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7903800000015

第15章 勤俭为国(3)

王良的侍从急上前说:

“不得无礼!这是当朝的丞相。”

下人一听,急忙回报财主。财主先一听,吓了一跳,可他又仔细看看,对方既无车,又无马,只这主仆二人,破衣旧衫,怎么会是当今丞相?便带了下人气势汹汹地来到王良主仆二人面前:

“你二人好大胆,竟敢冒充当今丞相,四处招摇撞骗。”

“我家老爷确实是当今丞相王良。”

“你们一无车马,二无侍从陪伴,孤身二人来到野村僻寨,这像是丞相吗?左右,给我将他二人拿下,送到府中关押,让我禀报朝廷,交予大理寺治罪。”

一群家丁便不容分说,把王良抓到家中关押。待禀报到朝廷,朝廷来人一看,确实是王良主仆。财主吓得魂飞魄散。王良的仆人要王良好好惩治财主,竟敢如此对待丞相,王良劝阻说:“他也出于好意,要维护朝廷命官的尊严,怕人假冒虚混,败坏朝廷声威,不必治罪。但他奢华靡贵、称霸乡里,现没收其一半家产,作为乡里办学的费用。”

这事传开后,老百姓把这事叫做“土财主关押王丞相”。

王良可贵的不仅是自己清廉节俭,而且身为丞相,妻子儿女不进京住官舍,仍在东海家中种田。这在当时的社会中,简直成了天下第一奇闻。当有人传说这事时,不少人都难以置信。猜想王良妻女不入京城官舍享福,一定是家乡比京城还要富豪华丽,享受一定比京都要好,所以才不到京城官舍来。恰好王良的部下司徒掾史鲍恢要到王良的故乡——东海办理公事,鲍恢便趁机到王良家看看虚实。

当鲍恢左弯右拐,问了好多人,才在一个偏僻村庄找到王良的家。他一到门口,就大吃一惊:既无高屋华宅,更无园亭修竹,是十分一般的竹篱茅舍。当他进入屋院之后,对面一个妇人刚刚从山上背柴回家,布衣粗裙,身体壮实,还有两个小孩帮她搬柴。鲍恢想,这大概是王良家的佣人,便上前说道:

“我是从京城来的王丞相的部员鲍恢,今日因公来到东海,现在,我来看望丞相夫人,请你为我通报一声。”

妇人一面请鲍恢屋里坐,一面急忙去准备茶炊。鲍恢环顾屋内,虽很俭朴,但是洁净幽雅。等了一会,妇人献上茶来,并端来了两盘乡间果品,要鲍恢品尝。鲍恢品了茶,觉得虽是乡间粗茶,但还有一种特别的新鲜味道。他吃了两个果子,觉得十分新鲜可口,便随口问道:

“你们这乡间卖的茶叶、果品味道还不错,价钱贵不贵呢?”“这不是市上买的,都是自己家中种的。”“那你们雇着多少奴仆?种着多少田地?”“没雇什么仆役,全是我们母女耕种。”“那你就是丞相夫人?”“是啊,我就是王良的妻子。”鲍恢吓了一跳,赶忙赔罪道:“夫人恕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鲍卿请起,不知者不为罪。”

“下官今日荣登府上,一是拜望王夫人,二是看夫人是不是有书信带给王丞相。”

“劳鲍卿的大驾,不辞辛苦来到寒舍。给丞相的书信,前月才寄出,现在没有什么书信可带了。”

当鲍恢离开王良家时,走出了一段路,又不禁回头来看看这普通茅舍,并自言自语地说道:

“真想不到,王丞相身为高官,还让妻子儿女在家种田。”

辛毗拉衣劝俭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辛毗是三国时候曹操的丞相长史,字佐治,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他为人正直清廉,敢言敢谏,很得曹操的重用。他曾对曹操说,当今由于战乱,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公要治理天下,首要之急是戒奢励俭,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曹操认为他的进谏很好,完全采纳,在自己的施政过程中十分注意节俭。对自己的家人,规定不准穿豪华衣服,很得人民的称赞。曹操死后,长子曹丕即位,称为魏文帝。辛毗被升为侍中。这是在皇帝周围,参与议决国家大事的官,和现在的顾问性质的亲近官员差不多。辛毗还是和过去一样直言敢谏,去奢尚俭,刚正廉洁。有一件事,使辛毗在历史上留下了千载美名。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结束了汉朝的统治。他建都洛阳,在洛阳营建宫室。宫室建好了,他又觉得洛阳人口稀少,不豪华热闹,就想把冀州的10万士兵家属迁来洛阳。当时天旱,中原大地又闹蝗虫灾害,庄稼歉收。若把10万士兵家属迁来,那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这10万家属来洛阳之后,便没有粮食吃。当魏文帝下达这道旨令之后,百姓、官兵震动很大,闹得天下哗然。朝廷各部门都认为这事办不得,可是曹丕执意要迁。侍中辛毗也心急如焚。他想,本来营造宫室就是很大的浪费,如今又要10万人背井离乡迁来洛阳,不仅人力、物力浪费很大,而且这10万人来洛阳之后又无法为生。国家用什么来养活他们呢?再加上干旱、蝗灾、歉收,人民怎么能生活下去呢?汉朝就是这样不体谅百姓,肆意奢华,才落得丧失国家社稷的下场,难道如今还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吗?辛毗想到这里,下定决心谏劝皇帝取消迁徙的决定。

