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久治难愈的溃疡而就医。静脉曲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下肢浅静脉系统是由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组成的,可引流下肢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静脉血。大隐静脉系统是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开始向上直行,直到大腿内侧面在卵圆窝处注入股静脉。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之前的5~7厘米一段中,接纳许多属支,它们收集包括整个下肢与部份下腹部和臀部的血液。
小隐静脉系统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在跟腱和外踝后缘之间上行,在小腿中1/3段,在腓肠肌腱覆盖下进入筋膜下组织;在上1/3段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一般无明显曲张静脉可见。
此外还有许多的交通静脉支,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互相沟通。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交通静脉破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
与“水向低处流”的自然现象相反,下肢的静脉血是自下向上流的,这要靠肌肉收缩的挤压,以及静脉内许多的静脉瓣阻挡,一步一步地回归心脏。静脉瓣膜闭合不全是影响静脉血向上流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也是原因之一,由于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失去紧密闭合的作用,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都可使血液下流静脉内压持久升高也是原因之一,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肝硬化腹水以及腹腔内肿瘤造成高腹压等,即所谓继发性静脉曲张。再次就是年龄、性别因素,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高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也有患严重静脉曲张的,但大多数是随着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内的静脉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而腹压却不断增高,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在产后可恢复。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继发性静脉曲张可治疗原发性疾病而使之恢复,原发性的若病变轻微,可使用弹力绷带以减轻症状,也可将扩张失效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关键在于查明大隐静脉曲张的原因,排除引发的重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