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7902400000002

第2章

爱鹤失众

卫国是个小国,在诸侯争霸中,靠齐国帮助才生存下来,成为齐国的附庸国。卫懿公当上国君后,不知富国强兵,而是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他尤其喜欢养鹤,在宫中建筑豪华的鹤舍,派人精心饲养,凡是献鹤的人都重奖封官,还对鹤给予官吏一样的待遇——戴官帽,坐官车,享官禄。而对百姓的饥寒,却不闻不问。

卫国大臣石祁子和宁速同理朝政。他们见懿公一心玩鹤,置朝政于不顾,很是着急,曾多次劝谏,均遭拒绝。懿公的大哥公子毁料到国将衰亡,就借机离开卫国出走了。国中怨声载道。

当时有一个部族山戎经常派兵骚扰齐国边界。齐国准备讨伐山戎。此事被强大的狄国得知,其君主瞍瞒雄心勃勃,想侵略中原,他认为齐国讨伐山戎,决不会放过狄国,不如先发制人,发兵进军齐国。而攻打齐国,必须首先消灭卫国。

一天,懿公驾着豪华的马车,前呼后拥,准备载鹤出外游玩。宫中侍卫慌忙送来狄国入侵的情报。懿公听了大吃一惊,立即招集人马,准备迎战。可是,老百姓没有一个肯应征,青壮年纷纷逃跑。懿公派兵捉回百余人,责问道:

“大敌当前,你们为什么逃跑?”

众人说:“鹤可以对付敌军,要我们老百姓有什么用?”

懿公说:“鹤能作战吗?”

众人说:“既然不会作战,养它干什么?”

这时,懿公才知道一心玩鹤,不理国政,是大错而特错了。他急忙向宫仆传令,将鹤统统放了。几十只鹤腾空飞了几圈,又飞回原处。

石祁子和宁速上街宣传,说懿公已经悔过自新,不再玩鹤,百姓这才肯当兵准备迎敌作战。懿公亲自带兵,陷入狄兵埋伏。将士见敌势凶猛,丢掉战车兵器,纷纷逃命。

剩下懿公和几名侍卫,被狄兵包围,懿公被砍成了肉泥,全军覆灭。

爱屋及乌

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中国历史著名的暴君。他穷奢极欲、残暴昏庸,天下人对他极为愤恨。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了起来,历尽辛苦才得以出狱回到岐山。姬昌回到岐山后,自立为周文王,决心用武力推翻商朝的统治。他积极练兵备战,同时聘得了一代军事奇才姜尚(人称姜太公)作他的军师,还兼并了邻近几个较小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为讨伐商纣王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称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辅佐武王。周武王还有两个得力助手,就是姬旦(人称周公)与姬奭(人称召公)。时机成熟后,周武王正式宣布出兵讨伐商纣王。因为纣王早已失去人心,周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克了京城朝歌,商纣王自焚而死。商纣王死后,武王认为天下尚未安定,心里很是不定。攻克朝歌之后,如何处理商朝遗留的人员,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为此,武王向姜太公讨教。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如果憎恶一个人,就会对他的仆从家人也感到讨厌(“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及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指地位低下的小吏。)照这样来对待商朝的臣民,怎么样?”周武王善待商朝的官吏与百姓,国家很快便安定下来。

安居乐业

老子,名耳,字聃,一说字伯阳。春秋末年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相传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任周守藏室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退隐居沛(今江苏沛县),躬耕授徒,讲道论德,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大国和上万人口的大城市,科学、文化、艺术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老子对这些都看不惯,认为这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他主张人们应该回到远古的蒙昧时代去。当然,他的这种思想是守旧的,是复古倒退的。老子主张的中心是“小国寡民”,他认为:

“小小的国家,少少的百姓,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要用它;不要让人们去冒生命的危险,也不要迁移去远方;虽然有车有船,也无从去乘坐它;虽然有兵甲武器,也无处去陈列它;使人们恢复远古的结绳记事的方法,再用它来记载事物;让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们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这就是老子心中的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的理想国。安然无恙战国时候,有一次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访问赵国。使臣拜见赵威后,拿出齐王的亲笔信恭恭敬敬地递给她。可是赵威后连信也没有展开,就笑呵呵地问使臣道:“你们齐国的年成好吗?粮食够吃吗?老百姓好吗?过得快活吗?国王陛下身体也好吗?心情畅快吗?”

