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8064900000003

第3章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2)

9月5日,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卢格第四军团协同屈希勒尔的第三军团,切断了“波兰走廊”,波军的“波莫瑞”集团军被包围。隶属第四军团的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再次成为主攻的矛头,他指挥他的装甲军从边境跃出,渡过布拉希河、维斯托拉河,在歼灭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后,强渡那累夫河,沿布格河东岸推进,向波兰首都华沙后方攻击前进。南方集团军群也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上作深远突破。所属赖歇瑙第十军团的霍斯第十五摩托化军和霍普纳第十六装甲军,在波兰“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快速突破,迅速将其击溃,深入追击。9月8日傍晚,该军第四装甲师以惊人的速度抵达华沙郊外。接着,机械化装甲部队又抢在溃退的波军前面抵达维斯托拉河,然后向北旋转,沿该河建立一道封锁线,进行反正面作战,希特勒来到第十九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月18日,第十九装甲军歼灭了逃避而至的波军溃败之师。此刻,波兰会战达到了高潮,德军进攻已发展成内外两大钳形的包围。北方集团军群的第三军团一部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第十军团形成内钳,在华沙合拢,外钳包围进行得规模很大,北面一支为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南面为克莱斯特的第二十二装甲军。克莱斯特从喀尔巴阡山脉的贾布伦卡隘道附近跃出,一路猛冲,连续渡过拜拉河、杜拉杰克河、维斯洛卡河、桑河,然后在著名的普瑟密士要塞附近向北旋转,乘势渡过布格河,在华沙后方的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同由北向南汹涌而来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胜利会师。除极少部分在苏波边境的波军外,波兰其余部队全在德军内外两层包围圈中,此时的波军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支离破碎,波军总司令斯米格威·罗兹元帅已完全失去对部队的控制,整个波兰军队陷于一片混乱之中,只在华沙等少数地区作单独的战斗。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对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懦弱的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在这个时候却溜之大吉,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前苏联,只因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使前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前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前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9月17日凌晨,前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八集团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守军司令向德第八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这场短暂的战役中,德国充分利用了装甲集群突击的优势,快速对波兰军队分割合围,从而在战争开始便取得了主动权。而作为主要的指挥者和现代装甲作战理论的奠基人——古德里安也因为在波兰战役中不同寻常的表现而一战成名,双手沾满波兰人民鲜血的“闪击英雄”从此诞生。

三、盟国表现安知兔死狐悲

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对波兰而言,这句格言再贴切不过了。从战略角度而言,波兰的重建是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苏两个强邻暂时削弱之际完成的。它向西、向东扩大了很大一部分领土,而这些领土虽在历史上曾属于自己,但德、苏亦认为这些领土自古以来也曾属于过自己,追根溯源的话,这是个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所以,当德苏两国统治者认为波兰人夺取了他们的领土后,波兰人应时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它应密切注视这两个强邻的政治和军事动态。似乎波兰领导人在政治外交上意识到了这些,开始奉行联德制苏的外交方针。但波兰人的外交政策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当认清德国已迅速成为号敌人时,应迅速调整其外交政策,与前苏联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德国。然而,波兰人并没有这样做,大概出于这样的考虑,前苏联曾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军事力量上无足轻重,以波兰民族的强悍和自尊,依靠手下败将来保护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波兰人深知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土是前苏联兵败被迫割让的,决不会善罢甘休。前苏联援助波兰,条件是一旦德、波交战,苏军要通过波兰领土而同德军交战。这在波兰人看来无疑是引狼拒虎,更怀疑前苏联用心叵测,一旦同意苏军进入波兰,恐怕国门不保。所以波兰外交部长贝克曾对英、法代表团说:“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但波兰人显然过分自信,又无远见,既不知彼,又不知己,只是把宝压在西方英、法两国身上。以为西线可以牵制和吸引住绝大部分德军兵力,而自己的军事力量足以同德军周旋到底,甚至还以为可以攻入德国本土,进而产生唐吉诃德式的幻觉。而法国甘末林将军的愚蠢无能和法军在西线的糟糕表现百分之百地说明了波兰人又一次压错了宝。

在整个波兰会战期间,西线法军83个师面对德军23个师,其中德军只有11个师较精良,其余都是预备役部队。但甘末林只是在西线作了一个援助波兰的姿态,以搪塞世界舆论。9月7日至8日夜间,他发动了一个所谓的“萨尔攻势”。德军按预定方案迅速退入边境后面的“齐格菲防线”。法军9月12日在15英里长的战线上向前推进了约5英里,占领了大约20个空无一人的村庄。之后,甘末林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并指示了前线部队,一遇德军反攻,就立即退回马奇诺防线。当波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部要求紧急支援时,甘末林还欺骗说法军一半以上兵力已投入作战。实际上萨尔攻势中法军只动用了15个师。许多纸面上的东西看上去使人感到很踏实、很实在,但真正落到实处便成了子虚乌有的东西。波兰人轻信了英、法两国的空头支票,而不考虑同前苏联结盟。由于敌对情绪的强烈干扰,它又不能设法稳住背后的前苏联人,将其推向德国人一边,导致了战争一开始就单独与德国交战的困境。事实证明这一失策造成了军事机器的迅速瓦解。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而论,波兰的迅速崩溃又与军事观念的落后和战略方针的失误有关。军事观念上,他们对机械化战争和德国迅速发展的机械化军队的改革和作战样式,几乎是一无所知。德军第十九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写道:“波兰骑兵,因为不懂得我军坦克的性能,居然用他们的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冲锋,结果遭受了极大的损失。”长矛马刀与装甲坦克对抗,是愚昧和鲁莽嫁接的苦果,用这种中世纪的作战方式对付现代坦克,若发生在原始部落那儿,并不感到奇怪,但发生在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波兰人身上,实在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一个由无知导演制造出来的悲剧。由于波军统帅部对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缺乏清楚的认识,因而直接导致战役指挥的重大错误,他们把主力沿漫长的边境靠近部署。如前所述,在战略态势上,德军已三面包围波兰西部地区,此时的波兰西部就像一块已悬在德国张开的大嘴中的肉,波军统帅部却还如梦游一般把主力部队往里面送,结果让德国轻而易举地分割合围,聚而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