉为是“殷墟”一样的“巴墟”,其地位在当时十分重要。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发现了四件有占卜痕迹的卜甲,其时代属于西周。卜甲均有凿无灼,其方形凿与长阳香炉石遗址的卜骨相似。这一发现无疑比较引人注目,因为它解决了三峡地区古代甲骨占卜文化传播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