齐国使臣听了赵威后的话,很不高兴,就冷冷地质问她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访问贵国的,您连齐王的信还没有看一眼,就问年成、百姓,最后才问候我们的国王,这岂不是先贱后贵、本末颠倒吗?”

“不是这个意思,”赵威后微笑着解释说,“你们想想,一个国家如果年成不好,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能有百姓的好日子过吗?如果没有了老百姓,又哪来的国王呀?我这样问并不本末颠倒,如果我先问候国王,那才是舍本逐末呢!”

齐国使臣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就佩服地点了点头。赵威后情绪更高了,又接着问:

“你们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他怎么样啊?叶阳子怎么样啊?北宫之女婴儿子怎么样啊?钟离子、叶阳子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呀,他们不是在齐国很有名气吗?於陵子仲还在吗?为什么不杀了他?”

齐国使臣对这些问题就很难回答了。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暗渡陈仓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都有独霸天下的野心。项羽知道刘邦不好对付,在推翻秦朝后为反秦将领分地封王时,有意将他封为汉王,想把他限制在偏僻的巴蜀和汉中一带。刘邦很不服气,但当时项羽势力很强,他只好领兵西上,开往汉中的南郑城。在通往南郑的路上,有绵延几百里的栈道(在险峻的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小通道)。刘邦接受了谋士张良的计策,将所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毁了。这样既有利于今后防御,又可以迷惑项羽,让他以为刘邦一去就不打算回来,就会松懈对刘邦的戒备和防范。刘邦到南郑后,拜了韩信为大将。韩信提出的夺取天下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他们一边加紧做攻打关中的准备,一边故意派了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把守关中西部的章邯感到好笑:“谁叫你们烧了栈道,看哪年哪月才能修好?”根本不予重视。但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占领了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杀了守将。章邯慌忙领兵抵抗,但已经来不及了,最后被逼自杀,其余守将也相继投降,关中被刘邦全部占领。这就是韩信的妙计,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初张良建议毁栈道时,也曾向刘邦预先说过此计。刘邦见二人先后所定的计策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

拔山举鼎

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引申之义为形容力强气壮。亦作“拔山扛鼎”。

百尺竿头

我国宋朝时,湖南长沙有位高僧名景岑,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为长沙和尚。

招贤大师常常出门传道讲经,没有固定的住所。一天,他被邀上法堂讲解佛经。

他讲得头头是道,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有一位僧人听得很上劲,趋前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两人一问一答,讲的都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即“十方世界”的事。

招贤大师为了说明“十方世界”是怎么回事,就出示了一份偈(佛经的颂词)帖。

那偈帖上写道:“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百尺竿头仍须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登峰造极。后来人们就用“百尺竿头”来比喻不应满足已有的成绩,应继续努力。

百发百中

苏厉,是战国时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将要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西周王室就有危险。于是,苏厉对周王说:

“白起这几年打败过韩、赵等国,夺取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将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就危险了!您应当想办法阻止白起出兵。”

于是周王派苏厉前往秦国。苏厉对白起说:

“从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

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

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

讲完这段故事,苏厉把话题拉回来说:

“你已经打败了韩、赵等国,取得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现在,又要派你带兵出关,经过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进攻大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就会前功尽弃。你不如说自己生病,不要出兵为好。”白起听了,笑着说:“我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怎么会不能取胜呢?”

