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文学作品导读
8062000000013

第13章 雨果《巴黎圣母院》导读

学习提示

雨果的生平与创作。《巴黎圣母院》的情节梗概。《《克伦威尔》序言》。《巴黎圣母院》的社会批判性。《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点。

生平与创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作家,他在文论、戏剧、诗歌、小说、政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雨果的父亲出身平民,大革命中参加共和军,并在拿破仑麾下打仗,获将军头衔。雨果的母亲出生在保皇势力强大的岱旺省,反对拿破仑。1814年路易十八上台,母亲因忠于王室受到奖赏,父亲则被削去军职,父母离异。雨果很早就显露出诗歌才华,因歌颂王朝和天主教得到过国王的奖励。1820年,18岁的雨果成为巴黎大学图卢兹学院院士,1821年,成为法兰西研究院会员。1822年,与富谢小姐结婚,创作进入高涨期,同时,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终于成为激进的共和派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1827年,《《克伦威尔》序言》发表;1830年,戏剧《欧那尼》上演。前者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后者则引发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剧烈冲突。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发表。19世纪40年代,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184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发表演说拥护君主立宪制。1848年的总统大选中,他开始支持小波拿巴,但不久又成了小波拿巴的反对者。1851年,小波拿巴建立帝制,雨果反对但遭到失败,被迫流亡海外19年。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体现了雨果一贯的人道主义高于一切的社会理想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悲惨世界》(1862)的完成,标志着他的小说创作的高峰,近100万字,卷帙浩繁,共分为5个部分。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返回巴黎,受到盛大欢迎。1873年,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出版,展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变幻。普法战争期间,他表现了激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又挺身而出,保护受迫害的公社社员。1885年,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战斗纲领,也是声讨古典主义的战斗檄文。雨果对统治当时剧坛的古典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雨果认为,世易时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应随着社会进化、人的思维发展共同前进。在谈到戏剧的起源和特点时,雨果指出:戏剧的特点是真实,是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结合,美丑共生,崇高与丑怪、光明和黑暗等和生共存。而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更能够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戏剧要反映真实,就必须摆脱各种违背自然的清规戒律,如古典主义“三一律”对创作的束缚,只有自由才能保证作家的创造;艺术必须反映自然,它不光照亮人物的外部,更应该反映人物的内心,而戏剧是面聚焦的镜子,应当突出事物的特征,并具有时代气息。

剧本《欧那尼》是雨果对自己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一次大胆尝试。剧本以贵族出身、因遭陷害被迫落草为寇的强盗欧那尼与贵族小姐沙尔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欧那尼向陷害他的国王复仇的故事。《欧那尼》的演出之所以激起强烈的反响,主要原因在于剧本彻底摆脱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在形式和内容上彻底进行了创新。时间上,剧情大大突破24小时的限制;地点上,根据剧情需要,不断由山林古堡到公爵府邸等进行变换;人物上,以为古典主义所不容的强盗欧那尼为主人公,剧中既有传统的王公贵族又有平民百姓,并歌颂了欧那尼反抗暴政的精神;在内容和矛盾冲突上,充满美丑、善恶的对比,从而完整表达了雨果的浪漫主义美学理想。整个演出只听到喝彩和倒彩的喧嚣,双方甚至大打出手,但最后以《欧那尼》的胜利告终,自此,浪漫主义戏剧压倒了古典主义戏剧,成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雨果还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歌创作时间漫长,数量庞大,题材多样,成就突出。《东方集》(1829)充满异国情调。《历代传说》共三集(1859,1877,1883),是一部关于人类发展的宏大史诗,它从《圣经·创世纪》中的人类始祖夏娃写起,从其他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取材,体现了对创造、对光明、对女性的礼赞,以及对人类的美好期许和祝福。收在《歌吟集》(1828)中的《双岛赞》、《铜柱赞》,收在《暮歌集》(1835)中的《致铜柱》,都表达了对拿破仑所代表的进步思想的热烈拥护,对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毫无保留的颂赞。《惩罚集》代表雨果政治抒情诗的最高成就。由于雨果站在进步阶级的立场上,他对路易·波拿巴这一独裁者的讽刺抨击不是泄己私愤,而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因此他的诗歌义正词严,表现出不可遏制的革命气势,气魄宏大,场面壮观。雨果在诗歌方面是罕见的全才,写爱情与家庭生活、自然和田园生活以及暮年情怀,同样得心应手。他在《歌吟集》、《秋叶集》(1831)中向阿黛尔·富谢倾吐衷曲,在《暮歌集》中向朱丽叶·德露薇送去炽热的爱,雨果多情善感但诚挚稳重,这些情诗可为见证。雨果是描写大自然的高手,在他的政治抒情诗中,大海、黑夜乃至风雷雨电,都受他政治激情的驱使调遣;而在政治斗争之外,他同样能洞察大自然的魅力。雨果为数众多的诗歌随着他生活和思想的变化而思想更见丰富、形式日趋完美,并且兼得豪放和细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情节梗概