魏文帝自作出迁徙的决定后,百官老臣进谏劝阻的很多,但他为使自己的都城繁华热闹,也顾不了这许多,执意要办。听说辛毗等百官一齐请求召见。曹丕也打定主意,召见就召见,我板着脸对待你们,什么进谏我也不听,看你们能奈我何?于是,他传旨召见,当辛毗一批朝廷大臣进来时,曹丕满脸不高兴,板着面孔等待他们。朝廷百官看到皇帝这副样子,一个个都傻了眼,谁也不敢说话。正在这十分紧张的时刻,辛毗上前谏道:

“圣上下令迁10万士兵家属来洛阳,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安排吗?这么多人迁徙这么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曹丕一听,辛毗是要绕着弯子来劝阻了,便单刀直入地说:

“你以为我迁徙他们是不对的吗?”他想,这样一问,辛毗便不好再说下去了,哪知,辛毗却大胆地回答说:

“以愚臣之见,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你认为错,我认为对,这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的旨令已下,再不变更了。”

辛毗看到皇帝决心不听谏议,但他决定坚持己见,便温和平静地说:“陛下不认为我们是无才干、无计谋的人,才把我们放在您的左右,安排我们在谋议国家大事的官员当中,怎能不跟我们商议呢?怎能没有话可说呢?我们大家一齐来要求陛下召见,不是为我们自己,是完全为了社稷的巩固、百姓的安危啊,也是为陛下守好先王大业啊!”魏文帝要想反驳辛毗,又觉自己理亏,他说道;“自古都城,人烟稠密,井市繁华,才能显示出一国的兴旺、富强。而都城洛阳虽有宫室,而无井市;虽为王居,而百姓稀少;虽名曰京都,而实为空城。聚民以示国家兴旺,建都以显社稷之永固,你等怎么总要阻拦呢?”

魏文帝说完便生气地不理众臣,扭头歪坐龙庭之上。辛毗紧逼不放,接着说:

“圣上说的诚然有理,自古国之都城乃是一国之心脏,八方汇集,四处来朝,未有国强而都不繁华者,民富而都城寥落者。但是,京都的富庶、风物的华盛,不是一朝一夕之所至,而是世代帝业累积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今圣上要徙千万人民来洛阳,以显示国之强大、社稷之兴旺,这实在是拔苗助长,想使苗长得快,反而使它置于死地。徙民,是弱国之举;迁户,是削国之路,圣上万不可以这样做!”群臣也齐跪奏道:

“圣上万万不可这样做!”

魏文帝大怒,吼道:

“寡人不与众卿争辩曲直!”

拂袖而起,转身想进内殿,辛毗疾步追上,紧紧拉住魏文帝:

“陛下要三思而行!”

众臣看到这里,一个个目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却只听皇帝大声说道:

“你们逼得我太急了!”说完便使劲甩掉辛毗,进入后宫。

大家为辛毗暗暗捏着一把冷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激怒了皇帝,一声令下,便是脑袋落地。而辛毗想,今日我辛毗舍命一死,即使阻不住圣上的奢费决策,也使他不能不有所顾忌。而我呢,只不过削职为民,问罪下狱,大不了舍出全家老小的性命,也要挽国家于倾倒。想到这里,他反而心中泰然,长跪于阶下,等待最后的结果。

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说话,群臣静跪阶下,连呼吸的声音都听得到。是喜,是忧,是福,是祸,谁也无法意料。时间过得很慢,只见几个太监穿梭于后殿,人人脸上充满了紧张的神色。不久,魏文帝慢慢地从后殿出来,神态十分颓丧,坐定后低声地说:

“10万居民暂不迁徙,前旨撤回。”

群臣高呼万岁,叩头谢恩。辛毗引襟直谏.终于免除了10万人的苦难。这就是历史上《辛毗引裾》的故事。

裴侠清慎奉公

子路曰:“不能干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

——刘向《说苑·立节》

裴侠生活在北魏孝文帝到西魏、北周时期,他原名裴协,因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名声大震,为了嘉奖他,周文帝替他改名为“侠”。

