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8025600000028

第28章 运动中体现整体性(2)

邓小平的实效价值观是他整个思想的重要特征。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难以估量。他的魅力早已超越国界,走向全球。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谨以此文表示深切怀念。

二、大众化与化大众

从邓小平理论的实践特色,我们联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里就必须说到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了。

现在看来,这本书已经没有震聋发溃的作用了,因为人们的哲学水平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到一定层次了。但是,当年它起的作用却是划时代的。很多进步青年,正是怀揣着《大众哲学》而冲破种种危险奔赴延安的。有些同志在中途被形势所迫接受了重要任务,并没有到达目的地;还有些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得到什么系统性的提升,但是,他们的行动已经在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精神,因此叫作马克思主义运动。

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运动与其大众化的关系,我把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放在这里,以资佐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标准与条件

对于这样一个题目,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的受众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好象没有必要再讨论了,因为我们多年来的教科书以及任何宣传材料和传播文本,都有默认的定义。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无产阶级求解放的科学,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的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在大众化这个角度,还是要强调它的更突出的方面,而且是在一个更加概括、并不分广义和狭义的思路上去认识它,那么我们宁可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学。这一观点要在学界达到共识,肯定还有一段距离,但笔者已经迈出了脚步,本文的内容正是这段路途中的一个结点。

1.作为信仰的主体

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对革命理论和实现途径的经典概括。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哲学替换为马克思主义。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当中,要把不同层次的主体以及它们发挥的功能认识清楚。

《共产党宣言》是向世人召告身份的文本,它的主体是一切信奉共产主义的革命者。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加入组织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这个大写的主体。但是在这个层次,还谈不上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大众化。由于共产党是受压迫群体的代表,它的初期形态自然是“地下党”。但是,正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概括的那样:“党的力量确实是一种道义的力量:它是由受经济发展的逼迫而进行反抗的、自发革命的群众的信任提供的。它是由这样一些群众的感情提供的,他们觉得,党是他们最特有的、但是他们自己还不完全清楚的意志的客体化,是他们的阶级意识的可以看得见的和有组织的形态。只有当党通过斗争取得这种信任而且值得这样信任时,它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自发欲望才会竭尽全力和越来越出于本能地涌向党的方向,涌向自己意识到的方向。”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但是这一思想发展的必然出路,而且是共产党人终其一生的精神建设任务。

2.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是一个宏大的工作群体,从研究院到大学教授,从科研到教学,众多的社会科学杂志,时常召开的研讨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题是常规状态。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当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占据了整个“两课”的一半以上。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普及化的途径,但不能直接说是大众化的途径。就全国的民众思想教育来说,这还毕竟是高层文化主体之内的事情。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与信奉者之间也不是同一概念。当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当中,信奉者应该是多数,但在逻辑上则不能视为同一主体。而实际上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作为信奉者的传播者,工作是他的生命存在方式;作为传播者的传播者,工作是他的谋生手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化”,其最低标准也要求受众有一定自觉意识的信奉,而不是仅仅达到了解。也就是说,在传播者当中,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进入被“化”主体的。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纯粹的传播者,或者不具备高度热情和理性自觉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政治教师,在日久天长的履职生涯中,对受众的影响是绝对消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与这种平淡僵化的情调是正相反对的。人家会感到,你即便不是口是心非也是言不由衷。而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激励机制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是约束机制绝对缺失。甚至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在受众当中传播对马克思主义的不逊之词也是有的。这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极为不利,应该得到及时遏制。

3.大众自觉意识的增长

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而论,最基础的认知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最基本的政治素质,不要说在信息时代,就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也没有淡漠过。与那时不同的是,对这个理论基础也可以而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反思。

与人民最切近的就是改革开放前后生活状况的巨大变化,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最深的感受就是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真理性判断。这一主题的畅扬,虽然是经过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环节的,但是人民还是能够体会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尽管更多的人没有学过“大本子”,甚至连ABC也没有接触过,每天忙于繁杂的琐细事务,但他们只要理解共产党的政策,相信各级领导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人民谋利,接受现行的舆论导向,自觉参与所属机构的文明活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标志。当然,这里面有个层次和程度的问题,但基本思路是清晰的。

我们切忌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解为“文本化”或教条主义的形式化。“红宝书”、“忠字舞”的愚昧模式再也不能重现。

二、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

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真理的传播与运用必然经历转换机制。即便是自然科学,在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上也不能不考虑具体的民族特点。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它的中国化。

