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若只如初见
7904900000064

第64章 行者无疆(3)

比萨斜塔动工兴建于1174年,直到1350年才完工,盖了176年,为8层的圆柱建筑,全部用白色的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2米,塔体总量达1.42万吨。我站在塔顶瞭望,壮观的比萨古城尽收眼底,比萨斜塔的周围绿草如茵,当年修建的大教堂和洗礼堂似乎都成了它的陪衬。这一点是当初的建设者们所没想到的。当年,比萨斜塔是作为教堂广场的一个普通的钟楼而存在的,没想到历经几百年风雨后,它却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了。

尽管现在的比萨斜塔“歪打正着”,以歪出名,但刚建的时候,塔体肯定是直的,因为谁也不想建一座歪塔。那它怎么就斜了呢?据考证,塔体建到三层时,开始倾斜,工程被停工,这一停就停了94年。再建时,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梁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等,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已是倾斜,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那么比萨斜塔怎么会刚开始建造时就倾斜了呢?这并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因为土层强度差,塔基深度浅。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的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的下沉。应该说,比萨斜塔的倾斜是当时的建筑师对比萨的地质结构不了解所致。可喜的是,这一疏忽却疏忽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800多年前建筑师的睿智。

从它建好到现在,600多年过去了,它还在缓慢地向南倾斜。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30厘米,斜度达到8度,塔身超过垂直下面5.1米,看上去似乎岌岌可危。许多人都为它的前途担忧了,意大利人更是费尽了心血,意大利政府出高价向全世界征求修复的合理化建议,正当人们准备动工之时,奇迹又发生了,经比萨大学用高精度的电子仪器测定证明,1978年该塔仅倾斜0.027毫米,几乎停止了倾斜,而最近这几年更“玄”了,它竟然有改“斜”归正的趋势,不仅不继续朝南倾斜,而且朝垂直方向转回了3.15毫米。有人说,这是上帝在保佑比萨斜塔。实际上不是上帝之手在护佑它,这几年比萨地区连下大雨,地面湿度增加,水分落入地下,使塔基发生了变化。

我一直相信,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比萨斜塔也是有灵性的。它横空出世时,就与众不同,竟然是歪着长,长到半截后竟然又停止了94年,再接着长,长大成人后,历经600多年风雨而不倒,以斜闻名于世,一举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正当人们对它的命运担惊受怕时,它竟又一次通了人性,不光不继续歪,而且还在一点一点地改“斜”归正。如果把意大利比作它的母亲,那比萨斜塔该是意大利多么聪慧而又乖巧的孩子啊!它只为母亲增光,不让母亲蒙羞。从这一点来说,比萨斜塔可称作“伟大之塔”。

我徘徊在比萨斜塔的绿草坪下,仰望着巍巍斜塔,只见斜塔背衬蓝天白云,阳光柔柔地照在它的身上,放射出一种神秘而自信的光芒,使它显得特别奇特和有韵味。“往事越千年”。我想到了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在眼前这座著名的斜塔上做着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用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当时,比萨斜塔便名噪全球。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比萨斜塔也是一座“科学之塔”。

近千年来,比萨斜塔见证了意大利的兴衰和繁荣,承载了意大利民族的太多的光荣和梦想,成了意大利历史的“见证人”。

比萨斜塔,歪而不倒,兴而不衰。比萨斜塔,神奇之塔。

塞纳河怀想

我去法国巴黎,实际上是去寻梦的。塞纳河、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道、巴黎左岸……这些耳熟能详给人遐思的地名,哪一个不让人魂牵梦绕啊!哪一个不够我写篇文章或一本书啊!是的,巴黎,是一个风情万种的美妇人,更是一本展开的大书,而这本书的源头,就是她的母亲河——塞纳河!由此,我可以自豪地说,没有塞纳河,就没有巴黎。

大家都知道,塞纳河是法国的一条著名河流。它从法国北部朗格尔高地出发,向西北方向,弯弯曲曲,流经巴黎,而且是穿城而过。正因为如此,巴黎人称其为“慈爱的母亲”,说“巴黎是塞纳河的女儿”。有人这样比喻说:“法国就是一位骄傲的美妇人,虽历尽沧桑仍风韵犹存;而巴黎就是这位美女子的‘玉颜’与‘粉颈’了,穿城而过的塞纳河就是挂在这‘粉颈’上的一串项链,河中的西岱岛和圣路易岛就是这条项链顶端的玉坠,而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波旁宫、凯旋门等就是镶嵌在项链上的钻石,闪闪发亮,令人着迷。”

