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803900000030

第30章

第二篇 修心禅第一章通达第四节幸福的起点是知足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幸福,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很多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快乐,还有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圣严法师说,“很多人穷尽一生心力追寻幸福,换来的却只是苍苍白发和一声声欷歔,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

幸福的起点,来源于知足,圣严法师眼中,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没有也知足”。

南岳高僧道安长老访问日本期间,正逢圣严法师在日本留学,两位法师因此有了短暂的接触。

道安长老对圣严法师当时的居所印象深刻:“这位正在撰写文学博士论文的圣严法师,住在一座木屋的二楼,一间占四迭半的小房,其房虽小,可作大用,大有纳须弥于芥子的境界。房间一门一窗,环室皆书,藏经有两部,其他日文书籍好几千册,还有小型佛龛,食于斯,宿于斯,客于斯,礼拜于斯,写作于斯,起居坐卧、迎宾待客莫不于斯,维摩丈室,于此可见。法师煮罗汉斋,三人食之,其味无穷。”

圣严法师长期生活在如此简陋的居所,却从不抱怨生活的清贫与拮据。相反,他在这小小的斗室内礼拜、参禅、写作、休息、迎客,过得快乐而充实。

法师常常将不懂得知足的人比做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身边都是可以吃的米,反而在里面胡乱糟蹋,把米缸弄脏了,却又要跳出去找东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糟蹋了自己的福报。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都成年以后,他们的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你们都成年了,应该做探险家,去寻求那绝世之宝,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两兄弟次日就离家出发去了山中。

大哥是一个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的人。有时候,即使发现的是一块有残缺的玉,或者是一块成色一般的玉,甚至那些奇异的石头,他也统统装进行囊。

过了几年,到了他和弟弟约定会合回家的时间,此时他的行囊已经满满的了,尽管没有父亲所说的绝世完美之玉,但造型各异、成色不等的众多玉石,在他看来也可以令父亲满意了。

后来弟弟来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弟弟说:“你这些东西都不过是一般的珍宝,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绝世珍品,拿回去父亲也不会满意的。”

弟弟拒绝回家,为了找到父亲口中的绝世珍宝,他决定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立誓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哥哥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中。父亲说建议他开一个玉石馆或一个奇石馆,那些玉石稍一加工,就是稀世之品,那些奇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短短几年,哥哥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他寻找的玉石中,有一块经过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国王御用作了传国玉玺,哥哥因此也成了倾城之富。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父亲听了他介绍弟弟探宝的经历后说:“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醒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这个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很多年以后,父亲的生命已经奄奄一息。哥哥对父亲说要派人去寻找弟弟。

父亲说:“不要去找了,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挫折他都不能顿悟,这样的人即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世间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善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为追求这种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就像玉石不能完美一样,人生当有不足,不可能没有缺陷。对于每个人来讲,不完美、不顺心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无须怨天尤人。

知足的人既不会成天埋怨生活给予自己的不够多,也不会成为一个只会渴求他人的完美主义者。

因为苛求完美的人很少看到优点,往往只关注缺点。如果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渐渐的,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会常常跟随着他,也会令周围的人不快乐。唯有包容这些无法避免的缺陷,才能知足常乐。一个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遭逢逆境时不会抱怨,一帆风顺时懂得感恩,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品尝到喜悦与快乐,获得自信与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