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示
莎士比亚的生平。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特点。哈姆莱特形象的人文主义内涵。哈姆莱特的延宕及其原因。《哈姆莱特》的艺术特点。
生平与创作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在英格兰中部的一个小镇——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福。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个商人,主要从事手套制作和销售,做过小镇的市政官,这是一个相当于镇长的重要角色,但后来家道中落。母亲来自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家庭。莎士比亚幼时可能在当地的文法学校读过书,但没有相关记录留下来。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安·哈瑟威——邻近村镇一个比他大八岁的女子结婚。第二年,他们的女儿苏姗娜出生,1585年,一对双胞胎儿子哈姆莱特和裘狄斯出生。莎士比亚早年在当地可能做过教师,但这一工作显然无法让他的家庭生活得好一些。1587年,他随在自己家乡巡回演出的剧团去了伦敦,开始了戏剧生涯。在剧团里,莎士比亚给有钱的观众照料马匹,在戏里跑龙套,为演员当幕后提词人,这使他逐渐熟悉了剧场内外。大约在16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了戏剧创作活动,先是改编别人的剧本,继而独立创作。他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历史剧《亨利六世》(1590-1591),上演后大获成功。随着莎士比亚在剧坛逐渐崭露头角,他也开始与权贵交往,受到骚桑普顿伯爵的保护。1594年,莎士比亚加入著名的“御前大臣”剧团(1603年更名为“王上供奉”剧团),既当演员,又是剧作家,后来成为剧团的股东。随着创作和演出的成功,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1596年,他为父亲申请到象征乡绅地位的家族纹章。1597年起,他在家乡陆续购置了一批产业。1610年,莎士比亚回到故乡斯特拉福,但仍与伦敦的剧团保持联系。1616年4月23日,与他出生同一天,莎士比亚去世,终年53岁。
莎士比亚一生共完成了38个剧本、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以及若干首不同题材的短诗。莎士比亚生前并没有考虑过把他的剧作收集出版,在他死后,他的同事赫明和康德尔才开始把他的作品收集起来,于1623年以对开本的形式出版。这是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称“第一对开本”。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590-1600)以历史剧、喜剧创作为主。当时英国正值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贤明能干的君主,她在位期间,有效地打击了皇室成员的叛乱活动。她把新教定为英国国教,压制了天主教守旧势力,迫使法国从苏格兰撤军,完成了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统一。这些作为,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变得强大而稳定。伊丽莎白女王还积极鼓励英国人进行海外拓殖和冒险。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举国欢腾,欧洲大陆为之震动。自此,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的霸主。到16世纪90年代,国家团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对国家和社会前途充满信心。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喜剧和悲喜剧,就创作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中。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0部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历史剧,分为两个四部曲和两部独立戏剧。第一个四部曲是《亨利六世》上、中、下篇(1590-1591)和《理查三世》(1592),第二个四部曲是《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和《亨利五世》(1598)。就剧中所反映的历史年代而言,第二个四部曲在前,第一个四部曲在后,时间上正好衔接。此外,还有反映年代最远的《约翰王》(1596)和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1612)两部独立的剧。这10部历史剧系统反映了自13世纪到16世纪300多年的英国社会历史。其中《亨利四世》上、下篇被认为是他历史剧创作的高峰。