我走向塞纳河的时候,刚刚下过一场好雨。塞纳河平静地安详地流淌着,只是没有往日的清澈,看着有些混浊的河水,我固执地认为,塞纳河在平常一定是清澈的。巴黎人一定会像爱护自己的双眼一样地爱护塞纳河!我在一个很平常的游船码头登上了一艘豪华游船。这种长长的游船,带着一个透明的硬顶,船分两层,下层透明的玻璃板可以挡住溅起的水花,我非常兴奋地在上、下层观赏。当游船开动时我还是走到了顶层,以便放眼观赏塞纳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我看见,塞纳河像一条玉带似地缠绕着巴黎,河两岸有30余座造型各异、奇特美观、堪称艺术杰作的桥梁。桥面宽阔,车来人往,两不相扰。河面游艇穿梭,桥上游人络绎不绝。

游船顺流而下,溅起浪花朵朵,我的思绪也随着这朵朵的浪花飞进了法国历史文化的长河!

我很幸运,游船上的电子“翻译”竟然有中文,所以,每到一个景点,“她”都会不遗余力地用中文给我们这些来自古老东方的客人解说。

如果你有幸去过巴黎,并且游览过塞纳河。你便会觉得塞纳河可能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流。塞纳河河面宽广,水流平缓,两岸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名胜古迹。由此,我们可以说,走进了塞纳河,你就走进了法国历史;巡游了塞纳河,你就游览了一趟法国的文化长廊。而最吸引我的,就是法国的历史和文化。看着在眼前掠过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我自然地想到了无数的作家、艺术家正是从塞纳河吸取营养,激发灵感,从而创作出不朽杰作的。塞纳河的河水不光滋养了莫奈、罗丹、凡高,也滋润了毕加索、达利等旷世奇才;不光孕育了雨果、巴尔扎克、波特莱尔、普鲁斯特、萨特等文坛大师;还映照过海明威、卡尔维诺等远道而来的文化巨人的身影。人们不能忘记,引领女权主义的西蒙·波伏娃曾在这里泛舟,而引领时尚的可可·香奈尔、圣罗兰也曾在这儿放歌。

船行处,浪花四溅,清风徐来;两岸美景美不胜收,我心情好到了极点。我想,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赏心悦目啊!这两点,我在塞纳河的游船上都做到了。站在游船顶上,我一会儿兴奋地向两岸的人群不断地招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会儿又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从古至今发生在塞纳河两岸的人和事,尤其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比如说在法国画坛留下深深痕迹的印象派。翻阅了印象派的画册,几乎都是塞纳河两岸的风光,许多作家几乎终身居住在塞纳河畔。沿塞纳河而行,在它的各处都能找到印象派画家的踪迹。塞纳河凭什么吸引这些艺术大师呢?我想,除了那明媚绚丽的景色,那还会是什么呢?

出巴黎朝南溯河而上60公里,有巴比松和枫丹白露。枫丹白露不光是法兰西国王的离宫,而且也盛开着绚丽的艺术之花。自19世纪30年代起,柯罗、卢梭、迪亚兹、杜庇尼、米勒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便是著名的巴比松派。19世纪30—60年代,马内、巴齐依、雷诺阿和西斯莱又在这里支起画架,这里便成为了艺术家的圣地。

塞纳河,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两岸百看不厌的著名建筑就是浓缩的法国历史,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多的珍贵艺术品,处处流淌着浓重的文化理念,同时又是衣香鬓影的“花都”——巴黎的发祥地。行走在塞纳河上,每一分钟我都会很珍惜、很快乐,更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塞纳河的历史文化和衣香鬓影,让我感到时间发出的芬芳。当时,我就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能像塞纳河那样,将古典意味与现代潮流如此完美地融为一体,充盈着摄人魂魄的魅力。

游荡在塞纳河上,我想,如果说巴黎是一个无处不流溢着灵性的都会,那么塞纳河一定是她的灵脉。巴黎的灵气全在塞纳河上,塞纳河无可争辩地是巴黎的灵魂。她永远灵性十足,不宽不窄,恰到好处;不急不缓,舒张有致,静静地默默地流淌着,她关照、关心、关注着巴黎的世事变迁,承载着她的文化和精神命脉,由此,我们可以说,她不光是法兰西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们这些热爱法兰西文化的东方游子的精神家园。

离开塞纳河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塞纳河不能光游览,更重要的是品味她周身散发的艺术气息。正像朱自清先生所说:“从前人说‘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

在塞纳河,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艺术的气息,似乎觉得自己也高雅起来了。

新天鹅堡,一个德国的童话

如果您看过奥地利故事片《茜茜公主》,您一定知道茜茜公主的故乡——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巴伐利亚美丽无比的绿色原野和高高耸立在峭壁之上的雄伟壮丽的新天鹅堡。