裴侠所处的时代,战事连绵,政治腐败。做官的人,追求功名利禄,吃喝玩乐,而裴侠,仕途生涯几十年,却一贯勤俭朴素,从不为财物所诱。他憎恶贪官,清苦自守,住的是破屋漏房,吃的是粗茶淡饭。他晚年重病时,人们去探望他,见他仍住在不能防御风霜雨露的破房里,无不深深感动。北周文帝时期,他任河北郡守,人们称他“躬履素俭,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当地群众是很怀念他的。当时郡内有个规定,在郡内抽取渔猎夫30人,只供郡守役使,历任郡守都因此而大发其财。可裴侠上任郡守后,立即废除这个规定,并把他们日积月累的劳动所得,购买了成群的马匹,供郡内公事使用。他还采取措施,建立法规,整治贪官污吏。对利用职权隐藏、贪污钱财的官吏,严格清查,从重处理。对自首认罪的,给予宽大处理。以后,人人畏法,贪污之风大大收敛。

侠有两个堂弟,一个叫裴伯凤,一个叫裴世秀,都在朝廷做官。他们见裴侠为官多年,家无余财,很不理解,曾劝他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禄该享受的都要享受,像你这样清贫,不是自讨苦吃吗?”裴侠听了严肃地说:“清廉是做官的本分,节俭是立身的基础。我之所以清廉自守,并不是为了猎取美名,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同时也害怕有损前辈廉洁的清名啊!”一席话,说得两个堂弟非常惭愧,哑口无言。

裴侠节俭立身,两袖清风,他的事迹留下了美名,人们怀念他的恩惠,作词歌颂,广为传唱。周文帝对他也十分钦佩,称赞他“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裴侠获得了天下“独立君”的美称。

清廉俭约的苏绰

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

——土耳其谚语

大统元年(535),有位叫苏绰的读书人被荐入朝,做了西魏的行台郎中,由于他博学善思,才识超群,且尽其智能、勤恳尽职,得到宇文泰的赏识和重用,官位连连高升,直至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等职。大统十二年(546年),因多年“积思劳倦”,苏绰壮年辞世,年仅49岁。

为官期间,苏绰极力倡导清廉奉公,大胆建议劝谏宇文泰、上奏“六条诏书”,他针对北魏后期官场腐败、官员奢侈的问题,在“诏书”中提出君主和各级官吏德行明敏,做到“心清如水,形如白玉”,要体恤民心,变奢从俭,当官的应对百姓“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这样才能“重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

宇文泰对“六条诏书”很重视,命人抄录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按“六条”采取了具体措施,使腐化之风大有收敛。

“心清如水,形如白玉”,正是苏绰自己处世立身的准则。

当官十余年,苏绰一直保持俭朴的习风,不为自己谋置田产宅第,更不仗势搜刮钱财。除了依靠所得的俸禄维持生计外,家里别无余财。不仅严于律己,苏绰还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了清廉的家风,他的儿子苏威,后来做了隋朝大臣,与其父一样,“行己清俭,以廉慎见称。”受到世人的称赞。

正因为苏绰位高不谋私,权大不谋利,所以深得宇文泰的信任。宇文泰不在朝中时,把一些署过自己姓名印章的空白公文纸留给苏绰,让他以自己的名义处理临时事件。

苏绰俭朴正派,文武群臣都很钦佩,他去世的时候,大家无不凄然泪下。苏绰的遗体将要入殓时,宇文泰十分悲痛,他对公卿们说:“苏尚书平生谦诏,敦尚俭约。我想成全他平素的志向,又恐怕那些见识短的人,不明白我的心意,如果厚葬盛殓,又有悖于昔日与苏尚书相知之道。实在左右为难啊!”这时,有个叫麻瑶的尚书令史上前对宇文泰说:“古时候的晏子,是齐国的贤大夫。他一袭狐裘用了三十年,死时只有一辆车,齐侯不夺其志。苏绰既然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我认为应该从俭薄葬,以彰其美。”宇文泰同意了他的意见。

出灵那天,苏绰的遗体只用一辆布车载着,宇文泰率领公卿大臣,徒步紧跟车后,送至郊外。他亲自于车后手执酒杯,洒酒于地,表示祭奠,大声痛哭,哀痛之极,连手中酒杯也失落在地。当苏绰的灵柩下葬之日,宇文泰又专门派人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太牢”祭奠苏绰,并亲自撰写了祭文,让一个清廉俭约的忠臣享受了难得的荣誉。刘出污泥而不染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