《巴黎圣母院》从1482年巴黎愚人节的狂欢开场。几个主要人物都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出现。在格雷弗广场边的司法宫大厅里,观众闹哄哄地等候着宗教剧的开演。当天上演的宗教剧的作者是诗人甘果瓦,他正在现场卖力地张罗着。因为主教大人迟迟不来,戏演不了,观众十分愤怒。幸好大厅一角开始表演怪笑,然后选出最丑者为愚人王,这一活动将大家的注意力暂时吸引了过去。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以第一丑人当选为愚人王。伽西莫多奇丑无比,鼻子是方的,门牙像大象,头发像野猪……总而言之,那简直不是一副人脸。甘果瓦的演出正要进行,人群又被引向广场,在那里,美丽的吉卜赛女子爱斯梅拉达正带着她的小羊卖艺,她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赏。在夜晚,这位吉卜赛女子又在篝火旁跳舞,她不知道,在热烈的观众中间,有一双阴沉的目光正在注视着她,此人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福罗洛。

克罗德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倾倒,心生邪念。当天晚上,克罗德指使伽西莫多将她掳走,幸被正在巡逻的国王弓箭队队长弗比斯搭救。爱斯梅拉达受到感动,爱上了弗比斯这位年青英俊的军官。诗人甘果瓦一直在尾随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抢爱斯梅拉达时,以为甘果瓦想救人,随手把他扔了出去。跌得昏头昏脑的甘果瓦误闯进圣迹区乞丐王国。按“王国”的规矩,他要被绞死,除非他们当中有女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于怜悯,救了甘果瓦;但晚上甘果瓦起意想讨些便宜时,却发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伽西莫多因抢人受到法庭的审判。预审官是个聋子,伽西莫多也是聋子,在牛头不对马嘴的问答中,伽西莫多被定了罪。第二天,伽西莫多在广场上示众,接受鞭刑。他口渴难耐,叫着要水喝。围观的人群不断哄笑叫骂,只见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把水罐交到了他的嘴边。敲钟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流下了热泪。

爱斯梅拉达狂热的爱情表现被弓箭队队长弗比斯察觉,他趁机要求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穷追不舍,当他得知爱斯梅拉达要到一家旅馆与弗比斯幽会时,非常嫉妒,藏在隔壁的暗室中,用匕首刺伤了弗比斯。爱斯梅拉达也被吓昏过去。爱斯梅拉达被随后赶来的士兵逮捕,法庭审讯这位吉卜赛女子,逼迫她承认是女巫,结果被判绞刑。当夜,克罗德前来以活命为条件,劝诱爱斯梅拉达接受自己的爱,结果被逐出门去。

绞刑在第二天执行。爱斯梅拉达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唯一担心的是弗比斯。克罗德在行刑前再一次逼迫爱斯梅拉达,受到她的唾弃。爱斯梅拉达偶尔抬头张望,看到弗比斯正在阳台上与情人一起观绞刑,这一发现使她兴奋异常,嘴里喊着弗比斯的名字。但弗比斯察觉后躲开了。将要行刑时,伽西莫多从巴黎圣母院大门拱顶上攀绳而下,劫了刑场,将爱斯梅拉达抢进不受法律管辖的巴黎圣母院。

