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实生活中要懂的人脉操纵术
7939000000044

第44章 掌握区别对待朋友的技巧

常常听人们说到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说来“圈子”中也是如此。人皆自私,每个朋友在圈子里是有共同利益相联系。有时候为了利益而争,这是人之本性。为了利益,选择合作还是敌对,完全看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或选择什么位置。圈子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窝里斗,所谓的窝里斗,必然有一方的思维已经跳出了这个圈子。

有圈子是好事,让人有个整体意识,懂得合作。让人对自己有个约束,懂得忍让。让人们知道,圈子能代表自己,自己不能代表圈子,只有更好地完善圈子,自己才能过得更好。

有圈子也可能是坏事,常常让人得意忘形陶醉在圈子里。常常由于得意忘形,对圈子有了盲从,忘了本性。有时会产生疑惑,我们到底为了什么才有圈子,原本是让圈子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原本是为了让生活更好,却有人为圈子所累。

因此,在“圈子”里活动,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不同类型的朋友要区别对待。

人分三教九流,朋友也有等级之分。有的需要倾心相交,有的只是泛泛之交,如低层次的所谓棋友、酒友;朋友的个性也有温和稳重的,有豪爽豁达的,有机智潇洒的,也有轻浮虚伪的,刁钻刻薄的,还有趋炎附势的;高境界的则是忧国忧民的志同道合之士,有桃园三结义、梁山好汉、瓦岗寨群雄、竹林七贤、东林党人等。即使都是挚友,因性情、才智的不同,也应区别对待。

诸葛亮《心术三宾第三十》云:“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文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引为上宾。猛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引为中宾。多为或中,薄技小才,次常人之能,引为下宾。”在这里,诸葛亮把值得交往的宾客按才智和性情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所能,这样才可以起到朋友间互补的作用。

结识什么样的朋友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你对朋友的鉴别、认识和对待的方式。认清你的朋友,你才可以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手段与之交往。朋友之间不一定非要看透对方,相反,应该彼此留有空间,因此,交往的时候则必须把握层次与分寸。

(1)知己

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他们是你人生中绝难找到的极少数朋友,所以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就成了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交往,多少人渴望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如古人一样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知音可以诚心诚意地接纳我们,了解我们,处处忠诚地为我们着想。他们像面镜子,能给予你劝勉和鼓励;又像影子,如影随行,永远对你信任、支持,是维持我们精神健康的支柱。

不过,对于知己你也有义务不断地付出,同样舍己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接纳、支持、聆听和帮助,是知己的责任。值得切记的,是不要滥用知己的权利——知心朋友不等于“黏身”朋友,更不能要求对方完全同意自己、迁就自己。

(2)死党

他们多是一些来往密切,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接近的朋友,彼此有相同的思想,相同的境遇,故而很容易谈得来,在行动上有默契地成为一伙,组成小圈子活动。

“死党”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很讲义气,可以为你两肋插刀的“铁哥们”;是最肯为你办事,最能为你排忧解难、作出某种牺牲的人;他们是日常生活的好伙伴,可驱除孤单感,增加自信心,为生活加添色彩和热闹,是有需要时最好的后援。

但若要整个“死党”能相处愉快,就需要大家彼此迁就,不执意独行,有合群的性格,才能发挥联合的力量。“死党”有事求助你时就要毫不吝啬挺身给予援手,常加鼓励,看作是自己的本分。不过,可不要单单陶醉在这个“小圈子”里,完全排斥外界朋友,否则,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的友谊。更不要拥势自重,互相纵容。

(3)老友

他们是与你很熟悉、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如昔日的同学、一起长大的玩伴等。虽然大家见面的机会未必很多,但基于彼此熟络,每次相逢都能天南地北地亲切交谈,成为一段畅快的经历。他们不是知己,有困难时未必会想到他们;大家的性格也未必接近,不过友谊倒是耐久而隽永,值得你去珍惜和主动自然地保持关系,不要因为来往少而让友谊止于寒暄、敷衍的地步。

(4)来往密切的朋友

因为活动圈子相同,你可能交到一些接触频繁的朋友,如上司、同事、老师、同学等。他们很熟悉我们的生活细节,但却未必是那些互相了解、可倾诉心事的人。

对于这些朋友,虽然大家每日共事共学,但不能对人要求太高,因为彼此都没有什么承诺和默契。与密切的朋友来往时,起码相处应不忘礼貌,言行一致,真诚,工作上给予人方便,都是应遵守的准则,因为他们正是最能看透你的言行、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人。不要老是摆出外交式的笑容和虚假态度,更须小心因日常利害冲突而产生摩擦。