德国谚语说:“天使来了,空气也微笑。”我,一个古老东方的普通的读书人来了,当然不是天使,但巴伐利亚的天气和景色却是非常的好。我从慕尼黑出发,一路上尽是美丽无比的德国田园风光,静谧的德国乡村和绿色的原野真让人赏心悦目。大约下午3点左右,透过一片片茂密的巴伐利亚黑松林,蓦然回首,只见一座梦幻般的城堡矗立在我的眼前。

她,真的像一位傲然挺立的美丽公主,在四周的绿色之中,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上,恢宏的尖顶直刺苍穹,光洁冷峻的外表在太阳光的反射下放射出神秘的光芒,这个如横空出世般的古罗马风格的城堡就是闻名于世的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的主人是德国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年轻的君主在即位之初曾经也有过良好的政治期望,但他始终无法与内阁的资深政客们和睦相处,也无法真正行使自己作为君主应有的权力。所以他在慕尼黑非常不快乐,直到他和音乐家瓦格纳开始交往,并且迷上了瓦格纳的音乐。路德维希二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者。他,天真纯良,耽于梦幻,不爱与异性交往,但却酷爱诗歌、绘画和音乐,并且对艺术有着高超的审美能力。这一点和我国的南唐后主李煜颇为相似。他和这些长老大臣们的不和,使他更加厌恶慕尼黑,倾心巴伐利亚山区,以及那里的山林草木、飞禽走兽、田园风光。一个大胆新奇的想法形成了,他要为自己营造一个童话世界,这就是新天鹅堡的来历。

新天鹅堡始建于1869年,位于德国浪漫大道的南端,由路德维希二世的梦想所营造。建造时,路德维希二世邀请了画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了建筑草图。城堡内无数的天鹅图画,加上围绕城堡四周的湖泊和恬静的湖水,在山岚雾霭中若隐若现,恍如梦幻。整个城堡就像一只亭亭玉立在湖中振翅欲飞的白天鹅。

我虔诚地小心翼翼地踏进新天鹅堡内,只见巴洛克风格的壁画与家具摆设尽显帝王之气,里面供奉着一座白天鹅的雕像,其中的廊柱、楼道、阳台、卧室和客厅,以各种式样翻新意大利式样装饰,精雕细刻的穹顶浮华之极。一切都显得气派堂皇和不可一世。然而就是这个堆积着雕饰、艺术的辉煌的新天鹅堡,仿佛隐藏着苟延残喘的安宁和富足下的阴谋。透过精雕的闪耀着艺术光芒的装饰,我仿佛窥到了主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茜茜公主似的童话的幻灭。

难道不是吗?路德维希二世感情一片空白,在22岁那年,他在举行婚礼的两天前突然宣布解除与巴伐利亚公主苏菲的婚事。此后一直未娶,41岁那年却不明不白地辞世。他在童话般的被自己称作“真实的古罗马骑士城堡”的新天鹅堡内只住了200来天。

作为君主的路德维希二世是不幸的。那么,他最喜欢的表妹——茜茜公主又咋样呢?茜茜公主,即奥匈帝国的皇后于1898年在日内瓦养病时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谋杀。

路德维希二世和他的表妹——美丽的茜茜公主的遭遇,让我这一次美丽的新天鹅堡之旅充满伤感。我离开新天鹅堡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沉,西天一片残阳,彤红的残阳和氤氲的雾气在新天鹅堡上交相辉映,相互缠绕,使新天鹅堡放射出一种神秘的光芒。这光芒,似路德维希二世和茜茜公主的忧怨,更是他们无奈的叹息。路德维希二世凄凉地走了,他一手缔造的新天鹅堡和像美丽天鹅一样浪漫忧伤的故事,一直缠绕在我们的梦中,久久挥之不去。

新天鹅堡,一个德国的童话,永远不会划上句号……

走马观花列支敦士登

我从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乘车,一路上沿着蜿蜒曲折的莱茵河东行,最后进入一个低平狭长的河谷。河谷两岸,群山青翠,农舍俨然,一派静谧,淡淡的雾霭飘拂在河面上,河上有一座古老的公路桥,桥两边既没有边防武警,也没有边防哨卡。然而,桥头两边都分明写着:瑞士、列支敦士登。

我一不留神就进入了一个许多人都不熟悉的列支敦士登公国。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形象地说,它比我们一般的乡镇都小。它面积只160平方公里,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8公里,人口近3万。这个像一片树叶一样飘落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袖珍国,却是出奇的美。南部有著名的格芬斯皮兹峰,西部有莱茵河冲积平原,浪漫多情的莱茵河穿国而过,真是几多妖媚,几多秀丽,几多威严啊!难怪人们称它为“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