于是,他没有被苏厉说动,率兵攻打魏国,果然又大获全胜,夺取了魏国的几十座城池。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包藏祸心

公元前541年,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在与郑国约定好婚约之后,便率领许多士兵前来郑国迎亲。到了郑国都城,公子围想率领所有的士兵进入城里。郑国大夫子羽前来告诉公子围说:“郑国人本来就对这桩婚姻不满意,现在足下又要带兵入城,郑国人自然产生恐慌,因此,请足下就住在城外的旅店中吧。”

公子围的太宰伯州犁在一旁说:“记得公子围离开楚国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供上丰富的祭品,把与郑国结成婚姻的事情告诉了祖先的在天之灵。现在我们来到郑国。却让我们住在城外的荒野里,而且这也是对楚国人祖先的侮辱。希望郑国再考虑这事。”

子羽说:“郑国是小国,小国与大国相处,即使是无罪也要像有罪一样卑躬屈膝。因此,小国总想依靠一个大国撑腰;可是,一旦找到一个外表和善,内里却包藏祸心的大国来暗算自己,后果将很难预料。我们与楚国约定的婚约岂敢违背,可是我们也有难言之隐啊!”

公子围理解了子羽的意思,是怕楚国军队入城后袭击郑国。后来,双方经过协商,郑国同意楚国士兵不带兵器进入城里。

抱薪救火

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有一回,秦国又派兵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阻,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苏代说的一样,秦国根本不满足,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掠夺了魏国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背水一战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窄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比肩接踵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婴冷笑一声,说:“这是狗洞,出使狗国从这儿进;我出使楚国,怎能从这里进!”楚灵王反被晏子戏辱,只得大开城门,迎晏婴进城。

楚灵王还想戏弄晏婴,在接见时,第一句话就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大声回答:“我国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么说没有人?”楚灵王笑着说:“既然有人,为什么叫你这个矮子出使我国呢?”晏婴叹口气说:“我国那些体面能干的使臣,到有贤君的国家去了。”晏婴加重语气说:“像我这样无用的人,只好来见你了。”

“比肩接踵”成语由此而来。肩并肩,脚尖靠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别开生面

曹霸,是三国时大政治家曹操的后裔,也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从小爱好书法,后来又专攻绘画,特别擅长于画人像和马匹。开元年间(713—741),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京城长安,连住在深宫里的玄宗皇帝都知道了。

公元718年,唐玄宗移居到长安城东部的兴庆宫内听政。每当政务处理完毕以后,经常派侍者把曹霸召进宫来,在南熏殿上接见他,命他当廷挥笔作画,并且随时赏赐给他一些珍贵的礼品,以示恩宠。

当时,曹霸流传在民间的作品还不多,因此长安城里的达官贵族经常出重价四处访求和收购他的墨迹。谁家有了一幅曹霸的画,就仿佛满屋生辉,感到特别光彩。

在长安北面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公元643年,唐太宗曾命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画在阁中四壁上,以褒扬他们的功绩。这些肖像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年曾经轰动一时。

现在,七十多年过去了,凌烟阁中的功臣像大部分已经剥落,色泽暗淡模糊,失去了原来的光彩。有一天,玄宗想起了曹霸。就派人召他进宫,要他把全部功臣的肖像重新画过。

曹霸来到凌烟阁上。他根据在史馆中看到的材料和民间听来的传说,把它们融会贯通,进行了认真的构思,然后全神贯注地画了起来。几天以后,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又别开生面地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画得最逼真、最生动的是褒国公段志宏和鄂国公尉迟敬德。这两位武臣都是著名的猛将,曹霸把他们画得神采飞扬,英姿飒爽,似乎头发须眉都在耸动,正要冲上阵去同敌军厮杀一样。

曹霸最擅长的还是画马,玄宗有一匹最喜爱的玉花骢,生得毛卷如连线,耳锐似削竹,形状与一般的马大不相同,许多画工都画不好。一天,曹霸又奉诏进宫,玄宗要他当场把玉花骢非常传神地画出来。

一幅巨大的白绢裱糊在殿壁上,曹霸蹙起眉尖,对着玉花骢凝神观察,久久地沉浸在艰苦的艺术构思中。忽然他转过身去,用酣畅淋漓的笔墨飞快地挥舞勾勒,转眼之间,这匹威武神骏的玉花骢就在白绢上突现出来了。