昏热、痛苦、疯狂中的克罗德在巴黎漫无目标地游走。伽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安置在钟楼上的一个小房间里,拿水和食物给她。爱斯梅拉达思念弗比斯,叫伽西莫多去找。伽西莫多奉命找到弗比斯,但被弗比斯拒绝。克罗德得知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里,他来找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赶走。

不久,巴黎的乞丐部落闻知法庭不顾教堂的避难权,要闯入巴黎圣母院捉拿爱斯梅拉达,就去围攻教堂,要将她救出来。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拼死抵抗,而弗比斯奉国王之命前来镇压,结果,巴黎圣母院前血流成河。混乱中,克罗德带着不明真相的甘果瓦将爱斯梅拉达劫走。贼心不死的克罗德指着远处的绞架胁迫爱斯梅拉达就范,但依然爱着弗比斯的爱斯梅拉达宁死不从。克罗德将爱斯梅拉达暂时交给一个老妇人看管,自己去叫人。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爱斯梅拉达失散多年的生母,母女重逢的激动转瞬间成了永诀的哀鸣,爱斯梅拉达被官兵带走,送上了绞架。克罗德在教堂的顶楼上发出狰狞的狂笑,伽西莫多悲愤至极,把克罗德从教堂顶上扔了下去。第二天,伽西莫多也失踪了。两年以后,人们在一处墓地发现了两具尸骨,一具将另一具紧紧抱住。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化成了灰尘。

分析与评论

《巴黎圣母院》具有强烈的反权威性,对封建教会、封建专制国家机器持不信任和批判的态度。

小说中,天主教极端势力是雨果讨伐的重点。宗教本是信仰的产物,一些人借助于宗教,来解决依靠科学和理性无法解决的灵魂归依以及永生、死亡诸问题。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分属不同种族、不同区域,宗教信仰自然不同。宗教间要相互容忍,社会才能够和谐。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说,苏丹给犹太人出了一个难题,让他说出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哪一教才是正宗。机智的犹太人给苏丹讲了一个戒指的故事,化解了自己的不利处境。象征家长地位的戒指只有一枚,但父亲对三个儿子都非常喜欢,就打造了另外两枚一模一样的戒指,一起传给三个儿子,让他们无从据此决定谁能做一家之长。薄伽丘借这个轻松的故事提出了宗教容忍的重大问题。但事实常常不能遂人心愿,总有一些宗教狂热分子或私欲熏心的教会神职人员,当一些重大的社会危机、自然灾害来临,或教会内部矛盾无法解决时,就对不同信仰的人进行残酷迫害。在欧洲中世纪,这类例子屡见不鲜。犹太人、吉卜赛人、伊斯兰教徒,就成了转移矛盾、化解危机,或纯粹是满足个人私欲的牺牲品。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宗教迫害的罪恶予以了尖锐的批判。爱斯梅拉达是一个吉卜赛人,欧洲主体民族中关于吉卜赛人的种种传说使她成了无辜的受害者。隐修女(其实就是爱斯梅拉达的亲生母亲)相信自己的女儿被偷是吉卜赛人干的,她迁怒于爱斯梅拉达,不断发出恶毒的诅咒。弗比斯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给了房东一些银币,结果房东的儿子用枯叶调包。弗比斯被嫉妒的克罗德刺伤,爱斯梅拉达的小羊会用爪子拼写弗比斯的名字,这些都成了邪恶巫术的证据,爱斯梅拉达遂被诬陷为巫女,屈打成招,判处绞刑。

克罗德是天主教极端势力的重要代表。他是恶的化身,但这恶并不是平面的、简单的,而有深度,这深度来自他灵魂的自我摧残和拷问。他是副主教,宗教生活要求他作一个禁欲主义者,但他有七情六欲,遇到爱斯梅拉达以前,他能成功地克服情欲,但现在不行了。长期的宗教生活以及他的身份,使他无法用正常的方式爱吉卜赛少女,更何况少女根本不爱他。于是,爱变了质,变了味,发展到畸形。他虐待自己,陷害吉卜赛少女,制造痛苦并玩味痛苦。灵魂发了疯,变成恶魔。他是宗教迫害的刽子手,也是宗教偏执的牺牲品。