剧情开始于1402年6月22日,结束于1403年7月21日,历时13个月。戏剧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一些大贵族、主教如罗森伯兰伯爵、霍茨、约克大主教等起兵反叛国王和被消灭的过程,另一条是亨利王子与福斯塔夫等地痞流氓鬼混、打家劫舍,但最后改过自新的过程。最后亨利王子登基成为亨利五世。剧中展现了英国从封建割据状态走向中央王权统一的过程,表现了亨利五世由一个“浪子”转化成为“英明君王”的过程,突出了他英勇善战、贤明公正的君王气度。此外,这部剧还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当时英国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塑造了著名的福斯塔夫形象,这个喜剧角色的蠢行和笑话增加了戏剧观众的快乐,他的广泛的社会背景和交游使他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纽结点。
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写于第一时期,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等10部喜剧,还有合乎喜剧精神,但形式上是悲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莎士比亚的喜剧讴歌爱情和友谊,攻击、讽刺各种封建意识、封建势力和自私欺骗行为。在他笔下,爱情、友谊是健康、美好人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主人公都出身高贵,男子勇敢、英俊、刚毅、忠实,女子美丽、聪明、热情、率真。他们为追求爱情自由、个人幸福,和各种阻碍力量发生冲突,最后总是取得胜利。因此,莎士比亚的喜剧格调明朗、轻松、欢快,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商人巴萨尼奥为帮助朋友安东尼奥向鲍西娅求婚,不得已找犹太商人夏洛克借钱。夏洛克早就对巴萨尼奥心怀憎恨,想趁机报复。巴萨尼奥的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无法按期还借款,夏洛克要求巴萨尼奥履行契约,割下自己身上的一磅肉。鲍西娅在法庭上机智应对,打败夏洛克,她与安东尼奥最后也终成眷属。在剧中,安东尼奥、鲍西娅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之间无私的友谊,与犹太人商人夏洛克的贪婪、凶狠、仇恨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莎士比亚并没有把夏洛克简单化,他对巴萨尼奥的仇视是犹太民族因遭受欺凌所积累的怨气使然,有现实的依据。
第二个时期(1601-1607)写的绝大多数作品是悲剧。这时,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已经步入晚期,女王身体病弱,性情也变得孤僻、多疑。她任用亲信,生活奢侈。由于伊丽莎白女王没有子嗣,王位继承权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封建势力蠢蠢欲动。与此同时,歉收、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导致下层民众生活恶化,激化了社会矛盾。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新国王蔑视议会,迫害清教徒,穷奢极欲。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在加速进行,农村圈地运动把大批农民赶离土地,他们或四处流浪,或成为雇佣工人,社会风气沉沦。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悲剧作品,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莎士比亚悲剧充满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莎士比亚认识到,由于黑暗势力过分强大,国家和社会正处在危急关头。人文主义理想代表重整乾坤的正义力量,但它的现实有效性却值得怀疑;更严重的是,社会上道德沦丧,****横流,与人文主义所鼓吹的“个性解放”被滥用也有莫大的关系。主人公身处这样的矛盾当中,一方面他们和现实的黑暗势力进行着卓绝的斗争,同时内心深处也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危机。主人公具有巨大的道德勇气,斗争顽强,但最后总是被毁灭。悲剧代表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尤以《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5)、《麦克白》(1605)这“四大悲剧”最为著名。其中,《李尔王》被认为是一部风格最崇高的大悲剧。悲剧的一条线索是李尔要求三个女儿用言辞表达对自己的爱,结果被巧言令色的长女和次女欺骗,失去国土和居所;三女儿考狄利亚率军讨伐姐姐被俘。最后李尔和考狄利亚惨死。另一条线索是大臣葛罗斯特因盲信被次子所害的故事。这部悲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所崇尚的社会正义、自然人性与权威、忤逆之间的冲突。