画家高超的艺术才能,使玄宗看得入了神。等到曹霸放下画笔,玄宗马上催促侍者赏赐给他大量金帛,并且下诏封他为左武卫将军。从此以后,曹霸的名声就更大了。

到了天宝(742—755)末年,年事已高的唐玄宗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的蒙蔽下,变得越来越昏聩,长期沉湎声色,不理朝政。曹霸很少有机会再奉召进宫。后来,他因为一件小事获罪,被削职为民,怀着凄凉的心境离开了长安。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政治、经济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全国出现了长期动乱和分裂的局面。曹霸随着逃难的人群,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流落到成都,依靠给过路的行人画像,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公元764年,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也辗转成都,住在城郊浣花溪畔的草堂里。一天,他在朋友韦讽家中看到曹霸画的一幅《九马图》,才知道这位当年名噪一时的艺术家也在成都,就马上到城里去寻访。

杜甫终于在街头找到了曹霸。当他了解到曹霸的身世后,就写了一首诗《丹青引》送给他,对这位艺术家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诗中的“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两句,后来就成为“别开生面”这个成语的出处。

别无长物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

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

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

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

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宾至如归

春秋时期,晋国是个大国,是诸侯的盟主,而小国则常常要向晋国进献礼物。有一次,郑国国相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也带来了大批准备进献给晋国的财物。当时,正逢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志哀,没有来迎接,其实是在摆大国的架子。子产对此大为不满,就命令手下将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将军马赶了进去。

晋国大夫士文伯听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立刻赶到宾馆,对子产说:“我国为了保证来宾的安全,在宾馆周围筑了厚厚的围墙。现在你们把墙拆了,来宾们的安全谁来负责?”子产答道:“我这次带了大批贡品来到晋国,但贵国的国君却没有功夫见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见得到。我们不能擅自把东西送到你们那本就是满满的国库,又不敢把东西堆放在露天。如果贡品受了潮或被虫子咬坏了,我们吃罪不起。记得你们晋文公当政时,接待诸侯来宾不是今天这样。那时宾馆宽敞漂亮,道路也又宽又平。冬天,生了暖暖的火,招待也热情周到。宾至如归,无忧无虑。而今,你们的宫殿宽广美丽,绵延数里,宾馆却修得很差,门口窄小得连车子都拉不进来。客人来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得到接见。这样不是有意让我们为难吗?我们当然只好自己设法了。”

士文伯回去向晋平公报告,晋平公也觉得子产说得有理,便向子产认错道歉,并且立即下令动工重修宾馆。

兵不厌诈

东汉安帝时,由于官吏不法,引起羌族对内地的侵扰。武都太守虞诩带了几千人马,到甘肃境内去跟羌人作战。

羌人得知消息,要在半路上拦截。虞诩便停军不进,扬言要上奏请兵。羌人以为是真的,就分兵到邻县去了。

虞诩等羌兵散开,立刻兼程进军,不分昼夜,一天要走一百多里,并且下令每天要增加行军用的土灶数目。

有人问道:“从前孙膑行军打仗时,每天减灶,为什么你倒要增灶呢?兵法上规定行军每天不过三十里,为的是要防意外,为什么你每天走这么多的路呢?”

虞诩说:“敌军人数多,我们人数少。走得慢了,会被敌军追上;走得快,每天又增加灶数,敌军必以为我们有了生力军,就不敢追赶了。”

虞诩又说:“从前孙膑减灶是‘见弱’,我的增灶是‘示强’,彼此情况不同,对付的办法也就两样啦!”这一说,大家才悟出了道理。

当时,虞诩的兵力不过三千人,而羌军有一万多人。两军对阵时,虞诩下令不许使用射得很远的强弩,只用射得很近的弱弓。羌军以为不足畏,更加用力急攻。

虞诩等羌军迫近,再用强弩集中射击,无发不中。羌军大受挫折,便撤退了。

虞诩又派出人马,埋伏在羌军的退路上,加以袭击,羌军果然大败。过后,他相度地势,修筑了一百八十座营垒,招集流亡,赈济贫民,一郡从此安定。

虞诩领兵打仗,灵活机动,通权达变不为前人兵法所束缚。“兵不厌诈”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当然,虞诩镇压羌人起义,是应予批判的。

