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收藏的江湖
7919600000003

第3章 揭秘中国盗墓江湖

江湖盗墓的过去与现状

关于盗墓,历史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些著名的盗墓者。比如春秋战国伍子胥是“最毒”的盗墓者,西楚霸王项羽是“最牛”的盗墓者,汉朝广川王刘去在是“最变态”的盗墓者,东汉曹操是“最专业”的盗墓者,东汉董卓是“最恶心”的盗墓者,东汉黄巢是“最蠢”的盗墓者,五代温韬是“最危害”的盗墓者,南宋叛臣刘豫是“最不义”的盗墓者,元代僧徒杨鼙真珈是“最没道行”的盗墓者,明代宦官陈奉是“最荒唐”的盗墓者,清代乾隆是“最权力”的盗墓者,民国军阀孙殿英是“最恐怖”的盗墓者等。其实这些盗墓者大都借助权力和军队明目张胆的进行盗墓,与江湖上的盗墓还是有一些本质区别的。江湖上的盗墓多则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尤其阴阳术和自明代以来“洛阳铲”的使用,还有后来“探针”的使用,使得盗墓更具有许多的神秘色彩。

盗墓这个行业由来已久,是自古以来的社会文化现象。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表明,已经发现那个时期有意识被破坏墓葬遗存有好多处。历史上记载最早被盗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君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多年。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社会急剧变化,厚葬之风兴起,加上社会动荡不堪和战乱频繁发生,人们正常生活严重扰乱,于是盗墓行为日益盛行起来。自此,盗墓成为战乱军阀和社会胆大妄为之人获取财富的一门特殊行业。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盗墓高峰。第一次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官方允许民间私人铸钱,而春秋战国和秦代的墓葬中陪葬品最多的也是铜器和兵器,这成为铸币者盗墓的直接动力;第二次是在清代,是历史和文物研究者为了考据历史的研究性盗墓行为,这一次盗墓高峰对古墓的破坏性不大,也的确给后来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第三次盗墓时间持续最长的高峰出现在现代,文物走私的暴利成为更纯粹的诱因。

目前,据说中国参与盗墓和整个利益链条上的有十余万大军。近几年收藏热高涨,电视、报刊、网络、收藏展览会的大肆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收藏或者加入盗墓利益链之中。出土的“东西”多了,加上高仿的泛滥,贬值也就是不争的事实了。但对于真正的盗墓圈子来说,贵族大墓里的“重器”一直是“下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传统盗墓圈内,真正的实力派还是按照江湖来办事。道有道规,行有行规。因为吃的是“命儿”饭。所以道上的分工很详细。

就盗墓而言,过去的数千年以来,基本是直系家传和族内单传。这类盗墓传承形式,直到民国退出历史舞台后才基本结束。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文博部门也需要专业人才,像琉璃厂开古玩店的孙瀛洲以及徒弟耿宝昌也被吸收到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研究和整理。河南地区的文博部门和考古单位自然招安了一大批原来从事盗墓行业的专业人才,自此这个行业便消声灭迹。

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包产到户,很多单位进行改制和许多国家机构人员纷纷下海经商,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富裕,其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文物古玩收藏之风由港台吹向大陆。尤其国外和港台地区巨大的文物需求,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沉寂多年的盗墓行业开始涌动,一些早先从事盗墓行业的人员或者家族成员重操旧业。首先以陕西、河南等文物大省,逐渐蔓延到全国。

江湖盗墓的组成与称谓

笔者因为多年来喜欢文史和一些野史,对盗墓行当的一些记载比较关注,对历代盗墓案件也比较关注。想必很多人也非常关注这块。本来打算写一部关于“盗墓史演变”的著作,后来发现同类著作较多,竟然现在一些愣头青仿照一些戏说盗墓笔记之类著作铤而走险的也效仿,想来想去也就从此搁浅。但这篇文章仅仅只是一些大概的了解,并未触及到盗墓技术的关键内容。

关于传统盗墓,与以往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家族性质的盗墓团伙越来越少,多都是南北荟萃的“单传底儿(没有盗墓世家传承的后学)”,构成一个完整的盗墓团伙。传统来讲,基本是由“掌眼”、“支锅”、“腿子”和“下苦”组成。“支锅”是这个圈里最核心的人。