(5)单方面投入的朋友

有些人可能对你很着迷和信任,常把心事向你倾诉,但我们却没有那种互通的推心置腹的感觉。也有些时候,我们对某人特别崇拜倾慕,而对方却未必有热烈的反应,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多产生一些不同位置的朋友之间,如老师与学生,班长与同学,偶像与“粉丝”等。不过有时普通朋友间也有这种不平衡现象。

当受人仰慕的时候,可不要轻看和玩弄别人的友情,或表示讨厌和高傲的态度,应尽力去助人成长,给予中肯意见,鼓励其发展独立精神,认识其他朋友。

当你倾慕别人的时候,也不要成为他人的累赘,过分倚赖。而应该积极地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不要盲目崇拜,胡乱抛掷感情。

(6)普通朋友

这类朋友占了你的朋友圈子大部分。他们可以和你扯东扯西,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不过交情上可是谁也不欠谁,不会叫大家牵肠挂肚。

虽说是普通朋友,也可成为游乐时的好玩伴;有难事,也可向有专门知识的个别朋友请教。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能充实我们的知识,令我们感受到“相识遍天下”的温暖。

这类朋友,只要你肯扩张生活圈子,自然不会缺乏。至于感情发展嘛,顺其自然好了。别对人要求太苛刻,他们会受不了给吓跑的。

(7)泛泛之交

大家的友谊仅止于认识的阶段,是点头之交,连普通话题也未必有机会聊上。大家若能做到见面时打打招呼,保持礼貌距离,已是很不错的了。千万别对人随便过分信任,否则误交朋友,后悔就来不及了。

(8)酒肉朋友

凡是依靠某种利益和好处而建立起来的关系都属此。

不管朋友有多少种,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朋友划分为“对自己有益的”和“对自己无益的”两类。

那么,如何进行鉴别、区分呢?

古人云:得妙友来如对月。交朋友贵在以道相合,以义相聚,以信相守,以心相应;人之相交,贵相知心,互相敬重,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辨析朋友有六个要点:

第一,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金钱作为来往诉求者,此友不可深交。因为他所要结交的只是“钱财”,一旦财尽则友情不再。这种重财不重义的朋友,就是一种损友。

第二,以色交者,色衰则爱弛。春秋时的魏灵公喜爱弥子暇长得俊美,便百般呵护,子暇亦报以真心。一次子暇将果子咬了一口,觉得味美,立即将此果呈给魏公,魏公云:“子暇厚待于我!”等到弥子暇色衰,魏公不爱,反责弥子暇过去曾以“剩果”侮辱他。如果有人因为你美好的外表而与你交往者,将来也容易因为你的色衰,弃你而去,这是一个缺少生命内涵的损友。

第三,以权交者,权尽则情疏。位高权重之人,似乎具有呼风唤雨之力,使得投机者赶紧前来攀缘附势。既以“权位”为诉求,一旦权去位失,这些投机客,自然会相继离去。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位高权重者,想要结交真心的朋友,更加要看清对方真正的动机。如果你希望与高位者交,也应以真心为出发点,不可成为对方的损友。

第四,以名交者,名去则友散。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出了名,就像身上多了一道光环,人人争相靠近沾光,走到哪里,都很容易吸引拥护的人潮。一旦失去了名声,身边很难再有什么朋友。如果你的名声很响亮,想要交个真心的朋友,要看他是因为你的人格内涵而结交于你呢?还是因为你名声的表象而来?

第五,以势交者,势倾则往断。势力者,有“势”即有“力”。所谓“人多势众”也是这个道理。普通人都想朝向热烘烘、有势力的地方去,因为他想要一座靠山。一旦这座靠山倒了,等于“树倒猢狲散”,各人又忙着再去寻找另一座靠山。这样的朋友没有“格”,他们当然不会是真正的朋友。

第六,以利交者,利穷则人卑。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的朋友,大多数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如果因为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此交换而来的朋友,等到你的“利”尽了,朋友也看你不在眼里。所以受利诱而来者,是最不可靠的。

当你用一种平常的心境去认识一个人、结交一个人的时候,你便会没有了一些私心杂念,你们便可自由随意地交往,心便会一点点地交融,真正的朋友或是“铁哥们儿”便会在你欣赏的眼光中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