病入膏肓

春秋时,晋景公得了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秦国有个医生叫缓,在当时非常有名气,晋景公就派人请他来给自己治病。

这一天,缓还没有到,晋景公躺在床上,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两个小孩,其中的一个说:“那个缓可是个很厉害的医生啊,他要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另外一个小孩不慌不忙地说:“你不用着急,缓来了,我们可以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

过了两天,缓到了。他给晋景公看了病以后,摇了摇头,对景公说:“您的病已治不好了。病已到了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这地方针炙刺不到,药力也达不到,我也没有办法了。”晋景公见缓说的跟自己做梦相吻合,就说:“我也已经知道。”就让缓回去了。没有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食周粟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伯夷,小儿子叔齐。国君在位时,有意让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觉得自己比伯夷小,就让给伯夷。伯夷说:“立你为国君,是父亲的意思,我怎么能接受呢?”两人相互推让,都不愿立为国君,最后,两人弃位逃往西部周文王处。

刚好走到半路,伯夷、叔齐碰上周武王的部队。原来周文王已死,武王继承了王位。还来不及埋葬父亲,他就用车载着周文王的雕像,往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苦苦劝谏说:“父亲死后不埋葬,反而兴兵讨伐,说得上孝道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说得上仁慈吗?”武王手下的士兵见了,想杀死他俩。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义之人。”就叫士兵把他俩扶开。

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后,天下都属于周朝。为此,伯夷、叔齐感到耻辱,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靠采摘蕨菜度日,他俩编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登上西山啊,采摘蕨菜。残暴代替残暴啊,不知谁是谁非(“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注:伯夷、叔齐认为殷和周都是一样的残暴)?神农、舜和禹已经消逝啊,我们将依靠谁?往哪里啊往哪里?生命就这般衰微!”

不久,伯夷、叔齐都饿死在首阳山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西域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域。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说,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扬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自量力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有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士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息国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遭失败。

不足为外人道

陶渊明是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桃花源记》是他的传世之作。

文章写道:有个渔夫划着小船来到桃花林。小船钻过山洞,洞外竟是一片桃源乐土。这儿男耕女织,日作夜息。处处牛羊欢叫,年年五谷丰登。主人捧出美酒佳肴,热情接待渔夫。原来,他们远离乱世,在这儿已经好几代了。他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恍如隔世超尘。几天后,渔夫向主人告辞。主人叮嘱道:“这儿见的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必对人张扬,称“不足为外人道”。

不求甚解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20岁那年死了父亲。当时,陶渊明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断,陶渊明一家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却喜爱闲散清淡的田园生活。他在耕作之余,勤奋读书,觉得很自在。

陶渊明二十几岁,在江州做了个名叫“祭酒”的学官。他看到官场的丑恶情形,非常失望,没过多久,就辞官回家。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柳阴下是他经常饮酒赋诗的地方。

陶渊明读书,主要在于领会文章的要旨,不在于在字句上花功夫。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记录了他的读书生活:“好读书,不求甚解……”

成语“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了解一个大概,不死扣字句。现多指学者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屈不挠

汉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长安城内流传着大水将要进城的消息。大将军王凤见城内百姓争相逃命,就劝成帝和太后及后宫嫔妃都躲到船上去。王凤还建议让官吏登上城楼避水。群臣都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宰相王商反对。王商认为,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间突然来到,必然是谣传。不一会,长安城就安定下来。成帝派人查问,果然是谣传。成帝当众称赞了王商,批评了王凤。从此,王凤对王商怀恨在心。

一次,王凤的亲家在当琅邪太守时失职,王商要惩处他。王凤主动找王商说情。王商不徇私情,还是罢免了王凤亲家的官职。王凤采取阴险手段,诬陷王商,成帝轻信王凤的话,罢免了王商的宰相职务。《汉书》作者班固评论说:“王商为人朴实,性格不屈不挠,但最后还是罢官。”