盗墓行“支锅”一词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公安一般把有黑恶势力参与组织的分工严密、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带有职业色彩的赌博活动也称作“支锅”。“支锅”是道上的江湖术语,主要指盗墓行里负责组建盗墓的负责人。也可以称作“一锅儿”。“支锅”的活儿得有章法,没有“锅”,你就是有粮也吃不到嘴里,所以“支锅人”首先得有钱。“支锅”的人无论能不能成功得手,前期费用都得这里出。包括“号子”里捞人和打通关节的费用。否则,以后不好在江湖上找人,也不好在道上混。这也是江湖义气范围的事。

找线索是“支锅人”的首要任务,有了确切目标后要请“掌眼”验收,然后选好“腿子”和“下苦”。选中的人既要安全可靠,又要干活稳妥,懂道儿上的规矩。所谓规矩都是久经“号子”里“打死不说”考验过的人,这样的硬骨头,道儿上都有挂号。与“腿子”价钱也至关重要,大墓有大墓的价钱,小墓有小墓的行市,清墓与汉墓的差别自然天壤之别。没被盗过“生坑”墓、被盗过“熟坑”墓,吃水(出水)墓、非吃水墓的价码都有差异。近现代盗墓不比传统,前期勘察、蹲坑、购买器材(含科技设备)、购买炸药、吃住费用也是“支锅”全部负责。炸药一般不好弄,但道上专门有人专门去农村基本建设购买剩余的炸药,再就是许多的矿场去搞。盗墓使用的各种先进的科技设备和各种改进型洛阳铲,从网络上都是公开交易的买卖。尤其洛阳铲,在洛阳地区,非常轻易就能见到经营此项的商家。下面我们大致说说江湖上传统盗墓的核心人员和分工。

盗墓支锅:说白了“支锅”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总包工头的角色,负责承揽工程、负责人员配备、统筹前期资金等。“支锅”的投入风险很大,一单活儿下来,无论出货与否,有没有价值,都得按事先谈好的价格向合作的“腿子”们和“下苦”们支付费用。出货变现,除去成本,“掌眼”分大头,“支锅”能分两成,其他人只能分到一成。

盗墓掌眼:有“锅”还远远不够,得有“掌眼”,“掌眼”不仅有寻找古墓线索的江湖本领,更有鉴定文物真赝和级别的非凡能力。他们既可以是提供古墓线索的合作者,也可以是打算购买墓内文物的初级收购商。这类人所称“阴阳”人,就是说,可以是江湖人,也可以是现实中的秘密“古玩经纪人或者经营商”,也可能是隐秘江湖的“实力藏家”。“掌眼”是整个团伙中最大的收益者。说句难听的话,好事有他,坏事儿没有他的份而。这也是避免出事后“雷子”顺藤摸瓜般了老家而断了以后的经济来源。所以江湖上对“掌眼”是极力保护的。一个“掌眼”出货的地下渠道是畅通的,也都有自己的圈子,有“明圈”和“暗圈”。“明圈”是指非常可靠的下家。“暗圈”是走私渠道,有些顺畅到你都不可想象,几十吨重的大体积文物在两三天内不显山不露水就可以到达美国或者英国目的地。绝对堪称当年的“延安秘密通道”。所以,“掌眼”绝对算得上整个盗墓江湖中的灵魂性人物。

腿子:指盗墓中的工程师,也就是“项目经理”,一般“腿子”都有很好的功夫,他们对传统探墓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探墓技术都很在行。江湖腿子们都懂各朝时期的墓葬形制,也懂各类墓葬结构。知道那些地区的墓如何盗,那些地区的墓不容易盗。这也决定着盗墓的具体价格。他们在下手打洞之前,基本就知道了墓里是否有货(文物)。近几年公安加大了力度,“支锅”为了保险起见,往往不在现场指挥,这时的“腿子”就是现场的核心领导。在传统江湖盗墓行里,“腿子”都分派系和地域。现代江湖盗墓行,因为信息的发达,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有些“腿子”的盗墓技术了得,也可以南北通吃。

