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农村兵
7897900000052

第52章 命线

李应高和冯克州乘上了回家的列车。列车缓慢地迎着西边的太阳一路走去,还没来得及进入甘肃的地界,天已经黑了下来。很多旅客都在车厢尚处于半明半暗的状态时,就伴着车轮与铁轨“咣当,咣当”的摩擦声东倒西歪地打起了瞌睡。

李应高一路陪着冯克州喝酒聊天,并没显得有多么沮丧。冯克州对应高的表现非常满意,但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愧疚,毕竟是他冒冒失失一手策划了李应高和王一莲这件婚事,把一桩好事办出了严重的后果。但李应高现在能够轻松面对现实,接受他在送变电上户口招工的安排,说明应高确实是能拿得起放得下的成熟男子汉。冯克州能交上这样的朋友,就是跑断了腿,他也要下决心把以后的事情办好。冯克州甚至咬牙切齿地要应高相信,他一定能在两个月之内把户口和工作的事一次解决好。李应高微笑着不住地点头,安慰冯克州不要太着急,他并不在乎迟几天早几天的事……

火红的太阳从列车的另一个方向升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了古城兰州。在兰州转车需要等待六个小时,应高建议把他的铺盖和书籍分开存在车站的行李寄存处,然后轻松地上街去转一转好好吃一顿。

存好行李,应高随手将一个行李牌递给冯克州说:“两个牌子一人拿一个,免得万一丢了全丢完。”

冯克州接过牌子说:“哪至于这么倒霉呀?我兜里的绝对丢不了。”

在车站附近转了一圈,大清早还真没什么好吃的花样,到处都是牛肉拉面。两个人放开肚子每人两碗,吃得满头大汗,然后决定去逛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公园门口有几名军人正在买票。李应高突然对冯克州说:“啊呀老兄,要不是看见这几个当兵的,我几乎把老连长给忘记了,他就在军区司令部当参谋呢,几次来信都批评我路过兰州不去看他。今天是最后一次路过这里,说什么也得去一趟了。”

冯克州说:“那就不逛公园了,我们现在就去。”

李应高说:“你既不是军人又没有退伍证,根本进不了军区大门。你先自己去公园里逛逛,上火车前一个小时我们在车站会合吧。”

冯克州很不高兴地说:“我一个人在公园里游荡多没意思。再说,你老首长中午肯定要招待你一顿,你怎么好意思扔下我呢。”

李应高抱歉地说:“我就是不好意思啊。但今天不是星期天,你根本不可能进去的。而且首长中午也没时间招待我,肯定会在大灶上吃。今天情况特殊,你将就一下,回到银川我让王一莲给咱们好好做一顿,陪你喝个痛快。”

将冯克州甩在五泉山,李应高立刻返回了火车站。他买了一张兰州到呼和浩特的慢车票,然后将自己的铺盖取了出来。他看着行李室里留给冯克州的那一捆书籍,想了想还是要给他说一声的,于是从随身的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写道:“克州兄,我坐老连长的顺车去了敦煌,先在那里打两个月临工再回来。麻烦你把这些书带回去,先不要往我家送,等我回来再说。应高拜托!”

李应高乘坐的慢车到达银川天已经黑透了。此时冯克州早已坐快车回到了家中。李应高没有下车,他坐着老牛一般的慢车继续北上,在一个叫平罗的县城下了车,在简陋的候车室里蹲了半夜,第二天上午等到那趟进山的火车,直接去了贺兰山深处的太阳山矿区。

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一家愿意接收人的乡办小煤矿,而且还在这个矿上打听到了两个同年从无定河畔出来的战友,这让李应高多了几分意外的惊喜。

如果说李应高在西安的城墙上决定进贺兰山挖煤只是一时的冲动,更准确地说是对家乡对王一莲对熟人朋友的逃避,那么,在太阳沟煤矿井下干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对于今后的一生,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应高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一个火红的早晨。那时,他正站在太阳山的顶峰等待着太阳从天边升起。他望着脚下的群山,眼前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他知道,这条弯曲的通道其实就是大山的裂缝,就是那条差点被洪水卷走送变电汽车的细沙河。但他此时望着沙河公路的感觉却是一条神秘的命运之路,这条曲折多变的细线,正是他已经走过和正要继续走下去的人生之路。

太阳终于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撒在大大小小的山头上,撒在曲曲折折的山沟里,山头明一面暗一面连绵不断,山沟亮一段黑一段延伸不绝,脚下的公路在山头和山沟的摆布下,一会儿光明一会儿黑暗,有些地方似乎已经被大山切断,却又在不远处坚强地钻了出来。

李应高站在山顶上,真想伸出手来,抓住脚下这条线的线头,用力将这条线拉直、捋平,让远在天边的太阳直射过来,让这根线条上的所有沙粒都熠熠生辉闪闪发光。李应高这样想着时便真的伸手向前抓去,但他什么也没有抓到。他只是作出了伟人们挥手一般优美的姿势,却落得个两手空空。他慢慢地放下了伸向前方的手……

然而,李应高的双手很快又变成了拳头。他突然相信,有一条线他一定要抓住、拉直、捋平,这条线他也一定能抓住、拉直、捋平。这条线就是他自己的命运之线,他的人生之路。李应高相信,每一个人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有一根命线被同时注定了。人的一生都有一根属于自己的命线,跟着这条命线走下去,才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人们只有紧紧抓着自己的命线,才能跟着这条线走到生命的终点。每个人都要牢牢地牵住自己的命线。把自己的命线交给别人牵着,那就只能围着牵线人绕圈子,脚下的路便会是一个又一个圆圈,貌似前进,实则永远无法到达精彩的世界。李应高意识到,为什么自己以前的人生之路总是曲曲折折明明暗暗的几个圆圈,那就是自己没有抓好自己的命运之线。他往往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将自己的命线交到别人手里去牵着,结果总是牵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无论是和王一莲分手还是和王一莲结合,从来就没有让他自己作过主。这次从大学出来,冯克州又迫不及待地来抓自己的命线,要把自己牵在他的手中。李应高觉得把冯克州甩在兰州自己逃进贺兰山是一次收回命线的伟大壮举,是贺兰山佛在冥冥中对自己的一次正确指点……

李应高选了一块向阳的石头躺在了上面。他开始想念为自己吃尽了苦的黄土下的父母,想念差点为自己丢了性命还落下残疾的妻子,想念山下不远处那座曾经火热的军营,想念军营里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他的眼圈开始发热了……

李应高在那块越来越热的大石头上睡到了中午。当他发现那条山缝里进来的汽车逐渐接近自己的煤矿时,他一个鹞子翻身从石头上蹦了起来。他要乘着夜班下井白天休息的机会再挣那五块钱一车的装车费。李应高知道在自己近四年大学的知识还没地方可用的时候,他必须充分利用四年多侦察兵练就的身体多赚一些钱。他已经不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他得尽快偿还所有的欠债。

他抡起一把大锹快步向发着黑光的大煤堆走去……