成语“不屈不挠”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顽强,即使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也不低头、不屈服。

不知所云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顺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远。

“不知所云”本是诸葛亮自谦,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泛指言语紊乱,叫人摸不着头绪。

不甚了了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

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李膺的宾客们见他才思敏捷,很善于讲话,都感到惊奇。只有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窘得陈韪半天说不出话来。

孔融长大后中,做过北海相等官,是历史名人。

了了:明白。“不甚了了”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引伸过来。形容不十分了解。

不寒而栗

汉武帝时,有一个叫义纵的人。他没有真才实学,却一再升迁当上大官。他官运亨通的诀窍就是恣意杀人。

一年,他到南阳当太守。当时南阳有个叫宁成的官,和义纵一样残忍。宁成听说义纵到南阳当太守,只好出城迎候。不料,义纵一到南阳就派人把宁成杀了。他一不做二不休,还把宁成全家杀得一个不剩。后来,他到定襄当太守,又一下捉了200人。家属们去探监,又一齐被捕。结果,400余百姓统统被杀,令人不寒而栗。

栗,即慄,胆战。“不寒而栗”就是说,天未寒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不遗余力

战国时,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郑朱去谈判。大臣虞卿不主张让郑朱去秦国。认为这样做,反而抬高了秦国,疏远了其他邻国。赵王没采纳这个意见,仍派郑朱前往,结果秦国更加猖狂。

秦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逼迫赵国割让六座城市。虞卿问赵王:“陛下,你听说秦军撤退时的军容么?”赵王说:“他们攻时不遗余力,退时却疲劳不堪!”虞卿说:“对呀!这样我们就不要轻易割让城市了。”

“不遗余力”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也不保留的意思。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护军将军庾亮的声势最大。他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我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于是,他命令部下向庾亮讨伐。消息传到驻守在雷池附近的温峤都督那里。他听说庾亮受围,立刻发兵救援。不料,庾亮写信叫他切勿越过雷池一步。因为雷池一旦失守,历阳也就保不住。

这个成语原意是要温峤坐镇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去京都。现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范围。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沧海遗珠

唐代有个著名的大臣叫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

他少年时代行事就与众不同。有一次,他读书的地方有个人遇害,官府派了一名官吏来调查此事。人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那官吏的问话,纷纷为自己辩白,只有狱仁杰一个人在一边认真地念书,根本不理睬他们。那官吏心里不高兴,就说了他几句。狄仁杰不屑地回答:“我正在与书中的圣贤们对话,哪有闲功夫理睬你这个俗人!”

青年时代的狄仁杰考中明经科进士,任汴州参军。不久遭人诬告,被撤了职。调查案件的官员阎立本在讯问狄仁杰时,发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阎对他表示了衷心的赞叹:“你真是沧海中的一颗明珠!可惜竟没有人识货,选择贤才时把你给遗漏了(原话为“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于是,阎立本不仅帮助狄仁杰洗清了冤屈,还推荐他作了并州法曹参军。

狄仁杰后来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他不愧为“沧海遗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当他在大理寺(当时主持审核刑狱案件的中央机关)里担任重要职务时,果断而明智地处理了不少疑难案件。直到今天,民间还流传着不少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在武则天当朝时,狄仁杰当了宰相,成为朝廷一位举足轻重的名臣。

沧海横流

晋代有个人叫王尼,字孝孙,家住洛阳。他本是个当兵的,上司见他有能耐,免了他的兵役。有人请他去做官,他不愿去。因为王尼对世事认识透彻,见解不凡,不少官员也敬重他。

西晋末年,匈奴等五个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天下战乱纷纷,洛阳也失陷了。王尼的妻子早逝,他带上唯一的儿子,离乡背井,到江南躲避祸乱。父子二人赶了一辆牛车,东奔西走,受尽磨难。白天赶路时,王尼的儿子驾车,到了晚间,父子俩就挤在牛车上过夜。露天之下,风寒霜重,哪里睡得舒服。王尼常常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想到国家动荡不安,老百姓深受其苦,不禁喟然长叹:“沧海横流,真是处处不得安生啊!”