下苦:“下苦”,顾名思义就是最底层下苦力从事挖掘工作的人。这些人一般是立志盗墓行业的初学者或者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钱基本是按天或按一个坑计算的,即使“支锅”搞一座利润达到上千万元的古墓,“下苦”的每人也就分到几百元到几千元而已,那些价值连城的都与他们无关。这也是几千年以来江湖上的老规矩,等“下苦”的熬到“腿子”的级别,对下面也是如此。

总之,盗墓行当是一个合作极其严密组织,因为各个朝代对盗墓都是严厉打击的。元代中期,忽必烈制定严格法律来惩治盗墓行为,只要被人举报或者抓到,都是死罪。现代更是严厉打击的对象。

江湖盗墓的基本功夫

盗墓是一个技术含量很特别的行业,分工很细。负责看墓的是绝对的灵魂人物。这些人一般懂得阴阳风水术,尤其对古代选阴宅的风水术基本了如指掌。这与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一样的原理。具备这些特殊的功夫,江湖圈子里才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如果搞江湖骗术,草草组织人乱探乱挖,说不定哪天不是举报给雷子搞掉就是被江湖某一派搞掉。在江湖上“吃隔山饭”是要付出代价的。

首先是“望”的功夫。也就是看风水的功夫,风水术以气为万物之本源。所以看气在风水术中是一个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懂得阴阳术的人对气相非常了解,比如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等。气是万物之源,气变化无穷,气决定人的祸福。人要避死气、乘生气,就得请风水师“理气”。“理气”是十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气”,有了“生气”就能富贵。因此,风水术实际是“相气术”。在这里的“望”的主要是“地望生气”。传说中江湖上懂风水的高人到一个风水不错的地方,环顾四周,就要确认是否具备“帝王之气”或者“风水宝地”的标准。一般找到这样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墓的级别。这种用阴阳术“望”那些没有地标的大墓,几乎是百发百中。因为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如依山面水之处,尤其是古河道的拐弯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根据以往经验,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夯实过,庄稼或者野草与周围相比,都有不同的长势。

第二就是“闻”的功夫。这种功夫有点像猎犬的鼻子功夫,猎犬除了能辨别各种动物留下的气味,狗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掌眼”的鼻子“闻”的功夫主要体现在土质气味上。和猎狗类似,也具有对土质气味的敏感度和辨别气味的能力。通过“望”确定好位置,在没有盗掘前,为了不做无用功,首先翻开墓表层,取出一把土放在鼻子下猛嗅一阵,根据土味的气息来判别是否被盗过,原坑(下葬后从未动过)的土有原坑的味道,早年被盗的陈坑有陈坑的味道,近年被盗有新坑有新坑的味道。如果没有盗的原坑,再根据土色的变化辨别墓葬的时代。当然,主要是通过“闻”土来断代:

1、墓土里嗅到青铜和朽木的气息,就会断定是是商周时期的墓葬。商代贵族墓内都是木质椁室,用粗大的木料筑成方形,椁室外陪葬青铜器。周代大墓均采用土圹木椁形式,墓室用井干式大木堆砌。墓内棺椁有规定,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随葬的礼器为,天子、国君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嗅觉根据朽木和青铜气味的浓重来判别墓葬的等级。

2、墓土里嗅到青膏泥和青铜器以及木炭的气息,基本断定是战国时期的墓葬。春秋战国至西汉的贵族大墓墓坑中常填有大量青膏泥,从而给棺椁营造一个与空气隔绝密闭的环境,像长沙马王堆能完好保存千年女尸,该墓墓坑中的青膏泥功不可没。1998年发掘的绍兴印山大墓亦填筑青膏泥及木炭,安徽六安“战国双墓”封墓的也是青膏泥和木炭。

3、墓土气息中嗅到朱砂和水银的味道,基本断定就是秦汉墓。因为秦汉时期的大墓葬中,通常墓主人都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长沙楚墓多用白膏泥,少数秦墓,山东,河南的部分墓葬也使用白膏泥。汉代之墓葬形式及种类众多,大型土圹木椁墓除帝王外,诸侯王多采用“黄杨题凑”形制。达官显贵则根据财力和权势的不同,墓葬形制也各有所别。

