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8062500000073

第73章 一个幸运的贼

“法国”莫泊桑

他们坐在巴比佐恩一家旅馆的餐厅里:

“我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的。”

“哎呀,你讲你的呗。

“好,讲就讲,但是我得首先声明,我所讲的,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绝对真实的,尽管听上去好像不可能。”于是老画家便讲起了他的故事:

“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我们这三个年轻的狂徒是:我、索里尔(可怜他现在已经死了)和海景画家普瓦特文(他也不在人世了)。

“我们四肢伸展着躺在紧挨画室的一间小屋的地板上,我们三人中唯有普瓦特文头脑还比较清醒点。索里尔总是那么疯疯颠颠的,他把双脚搭在一把椅子上,仰面朝天地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皇帝的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拉开他收藏着一套轻骑兵制服的大抽屉,将制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让普瓦特文穿上。普瓦特文说什么也不肯穿,于是我们硬给他套上了,衣服太大,几乎把他包起来。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甲胄骑士。待一切都准备停当以后,索里尔开始操练我们,他大声地说:既然我们都当了军人,就让我们喝得像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再次开宴。我们拉开嗓门高唱起旧日的军歌。尽管普瓦特文这时已喝得酩酊大醉,他还是突然地举起一只手说:静一静,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

“‘有贼!’索里尔晃晃摇摇地站起来说,‘运气来了!’他开始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他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按照我们的制服装备起来。我得到的是一把火枪和一把长剑,普瓦特文拿着一支上着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有找到称心的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他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

“‘我是将军。你(指我),甲胄骑兵,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指普瓦特文),掷弹兵,做我的护卫。

“我执行命令断后,这时我突然听见一种可怕的声音,我端着蜡烛想去看个究竟,只见普瓦特文用刺刀向那个地方乱刺,索里尔也用斧子狂砍一通,当弄明是搞错了以后,‘将军’下达了命令:‘要慎重点!’

“我们查看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查了有二十分钟也没有找到任何可置怀疑的东西,后来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一下碗橱。由于碗橱很深,里面很暗,我端起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往外看我,我马上镇定下来,忽的一下子就把柜门锁上了。然后我们退后几步商量对策。

“我们各有各的想法:索里尔想用烟把贼呛出来,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那个家伙,我的主意是想用炸药炸死那个贼。最后我们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们把酒和烟拿到画室来。普瓦特文警惕地背着枪,我们三个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我们又饮了很长一段时间酒以后,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一瞧。

“‘对!’我大声地附和着说。我们抓起武器,一起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没有上子弹的手枪冲到前面,普瓦特文和我像疯子似地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后把俘虏押了出来,他是个形容憔悴、白发苍苍的老头,身上穿着破烂衣服。我们捆上手脚,将他放在椅子上,他没有吭声。

“‘我们审讯这个恶棍!’索里尔说,‘不过,不能让他不作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甫来。’

“我没有同意,因为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建议我代为行使神甫的职权,并立刻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哪种类型的暴徒,他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由于心虚,他没有给俘虏施洗礼,只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然后说:‘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打滚拼命地嚎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们俩的枪没有子弹,只听枪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

“‘我们真有权利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利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他的建议,由于那个老家伙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我和普瓦特文抬着他,索里尔在后担任警戒。我们把他抬到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他认为我们闹得实在太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说我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喂,我说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说。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个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当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至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品味”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著名的小说家,素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在这篇微型小说之中,莫泊桑让我们见识到了他的才情。他用的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平易自然,娓娓道来,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贼的故事。三个喝醉的画家逮到了一个贼,醉酒时“判处”贼死刑,继而和贼觥筹交错,最后和贼依依而别。这个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幸运呢?作者在叙述中作了不露声色的交代。虽然三个人都有点儿醉意了,但“唯有普瓦特文头脑还比较清醒点儿”。所以,在三个醉鬼“审判”贼的时候,普瓦特文担任了辩护人。在贼被“判处”死刑之后,普瓦特文清醒地指出:“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三个画家虽然喝醉了,但他们的法制观念没有让他们干出更荒唐的事情。

接下来,老搞恶作剧的三个醉鬼受到警察局长训斥,回家后酒醒了,他们的善良本性也觉醒了,清醒后的三个青年和老人痛饮了一场,最后和老人依依惜别。在这个曲折而又合情合理的故事当中,人性中的善被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