大荒野和暴风雨把冲突提升到宇宙的规模,李尔在生活发生惨变后思想的转变,风格的沉郁、悲怆、愤懑,都使这部悲剧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第三个时期(1608-1612)是传奇剧时期。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力量与王权之间的冲突加剧,社会现实更趋黑暗。莎士比亚看到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更加渺茫,就从关注现实转入幻想世界,借助超现实的力量来弘扬人文主义理想。这一时期的戏剧以宽恕与和解为主题,轻灵空幻,诗意浓郁。主要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和《暴风雨》(1612)。《暴风雨》是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佼佼者。米兰公爵被弟弟夺权放逐,和女儿米兰达漂流到一个海岛上。在那里,公爵动用魔法使恶人受到惩罚,但最后他又宽恕了所有的有罪者。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森为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第一对开本的问世写了一首颂诗,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这是对莎士比亚文学地位恰如其分的评价。
剧情梗概
第一幕
故事发生在丹麦。守城的士兵发现刚刚死去的老王的鬼魂深夜出现在城头,霍拉旭认为鬼魂出现“预兆着国内将要有一番非常的变故”。他们决定把鬼魂出现的事情告诉王子哈姆莱特。
新王克劳狄斯刚刚和老王的妻子举行过婚礼。他为自己和长嫂迅速结婚寻找借口:“我们凛于后死者责任的重大,不能不违情逆志。”但他的行事是谨慎的,事先征求了群臣的意见。先王曾接受挪威王福丁布拉斯的挑战并获胜,根据法律和骑士精神,挪威王把一部分国土割让给丹麦,但挪威王的儿子不服气,要夺回这块土地。克劳狄斯为应付不测,一方面在国内大肆扩充军备;另一方面又给挪威王写信以平息战斗。
哈姆莱特上场。克劳狄斯劝哈姆莱特不要太忧郁,他先赞扬悲哀是“你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的表现,但又认为“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它表现出一个不肯安于天命的意志,一个经不起艰难痛苦的心,一个缺少忍耐的头脑和一个简单愚昧的理性”。而人总是要死的,这是自然的事情。最后他说会把哈姆莱特当成自己的儿子、王位的直接继承人,请哈姆莱特不要回德国去,而在朝廷上领导群臣。这番话至情至理,可谓滴水不漏。当王后劝哈姆莱特不要忧伤时,哈姆莱特说“我将要勉力服从您的意志”。国王和王后离开后,哈姆莱特重又陷入痛苦之中,他诅咒这个虚伪的世界。霍拉旭前来告知鬼魂之事,哈姆莱特请他们保持沉默,并说今晚要去见鬼魂。
雷欧提斯和妹妹奥菲利娅上场。哥哥劝妹妹谨慎对待哈姆莱特的感情,他承认哈姆莱特的感情可能是真挚的,但“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一个姑娘的心对这样的人打开,是危险的。他的一番话老到而诚挚。随后父亲波洛涅斯上场,对雷欧提斯有一番待人接物的训示。波洛涅斯不相信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不许女儿再接待哈姆莱特。
老王的鬼魂向哈姆莱特揭穿了事件真相:他中午在花园午睡时,被自己的兄弟,也就是现在的国王用毒药害死。哈姆莱特闻听深感震惊、愤怒,他请朋友保密,并谅解他以后所做的一切。
第二幕
疯癫的哈姆莱特去找奥菲利娅。波洛涅斯认为他为爱而疯狂,向国王禀报。为佐证,他把哈姆莱特写给奥菲利娅的情诗读给国王听。心中有鬼的国王将信将疑,他派朝臣也是哈姆莱特的朋友去试探虚实,而波洛涅斯也自告奋勇亲自去试探,在女儿和哈姆莱特说话时请国王偷听。哈姆莱特从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二人口中听说有戏班子要到宫廷演出,他有了新的计划。他希望戏班子晚上上演《捕鼠机》中的《贡扎古之死》。当舞台上只剩他一个人时,他诅咒自己的延宕。
第三幕
罗森格兰兹二人试探哈姆莱特,结果不甚了了。当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搭话时,国王躲在一旁偷听。哈姆莱特以一通疯话应对,让奥菲利娅备感痛苦。波洛涅斯坚持哈姆莱特是为爱发疯,但国王却不信。波洛涅斯决定采取新的行动:派哈姆莱特去英国公干,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请国王、王后去看《捕鼠机》,他把克劳狄斯在花园里毒死老王的情节塞进戏中,请霍拉旭在演出时观察国王的表情。结果国王看到一半,慌乱地离席而去。王后叫哈姆莱特前去问话,波洛涅斯准备去偷听。国王催促罗森格兰兹二人赶快动身,“及早制止这一种公然的威胁”。这二人心领神会,与国王十分默契。克劳狄斯内心惶恐不安,他跪在神像面前祈祷。哈姆莱特从身边经过,发现这是个复仇的机会,但哈姆莱特转念一想,在他忏悔时杀他,等于把他送入天堂,这不叫复仇。哈姆莱特希望找一个让他下地狱的机会,所以这次放过了他。
哈姆莱特来到王后的寝宫斥责母亲,并把偷听的波洛涅斯杀死。他的斥责是有力的,但鬼魂在他最狂怒时出现,制止了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哈姆莱特在冷静后请母亲不要把他所说及她所见的一切说出去,母亲答应了。