4、墓土气息中嗅到砖的气息,基本断定是唐宋以后的墓,唐宋元明清贵族墓葬则相对较浅,多在距地表4米左右。墓葬形制主要可分为穹窿顶马蹄形砖室墓、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方梯形砖椁墓、带墓道的圆形墓室四类。特别说明的是,唐代帝王墓,也有汉墓一样采用“山墓”的特例。

明清帝王墓多以石室穹窿顶墓,贵族墓葬多以砖室墓为主。这些特殊物质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盗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有的采用“扎钎”敲击来辨别地下是否有墓葬。

第三招是“问”的功夫。所谓“问”其实就是踩点。这些人一般会摆“龙门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平常多以卖小货、算命、收破烂、看病行医、风水先生等名义走村串户。喜欢和老者攀谈,从中了解当地是否有诸侯宰相和王公大臣,或者名门望族。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比如历代史料和当地史志中查找有关需要的信息。一旦获取有关古墓的方位信息,便立即开始“支锅”组织人开始行动。

第四招是“切”的功夫。所谓“切”也就是给墓葬把脉。这一般都由“腿子”来干,这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这种功夫不仅需要长期积累的丰富掘墓经验,而且要有猎狗一样的超级感应方向能力。首先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阴地向山、地势地脉走向确定棺椁的准确位置。然后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一般从斜坡入手打洞,边打洞边判断是否有反盗墓设施,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基本能到墓室棺椁中间位置;其次是凿开棺椁,从头到鼻子、耳朵、口、脖子、肛门一直到脚。这是个细致活,要求趁着冷静、精准迅速。过去是讲规矩的,一般要留一少部分给后来的“摸金校尉”,这是江湖老规矩。近现代好像没有人这样死心眼了。搞到一个有价值的墓葬,恨不得把里面的墓土都要搞出去,因为墓土对于高仿做旧的人特别有用,而且价格也很可观。

再就是在“摸金”的过程当中,凭手感就知道是那个朝代的物件了。这些人摸金无数,和古玩界藏家上手藏品一样,上手多了,断代的功夫也就厉害了。包括行里的价格和是否是热门货,都有基本的掌握。拿到货,就得原路返回,一般先把不太值钱的大物件提上去,留下小件(金器和玉器)带在身上最后上去。这主要是怕谋财害命,江湖规矩是规矩,但人性的弱点也是经不住财的诱惑,失去理智的人往往会把同伴快拉到半空猛的松下绳子的。不过这毕竟是少数。中国考古发现盗洞下面给谋命的到目前为止,也就二三例。过去往往都是父子两人干,老子在上面望风,儿子一人穿着老鼠衣单独干。打洞挖土,手脚并用,进墓室拿东西走人,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现在这样的人少了,盗一个墓起码也得三五天时间,炸和挖得两天,炸出的竖井散烟得一晚,做好伪装第二天再下去取货。现代高科技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使用在盗墓也是如此。一些探墓高科技探测仪,往往也谎报军情。炸药快,但无法避免爆炸声,盗墓者一般都在打雷、红白喜事或者过年期间下手最安全。没有上述传统经验的,依靠现代高科技设备,为了确定古墓的位置和墓葬内有无文物,往往要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甚至个把月。有的甚至还要建假工厂或者别的什么临时建筑,以做掩护。

江湖盗墓群体类别

自80年代以来,我国盗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分级很复杂,和收藏界一样分帮派和圈子。基本上有低级型、初级型、中级型、中高级型、传统型等几种类型。

1、低级型:农民农闲,在自家承包的责任田里或者别人田里以搞农田基本建设为名见土堆就挖平,见湿软土层就深翻。这种情况一般碰不到大墓,都是普通浅层的墓,里面东西很少,顶多是一些日用瓷器、银锭和铜钱;

2、初级型:农村闲散人员结伙游荡冒险型。白天踩点(具有明显目标的墓或者传说中的墓),晚上蛮干,没有技术可言,基本十墓九空。不会做隐蔽措施,最容易被抓,盗圈里戏称他们为“傻子儿”一族;