小说中伽西莫多受克罗德指使抢爱斯梅拉达不成,被捕受审的场面,集中表现了封建专制国家机器的反动性。雨果通过表现审讯者的愚蠢,将他们的残忍暴露出来,让读者在笑声中去思考。伽西莫多被判处鞭刑,事前经过了一个所谓法律程序,即审判。预审官是一个聋子,但他从不让别人知道他是聋子,他掩饰得很好,并自以为得意。雨果很幽默地写道:“一位预审官只要装出倾听的样子就行了……因此任何声音都打搅不了他。”审伽西莫多的案子他又如法炮制,但他不知道伽西莫多也是个聋子。于是聋子对聋子,上演了十分可笑的一幕。预审官从头问起,什么名字、年纪、职业等。伽西莫多听不到,所以不回答。但预审官以为伽西莫多照着他的提问都回答了,就声色俱厉地指责伽西莫多所犯“罪行”,并问书记官记下犯人刚才的回答没有,结果引起哄堂大笑。预审官还不自知,以为是伽西莫多狡辩,他按照审判的套路斥责伽西莫多藐视法庭,又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这时,总督进来了,他不是聋子,他质问伽西莫多所犯罪行。这次,聋子答话了,却是牛头不对马嘴:“伽西莫多。”总督很生气,大声斥责伽西莫多,而伽西莫多以为总督先生又在问他,就又答:“圣母院的敲钟人。”总督更气了,威吓他,伽西莫多还以为总督在问话,再答:“到圣马丁节该满二十岁了。”就这样,伽西莫多被定了罪。贵族、教会、国王乃至法律本身的荒谬、愚蠢、残忍等暴露无遗。

此外,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还挥动如椽笔墨书写了教会与国王之间斗争又妥协的历史,下层人民发动暴动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宏大场面,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鲜明反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时代特色。小说中,雨果批判的睿智和深刻随处可见,值得细细欣赏品味。

爱斯梅拉达则是完美人性和纯真感情的化身。她美貌、善良、天真、纯粹。在小说中写到她两次救人:第一次是救伽西莫多。伽西莫多受到鞭刑,口渴要水喝,只有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伽西莫多从未受人关爱,他的感动是刻骨铭心的。第二次是救甘果瓦。落魄的甘果瓦误闯乞丐王国,按习惯要被处死。但乞丐王国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只要他们其中有人愿意和他结婚,甘果瓦就可以活命。爱斯梅拉达为救甘果瓦,就嫁给了他,当然不是真嫁,是做做样子。甘果瓦想借此机会讨点便宜,但很快发现这吉卜赛姑娘凛然不可侵犯,就死了这份心。这两个人本与她毫不相关,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善良使她行善助人。

爱斯梅拉达的天真和纯粹也是让人惊叹的,上帝居然造出了这样的单纯到一尘不染、通体透明的人,却将她放到龌龊的人世当中。她毫无心机,爱弗比斯,在那一瞬间就发生了,那么自然、随意、浪漫。我们前边讲过,伽西莫多奉克罗德之命抢爱斯梅拉达,被路过此地的弗比斯救下。那一段的描写是这样的:

吉卜赛姑娘在那军官的马上妩媚地坐直身子,把双手放在那个年轻人的肩膀,仔细地端详了他几分钟,好像被他那英俊的容貌和搭救她的好意打动了。随后她首先打破沉默,用她那本就很温柔的声音更加温柔地问道:

“军官先生,您尊姓大名?”