第四幕
王后代哈姆莱特掩饰,说他在发疯时不慎将波洛涅斯杀死。国王不敢直接加害哈姆莱特,因为哈姆莱特深得群众爱戴。他催促哈姆莱特赶紧上船去英国,要借英王之手除掉他。他说:“我必须知道他已经不在人世,我的脸上才会浮起笑容。”
福丁布拉斯率挪威军队借道去进攻波兰,为争夺一块弹丸之地不惜兵戎相见。这事给哈姆莱特以强烈的刺激。他痛斥自己过于审慎甚至怯懦,迟迟不能动手。他决心“从这一刻起,让我摒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奥菲利娅疯癫上场。从法国赶回的雷欧提斯率众攻入宫中要为父亲报仇,暴动者高呼“雷欧提斯作国王!”的口号。疯癫的奥菲利娅出现,加剧了雷欧提斯的痛苦和忿怒。老奸巨猾的克劳狄斯很巧妙地使雷欧提斯相信自己不是凶手,并表示愿意帮助他找到凶手。
哈姆莱特带信给霍拉旭,说自己将要中途折回。克劳狄斯此前已经告知了雷欧提斯是哈姆莱特杀死了他父亲,在得到哈姆莱特将要回国的消息后,又趁机挑起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的仇恨,并安排了二人的决斗。他的计策还包括把钝剑换成锋利的剑,在战斗中将哈姆莱特刺死。而报仇心切的雷欧提斯还要把毒药涂在剑上。国王又备下毒酒。他们的计划似乎万无一失。此时,奥菲利娅溺水而死。
第五幕
哈姆莱特归来并与霍拉旭会合。国王、王后及雷欧提斯等为奥菲利娅送葬,正与哈姆莱特相遇。二人都表达了对奥菲利娅的哀恸,并在墓穴中发生冲突。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挑战,国王趁机安排了他们的决斗。哈姆莱特向来敬重雷欧提斯的为人和品行,却不服气他的剑术,这是一个证明自己剑术高明的好机会。比赛开始,哈姆莱特连胜两局。雷欧提斯在第三局后趁哈姆莱特不备,用毒剑刺他。二人争夺时,雷欧提斯也受伤。王后为庆贺儿子胜第一剑而饮下毒酒,这时毒性发作,雷欧提斯也毒性发作。元凶暴露出来,哈姆莱特一剑刺死克劳狄斯。他临死之前,要求霍拉旭活下去,“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并预言和安排福丁布拉斯成为丹麦国王。福丁布拉斯从波兰凯旋,在宫廷中为哈姆莱特举行盛大的葬礼。
分析与评论
《哈姆莱特》中的故事,早在12世纪末丹麦编年史家萨克索撰写的《丹麦史》中就有记载。意大利作家班戴洛(1485-1561)把哈姆莱特的素材写成小说,法国作家贝尔福雷(1530-1583)将其翻译成法文。1589年的伦敦舞台上演出过取自这一题材的复仇剧。莎士比亚可能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到这一题材,将其提炼升华为一出深刻揭示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精神的伟大悲剧,创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哈姆莱特的形象是理解这部悲剧的关键,然而这个形象却因其在复仇时一再延宕而令人困惑。按照王位继承法则,哈姆莱特是王位第一继承人;克劳狄斯篡权夺位,是悖天逆理之举。因此,哈姆莱特为父报仇,推翻克劳狄斯,有其正当性。在莎士比亚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开明的君主,能够维护国家稳定,保护资产阶级利益。哈姆莱特的父亲无疑是这样一位“好”国王。而克劳狄斯篡位后,宫廷中奸邪当道,阿谀背信成风,国家内忧外患,使整个丹麦成为“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虽在维护封建政治秩序,但客观上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具有历史进步性。更重要的是,哈姆莱特在准备复仇的过程中,很快认识到这是整个时代“颠倒混乱”的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推翻一个篡位者,而是“重整乾坤”。这说明哈姆莱特从克劳狄斯的罪恶中看到了更深广的问题,也意识到复仇行动的更大意义,以及自己肩负的更大的社会责任。
哈姆莱特也完全有能力胜任复仇使命。他勇敢冷静、视野开阔、思虑缜密、善于随机应变。奥菲利娅在第三幕第一场,称赞哈姆莱特有着“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是“国家所瞩目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哈姆莱特还深受民众爱戴。如在第四幕第三场,克劳狄斯谈到他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的原因时,说他“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这是克劳狄斯不敢直接加害哈姆莱特的主要原因。在戏剧结尾,福丁布拉斯赞扬哈姆莱特:“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赞誉,也从侧面证实了哈姆莱特的能力和实力。