3、中级型:古玩经营冒险者或者收藏冒险者,或者“跑地皮”的人搭伙支锅,一般没有专业的盗墓经验,全靠传说和书本网络。主要使科技探测设备探墓和雷管炸药,一年难有几次得手。这些人不会和江湖上的来往。属于自铲自销型的游击队。

4、中高级型:属于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型,人员组成一般都是传统盗墓世家子弟或者传承的徒弟搭伙,也有可靠的江湖人士加盟。属于江湖圈子里的新派。他们有传统阴阳风水术和传统盗墓的基础,主要依靠高科技设备,他们所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只要是金银铜铁锌等金属在地下,探宝仪就会根据不同的金属发出不同的报警声。找到古墓后,一般会用“洛阳铲”在墓葬周围密集式“扎针”,以确定古墓的长度和宽度,再根据扎针取上来的土判断该墓是哪个朝代的,是平民墓还是贵族墓,是“生坑”还是“老盗”。使用高强集束扩张炸药,速度快,不留痕迹,解决战斗很迅速。这些人属于江湖上的中坚上升力量。

5、高级别型:这个级别都由江湖中层加盟,利用传统阴阳术、地貌风水术、传统盗墓术、现代科技设备,但主要以传统探墓为主,使用洛阳铲和钢珠探针(后面专门介绍洛阳铲和探针功用),高科技探测设备只是辅助,探墓技术成本和方法极其经济,尤其钢珠探杆一晚上可以单人地毯式探查三两亩地的地下状况,上面还不留明显痕迹(不仔细看),其实这种简陋却有效地技术私下使用近10年了,可以说大小墓葬通吃。什么是极致?最简单、最有效地就是极致。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国家的反盗墓组织可否知道?

6、纯粹的传统型:其实传统盗墓技术也面临着失传危险,那些80年代发展起来的盗墓精英,现在也步入暮年。加上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自由,不太讲道上规矩,高科技技术的引入,对他们这些老传统来讲,越来越受到威胁和下岗的危险。作为传承数千年以来的传统盗墓技术,从文化的层面讲,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只有江湖人士去进行保护了。

江湖盗墓工具

功于利其行,必要利其器。没有好的工具,再好的盗墓技术也难以有效实施。关于盗墓工具,历史上的盗墓工具主要有钁、凿、锹、铲、斧、镐、镦、镞、锥、镰、锄、刀、竹签、竹筐、木杠、粗麻绳等。据说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做官,他见多识广,周游全国,写了一本《广志绎》,记录各地风俗。该书卷三记录到:“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及绠者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馀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这应该是最早关于洛阳铲的文献记载。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

洛阳铲,主要指的是特定的运用一定方法使用洛阳铲的人。这些人一般世代相传,过去在职业盗墓者口中有老洛阳铲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些经验丰富的使用者,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这些世代相传的老洛阳铲在现代几乎绝迹了。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此外,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洛阳铲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目前,洛阳铲已不再是考古界的专有工具,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洛阳铲在建筑、公路、铁路、矿山学校选址等领域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基灌桩和地质勘探等方面,洛阳铲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除洛阳铲和探针而外,绳索也是盗墓者必备工具。一般用三股以上的大麻皮拧结出来,结实耐用。绳索有作用多多,一是用提土,再是系人,三来也方便运走盗得的物品。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盗贼类》“焦四以盗墓致富”里提到,焦在盗掘一座古墓时,是这样使用绳索的,“焦乃选有胆勇者数人,使手炬,坐竹筐,悬长绳以下。”当然,绳索也是一种杀人工具。有时需要外面负责望风和接应的人用绳索升降。如果地面上的人有贪心,斩断绳索,下面的盗墓同伙就成了殉葬,很难再爬上来。盗墓者被同伙害死在盗洞中的现象,考古中时常可以发现。

总之,盗墓自古有之,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群体。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风水师、洛阳铲、探针、现代科技探测仪,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盗取地下墓葬之中的陪葬品。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朝代更替频繁,帝王将相和贵族群体为了在来世继续享用生前的奢华生活,这也导致地下埋藏有大量文物。鉴于这种特殊的传统习俗,造就了历朝历代非常专业的盗墓群体和特殊的行业,并一直延续下来。这个群体和行业,古代如此,今天如此,明天和将来更是如此。只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