王尼父子到江夏投奔荆州刺史王澄,王澄对他们挺不错,日子还过得下去。但不久王澄死了,他们便失去依靠。更悲惨的是,荆州遭了饥荒,百姓们生活困苦。作为难民的王尼父子更找不到东西吃。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王尼狠心杀掉了唯一的牛,把牛车拆了,用它作柴火煮牛肉吃。牛肉吃完后,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充饥,父子二人都活活饿死了。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草菅人命

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以后,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令。他的小儿子胡亥从小就由赵高负责传授历朝的法令,对于用各种刑法杀人非常熟悉。

秦始皇原先是准备把皇位传给大儿子扶苏的,但秦始皇在一次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路上得病死了,赵高就和丞相李斯一起,帮助胡亥夺取了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为了巩固自己夺来的皇位,秦二世采用赵高的计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定了死罪,一一杀害,而且还杀了许多有功的大臣。他还让许多没有生育的宫女去为秦始皇殉葬,把那些为秦始皇建造陵墓的民工全部活埋在墓中,就连曾帮助他夺取皇位的丞相李斯,也被他定罪腰斩了。

秦二世把朝政大权交给赵高,自己整天变着法子寻欢作乐,他在打猎的时候,看到过路的人,无缘无故地用箭把他们射死,自己还觉得这样开心。

由于秦二世太残暴了,把人的生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轻,随意杀害,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发动了农民起义,秦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豺狼当道

东汉时候,顺帝刘保在一帮宦官的拥戴下登上皇位,当时他才十一岁,实权掌握在宦官们手里。十八岁那年,顺帝立贵人梁氏为皇后,梁家的势力就大起来。梁皇后父亲梁商当上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督巡,不久又升为大将军。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依仗皇亲国舅的招牌,横行朝野,欺压群臣百姓。一次,洛阳令吕放稍微流露对他不满,便被刺杀,并因此诛杀一百多人。

梁商死后,梁冀当上大将军,他弟弟梁不疑做了河南府尹。这样,梁家兄弟与宦官势力勾结一起,狼狈为奸,无恶不作。地方州府县衙,全是贪官污吏。老百姓被逼无奈,纷纷举旗造反,告急文书,雪片似地飞向朝廷。

顺帝急找群臣商量对策,有人提议派人下去清查地方官吏,表扬好的,惩办坏的,就能平息民愤。顺帝就派张纲等八大臣分赴各地考察。

光禄大夫张纲为人正直,对官场中的腐败黑暗早就不满,他接到考察地方官的圣旨后,迟迟不愿动身,认为要整顿朝政,应首先从朝廷着手,处治像梁冀这样违法乱纪的大官,底下的小官就好办了。但皇命难违,只好上路。

这天,他的车刚刚离开洛阳城,他便下令停车,并让随行人员立即把车子拆毁,把车轮埋入地下,不再前行。随行人员感到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张纲愤愤地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大家这才明白,张纲说的是梁冀这些“豺狼”不除,查问像狐狸一样的地方小官没用。

于是张纲返京,上朝揭发梁冀一伙的罪行,要求惩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悟道:原来这朝廷上也是“豺狼当道”啊!

车水马龙

汉光武帝刘秀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他为了纪念那些帮助光武帝中兴汉朝的功臣,命画师在南宫云台中画上他们的像。在这些功臣像中,却没有大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像。这是为什么?原来,皇后马氏是马援的女儿。明帝为了避免亲宠外戚的嫌疑,故意不画的。

马皇后牢记父亲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的教训,处处虚心待人。马皇后那时没有亲生儿子,明帝立贾氏的儿子为太子,委托马皇后教养。马皇后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精心培养,母子十分亲热。明帝去世后,18岁的太子继皇位,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汉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把马太后的兄弟封爵。马太后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规定“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坚决反对。她说:“从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如此招摇,实在不好啊!”

后人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简略为成语“车水马龙”,形容车马不绝的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