1.宏观中国化与微观中国化

我这里所称的宏观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转化为中国人习惯接受的理论形态。当然,这样做的第一步已经完成,那就是把德文或俄文翻译成汉语,让我们中国人都能读懂。而我说的宏观中国化还不在这里,我说的是在解决我们中国人的实际问题时所形成的理论形态。这主要有两种,一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革命实际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建设实际结合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往后还要延伸,需要我们做得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接受机制。

所谓微观中国化,我是指在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日常宣传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语言和语境。比如,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但更能让人接受和记住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五句话就更适合公民的心理。儿童适合背诵的新三字经,浓缩了中华文明传统的积极元素,正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创新形式。

一些现行文本中采用的表达形式大都带有西方习惯,比如形而上学的通用含义是辩证法的对立面,但在中国,人们都知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它代表着总规律和永恒存在,是一个抽象性很高,很有威严并受到崇敬的概念。我们何不用机械论来与辩证法相对呢?又比如扬弃这个概念,中国人也不太习惯,多数情况下都理解成抛弃。难道不用这个概念就不能表达相应的思想了吗?毛泽东在谈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时,用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这不很明白么。

2.喜闻乐见与精神精华

在诸种文化形式当中,文学作品这种时代精神的载体,可谓最有群众基础,那么,我们在这个领域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自然是大有可为的。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之外,同时还创作出了大批的文学作品,像《墙》、《恶心》、《苍蝇》、《董事的年龄》、《字句》等等,包括存在主义哲学家萨谬而森的《等待戈多》,这些作品不但在法国广为流传,就是在我国也不乏热心的读者。因此,这一哲学流派的思想主张就有了广泛的受众。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官方哲学,它的意识形态定位难免影响其在多种文化形式上的渗透。我们的小说和电视剧,反映集体主义、自由开放、人间大爱和机智勇敢的不少,但能不能创作一些哲理性强、思想内容深刻、耐人寻味又广为传播的作品出来呢?像当年的《家》、《春》、《秋》和《玩偶之家》、《雷雨》这样的经典,它们所起的社会作用是无可限量的。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又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空洞干燥的教条公式是要破坏创作情绪的,但是它不但破坏创作情绪,而且首先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回到“三突出”那样的概念化创作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探讨更有宣传效果的主旋律的表达方式,多出精品。

3.实践成果与方法方向

有一个角度肯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注脚,那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产生的实践成果。邓小平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的实效价值观,不但得到了全国人民在实践上的认可,而且在理论界也形成了普遍共识。不但“摸着石头过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像“一国两制”这样的创造,不但解决了香港奥门问题,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创新型的思路,对其他有类似关系的事物起到了样本和参照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中,人民创造了许多好的组织模式和驾驭套路,比如就业上的双向选择,干部的轮换机制,第二职业的管理规则,跨地区的经济联合等等,这些都渗透了辩证思维的精华。正如陈云同志所总结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就是唯物论;交换,比较,反复,这就是辩证法。

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现有体系中处于较弱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儒家文化的影响肯定是深入骨髓的。这些因素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生存状态的错综复杂。

1.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存在方式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纲领向她的党员作出要求,提出义务是天经地义的。在党的广泛的思想舆论阵地,也不乏传播和立论的渠道。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则是整个世界这个大背景。资本主义创造了国际市场,它们在其中占据主体地位。在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强烈渗透的优势环境。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再次成为“地下党”。这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啻为毁灭性打击。社会主义国家遇到的挫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群众的组织宣传和教育工作就更为艰巨,这一点是要做好充分估计的。

在世界上处于低谷,在国内则是执政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我国条件下的实际环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当中,努力设计大众化存在模式,是别无选择的。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等入门读物,我们的理论家也会开动脑筋写出类似的文本的。不能总处在学生想读引路的书,我们却不能列出合适的书目这种尴尬局面。

2.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土壤

不但资产阶级思想观念会随着开放的大环境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就是旧有的封建意识如等级观念和保守心理也会像马克思所说的:“会把人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代表私人利益的仇神,召唤到战场上来。”也像他在另一个地方所说:几何公理要是妨碍了人的利益也会遭到攻击的。

腐败现象的直接危害我们这里且不论,单说说它的间接危害。权力,无论大小都是执政的元素和形象,党员干部本是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和体现者的主体群,他们的变质不但毁坏了自身的人格品性,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极其恶劣的作用。老百姓会想:马克思主义在官员身上都不灵了,其生命力不是值得怀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