复仇合乎天道正义,又有力量做到,但哈姆莱特却在复仇之事上一再犹豫延宕。疯癫是他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的展示,也是他决定复仇后采取的第一步行动,但这第一步有消极、退守的成分,而且是霍拉旭无意中启发他的。他用戏中戏证实了鬼魂的话,而戏班子是他偶然碰上的。克劳狄斯独自祈祷时,哈姆莱特原本有机会杀死他,却以宗教的理由放过了。克劳狄斯想借英王之手除掉他,他所做的只是自保和让两个国王的爪牙去送命,回到丹麦再见克劳狄斯时,似乎全然忘记了复仇大事,而是和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墓穴中纠缠起来。克劳狄斯利用比剑再次借刀杀人,他简直就是迫不及待地投到陷阱中去。最后他杀死克劳狄斯,是偶然的机遇促成,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总之,哈姆莱特在剧中的延宕是如此醒目,以致人们根本无法绕开这一点来理解这一形象的性质。
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有一些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哈姆莱特性格的弱点:他是一个思想家,不是一个行动家,往往审慎有余,果断不足。再就是敌对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克劳狄斯能够动用整个国家机器对付他,哈姆莱特基本上是孤身一人。由于敌方力量过于强大,斗争过于复杂、艰巨,哈姆莱特不得不小心应对。此外他还有宗教、道德和习俗方面的顾虑。然而,哈姆莱特延宕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决定复仇的同时,正在经历严重的思想和精神危机,而这一危机使他对复仇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怀疑。
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王子。莎士比亚错植时代,让古代丹麦的王子哈姆莱特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哈姆莱特对人、对宇宙曾抱有美好的看法,他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把人的理性、智慧、丰仪、力量提升到神的高度和境界,这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典型的观念。正是出于对人、对人性的乐观信念,使他将父亲看成理想的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般纯洁的女性,将他父母的关系看成是人类和谐关系的象征,把建立在这种和谐关系基础上的世界看成是“美好的花园”。
人文主义在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解放个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天性不受约束地发展,同样会引发私欲泛滥、道德沦丧,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早期他对人文主义理想能够实现持乐观态度,但到中期,随着社会矛盾激化,利己主义泛滥成灾,莎士比亚目睹了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带来的负面结果,他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进而开始了反思。莎士比亚的创作从明朗的喜剧走向沉郁的悲剧,是这种怀疑和反思的重要体现。《哈姆莱特》主人公哈姆莱特从快乐的王子变成忧郁的王子,在行动上犹豫不决,正是他人文主义信念发生危机的结果,也是莎士比亚思想变化的反映。
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人生变故的哈姆莱特,人文主义信念发生了根本动摇,从相信人性善,到认定人性恶。哈姆莱特斥责母亲为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背叛了父亲。他相信奥菲莉娅尽管现在像冰雪一样贞洁,当****来袭时,也会像王后一样堕落。他认为自己的心灵同样是充满罪恶的渊薮:“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正是人性认识上的这种变化,使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遭遇到了巨大挑战:既然人性是邪恶的,克劳狄斯弑君篡位就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普遍的人类罪恶的反映。替父报仇、“重整乾坤”就不只是与克劳狄斯斗争,更要与普遍的人性恶斗争,与所有人,也包括与自己的斗争。在人人都可能成为克劳狄斯的预设下,杀死一个克劳狄斯又有何用?这样一来,复仇的具体对象模糊了,更严峻的人性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哈姆莱特不可能超越他的时代和自身局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因此坠入虚无之境,甚至对生命存在的意义都产生了怀疑,从一个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变成一个怀疑的人文主义者,心绪迷惘、忧郁、焦灼,也就有了行动上的延宕。