“我是近卫队长弗比斯,我听您吩咐,我的美人!”军官挺直身子回答。

“谢谢您!”她说。

可是当近卫队长伸出有小胡子的嘴想去吻那个姑娘的时候,她便马上一下子滑落下来,像只掉到地下的箭一般逃跑了。

这段文字很能说明问题。她看起来很大方、主动、热情,但有分寸,并不随便;她幼稚,但有原则,这原则根植在心中,不会因各种威胁利诱而改变。所以,克罗德使尽浑身解数,她连正眼都不看一下。原则是她力量的源泉。弗比斯的身份、相貌,还有在爱斯梅拉达看来的“见义勇为”,是她一见钟情的主要原因。这么一爱,就踏上了不归路。读者知道弗比斯的为人,他是个花花公子,情场老手。他对爱斯梅拉达做了许多坏事,还见死不救。可是她铁了心爱弗比斯,对什么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看到弗比斯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她也会给弗比斯开脱责任。这种“执迷不悟”中反映出来的单纯、坚定,让读者扼腕。再没有比无辜、单纯、美丽遭到扼杀更让人感叹的了。爱斯梅拉达在这方面制造了惊人的效果。她是位天使,而天使却被扼杀了!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它的所有艺术特征都是和这一思潮的总体特征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是这部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惊险刺激,充满戏剧性。隐修女恶毒诅咒爱斯梅拉达,最后竟发现她就是自己的女儿;她与女儿相认的时刻,正是死别之时。弗比斯和爱斯梅拉达幽会,克罗德就在那里守候着。银币转眼间变成了枯叶。爱斯梅拉达在广场受刑,伽西莫多一人竟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圣母院钟楼上滑下,把她救走。圣母院广场前,伽西莫多用石块,用木料,用熔化的铅水,也用赤手空拳,打退了数百乞丐的疯狂进攻。伽西莫多的无畏,众乞丐的鲁莽,宏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雨果都渲染铺排到了极致,可谓浪漫主义奇幻想象力的天才之作。此外,作品中还充斥着密室、暗道、路劫、行刑,以及标新立异的爱情和死亡,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神奇诡异的世界,令读者沉浸其中,如醉如痴。

其次是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动力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作家喜欢把截然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使它们发生联系,从而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创作原则在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他指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黑暗与共。”《巴黎圣母院》忠实地实现了这一原则。雨果在小说中省略了事物之间的过渡,排斥事物之间可能有的交集与包含,拒绝采用中间色,而总是夸大事物的某种属性,为强调它而趋于极端。吉卜赛少女与克罗德的对照是主线。一个是善的化身,一个是恶的代表。克罗德集中了所有的恶,像撒旦,像幽灵,所到之处,一片断砖残垣。还有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的对照。一个奇美,一个奇丑。在小说开场时,这种对比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观众的两次鼓噪:一次是选出最丑的愚人王,另一次是爱斯梅拉达表演。以后,这奇丑与奇美的二人相互救援,可歌可泣。还有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对照。一对情人,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一个寻花问柳,放浪轻浮。还有她和甘果瓦的对比。他们是名义上的夫妇,一个高尚,一个卑下,一个视死如归,一个胆小如鼠。

最后是《巴黎圣母院》的狂欢性。所谓狂欢,其本意是指在特定场景中,人类活动脱离了习惯秩序、现实规则,进入自由宣泄时所呈现的一种精神和形体状态。狂欢精神,根植于人之本性之中,但它作为一种体制和文化,则起源于古代民间庆典仪式,如古希腊的酒神祭祀活动、中世纪的愚人节等。狂欢具有群体性、仪式性、颠覆性的特点。苏联学者巴赫金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巨人传》的研究发现,其狂欢性成为反封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形式。巴赫金同时指出,欧洲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运动,也浸透着狂欢精神。他研究了雨果小说中的怪诞形象,认为它起源于法国乃至欧洲的狂欢传统,但对《巴黎圣母院》中的狂欢性特征并没有具体论述。这部小说开场于喧闹的中世纪民间狂欢节——愚人节。司法宫的宗教剧,愚人王选拔赛,吉卜赛少女的歌舞表演,把民众的情绪推向高潮。此后的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受刑场面,乞丐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场景,都营造出一种狂欢的气氛,民众的积极参与以及显示出的狂热、亢奋,使事件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偏移,它更像是一个节日,具有很强的广场表演和娱乐性质。此外,小说中的伽西莫多、若望、甘果瓦、路易十一、预审法官等形象都具有狂欢节仪式中起凝聚民众兴趣作用的丑角、傻瓜、畸形人的特点。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歌舞、咒语、巫术、占卦等活动,以及宴饮、打架、斗殴、游戏活动,解放了被压抑的民众的激情,对严肃的封建权威和体制产生了颠覆作用。

关键概念

《《克伦威尔》序言》狂欢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雨果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战斗纲领?

2.《巴黎圣母院》的社会批判性有什么特点?

3.谈谈《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