因为行动的延宕,哈姆莱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重整乾坤”的历史使命也未能完成,从而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但哈姆莱特在延宕中,对社会现状有了真正的把握,对人性有了深刻理解,思想产生了巨大飞跃,同时展现了代表正义的力量、思想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并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因而,这一形象具有重要的思想认识价值和社会批判意义。
《哈姆莱特》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高峰。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哈姆莱特具有丰富的心理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寓意,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性格内向、长于沉思和自省,但严峻的局势却要求他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克劳狄斯步步紧逼,哈姆莱特的性格惯性却将他不断引向内心,试图通过思考找到行动的充分依据。由于思想发生危机,导致他迟迟无法采取行动,这使他产生了鄙夷自己的情绪;他作践自己,也亵渎奥菲利娅对自己的爱情,甚至绝望到想一死了之。但一想到死后会坠入虚无世界,灵魂不得安宁,他又产生了恐惧的情绪。由此可见,哈姆莱特的延宕是他思想逻辑与行动逻辑背道而驰造成的张力的反映,心理内涵丰富而复杂。同时,哈姆莱特形象还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哈姆莱特的思维,能够在瞬间将具体现实问题上升为生与死、善与恶、理想与现实、责任与意志等哲理问题。而剧中对哈姆莱特延宕动机的悬置,长于抒情却拙于描述事实的诗性语言的应用,都制造出一种不透明的效果,使哈姆莱特形象变得深邃而耐人寻味。
其次是高超的情节结构艺术。莎士比亚充分吸收了伊丽莎白时代流行的复仇剧,尤其是基德《西班牙悲剧》中的诸多情节元素,如复仇作为戏剧主线、被害者亡灵揭露真相、复仇者的疯癫与延宕、戏中戏的安排、敌对双方的死亡等,以满足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理期待。作者在情节的推陈出新和安排调度上颇具匠心。哈姆莱特为父复仇是剧情主线,还安排了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这两条辅线,与主线形成对照,丰富了剧情,凸显了主线的意义;而且三条复仇线索彼此关联交织、环环相扣,又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不给人杂乱之感。剧中主人公的内心斗争与外部斗争相互勾连,个人抒情场面与敌我对峙交锋场面交错进行,悲剧中有喜剧场面穿插,使剧情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根据剧情需要,场景也丰富多彩:从宫廷到原野,从大臣府邸到墓地,宫廷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地点。除舞台上出现的场景外,隐含在剧情中的场景也很多,如挪威、英国、海上、灵界等。作者将复杂的剧情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成为一幅展示时代精神和社会风俗面貌的壮丽画卷。
最后是精彩的戏剧语言。《哈姆莱特》中有名有姓的人物17人,不具名的出场者有十余个,从国王、王子、廷臣、贵族,到少女、戏子、水手、小丑,莎士比亚大都能找到适合他们身份、年龄、性别、性格的语言,使他们的对白都充满个性。哈姆莱特的延宕、波洛涅斯的世故、克劳狄斯的奸诈,既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中,也通过他们的对白呈现出来。同样是饶舌,波洛涅斯透着狡猾、算计和训诫,而小丑的话则充满戏谑、讥讽和民间智慧。即便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情境下,语言的风格也有很大变化。哈姆莱特独处时,他的独白追赶着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不阻无滞,滔滔不绝。在对手面前,他的话真真假假,机敏而带嘲讽。在朋友面前,他言辞恳切真挚。在情人面前,他故作尖刻。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大量采用双关、比喻、夸张等修辞技巧,采用民间谚语和俗语,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哈姆莱特》的文体以无韵诗体为主,穿插以格律体和散文体,适应不同的戏剧情境,时而优雅深邃,时而粗俗直白,加强了人物台词的表现力和深度。
关键概念
延宕“四大悲剧”传奇剧
思考题
1.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延宕是如何表现的?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是什么?
3.试论《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